人物事迹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事迹可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先进事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它们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推动社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人物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物事迹6篇

人物事迹篇1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

?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男,38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20xx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xx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人物事迹篇2

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了感动中国,记得那时候主要是为了写作文总在背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整个中学时代同学们们的作文中随处可见感动中国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过感动中国,后来渐渐长大,终于开始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开始走进他们的故事,每一次总会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十多年来,无数平凡却又高贵感人的故事被搬上荧幕,一位位普通却又无比伟大的人被众人所熟知,无论是赤诚报国、为民奔走、舍身救人的大爱,还是忠贞不离、反哺赡母的小爱,不论是伟大地惊天地泣鬼神,还是平凡的不足为道,人间真情、世间大爱,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

每年的感动中国中,总会有一位献身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军人,一位为民奔波甘于奉献的`焦裕禄一般的人民公仆,一位至忠至孝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普通人,一位献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平凡英雄…无论身居高位,还是来自基层,伟大还是平凡,感动不分贵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用他们的执着诠释着爱的含义,感谢他们。

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在这个不是物欲横流、不那么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看到希望,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就有力量!

人物事迹篇3

大家是否认识一位扎根在边远山区的女教师张桂梅,她创办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托起了一个又一个,在贫困地区的女孩子的读书梦想。她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他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还有什么传奇人物比__岁张桂梅更落魄吗?为了省钱,她多年不吃肉,直到后来“吃点肉就会呕吐,就会难受”。她去筹款时,被人放狗咬过,脚上鲜血直流;街头募捐,别人怀疑她是骗子朝她脸上吐口水。

她家中,最醒目的是40多项荣誉证书: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一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了进入全县条件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回过头来,身处帝都的我们,北京的教育工作者要怎么做呢?我们拥有国家顶尖级别的教育条件,教育环境,教育背景,不像张桂梅老师面对那样恶劣的条件。在张桂梅老师身上,我们要传承的是身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正如同“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中融入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做好祖国花朵的领路人;未来社会的领路人;甚至是祖国未来的领路人。人们大多称老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唯有加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才能对得起这份赞誉。

人物事迹篇4

感动无处不在,因为令人感动的人无处不在。他们为我们献上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姚明,这位中华擎天柱,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他在美国nba掀起了“明王朝”,被称为“移动长城”。2.26米高的巨人刚到nba的时候却被说成是一个傻大个,确实姚明在黑皮肤与白皮肤的人群中显得特别扎眼。但经过长时间的苦练,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佼佼者。他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田径场训练体能,下午与队友们进行对抗训练,晚上则在运动房内挥汗如雨。勤奋再加上先天的身体条件,你说姚明怎么会不成功呢?

姚明虽然在美国打球,但他同时也不错过中国国家队的任何一次大赛。如2003年他回国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决赛中姚明以30分、15个篮板、5个盖帽的优异表现帮助中国队取得胜利。姚明作为nba的超级球星有着巨额的广告合约,收入自然相当可观。但他在富起来的同时,也始终不忘回报社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爆发。地震震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同样也震动了姚明的心。他听到这一消息,第一时间就向灾区捐出了50万人民币,后来又增加了21.4万美元,总计达到200万人民币。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数字,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情,姚明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头。祖国也给了这位优秀儿女很高的荣誉。2008年8月8日,姚明作为旗手与小林浩一起带领中国奥运代表团缓缓进入鸟巢,那一瞬被永远载入了奥运史册。

体坛“巨人”姚明给我们带来了感动,而我们身边也不乏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我们小区的路对面有一个店面很小的修车铺,店主是一个残疾人叔叔。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打开店门开始营业。每当有人去他店中修车,他都是异常认真。那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干得活比健全人还要好。而且他一点都不自卑,对人亲切而自然。每次路过他的小店时,我的鼻子都有些发酸,我想这就是感动吧。同时我也在想,一个残疾人都这么自强不息,又何况我们呢?

感动需要传递,他感动了我,我就要努力去感动你。生活中需要感动,让我们发现感动,并感动他人。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让我们向感动我们的人学习,并努力去感动他人,去感动中国。

人物事迹篇5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平缓,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除了哨点的边防军队,护边员的巡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牧民们搬走后,草原变成了“无人区”,发生偷越境的概率相对较大。塔城裕民县边防大队政委叶尔那说。

魏德友是主动选择留下来的。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就是巡逻”的生活。

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魏德友要来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

几个月前,3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往边境方向走,魏德友扯着嗓子、一路小跑,在铁丝网跟前截住了他们,劝他们离开。

半个多世纪来,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1起涉外事件。

“这是我和战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魏德友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边境最危险的工作就是放牧。魏德友说,他和守边牧民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曾后退。

1973年,魏德友骑马沿着没有边境设施标记的“争议区”放牛,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等到飞机离开后,他在盘旋区域内寻觅可疑迹象,发现两串朝向境内的脚印,向连队汇报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可疑的人退回到边境线以外。

年逾古稀的魏德友仍没有“退休”的想法。有一次巡边遭遇暴风雪,迷失方向的他被困5个多小时。儿女担心父亲的安危,央求他回家养老,但一直没能说动。

魏德友的妻子刘京好告诉记者,对边境,魏德友有割舍不下的感情,一天不到边境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东西。

“现在走了,以前不就白守了”,魏德友说完向着羊群小跑一阵,像是示意记者:自己身体还硬朗得很。

人物事迹篇6

xx,一名58岁的中共党员。尽管从小双腿残疾,所遇困难无数,但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敬业的他在曾在村干部岗位颇有建树,现在又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的创建与运营尽心尽力。

1999年xx以高票进入村两委班子。他第一次感受到村民的信赖,便暗下决心不辜负党员和群众的信任。

20xx-2014正遇新兴村全面拆迁,xx坚持群众工作无小事,尽管双腿残疾,但是从拆迁动员,评估、腾房、旧房拆除、新房选址建造、统一标准等工作,他一一参与。在工作中,xx时刻谨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忠告,在各项计算中做到不出差错,白天采集数据晚上还要加班计算。

五年的努力,望海街道新兴社区800余户农户全部拆搬迁集聚,使全体社区居民在这洁净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xx觉得,沉甸甸的石头落了地,他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愧对信任他的村民群众。

20xx年又是xx的“打拼年”,他参与了望海街道新亚残疾辅助性就业中心的筹建工作,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站久了腿疼就在砖块上坐坐,讲起那段筹建的时期,xx说,“那段时间挺苦的,但是想到以后会有很多残疾人进来,学习、工作、康复,我就觉得有干劲!”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筹建,工程终于在5月初顺利完成。并于5月16日正式运营。

在没有创办先例的情况下,xx的辛苦还在继续,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他主动联系各村分管残联专干,广泛听取了意见建议,全面了解了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为就业中心面向社会残疾人提供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到村(社区)做好摸底调查工作,起草建立中心规章制度,制定就业实施方案,严格把握就业条件,从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员类型着手了解,上门询问情况,做好甄别入选工作,好让真正需要并符合就业条件的残疾人得到就业。

望海街道永福社区的沈佳伟,智力残疾3级。原本一家四口生活全靠父亲做泥水匠维持生计,谁知一场病痛带走了沈父,只留一家三口全部是智力残疾人,生活陷入困顿。xx了解到当时沈佳伟已满16周岁,但是还没有到18周岁的情况后,他向县人力社保局咨询,了解到年满16周岁可以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保。于是安排沈佳伟母子与20xx年5月进入就业中心工作,目前不仅沈佳伟一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沈佳伟本人的状态也因为在就业中心的学习和工作取得显著进步。

为选择好残疾职工的工疗方式,他想方设法联系相关企业和经济人,以企业提供劳务外包的方式,让残疾人通过简单穿吊牌劳作进行工疗,每来一个新加工产品总要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做,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不厌其烦。让他们体会到劳动乐趣,忘掉残疾给他们带来的烦恼和痛苦。xx就这样手把手带就业中心的全体残疾人员工走上社会劳作的正轨,使他们在这里得到日间照料的同时,用工资收入减轻了各自家庭的负担。

“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xx如是说。两年的摸索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业中心在xx的手里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中心已通过“残疾人之家”星级考评。

工作使得xx找到自信自强,树立了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只要残疾人康复效果显现了,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了,那么他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一名为残疾人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员,xx用赤诚的忠心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强烈的责任实现着“让残疾人过上好日子”的承诺;用真诚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个残疾朋友!让所有人相信残疾人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人物事迹6篇相关文章:

作文素材,人物事迹7篇

好人物事迹通用8篇

中国先进人物事迹范文8篇

抗疫先锋人物事迹5篇

2024十大感动人物事迹材料5篇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材料5篇

心得体会中国的人物事迹8篇

医学优秀人物的事迹5篇

好人物事迹优秀7篇

2024感动事迹和感动人物作文5篇

人物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7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