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锥教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反思与改进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成为更好的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案能够提升他们的情感理解与共情能力,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数学圆锥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5篇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0~4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经历认识圆锥和探索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了解圆锥和圆柱之间的联系获得探索数学公式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了解圆锥的特点,探索并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的高和圆锥体积公式中sh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具学具: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型容器,一些沙子。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炫我两分钟

主持学生指名叫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主持炫我两分钟,使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引入本节所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

1.教师先出示一个圆柱形容器,提问:如果想知道这个容器的容积,怎么办?

2.出示问题情境

最近老师家准备装修,准备了一堆沙子,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和我一起解决好吗?(出示沙堆图片),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工人告诉我要用6立方米沙子,我不知道我准备的这些沙子够不够?怎样计算这堆沙子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谈话、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求知欲望。】

三、探究新知

尝试小研究一(课前):了解圆锥的特点

1.观察圆锥形的物体或图片,它们有哪些特点?

我的发现

2.圆锥由1个( )面和1个( )面2个面组成,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 。

3.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 ),用字母( )表示。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圆锥的体积(1)(教材第33页例2)。

【教学目标】

1、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与圆柱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若干,沙子和水。

【情景导入】

1、复习旧知,作出铺垫。

(1)教师用电脑出示一个透明的圆锥。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圆锥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2)复习高的概念。

a、什么叫做圆锥的高?

b、请一名同学上来指出用橡皮泥制作的圆锥模型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帮助学生进行操作)

2、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

夏天,森林里闷热极了,小动物们都热得透不过气来。一只小白兔去“动物超市”购物,它在冷饮专柜熊伯伯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见了,它也去熊伯伯的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小白兔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狐狸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动画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狐狸贪婪地问:“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换一个怎么样?”(如果这时小白兔和狐狸换了雪糕,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

问题二:(动画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雪糕。(小白兔这时和狐狸换雪糕,你觉得公平吗?)

问题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圆锥形雪糕有几个时,你才肯与它交换?(把你的想法跟小组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过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大家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新课讲授】

自主探究,操作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发现屏幕上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解决电脑博士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出示思考题: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的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1)小组实验。

a、学生分6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其中4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水、水槽、量杯、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另外2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体积有8倍关系的也有5倍关系的。)

b、同组的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交流,并把实验结果写在黑板上。

(2)全班交流。

①组织收集信息。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教师把这些信息逐一呈现在黑板上:

a、圆柱的体积正好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

b、圆柱的体积不是圆锥体积的3倍。

c、圆柱的体积正好等于圆锥体积的8倍。

d、圆柱的体积正好等于圆锥体积的5倍。

e、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f、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②引导整理信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黑板上的信息分类整理。(根据学生反馈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

③参与处理信息。围绕3倍关系情况讨论:请这几个小组同学说出他们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更科学合理一些?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突出等底等高,并请学生拿出实验用的器材,自己比划、验证这个结论)引导学生自主修正另外两个结论。

(3)诱导反思。为什么有两个实验小组的结果不是3倍的关系呢?

(4)推导公式。尝试运用信息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这里的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5)解决问题。童话故事中的小白兔和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条件?(动画演示:等底等高,之后播放狐狸拿着圆锥形雪糕离去的画面)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

先组织学生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指名汇报。

答案:13×19×12=76(cm3)

【课堂小结】

教师:请你说说知道哪些条件就可以求圆锥的体积?学生自由交流。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第35页第3、4、5题。

答案:第3题:提示:可以利用直尺、软尺等工具测量出圆锥形实物的底面直径(或者底面周长)和高,再根据v圆锥=1/3sh计算出该物体的体积。

第4题:(1)25、12(2)423、9

第5题:(1)×(2)√(3)×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课件演示:圆锥体的体积1、2、3、4、5) 下载1 下载2 下载3 下载4 下载5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

4、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

板书: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板书:

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7、反馈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

(二)教学例1

1、例1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板书: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2、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体积是多少?

3、思考: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圆锥的底面积不直接告诉)

(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

(2)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

(3)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

4、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体积体积是多少?

(三)教学例2

1、例2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思考: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小麦的重量,必须先求什么?

要求小麦的体积应怎么办?

这道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板书:(1)麦堆底面积:

=3.14×4

=12.56(平方米)

(2)麦堆的体积:

12.56×1.2

=15.072(立方米)

(3)小麦的重量:

735×15.072

=11077.92

≈11078(千克)

答:这堆小麦大约重11078千克.

3、教学如何测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

(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讨论、谈想法.

(2)教师补充介绍.

a.测量麦堆的底面直径可以用绳子在麦堆底部圆周围圈一圈,量得麦堆的周长,再算直径.也可用两根竹竿平行地放在麦堆的两侧,量得两根竹竿的距离,就是麦堆的直径.

b.测量麦堆的高,可用两根竹竿在麦堆旁边组成两个直角后量得.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四、随堂练习

1、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面积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

(2)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2、计算并填表

3、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倍.( )

(2)一个圆柱体木料,把它加工成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部分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比是2 :1.( )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21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7立方厘米.( )

五、布置作业

一堆煤成圆锥形,底面半径是1.5米,高是1.2米.这堆煤的体积有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煤约重1.4吨,这堆煤约有多少吨?

六、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圆锥的体积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41页例2,练习九第3~7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较熟练地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3.在探究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灵活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小黑板

一、复习引入课题

教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体积公式:v=13sh

教师:谁能说说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抽学生简要叙述圆锥的推导过程。

教师:要求圆锥的体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

让学生弄清要求圆锥的体积应该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2。

一煤堆的底面周长18.84m,高1.8m,这个煤堆近似一个圆锥体。准备用载重5吨的车来运。一次运走这堆煤,需要多少辆车?(1m3煤重1.4吨)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理解题意。用投影仪出示问题。

(1)这道题讲的是什么事情?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要求这堆煤的质量,必须先求什么?

(3)要求煤的体积应该怎么办?

(4)这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教师鼓励学生立思考,教师适时点拨。

反馈: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题意。

教师抽学生叙述思考过程,要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在反馈过程中,尽量多抽几个学生叙述。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题的关键是求出圆锥形煤堆的体积,也就求出了煤堆的质量。

教师抽学生上台板算。

板书:

煤堆的底面积: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体积: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辆)答:……

教师:最后的'结果为什么要取整数部分再加1?

让学生明白装了4辆车后,剩下的虽然不够装一车,仍然要用一辆车装,因此要取整数。

教师: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底面积的情况,这时怎样求圆锥的体积?

2.小结

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只知道底面半径、底面直径或底面周长和高,要先算出圆锥的底面积,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巩固练习

1.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科书第42页第3题

观察图形,立解答。抽二生上台板算。

让学生理解此题应先算出圆锥的底面积,才能求出容器的体积。

2.解答教科书第42页第4题

学生立解答,抽生反馈说出思考过程。

通过这一题的练习,体会圆锥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3.解答练习九第6题

学生立完成,小组交流,展示思考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体积不变进行解答。

4.发展练习

有一个底面周长是31.4dm,高9dm的圆锥形容器里装满了黄豆,现在要把这些黄豆放入另一个高9dm的圆柱形容器里,刚好装满。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有多大?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根据条件寻找中间问题。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小组内交流,探讨解决方案。

反馈:学生用完整清晰的语言叙述解题思路。

弄清解决这题的关键是抓住黄豆的体积不变,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这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教科书练习九第5题,第7题。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更熟悉了。知道圆锥和圆柱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有序思考,灵活运用知识。

例2……

煤堆的底面积: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体积: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辆)答: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篇5

圆锥的体积教学目的:

使同学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8组,比圆柱体积多的沙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

使同学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同学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时渗透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二、导人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圆锥的体积是不是和圆柱体积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三、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请大家回亿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指名同学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同学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生长方体来求得的。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先让同学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一起的地方?”

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同学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先在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圆柱。正好3次可以倒满。

多指名说

接着,教师课件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问: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

生:3次。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多找几名同学说。

板书:圆锥的体积=1/3 × 圆柱体积

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

生:等于“底面积×高”。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呢?

引导同学想到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替换“圆柱的体积”,于是可以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积×高

师: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

然后板书字母公式:v=1/3 sh

师:在这个公式里你觉得哪里最应该注意?

2、巩固练习

(1)已知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45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已知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2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求下面圆锥的体积。

已知底面面积是9.6平方米,高是2米。

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3.5厘米。

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

在列式时注意什么?( ) 在计算时,我们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判断: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

(2)圆柱体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 )

(3)假如圆柱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2/3。( )

(4)圆锥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体积是6立方厘米。( )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5篇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7篇

小学人教版数学优秀教案7篇

冀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案8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8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数学教案5篇

小学数学国培心得5篇

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5篇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总结5篇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