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文肯定是有很好的结构和内容的,作文写得独具一格,才能充分展现个人的能力,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汉服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汉服作文篇1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
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汉服作文篇2
“民族服饰”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五十五种民族服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想起维吾尔族少女的绮丽衣裙,想起藏族独特的藏袍,想起回族标志性的白帽,想起苗族华丽的银饰。
可是,汉族的服饰呢?这个占中华民族人口百分之九十还多的名字的服饰呢?
有人说,旗袍。
我承认,这种将女性柔美曼妙身姿展示得一览无遗的服饰很美。但是结合了满族与西方服饰特点的旗袍,绝不足以代表汉民族。诞生不过一百年的旗袍身上,承受不起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气度!
有人说,西装什么的就好。
对,我不只一次看到过在民族大联欢中,少数民族的同胞们穿着民族服饰欢声笑语,而汉族代表却突兀地穿着西装站在那里。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平常穿着一样,和美利坚、英格兰一样。
汉服呢?汉服哪去了?剃发易服三百年,汉族的子孙们当真把你忘了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汉服是一首绝美的诗。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宋的端庄,无论哪一种,都好。而现在,汉服男儿的潇洒俊朗,汉服女儿的巧笑盼兮,难道都只能去历史书中找了么?
我艳羡地看着从汉服演化而去的和服、韩服在各地登台亮相。从平安奈良到江户镰仓,和服改变了很多:浴袍、振袖、十二单衣……和服的种类也很多,但是,即使是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在今天仍可以再大街小巷看见和服的影子。和服是日本的代表。
我更痛心地看到在我们国内,为汉服复兴而努力的人只有少数的同胞。甚至在他们宣传时,还遭到了无数的反对与冷眼。有被媒体说成作秀与无聊的,有被人认为是拍戏的,更有人把汉服当成和服或韩服的。
当今天的我们把在民族聚会上穿上西装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谁还记得在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穿过那样飘逸而大气的服装?
我的心在哭泣,为汉服,为汉族,更为了那同时被丢弃的阿萨民族记忆与文化。
世有中国,却已无华夏!
汉服作文篇3
每当大年初一来到,我们中国人最喜爱的节日“春节”就来到了。
到了除夕那天晚上,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吃年夜饭。到了7点半,春节晚会开始了。我们全家人就在一起看春节晚会,而且还换上了新的春联。当我们全家聚在一起的时候,重视有说有笑的。当我看电视正看着入迷的时候,爸爸给我讲起了春节放鞭炮的一个故事,叫“年”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头上长着两只触角,样子非常凶猛。每年除夕的时候,它就出来危害百姓。有一年除夕,村里来了一位乞讨的老人,老人看见乡亲们正在慌慌张张地收拾着行李,一位婆婆走过他身旁,老人就问:“婆婆,你们怎么了?”婆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他,并告诉他,快到深山去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人说:“您若给我在这儿住一晚上,我就把年兽赶走。”婆婆说:“别说大话了,赶紧逃吧。”“我没说大话,请婆婆相信我。”老人非常忠诚地说。婆婆半信半疑,只好答应了。半夜时分,年兽来了,年兽看见家家户户门贴大红纸,屋内一片烛光。老人村趁年兽不注意的时候,点起了鞭炮,啪啪啪,啪啪啪,年兽大叫了一声,就逃走了。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乡亲们回到了村子里,恍然大悟,他们看见村子里安然无恙,就问那位老人,老人讲给了乡亲们听,并告诉乡亲们对付年兽的办法。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年除夕的时候,就家家户户门贴大红纸,屋内一片烛光,放鞭炮。从此,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我听完了故事之后,就睡着了。
我爱春节的风俗习惯,我喜欢过春节!
汉服作文篇4
最近,某校的几个女生严格遵循古代礼仪,全天都身着汉服的行为引发大众褒贬各异、观点不一的评价。
诚然,汉服是汉族文化的传统服饰,代表着浓缩的汉族文化,我们确实应该肯定与保留。而且,几位女生遵循古代礼仪,身着汉服,可能完全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践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号召更多人传承传统文化,这样的初衷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汉服现象”在网络舆论极度膨胀的时代,极有可能被某些人冠以“炒作”之嫌,那么,原本美好的初衷就会被“反转”成另一极端。并且,汉服衣领衣襟相连,左右交叉,袖子宽大,身着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定是行动不便的,没有实用性,与我们现代生活方式的便捷要求相矛盾。那么,当传统事物与当今的生活方式相冲突时,我们是否还应当在生活中践行着它呢?
在我看来,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切实的当下,一切的传统文化在传承时,都应以“与当今时代相契合”作为选择的标准,更确切地说,应该是选择融入日常生活的标准。
叔本华有言:“现在,是生命唯一确切的存在。”从此言之,人们的选择确实应该以当下需求为标准。假若,人们硬要将传统的但与当下不相合的事物强加进生活中,那么,人们终会因身处当下而疲于平衡不合时宜的传统,而放弃传统事物,这样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便是:人们对原本美好的事物心生疲倦,从此,遗弃了它。这显然不是对待传统事物的最好方式,只会让原本焕发瑰丽的光彩的传统,蒙上厚重的时代尘埃,光芒尽失。
传统需要传承,但传承要有方法,只有以理智的思考与审慎的态度来选取与传承传统事物,才是对待传统最好的态度。凡事预则立,在传承文化时,我们都应在事先怀以明辨审时之思,在恰当选取后,方能将传统事物与当下契合。
但是,与当下需求不相宜的传统事物,我们并不是要将其淡忘,遗弃于时代洪流之中,对于这些传统,我们也不必刻意将其融入现实生活,相反,我们可以一颗敬畏珍重之心将其悉心封存,成为心中神往的瑰宝。正如那华美的汉服,就应静列在橱窗中,受到当今人们的赞叹!
传承应有法,其法即明智。
汉服作文篇5
曾想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铜钟暮鼓,安之若素。也曾想与你心怀青莲之豪情,坐上一叶扁舟,泛与江河之上,且行且歌。无论如何,遇见你,我这一生便已春暖花开。
小时候,当我看见五十六个民族大合照的照片的时候,我就在想,难到我们汉族人就没有属于传统服饰吗?我们就只有牛仔t恤吗?我跑去问妈妈,问奶奶,也跑去问过老师,问他们属于我们汉族人自己的衣服叫什么?他们摇摇头,都说不知道。心中怅然若失,却好像也无奈接受。
直到我十四岁时接触到了互联网,在网络上无意间听到了一首名叫《重回汉唐》的歌,我才知道了答案,她叫“汉服”!那一刻,我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抱着手机任凭眼泪狂奔,原来她真的存在,我们汉族真的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我发疯似的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她的信息,仿佛要用一天的时间去弥补这15年的失陪。当“扬州十日”“剃发易服”“留发不留头”这些尖锐的名词灌进我的大脑的时候,我为之愤怒!我恨满清的残暴,也恨清政府的懦弱。那一瞬间,我便下定决心,我要让她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回到亲人的身边,因此我加入了一场名叫“汉服复兴”的运动中,并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袍”。在十五岁生日的时候,我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汉服,做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那天晚上,我对着镜子看了又看,心中的激动根本不能用任何的词语来形容。当我第二天高兴的将我终于寻找到的汉服穿出去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扶桑、穿越、古装……我苦笑的一个一个的去解释,告诉他们这是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换来的却是嘲讽,挖苦。我想哭,但忍住了……这不怪他们,毕竟四百年的断流,人们早已不识得你的模样。从那以后,我便更加坚定了复兴汉服的决心。
“衣冠先行,衣礼携行”。我遵循这句话,做起了汉服日常党。万事开头难,走在街上行人的指指点点,亲戚家人的责骂,在被窝里偷偷掉了多少眼泪自己都不知道,但第二天依然会打开衣柜穿上我的汉服,因为我知道我是对的,我要坚持,我身后有几千万和我一样的人,我没有理由放弃。或许是因为一穿便是整个高中,所以也收获了不少赞同与肯定,我没有受到老师的穿汉服就不许上课的呵令,也没有受到同学穿汉服就不和我玩的警告,虽然家人一直不赞同,却也没有再穿就撕我衣服的威胁。我会因为身边的某一个人亲切的问我穿的是什么衣服而高兴好几天;也经常给不敢穿汉服出门的同袍们些许鼓励。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朋友问我:“是什么让你坚持汉服一穿就是三年?”我笑道:“因为爱啊!”真的是因为爱,因为有你在我生命中的出现,让我知道中国自古便是衣冠上国;知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让我更加的热爱历史热爱传统;让我不由自主的去了解、学习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像筷子,对联,诗词歌赋,论语诗经,甚至道教……我变得自信,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抬头挺胸,因为我穿着的是汉服。得像衣服背后的那一条中缝一样,正直,端庄!
汉服作文篇6
扶摇而上,重回汉唐。华夏的风暖,吹开那段蒙尘的时光,隔着陌上风花,执浅墨,携风雅,为那一缕衣裳幽香,低吟浅唱。
春风拂槛,青衫花影
古老而神秘的华夏沃土之上,汉族,一朵静默之花绽放。那是一个内敛的民族,却是历史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子衿,你的衣领。沉吟,我的悲鸣。汉服,是绝美的诗篇。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宋的端庄,无论哪一种,都好。弱冠书生,温润如玉,豆蔻少女,美目盼兮。
汉服,汉家儿女的华美衣衫,却有着一段沉重的历史。还记得那年,清兵入关之时,留辫易服,汉人着的是谓旗装。而那次辛亥革命,剪辫易服,汉人着的是谓旗袍。那件结合了满族与西方文化的衣服,却承受不起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气度。21世纪的今天,汉家儿女的传统服饰,我们该何处追寻?
云想衣裳,礼仪之邦
?汉书》载: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在漫长的历史中,汉服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而汉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典型的便是深衣制。何为深衣?《礼记·深衣》孔子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着深衣而居,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除深衣外,最著名的便是上衣下裳制。如:齐胸襦裙,袄裙,交领或直襟襦裙等。
“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而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集合。”如此界定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
越罗衫袂,华夏有衣
岁月经年,汉服的身影早已被众多汉家儿女忘却,那些自豪地称自己是华夏族儿女的人,却可笑的只是识和服与韩服,而汉服却被视为奇装异服。在诸多舆论压力中,有人提出要复兴汉服文化,却被一些愚昧无知的中国人批判为大汉族主义,文化复古主义。
殊不知,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早已占据一席之地。汉服要的是复兴,为的是日益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而如今,诞生了一个新型名词“现代汉服”。而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独华言之缺,谓夏言之残,礼仪之邦,始称华夏。汉服承载着中华千年历史,也应在时光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被罗衣之璀璨,珥瑶碧之华裾。
汉服作文篇7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有难忘的,有得意的,有伤心的,当然也有高兴的……
今天晚上,我参加了一次重要的活动。那就是我妈妈厂里的团拜会。
过了一会儿,我和妈妈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团拜会的举行地点——《新都区绿风园》。在门口处我们签了到,同时也领到了一份小小的礼物。
接下来,我们走进演出厅。只见演出厅里张灯结彩,非常热闹。团拜会就要开始了,大家都在做着积极的准备。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团拜会的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只见主持人走上舞台,微笑着向大家说:“现在团拜会正式开始!”
第一个节目是“青春之舞”——《最炫民族风》。表演开始了,六位年轻的阿姨随着动听的歌曲跳了起来。她们优美的舞姿,赢得了满堂喝彩。她们真是充满青春活力呀!
第二个节目是歌王“刘德华”的歌曲《恭喜发财》。只见,一位叔叔伴随着音乐走上了舞台。用他那高低起伏,豪壮的歌声,将整个团拜会推向了!
第三个节目是《中国梦,中国心》的诗歌朗诵。接下来,还有抽奖和猜谜语等多种充满趣味的游戏。
精彩的表演一个接着一个,观众们的掌声和笑声也回荡在大厅的每个角落。这次的团拜会举行的非常成功,大家也玩的非常开心。
表演结束后,我们就到饭厅吃团年饭去了。在这里,我也祝愿大家新年快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汉服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