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出色的读后感,让我们对书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写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总结,更是提升我们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7篇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篇1

?感动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节目,它能让我们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泪下,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

陈斌强,是一位平凡的初中老师,平时教学工作比较忙。五年前,他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会因为乱走而丢失。做为儿子的他,没有因为这样而嫌弃妈妈,也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照顾妈妈。为了更好的照顾妈妈,他五年如一日,“绑着妈妈”去上课。每天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喂饭,擦身、带着妈妈晒太阳……,做到工作和照顾妈妈两不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孝子”的真正内涵。

古话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比路长,子女对父母的爱只有筷子长。但是陈斌强老师对母亲的爱,有天空那么大,那么长。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陈斌强老师的孝行感动了全中国。陈斌强,做到了。

孝是儿女向善向上的动力,是成功的阶梯。我被陈斌强老师的事迹深深感动!他做了应该做的事,平凡而稀有,不愧为老师!身教胜于言教!看了他的'视频我感动的流泪了,感动的不仅是他对母亲的一时关爱,而是他对母亲的坚持,这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这就是一种信念,一种使命感。有了这种使命感,虽然辛苦,但他内心是幸福的!快乐的!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篇2

那些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当遇到这种感人至极的事迹时,就会触动感伤……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后,我心中有如被石子激荡,泛起层层涟漪……如果说,我也遇到了这种挫折,会如“感动中国”获奖者的刘伟一般坚强吗?

他是一个悲惨的人,没了双臂,而当他找到了希望——学游泳并获得了了残运会冠军时,可医生却说他不能在剧烈运动了!无助,徘徊,内心充满了悲伤,可刘伟却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学钢琴!用脚一次次弹出了用手弹出的音键,他不是用脚在顷尽热血,而是用灵魂!

刘伟有一颗那么炙热的心啊!用再多的水也无法浇灭那对生活与音乐的.执着。我跟他比起来,为一点小事而哭泣、埋怨,从不用毅力战胜困难,只会躲在避风港,所有一切让别人扛,让别人挡……

现在想想,自己多么懦弱呀!不敢轻易尝试,对于挫折只会退缩,与乌龟有什么两样呢?看完颁奖典礼后,我内心激动已无法抚平,一个残疾人都可以做到执着,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人长大了总要学会承担;翅膀硬了要学会闯荡;羽翼丰满了也要学会飞翔。

我不可以一直被爱包围下去了,万一哪一天,亲人朋友不在身边,我依靠谁?万一,我如鲁滨孙一样,流落到了不毛之地,怎样生存,呼喊谁“救命”呢?

我要坚强,拥有一颗炙热的心,抵挡挫折。即使用水来泼我炙热的心,也不怕!我要像刘伟一样,用坚强来诠释微笑;用炙热的心,挥洒热血!

刘伟确实令人感动,他不仅感动了我,也激励了我。

在朦胧的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我炙热的心,我不怕水,因为坚强……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篇3

今天下午,我读了《感动中国》这一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它主要讲述了一些平凡人亲身经历的,许许多多打动人心的故事。这让我联想到我们这个社会处处充满了爱。回过头来细细看看我自己,突然发现,其实,我也是一位孝敬长辈,懂得感恩的小孩。

我婆婆今年快六十岁了,由于她年轻时受苦太多,颈椎炎、肩周炎长年疼痛,特别是到了阴天和下雨天,就会疼痛难忍。每当我看到婆婆痛苦的样子,心里就非常难受。于是,每次我做完作业,就主动帮婆婆捏颈椎,敲肩,捶背。可每次婆婆都怕我太累,总是心疼地说:“差不多了!差不多了!我的好涵涵!”虽然我的手好酸好酸,而我总是强忍着说:“不要紧,婆婆,不要紧,我力气大着呢!瞧我的肌肉,结实着呢!”说完,我握紧了小拳头,伸到婆婆面前让她看我的“肌肉”。婆婆“噗嗤”一声笑了:“小东西,麻花秆秆!”我们都笑了,谁叫我这么苗条呢!捏累后我又换了一招,我的招术多着呢,这一次用的是我自创的“小碎拳”,小拳头像雨点一样落下来,看婆婆轻松舒服的样子,我的'心里甜蜜蜜的。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非常感动,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篇4

洪战辉,多熟悉的名字!我慢慢地回忆着,在大脑的记忆库里搜寻着关于他的资料……对了,他的名字曾在我的一本书上出现过,当时我就在想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大哥哥啊!今天我捧着《感动中国》这本书,再一次缓缓地咀嚼着这些关于洪战辉的故事……

12岁的洪战辉,面对的是怎样的一切:父亲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病发的某一天,他摔死了妹妹,并将哭喊的妈妈踹出门外。选择逃离的妈妈将整个家的负担全“丢”在了洪战辉的肩膀上……

这一切我连想都不敢想,可洪战辉却勇敢地直面这一切!他没有自暴自弃!他没有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家垮掉!这些年里他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说:坚强一点,站起来!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洪战辉也受到过许多好心人的资助,但他总是设法谢绝。他深深地知道,生活的路非常漫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道路自己闯,别人能帮一时,但只有自己才能决定终生。十几年来,洪战辉既要每天照顾生病的父亲、弟弟和父亲捡来的小妹妹,又要利用少得可怜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完成自己的学业;他既要下地种粮种菜,又要站街卖日用品卖学习用具……也许,是他所做的一切打动了上天,爸爸的病情稳定了,弟弟妹妹长得健康可爱,他自己还考上了大学!

坚强一点,站起来!当你受到打击或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一定记得像洪战辉那样对自己多说几声“坚强一点,站起来!”而每当自己有了小小的成绩时也要像洪战辉那样记得给自己一个灿烂的微笑。

也许你会说:说说容易做做难啊!可是古今中外,象洪战辉这样无论多么困难都永不放弃的人不在少数啊!凿壁偷光读书的匡衡,卧薪尝胆的勾贱,从富家子弟变成落魄文人却终于写成《红楼梦》的曹雪芹,承受了耳聋的打击却终于写成了《 第九交响曲》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失去父亲家庭贫困却自学成才的伟大文学家高尔基……他们也和洪战辉一样,曾经伤心过,害怕过,可最终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靠着永不放弃的信念,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让自己的人生变得那样绚丽多彩!

让我们回忆一下:小时,我们——父母掌心里的宝贝们在学走路的样子:“嗒!”一不小心,摔倒在地。爸爸妈妈总是赶忙来扶,可我们总是迅速地推开带着爱意的大手,口齿不清地说:“我,自己,来!”然后我们会用稚嫩的双手按在地上,肥嘟嘟的小腿收到自己的肚皮前,小屁股撅得高高的,一使劲站了起来。虽晃悠了几下,却终于站起来了终于学会了走路!

我们长大了,可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吗?我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上学放学书包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拎着;洗澡水要爸爸妈妈弄好;每天晚上书包要爸爸妈妈来帮忙理好。每天都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才好不容易完成作业,更别提为父母分担家务了!到了学校,我们也总是贪玩,不是预习没做好,就是上课开小差;不是作业没完成,就是听不懂也不记着问;不是玩闹过头打起了架,就是考试不过关还只怪老师出题太难……我们小时候的那股劲到哪儿去了?是怪爸爸妈妈太过宠爱了?还是他们的方法有问题?也许两者都有吧。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了,人生的'路还长着呢!爸爸妈妈和老师不会扶着我们走一辈子的,这样那样的困难会不期而至。想一想,当我们遇到哪怕像洪战辉那样的困难的十分之一,我们能够克服吗?我们还能微笑吗?还能对自己说一声:“坚强一点,站起来吗?”

从现在起,我们不能再绕着难题走了, 我们更不能一遇到难题就找父母了……让我们向洪战辉学习吧,从“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在家里我们要学会为父母分担家务,在学校我们要学会攻克难题,学到真本领。只有这样,人生之路上,不管我们碰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会和洪战辉一样,给自己一个灿烂的微笑,对自己说一声“坚强一点,站起来!”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篇5

?感动中国》这本书讲了十二位杰出人物的童年故事,他们分别是:高大威猛的姚明、坚强韧拔的杨利伟、任劳任怨的任长霞,乐观活泼的刘翔、同情体贴的徐本禹、热爱母亲的`田世国。这些是我最佩服的人。

姚明,从小不懈努力,最终成为篮球巨星。

杨利伟,一个连木梯子都不敢爬的普通县城儿童,但满怀飞向蓝天的梦想,最终成为优秀的航天员。

任长霞,从小梦想当一名警察,也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女警长。

刘翔,从小渴望变形金刚,还和抓人游戏打上了交道,从此和体育结缘,并开始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名优秀跨栏运动员。

田世国,[20xx年3月母亲患上尿毒症,他用过多种方法瞒住母亲,不顾自己的腰部刚动过手术,自告奋勇捐出自己的肾,把母亲献给自己的一部分又还给了母亲。但面对手术的经济问题,他不得不辞掉律师工作,于12月前往阿联酋做法律顾问。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母亲的病治好。

林浩,一个不到10周岁的普通二年级学生,在大地震中幸存下来,又重新面对死神,救出两名同学,但他仍然觉得自己不是什么英雄偶像,只是做了一件一个班长应该做到的事。他甚至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不是偶像,我是林浩。"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篇6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感动中国——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华擎天柱姚明、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人民卫士任长霞、风之子刘翔等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他们代表着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代表了一种精神,更是文明的象征;他们是一种再适当不过的激励,更向我们展示了爱的化身以怎样一种美丽的形式徜徉人间。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华擎天柱——姚明》。文章主要讲述了姚明小时候开始学打篮球到他取得成功的故事。刚开始进入少年体校训练时,老师要姚明投篮50次,他就自觉地一次又一次地投射,从不“偷工减料”。在体校磨炼意志和增强体质的时光没有白费,两年后,姚明进入了上海青年队。从此以后的每一次训练,姚明都非常认真刻苦,经常是汗水浸湿背心也顾不上擦。渐渐地,姚明从替补队员到主力队员,每一次比赛他都像是一只初生的`小牛犊,充满着虎虎生气。如果比赛失利,姚明会冷静下来好好地审视一番自己,意识到了自己哪些弱点和不足,就会想尽办法琢磨出改进的办法和途径。正是姚明这种认真的态度和他的刻苦训练,最后他打进了nba,还被国外友人称为“明王朝”、“移动长城”。姚明成功了,但他并没有忘记培养他的祖国,当祖国需要他时,他就立即回到祖国的怀抱,并为祖国赢得荣誉。

姚明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他还让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篇7

感动中国,温暖人心,河南人的身影,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

王锋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出后又立刻折回头救出妻子和儿子。这是王锋第一次进入火海。

想到二楼住着的托教老师和两个学生,王锋毫不犹豫再次冲进火海,把他们安全送出。这是王锋第二次进入火海。

楼上还有房东一家四口,还有十几个邻居,王锋在爆炸声中,再冲击火海,挨门挨户敲门示警。这是王锋第三次进入火海。

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最容易逃生出去的王锋三进火海被烧成了一个碳人,全身烧伤面积达92%,双眼烧伤,肺部呼吸道重度烧伤......

王锋火海救人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媒体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了很多细节,其中就拍到了王锋最后一次出来呼救绵延五十米的血脚印。

王锋的伤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短短六天时间收到社会各界捐款两百多万元,所有人都在祈祷,英雄王锋一定要坚强的活下来。

但不幸的是,20xx年十月一日,王锋的病情突然恶化,下午4点34分,终因器官衰竭,在救治了136天之后,永远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人们陷入深深的.悲痛…

河南籍候选人连续第四次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正是河南人最朴素可贵的品质,有力地展示了河南人民纯朴善良、无私奉献的情怀。

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收获了很多,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这一批批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2024我爱中国作文模板7篇

2024中国最美教师事迹推荐7篇

中国文脉的读后感7篇

中国少年梦读后感7篇

乡土中国读后感优秀范文7篇

中国古代神话的读后感精选7篇

2024感动事迹和感动人物作文5篇

2024年榜样1读后感7篇

《中国历史新疆》观后感7篇

2024年开学读后感400字7篇

读感动中国2024年读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