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应该具备个人特色和独立见解,展示我们的阅读品味和思考能力,读后感是我们对作品中的音乐和艺术的思考和欣赏,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榜样1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榜样1读后感篇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一句名言。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雷锋:他瘦小的个子,穿着普通的军服,但目光中透着坚毅,神情中映着热情,言行中流露出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人民的光荣信仰,坚定信念。
雷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却永远刻在了世人的心中。他为战友洗被单、为大娘找儿子、为抢救水泥而冻坏自己、为正在建设的小学般运砖瓦。从60年代初到现在,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雷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坚持、精神甚至是生命,装饰着、拼贴着、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如果说,雷锋精神是一面旗帜,人们不断为它染色织布,那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染色工;如果说,雷锋精神是一面墙壁,人们不断为它粉涮墙面,那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粉涮匠;如果说,雷锋精神是一幢房屋,人们不断为它添砖加瓦,那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砖瓦工……
雷锋同志一生都在为党、为人民服务。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更应该深入地学习实践雷锋精神。或许,我们的举动行为并不是感天动地的,不是举世瞩目的,或许,仅仅是让了一个座位,捡了一片纸屑,帮助了了位困难的同学,但这些并不是一时之兴,而是一种习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毛泽东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当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雷锋精神”的接班人,才能让“雷锋精神”遍布在祖国的第一个角落,才能让“雷锋精神”永不褪色!
雷锋身上还有一种“螺丝钉”精神。假设说,中国就是一台庞大的机器,而各个阶层、不同民族的群众都是一颗螺丝钉。我们这些钉子虽不起眼,但都至关重要。无论哪个钉子脱落,都有可能给机器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只有我们这些普通民从都团结在一起,才能使祖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以后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是某个领域的精英,或者是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至少在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情,对工作的负责,都会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都会使“雷锋精神”永不褪色!
2024年榜样1读后感篇2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听着这首歌,我一口气读完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心情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
雷锋叔叔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在我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身上那一个个闪光的优秀品质也深深地感动着我,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勤俭节约”。
雷锋叔叔十分节约,他的衣物总是补了又补,穿了又穿。一次,营长给他发了两套崭新的军装,雷锋叔叔却把一套军装还给了营长,并说道:“一套军装就够了,我还有一套旧的军装,凑合着还可以穿。”雷锋叔叔的话语让我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暖流,但也不禁羞红了脸。
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街。突然我看见一条十分漂亮的裙子,我摸着这条裙子,爱不释手,生怕它被别人抢走了。我晃晃妈妈的胳膊,撒娇地说:“我的好妈妈,你看这条裙子多漂亮啊!我们买下这条裙子吧!”“可是你都有六七条裙子了!”妈妈苦口婆心地劝解道,“再买就放不下了。”“不嘛,我就要。”我一边说着一边嘟起了小嘴。最后,妈妈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只好无可奈何地给我买下了。
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但跟雷锋叔叔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它让我羞愧不已。以后,我一定把雷锋叔叔当成好榜样,向他学习。勤俭节约不可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少买一件衣服做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2024年榜样1读后感篇3
每篇文章,都是璀璨的智慧之花,等待着我们去采撷;书中的每位人物,都是鲜明的旗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超越。以下仅是我读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几点,请大家批评指正。逝者如斯,转眼间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8个年头了。摆脱了初登讲台的拘谨,决心努力向优秀教师的行列看齐。于是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积极参加教研,把握每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曾有一段时间年轻气盛,认为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深入了一些,认为在三尺讲台上站稳了脚跟。可是面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社会环境与教学环境、高考的改革与课堂变革等诸多矛盾,随着接触的各种理念纷至沓来,思考同一问题时不同的解释,突然间竟然发现,自己已深陷到各种信息的漩涡,自己越来越不会做教师了。直到阅读了《榜样的力量》丛书,心中才释然,不仅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而且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和方法。榜样是标杆,是楷模,以这些榜样为精神的皈依和行动的指南,定然会让我的教育人生更加积极向上、绚丽多彩。在《中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一文,我知道了自己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5年内,教龄与教学效果成正比曲线上升;第5至8年出现了一个平稳发展趋势,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我现在正处于这个“徘徊阶段”,虽然自己学的东西多了,但因为还不能融会贯通,所以越来越觉得自己退步了。
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再学习、再创造,在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上下求索,争取早日跨过“高原期”,形成自己的对教育教学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我知道要做到这一点是有一些困难的,但是我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即使不能到达山顶,我努力了,也就无怨无悔了。天空中也许没有我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后,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育界的丰碑。读她的《加强教学的艺术表现力》使我如醍醐灌顶,首先要对学生有爱,“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想这句话应该适合我们所有的学科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有了爱,她的“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教学语言的表现力,一切以“学”为出发点”这些理念和做法就自然容易接受和应用了。我还看到她在自传体著作《岁月如歌》里写道,“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
我想这不仅是谦虚,更是一种伟大的人格。我认为,之所以是名师而不是教书匠,就在于他们都突破了“术”的束缚。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阅读《新教育是什么》一文,使我对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使教师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促使我重新阅读了他的《新教育之梦》,再次使我热血沸腾。当前,教育很“现实”,以至于“理想”根本无法立足。没有理想时,我们又整天忙于应付。我真诚的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像朱永新教授那样,给自己从事的工作加上一个定语——“理想”,然后脚踏实地、孜孜追求、永不懈怠,那么,我们在工作时或许就会幸福许多。
2024年榜样1读后感篇4
这本书都是对教师非常有益的资源,尤其“教师智慧卷”,读来真的是爱不释手。
令我印象深刻的感人事迹有很多,在这里例举一二:
于漪先生的示范课《晋祠》之前就有所了解,被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所打动,通过学生们比较好理解的字典词条入手,对一篇说明文有更高更全面的认识,进而逐步深化,对文艺性说明文的本质特征有了了解,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大大加强。通过本书的'介绍呢,我得以更全面了解于漪先生的教学里念和方法,不仅学习先生的教学更要学习前辈对教育的赤诚之心。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意外事故”比如学生问到自己没有准备好的问题。于漪先生曾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讲到“一千万万颗行星”有学生问万万是什么意思,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此时才恍然大悟,满脸通红,垂头丧气的坐下。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同学们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得出比较满意的答案: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我想也许这个问题解决到这种程度就结束了,意外的提问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是,于老师不失时机的对同学们进行了教育,这个额外的收获要感谢谁呢?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站起来提问的同学,对他鼓起掌来,他本人也抬起来头,有了自信有了笑容。每一课都有惊喜,每一课都有收获,每一课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于漪先生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在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讲解知识,更是我们晚辈应当学习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
唐江澎老师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但是我对这位老师的感悟评语,我更想用语文艺术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称呼,但是我想,这个称呼才与他本人更相匹配。为了上好语文课,唐老师自修广播学院的《朗诵学》,搜集著名播音员、电影演员的录音带,跟着读,对比着琢磨,并写出一篇篇课文朗读分析。坚持写作,笔耕不辍,时有文章发表,屡有获奖。下如此深厚的工夫,无外乎是为了上好四十五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如此的课堂大家可以想象,经常有外班的学生搬凳子来听课,讲到妙处,掌声如潮,“听您的课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学生如是说。大家都知道一分付出,一分回报,只有像唐老师如此的勤奋努力,才能换来学生的高度赞扬。我想我在被震撼的同时,更有感动,更有被一种精神向前推的潜动力。
榜样的力量,像一盏明灯光耀夺目,在前方指引。读来热血沸腾,干劲十足。他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一位亲人、一位同事,他们同我们一样从事着和我们一样的工作,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困难中的坚强,慌忙中的冷静,烦琐中的细致。
2024年榜样1读后感篇5
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一本名为《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书。它是一本小学生读本,是李文道写的,由北京青年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这本书主要讲了:雷锋一心向着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刻苦学习"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人民、国家做供献的好精神;也讲了英雄飞行员--李剑英,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生命中生死攸关的16秒,原本有三次跳伞求生的机会,却选择了改变了自己生命的航向;奸-10战机之父--宋文骢,他发明的奸-10战机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着,成为了我们为之骄傲的"钢铁雄鹰",在中国航空事业中奋斗着我们为之自豪的"天之骄子"......无数的雷锋传人,他们把"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少年行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读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懂得了:做人要勤俭节约,雷锋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经百炼,难以成钢。"与困难艰苦奋斗,不能遇到困难而退缩,应该知难而进;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无私的帮助他人;做一颗不起眼但却又十分重要的螺丝钉;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俗话说得好: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我要在集体中和别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雷锋说过:"世界上最光荣的是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我一定要当一个劳动者,帮助大家劳动。我要永远戒骄戒躁,不断向人生的目标前进。
2024年榜样1读后感篇6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的生活岗位上?……”每次想起雷锋就会不由而然想到这一段话,有多少人能向雷锋一样,永远那么富于爱心?永远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有人说:“现在都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人人都想着为自己,有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呢?’’那么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就真的过时了吗?
当你在大街上跌倒。.。.。.各位,您会是什么心情?想必酸、苦、涩。可就在这时,有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帮助你,你是喝令他走,并说雷锋精神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答案很明显!
有时候,觉得雷锋真是无处不在。校园里、街道上、马路边……其实,不止这些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活雷锋,比如说我的妈妈,她就是个活雷锋。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买菜,当我们走到卖白菜的地方时,我惊呆了,一个小孩子坐在地上冷得直发抖,妈妈问卖菜的阿姨:“那个小孩怎么了?”“唉’’阿姨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从小就没妈,她爸爸也不要她了,我是她姑。前几天她爸爸才把她送过来,我们家情况也不好,没办法,她一年四季只能穿这一件衣服。”妈妈又说:“大姐,那你明天还在这儿吗?”“在,在!”
一路上,妈妈对我说:“那个小孩真可怜,大人遭罪小孩也跟着遭罪。”回家后,妈妈就翻箱倒柜的找东西……第二天,妈妈带着东西,又来到了那个地方。
“这些是给你们的。”
“那多不呀!”
“拿着,就算你不穿,也得给孩子穿着。”
“那。.。.。.谢谢你了,大姐。”
“不用客气!”
“大姐,你别走,呵呵,这是今天刚挖出来的菜,你拿着吧!”
“不用,不用!你要是硬要给我的话,那我就要给你钱算我从这儿买的。”
“……”
其实,这些事情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写了,写也写不完。
这就是雷锋精神,钉子精神。我坚信,雷锋精神永远留在世人心中!
2024年榜样1读后感篇7
读了《人生榜样》,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感觉受益匪浅。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璀璨的智慧之花,等待我们去采撷;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人生旅途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翻开书本的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大大的字人生路。你不禁会问自己,人生为什么是一条路呢?一页一页细细地读下去,读到最后一页,再掩卷思索,书中人物历历在目。你忽然明白,人生就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或平坦,或坎坷,或幽暗,或明朗。当你灰心丧气时,有人激励你奋然前行;当你懈怠享乐时,有人警醒你悬崖勒马;当你忘乎所以时,有人告诫你戒骄戒躁。
书中讲述了上百个人物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最欣赏的.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创立儒学,提倡礼制;他整理古籍,撰写《春秋》;他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难道不是孔子的写照吗?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孔子曾拜神童项橐学习,这样一位圣贤尚不忘勤奋好学,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使我们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目标和参照物,它是一股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人生榜样》,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让我们用心去发现身边的榜样,让我们一起在榜样的鼓舞中愉快前行!
2024年榜样1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