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地质实习报告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书写实习报告,我们可以找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实习之余,大家抽空写一写实习报告,一定都能有所成长,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利地质实习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6篇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篇1

1、 目的和任务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岩性及其构造、去武安的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书本上的内容结合,加深对一些地质构造的认识与理解,为将来的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时间、地点与路线安排

xx年10月31日 早八点 --------- 室内的讲解及分配实习任务

xx年11月1日 早七点 --------- 水电学院——古武当山

xx年11月2日 早七点 --------- 水电学院——京娘湖

xx年11月3日 早七点 --------- 武安活水村西—莲花洞

xx年11月4日 早八点 --------- 进行内业的实习报告的书写

3、 实习队伍的组成

由老师及几位辅导员带队讲解,以班级为单位,共同完成地质实习任务。

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平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

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平原。

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一 地理位置及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1、 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

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

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

进入景区,您可先乘缆车直达山顶,上庙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庙建在山顶处,庙内供着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极宗师张三丰。

北顶老爷顶,南顶奶奶顶,中间有一天桥连接。

置身山顶,极目远望,遍山水云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庙中坐,庙在云中行。

2、 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现为aaaa级风景区。

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

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

有的为人工造就,气魄雄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

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入口处。

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

一坝雄踞,宛如银壁,雄伟壮观。

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

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舟入谷,仰望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3、 莲花洞

莲花洞位于东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这里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加上降雨量比较丰富,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的地貌。

已开发出长约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亿万年形成的钟石乳、石竹、石笋、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琅满目,包罗万象。

水洞之内一汪甘泉清澈见底,汩汩不绝。

登山的过程回看到溶洞,山上裸露的灰岩面上可见到溶蚀的沟槽,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岩,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古武当山

地层自老致新依次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

其中震旦系、三叠系地层分布面积小,出露不全。

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地层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只有零星露头出露。

其他各时代地层出露良好。

京娘湖附近的主要岩性

长城系大红峪组:为本地区最古老的地层。

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

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寒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平均厚度为18m。

莲花洞附近主要岩性:

火成岩(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黑云母、辉石及石英。

呈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

常为灰色,如有次生变化,则多为灰绿色,块状构造。

常以岩脉或在闪长岩体边部产出。

沉积岩:长城系大红峪组:为本地区最古老的地层。

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砂岩,含铁质和海绿石。

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寒武系地层为加整合接触,平均厚度为18米。

我们在去莲花洞的路上可以看到震旦砂岩与寒武砂岩假整合接触。

能够看到的岩石:闪长玢岩、矽卡岩、闪长岩、片麻岩、正长岩、页岩、泥岩

1.闪长玢岩是中性浅成岩,其矿物成分与深成岩闪长岩相同。

主要矿物为中性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

具明显斑状结构,其斑晶多为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偶见黑云母。

岩石整体颜色多为灰及灰绿色,块状构造。

常呈岩脉产状,或为闪长岩体边部产出。

2.闪长岩为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其化学成分介于酸性、基性岩之间。

3.片麻岩(变质岩)一般具片麻状构造,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

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

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

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岩(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

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4.页岩是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作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泥土状。

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

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5.石英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

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

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1)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

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

节理常成组出现,如x-形的共轭节理。

在京娘湖南侧、漳河北岸,可见到不同形状的节理构造。

构造 理是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所有大型水电工程都会遇到。

②断层:

如果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2)褶皱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

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

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

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

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

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向斜与背斜

(3)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京娘湖)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平层理: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

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

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平行。

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平行。

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1.岩浆侵入活动arr;侵入岩。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2.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arr;喷出岩(火山岩)

在岩浆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沿着一定的通道上升到地壳形成侵入岩或喷出到地表形成喷出岩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性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岩浆岩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如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还有碱性岩、碳酸盐岩等岩类,也充分说明了岩浆成分的复杂

多样性。

根据产状,也就是根据岩石侵入到地下还是喷出到地表,岩浆岩又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根据形成深度的不同,又细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每个大类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化学成分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形成环境不同,它们的结构和构造有明显的差别。

深成岩位于地下深处,岩浆冷凝速度慢,岩石多为全晶质、矿物结晶颗粒也比较大,常常形成大的斑晶;浅成岩靠近地表,常具细粒结构和斑状结构;而喷出岩由于冷凝速度快,矿物来不及结晶,常形成隐晶质和玻璃质的岩石。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

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

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

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

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

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

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武安市资源丰富,矿产5大类、23个矿种。

其中煤炭总储量23亿吨、石灰岩总量达70多亿吨。

沿途乘车可见到许多水泥厂依山而建。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诸多地质构造性质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沿途我们见到了许多地质构造,捡了许多卵石。

实习的日子我们虽然有些累,但收获了大学的课堂里没有的许多东西,不仅学到了地质方面的许许多多的知识,也学到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与方法,学会了怎样学习,也学会了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心地质情况,继续学习,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期一周的实习很快过去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基本的认识并能清晰判断以地质构造,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会对我大有帮助。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篇2

一、实习时间: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第9—10教学周

二、实习地点:

1实体模型参观——模型室

2实际工程参观——京娘湖(口上水库)

三、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实习让我们在大脑中建立起水利水电工程模型,对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规模、作用及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水利建设的程序: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及管理和运用。

同时对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的工作模式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四、实习报告内容

(1)预习内容:在这短短的学习中我认为水工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和测试等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

我们还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2)现场参观总结:

1.水利枢纽的组成及其综合效益:口上水库建于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亩,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为浆砌石结构,坝高74m,溢流面覆盖30cm,材料是混凝土,闸门采用平卧式。

坝基为石英砂岩,硬度达10~12级。

口上水库是由挡水建筑物大坝,启闭室,泄水口,涵管和发电厂房组成。

其中启闭室是仿古建筑造型。

车谷水库是由挡水建筑物大坝,泄水口,涵管和发电厂房组成。

a防洪。

水库可以调节其出库的径流量,因此水库下游洪灾的机率就会减小。

这个效益一般在南方发挥的作用大,因为南方的降水量大,雨量充溢,而北方却降水量少,不易产生洪水。

故此,防洪的效益在北方不是十分明显。

b灌溉。

与防洪相对,在干旱的季节或年份,可以适当调节水库的蓄水量,满足农业对水的需求。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篇3

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水工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2-3天的认识实习,使学生对水利枢纽及各组成部分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了解各种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和类型,了解水利数九的运行和管理方法,为即将开始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

20xx年7月7日—20xx年7月9日

实习地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南井镇江南村

实习内容:

熟练掌握实习水利枢纽布置以及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等。了解实习电厂水力发电机组的型号,基本参数,运行状态,性能状态;了解厂房的结构,布置情况,及不同平面的布置情况;了解实习电厂开关站的布置与作用。

7月4日下午1:30,我们开了动员大会。老师讲了一些实习在外的注意事项和行程安排。

7月7日早8点,我们就在a楼门前集合,我们每人都背个包带着东西,不过很明显的,普遍男生的包比女生的小还少。由于地方不是很远,我们水工专业两个班乘坐校车去了江南村。车在路上开了快两个小时,把我们带到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的施工地点让我们大体参观了一下。

我一下车,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很长很长的大桥,两旁就是水电枢纽的工程,浩大的江水从上游滚滚而下,气势非常宏伟。工程建筑非常壮观,我们没有停留很久,马上就上车去了住处。住处是一家农家旅馆,虽然不大,环境也不是很好,但我感觉很自由,像在家一样。而且集体住在一起,感觉很有意思。

中午休息了一下,下午2点我们集合出发,前往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我们步行到那里,老师领着同学走一段,讲一段。主要是讲大坝的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名称、作用、原理,还有运行时的步骤。从中我了解了很多知识,我在工程制图中看到过闸门,如今看到了实物,还知道了它运行时是怎么做的,真是让我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了起来。我们实习的这个工程已经不是象以往一样把闸门吊起来放进槽内,而全是用电脑就可以操控的,真是科技越来越先进了。此闸门还设计有“人”字形的,是为了能抵抗更大的压力,设计独特;在工程中有一个船闸,用来航运。有两个闸门,闸门一般是关闭的,当船只从上游来时,把上闸门打开,使上游水位和闸门中间的水位相平,船行到闸门之间,再把上闸门关闭,开启下闸门,当下游水位和中间水位相平,船只就可以向下游行去。当船只从下游行向上游时,反之即可。由于通过比较麻烦,老师告诉我们说一般是几条船一起过;我还看到和知道了土坝,它是用当地的土筑成的坝,用来挡水以便施工;等等。面向上游,可以看到工程布置为:船闸、10孔泄洪闸、水电站、28孔泄洪闸、1.95公里的土坝。

7月8日上午,老师给我们看了许多图纸,是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各部分设计图纸,图纸很多,每张图都很严谨,它并不象我们学工程制图时只有一个审核,它们有两个,也许更多的审核校验。可见水利工程是项工作严谨的任务。

10点钟我们听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课,老师请来了施工技术人员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大顶山水利航电枢纽工程的情况。首先技术人员讲了一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其中所要经历的程序。我简单记录如下:

1、提出想法。

2、上交《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后再上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3、立项。提交《初步设计报告》

4、施工图设计

5、招投标。如管理标、施工单位标。

6、工程施工。一般要4—6年。

7、竣工验收

8、质量保修

在此期间所要履行的制度:

1、项目法人责任制

2、招投标,管理标,施工单位标的相关制度

3、监理制

4、质量终身制

随后,工程技术人员讲了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的有关信息,先是讲了航电工程的概念:航电工程是以航运为主,同时可以发电的一项为社会造福的工程。

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在水利开发时综合考虑到:水库调节,防洪,发电,浇灌,航运,供水,渔业,旅游,环保,河流治理,等等各项工作。虽然也许经济效益不会很大,但社会效益很高。其为哈尔滨市带来的巨大益处是不可估量的。

它的位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南井镇江南村。上游是呼兰,下游是巴彦。所在的江是松花江,下游将汇到黑龙江。

然后工程技术人员又讲了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的行进过程:此项工程早在50年代就有规划,到了1994年规划才得以批准。

xxxx年,宋书记提出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建立橡胶坝,可是这样不能解决航运的问题,于是他要求制定一套可行方案来解决问题。

xxxx年10月,提交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勘察地形。

xxxx年4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同年9月,提交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年4月,提交了《初步设计报告》。

xxxx年4月,工程正式开工。计划xxxx年10月完工,且现行进度符合计划的进程。

之后又讲了工程的规模,当时还有些概念听不懂,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水库特征值的概念。水库特征值水库规划设计与运行中作为设计和控制运用条件的若干特征库水位及特征库容。这些特征值反映了水库的规模、效益与运用方式,常要通过经济分析和综合比较选定。特征库水位水库在各时期和遭遇特定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限制超过或答应消落到的各种特征库水位。

主要的特征水位有:1、正常蓄水位,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答应为兴利蓄到的上限水位。它是水库最重要的特征水位,决定着水库的规模与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工建筑物的尺寸。2、死水位,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答应消落到的最低水位;3、防洪限制水位,指水库在汛期答应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通常多根据流域洪水特性及防洪要求分期拟定。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时,可以此水位作为起算水位4、防洪高水位,指下游防护区遭遇设计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5、设计洪水位,指大坝遭遇设计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6、校核洪水位,指大坝遭遇校核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特征库容相应于某一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个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一般均指坝前水位水平面以下的静库容。主要的特征库容有:1、死库容,指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2、兴利库容,亦称调节库容,指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3、防洪库容,指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4、调洪库容,指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5、重叠库容,指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这部分库容既可用于防洪,也可用于兴利。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重叠时,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高水位。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分开时,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6、总库容,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它是划分水库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那么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工程规模是一等的。其航道宽70米,深1.7米,半径大于500米。蓄水位116米,死水位115米。库容19.97亿立方米,12.8亿调节库容,还有3.43亿调节库容为在枯水期给下游补水。此工程可挡1xxxx年一遇的洪水,可以说工程规模很大,其工程量也不小,土石方开挖515万立方米;花费28.78亿元。

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的主轴线长3249.78米,是国内最长的水利枢纽工程,因为地处于平原区。

技术人员简要介绍了工程各部的特点,如船闸:单线船闸、单线行走。闸室长180米,净宽28米;泄洪闸:闸门人字形设计,抗压。闸孔宽20米,高程125米。泄洪量22740立方米每秒,满足松花江泄洪要求;电站厂房;河床式,灌流灯泡式,6台装机组;下游有消力池。

在讲课的最后,工程技术人员讲了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的特点:

1、全国高寒封冻河流上了第一个水电站。

2、法线是全国最长的。

3、它是本基挖推田技术的坝。

4、泥岩,易风化,要在2小时以内加以保护。

这天下午,我们再一次去了大坝上参观,这次我们在老师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了施工内部。工程技术人员还为我们讲解了工作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水电枢纽的知识,之前学工程制图时在图上看,现在看到了实物,让我们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对我们今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经过了这次实习,对水利枢纽工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也知道了工程各部分的名称和构造,与以前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同时我还学到了水利枢纽的运行和管理,厂房的布置以及作用等一些知识。

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深入了解,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务。这样在我以后的学习中更容易抓住重点,学好专业知识。在炎热的环境下工作,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本次实习还给了我们一个团聚的机会,我们在实习结束的那天晚上集体吃了一顿饭,让我们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这次的实习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还让我对水工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水利工程是一项造福社会的工程,它的兴建之路很漫长、很艰难,看到这伟大的工程建立起来让我感到很兴奋,而工程所带来的巨大效益更是让我为我是这个专业的学生而感到自豪。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更加喜欢了我们的这个专业,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水利工作者。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篇4

一、实习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

2、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3、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正确地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习概况

我们的这次地质实习从2xxx年10月8号开始到10月21号结束。 10月8号到10月19号为准备期,包括老师在教室给我们介绍本次实习的地点,实

习目的以及实习时应该注意事项,例如注意安全,带够足够食物和水,并概况性地介绍京娘湖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地质情况,让我们对本次实习之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在实习中留心观察;讲解完毕后我们搜索实习地点地质资料及图片以便更好完成实习。

10月20号为野外实习期,我们在古武当山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中实习。10月21号为资料整理期,把自己记录内容整理成为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地区的地形地貌

本次实习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平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平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1.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

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进入景区,您可先乘缆车直达山顶,上庙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庙建在山顶处,庙内供着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极宗师张三丰。北顶老爷顶,南顶奶奶顶,中间有一天桥连接。置身山顶,极目远望,遍山水云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庙中坐,庙在云中行”。

2. 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现为aaaa级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魄雄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入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雄伟壮观。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舟入谷,仰望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3. 天乳山

美丽的天乳山位于武安市活水白云川井峪和宅清沟村之间,距离武安25多公里,该山雄伟壮丽,钟乳满山,森林茂密, 天下奇景,这里的钟乳大约在一亿万千万年左右,形成了独特的钟乳奇观,这些钟乳石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陡崖上,发现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钟乳石,全国少有。它们漫山遍野,成群成堆,形状各异,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动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夺天工,从山脚至山顶分成三层,一层比一层精彩。

(2)京娘湖的实习

10月20号早上7点,在*****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武安京娘湖进行实习。沿途观察到京娘湖的岩性和节理裂隙,层理等地质结构 ,并注意到沿途山脚下有大量的坡积物。

1.京娘湖附近的主要岩性

系震旦长城群大红峪组:为本次实习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寒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平均厚度为18m。

2.节理裂隙

在京娘湖地区的道路两边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于岩石上部拉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错。

节理裂隙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3.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在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由沉积岩形成的层理结构,层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倾斜度。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平层理: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平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质作用

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见道路多数沿着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随处可见河床中的由于搬运作用形成的较为大小均匀的鹅卵石,不过有的已经干涸,有的断断续续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

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3)古武当山地区实习

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来到古武当山地区,我们看到的岩层属于震旦纪的阜平群,为邯郸地区最古老地层,也是本次实习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的变质岩片麻岩,它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岩(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4)天乳山实习

本次实习的第二站来到美丽的天乳山,在这里认识和了解这里的岩性和相关的地质构造,在爬山的过程中,在山下随处可见大面积的石英状砂岩和层理结构,等到山腰上的平台上后出现了寒武纪馒头组的紫红色页岩,崮山组的竹叶状灰岩;沿途可以看到褶皱构造,路边岩石的溶蚀沟槽等现象。等爬到牙口后我们下山休息时,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块砌的墙体上可以看到毛庄组的豹皮灰岩,等休息完毕后,下午1:30我们继续向上爬,这时会看到大面积的张夏组的鲕粒灰岩,页岩等岩石以及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溶洞和罕见的裸露在外的钟乳石,甚至还可有水滴不断从岩壁上滴落。

1.天乳山的主要岩性

震旦纪长城群中大红峪组:为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理。

寒武系下统馒头组:上部泥岩;下部薄层泥质灰岩与微晶白云岩互层,含燧石结核; 毛庄组:主要为紫、暗紫色泥岩,顶部及中部夹有薄层鲕状灰岩及中厚层状含泥质白云岩。

寒武系中统徐庄组:上部泥岩夹钙质粉砂岩,含砂碎屑灰岩;中下部含绢云母泥岩,夹海绿石石英砂岩、含砂泥灰岩。

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上中部厚、中厚层鲕状灰岩,豆状灰岩夹厚层灰岩;下部厚层花斑灰岩,底部薄板状泥质条带灰岩夹泥灰岩。

寒武系上统崮山组:下、中部薄板状,中厚层灰岩夹泥岩,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和鲕状灰岩;上部厚层泥质条带灰岩;顶部中厚层灰岩夹泥岩。

2.看到的岩石

① 鲕状灰岩,又称鲕粒灰岩,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岩,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岩,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

其成因为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质的搅动,每搅动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内碎屑、陆源碎屑等便处于悬浮状态,同时促使二氧化碳从水体中逸出,过饱和的碳酸钙(文石针)围绕碎屑颗粒沉淀一圈包壳,这样周而复始的搅动,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纹包壳的鲕粒。当鲕粒达到一定大小,其质量超过波浪、水流搅动的能量,便堆积在海底,不再被搅动,并为亮晶方解石胶结,形成亮晶鲕粒灰岩,若鲕粒被带到低能环境,则形成泥晶鲕粒灰岩。

② 竹叶状灰岩,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寒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

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模样。

其成因为在正常的浅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层石灰岩,在其刚形成后不久,有的可能尚处于半固结状态,被强烈的水动力破碎,搬运和磨蚀,并在搬运不太远的地方,在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的环境下堆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竹叶状灰岩。

③ 紫红色页岩,一种含铁元素的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④ 豹皮灰岩,是一种具黄色、褐红色不规则斑纹的石灰岩,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岩。通常基质部分为隐晶质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纹部分含有较多的白云石。它是石灰岩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白云石化而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常选择石灰岩中渗透性较好含颗粒的条带或斑块进行。此种灰岩在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常见。一般认为豹皮灰岩是经韧性剪切作用的灰岩形成的钙质糜棱岩。

3.天乳山的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 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在天乳的山顶上可见许多节理裂隙

② 断层:

如果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4.天乳山的褶皱构造:

在牙口向远处看可见地层走势倾向东南,呈现明显的褶皱结构。

褶皱结构: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篇5

实习时间:20**年10月20日 实习地点:河北省武安市

实习目的:地质认识实习,主要实地了解岩性及其结构构造、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沉积构造等。

实习任务:了解岩性及其结构构造。

小组成员:于伟东、黄越、张赛、崔志国、孙建富、孙文举。

工作方法:实地考察

实习路线:水电学院——古武当山——天乳山——水电学院 工作成果:仅用一天就完成了天乳山的实地考察。

1. 地理位置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端,西靠太行上,东依华北大平原,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距首都北京44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70公里。

薄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复杂的地貌类型、构成了邯郸独特多样的线代辉煌文化。

主要实习地点位于武安市西部活水、四里岩水库、口上水库、 区内交通发达,有邯长铁路通过,向东至邯郸市与京广线接轨。

公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遍及全区。

2. 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太行山东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平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

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平原。

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

东南、东部低。

最高点位西北部马虎寨山,标高1500.20m,最低点位东部邯郸市峰矿区黑龙洞一带,标高119~122m。

地层

古武当山主要岩性

在古武当山附近可见元古代震旦系的石英砂岩及下伏岩层的片麻岩。

该区局部构造变动复杂,可观察到岩浆侵入体,褶皱和断裂构造的交汇发育。

在混合岩化作用下形成的混合岩。

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矿物晶体特别粗大而且晶体形完好的岩石,叫伟晶岩。

岩石

京娘胡附近岩石

主要是红色的石英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 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

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京娘湖这一带的岩石基本上都是沉积岩,层次明显,拥有各种层理结构,十分典型。

能够看到的岩石:闪长玢岩、矽卡岩、闪长岩、片麻岩、正长岩、页岩、泥岩

1.闪长玢岩是中性浅成岩,其矿物成分与深成岩闪长岩相同。

主要矿物为中性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

具明显斑状结构,其斑晶多为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偶见黑云母。

岩石整体颜色多为灰及灰绿色,块状构造。

常呈岩脉产状,或为闪长岩体边部产出。

2.闪长岩为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其化学成分介于酸性、基性岩之间。

3.片麻岩(变质岩)一般具片麻状构造,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

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

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

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岩(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4.页岩是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作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泥土状。

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

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5.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

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

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内动力地质作用 地质构造 京娘湖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外形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平层理: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

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

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平行。

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平行。

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龟裂、雨痕、流痕等。

活水村到莲花洞

断层:顾名思义,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

据其发育的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把断裂分为三类。

一类叫劈理,是微细的断裂变动,还没有明显破坏岩石的连续性。

最常见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发育的`轴面劈理,常呈扇形(以褶皱轴面为对称轴)。

第二类称

节理,是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

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

节理常成组出现,如x-形的共轭节理。

如果断裂两盘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是最重要的一类断裂。

这里我们观察一个明显的断层破碎带,很典型的断层特征。

在其下方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牵引构造。

岩浆作用

岩浆活动主要以侵入为主,岩体集中分布在西部,北部和西北部。

岩体侵入方向为南北或北北。

岩性为闪长岩、角闪岩、正长岩、角闪灰长岩等。

侵入奥陶系岩层中形成接触交代。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1.岩浆侵入活动arr;侵入岩。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2.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arr;喷出岩(火山岩)

在岩浆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沿着一定的通道上升到地壳形成侵入岩或喷出到地表形成喷出岩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性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岩浆岩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如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还有碱性岩、碳酸盐岩等岩类,也充分说明了岩浆成分的复杂多样性。

根据产状,也就是根据岩石侵入到地下还是喷出到地表,岩浆岩又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根据形成深度的不同,又细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每个大类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化学成分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形成环境不同,它们的结构和构造有明显的差别。

深成岩位于地下深处,岩浆冷凝速度慢,岩石多为全晶质、矿物结晶颗粒也比较大,常常形成大的斑晶;浅成岩靠近地表,常具细粒结构和斑状结构;而喷出岩由于冷凝速度快,矿物来不及结晶,常形成隐晶质和玻璃质的岩石。

外动力地质作用

在天乳山和古武当山主要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

通过自然界的风、水的风化使山体上的岩石发生了风化,产生小的碎石。

还有与空气中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辩证关系

内力的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地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的作用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结束语:

这次地质认识学习共经历了将近一周时间,在这期间,指导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指导,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特别是老师走山路比我们还要快,爬山也是走在最前面,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勤勤恳恳、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

通过一天的野外实习和四天的室内地质资料整理,使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时在实践的指导下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升华。

在此之前,虽然在野外看到过许多的地质情况,但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其说明的地质现象知之甚少,经过指导老师的实地讲解和现场模拟等,我了解了很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知识,并学会了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一些简单的地理现象的解释,另外,在课堂授课中的一些疑问也在现场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如:初步判断三大类岩石,并观察和了解一些矿物成分(石英、角闪、石云母等),了解了单一倾斜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的概念;了解了断层划分的依据等等。

在实习过程中还了解到地质对水利工程及交通工程施工的影响,地质知识在找水利建筑选址中的应用,对断层给水利建筑生产造成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了解了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对煤层顶板岩性的判断来确定煤层的层位是否正确,以及通过对断层附近的岩层的弯曲方向来判断正负断层,并以此来判断和寻找断失的煤层的层位。

地质认识实习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使我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坚强地做成每项任务。

作为一名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这次地质认识实习,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学好水利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多参加野外实践,将书本知识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掌握一身好本领,为煤炭事业的生产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篇6

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宽视野,培养实际工作的能力。

2、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三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三峡库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

4、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等

实习时间:

20xx年11月22日至20xx年11月23日

实习内容:

1、认识三峡库区的基本地貌、岩层的产状(用罗盘仪进行测量)以及岩石的特征。

2、实地了解三峡库区的山体、河流的一些特征。

3、观察并学习如何对库区的边坡进行治理。

4、了解库区的一些滑坡,掌握滑坡的形成原因及类型。

5、观察并学习链子崖危岩体的特征及其所造成的一些影响。

实习具体情况及内容:

1、观测岩层

其中包括观察岩石的类型和特征,观测岩层的产状(测量是用罗盘仪)。

1.1岩石种类及岩层产状的一些概念

在课本上我们学到了岩石的类型有三种,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产物、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当其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

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来表示,在野外工作中可以只测量岩层的倾向和倾角,走向可以根据前两者算出。

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方向称为走向,倾向是指岩层的倾斜方向,是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的方向,而倾角即岩层的倾斜角度,是层面也水平所夹的最大锐角,也是倾向线与倾斜线的夹角。

1.2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在测量岩层产状之前老师给我们仔细讲解了几遍如何使用罗盘仪进行测量岩层的产状。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再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1.3所见岩石

1.3.1页岩 在路旁我们看到的首先是页岩,页岩在形成过程中有颗粒大的和颗粒小的,颗粒大的页岩较颗粒小的页岩的抗风化能力强,颗粒小的页岩用地质锤很容易敲碎,可见其抗风化能力很弱,现在已经风化的很厉害了。

而颗粒大的页岩我们可以看到其现在还保存的很好。

页岩是沉积岩,我们可以看到它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1.3.2砂岩 在离我们比较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大块砂岩位居一块地中间,我们不方便测其岩层产状,但老师这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在野外考察中可以根据某一岩层来推测另外的岩层。

于是我们向路的前方看去果然在落边看到了与那块砂岩产状一样的另外的砂岩。

于是我们赶紧拿出罗盘仪对其岩层产状进行测量。

最后测得其倾向是255°,倾角是30°

1.3.3石灰岩 用罗盘仪测得我们看到的石灰岩的岩层层面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5°,节理面的产状是倾向为65°,倾角为90°。

用地质锤敲打石灰岩,可以看到其中的矿物有方解石。

1.4褶皱构造

我们看到了两处褶皱构造,一处褶皱是页岩的背斜构造,两侧岩层都是页岩,则此褶皱的抗风化能力弱,用地质锤很容易将其敲碎,两侧岩层的倾向是250°,倾角是50°如右图所示。

另一处褶皱是辉岩的向斜构造,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弯曲的形状,而且是非常有层理的。

其风化程度是强风化。

用罗盘仪测得两测岩层即辉岩的产状知其倾向是240°倾角是30°。

其素描图如右图方框内所示。

1.5断层构造

在路旁我们还发现了一处断层构造,从书本上我们可以知道,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称为断层。

而我们发现的断层,它的上下盘是砂岩,破碎带是由页岩组成的。

如右图所示。

其形成原因可能是上盘受下盘牵引,下盘对上盘的冲力。

用罗盘仪测的上盘岩层的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0°,下盘岩层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5°,破碎带岩层的产状和上盘岩层的产状相同。

实习感言

通过这次实习我觉得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在野外考察时该如何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产状,如何认识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对三峡库区也有了更多的更好的了解。

能够学着理论联系实际,并从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以及和别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收获甚多,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像这样的机会。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6篇相关文章:

山科地质实习报告参考8篇

地质所实习报告推荐7篇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7篇

水利水电专业实习报告7篇

学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6篇

水利专业学生实习报告8篇

水利站述职述廉报告范文8篇

水利会2023述职报告8篇

水利局工作总结范文6篇

县2023年水利工作计划6篇

水利地质实习报告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