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整理好自己的工作流程,没有人的工作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就是要通过写工作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下乡医生工作总结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下乡医生工作总结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以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以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根本宗旨,按照“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根据##省卫生厅琼卫科教19号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府办34号文件精神,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及相关镇、村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圆满完成了“##省卫生科技活动月”暨“##市第五届科技活动月”的活动内容,现将本次活动月医疗下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充分,内容丰富
医院专门成立了卫生科技活动月领导小组,业务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我院妇产科、儿科及保健科业务骨干组成,具体对本次医疗下乡活动进行了精心安排和充分准备,从而保障了本次下乡活动的医疗质量和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院严格按照活动月的责任要求,围绕“科技创新,支撑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医疗下乡活动。我们通过宣传车、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及向群众发放“妇幼保健知识”、“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折页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传播活动,促进了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还组织医疗小组深入阳江、龙江、中原镇,为广大农村妇女、孕产妇、婴幼儿尤其是贫困农民工的婴幼儿免费体检和义诊,促进了农村贫困和弱势人群对妇幼保健服务利用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到位,效果显著
本次医疗下乡活动,我们主要在中原镇、阳江镇和龙江镇进行。我院送医下乡医疗小组分别于5月15日、5月18日、5月21日、5月25日、5月27日深入上述三个指定乡镇开展活动,共向群众发放《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等宣传折页约1000多份;为253人次提供了妇女病、婴幼儿常见病、婴幼儿喂养等知识的咨询服务;免费为妇女和婴幼儿体检约150人次;为23名妇女及儿童患者进行了免费诊疗。此次活动费用均由我院出资,为群众节省各种医疗诊疗费约3000元。
此外,我院还参与##省卫生厅主办的“婴幼儿科学喂养和技能竞赛活动”,共向300名3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发放了“科学喂养知识问卷”,并在此活动期间为参与答卷的300个家庭的3岁以下儿童免费提供了健康体检服务。
总之,本次卫生科技活动月活动,尤其是送医下乡活动受到广大农村群众及儿童家长的欢迎和好评。我们也感觉到这种活动形式也是沟通和交流的一个良好平台,加强了我们医疗保健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融洽了医患的关系,更是构建和谐##的一个有力保障。
下乡医生工作总结篇2
开展卫生下乡活动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疾苦、增进农民健康、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本人响应党和共青团的号召,与20月到固镇xx卫生院进行支援帮扶。在一年中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指导xx卫生院建立健全基本的业务规范和制度、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基本诊疗业务技术水平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下乡帮扶的医护人员以讲课、示范、讨论等形式面对面、手把手地的交流,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诊疗水平的方式,效果明显。本人具体指导心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如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等胸外伤全部的诊疗流程,指导完成了十余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指导基层医生掌握了如何筛查肺癌、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向上级医院转诊了十余例病例,均顺利手术康复。
通过一起共同工作及交流,帮助纠正基层医务人员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诊疗技术,对规范和提高他们的诊疗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指导卫生院医师换药的无菌操作等,同时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为今后工作的相互联系和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也有利于我们能更多更深入地接触病患,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有利于我们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到最基层的农村进行义诊,村民从未见过这样多的市级医院医生到村级进行义诊,深受村民欢迎,义诊群众比较多。同时也更好地普及了医疗卫生常识。共为群众义诊1558人次,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20次,为约1000人次举行了健康教育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我们认为也存在一些问题:
1、xx卫生院工作人员都有反应,认为帮扶的时间过短,对完善各项制度和规范诊疗行为时间是不够的,希望以后能继续开展同类的活动。
2、由于基层医疗的硬件限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工作未如理想,需要加强培训。
一年来进一步提高了个人的医疗诊治水平,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农村基层对医疗卫生的迫切需求,建议该活动能长期进行下去。
下乡医生工作总结篇3
4月15日上午,彭文标副院长参加了卫生局举行的动员会和启动仪式,随后由中山市人民医院10名医师(其中有5名博士,外科、内科、心理咨询、超声等专家)和5名护士长组成的帮扶小分队一行15人来到我镇,开始了为期3天的“百名医师下乡帮扶农村卫生活动”。4月15日至4月17日,小分队分别到古镇医院及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1、开展学术讲座
15日下午,由小分队成员在院会议室为我院临床及社区医务人员开设了《急诊急救基本知识》、《下肢静脉血栓》、《心脏介入治疗》等三个专题的学术讲座,有65人次的医务人员参加。
2、实施诊疗工作
在16、17两天的工作中,专家们到古二、曹步等服务站诊室为广大群众进行诊疗和咨询活动,共为85人次的群众实施诊疗工作。
3、为群众义诊
小分队专家们主动到古二,古三的敬老院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工作,共为群众义诊126人次,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4、小分队专家们分5小组到我院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指导等,帮助完善服务站的各项工作制度,对医生的医疗行为进行诊疗规范的指导,为提高他们的诊疗技术作出努力。
二、指出存在的问题
通过三天的帮扶活动,小分队专家指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如下:
1、双向转诊制度不够完善,一些病人送往古镇医院诊疗后,并没有转回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康复治疗;一些应上送医院诊治的病人仍留在卫生站中治疗。
2、个别社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诊疗行为不规范,用药不规范,很少应用辅助检查帮助诊断疾病,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三、提出建议
1、希望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双向转诊制度,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2、加强对社区医生业务培训,规范其诊疗行为,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努力杜绝医疗隐患。
3、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各项功能,积极开展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
“中山市xx年百名医师下乡帮扶分队”活动的开展,对帮助我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全业务规范和制度、提高诊疗业务技术水平、纠正不良诊疗行为(如药物滥用等)、指导和协助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等方面,起到了帮助提高、促进规范的作用,为我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市级医疗机构建起了沟通的渠道,将对今后促进和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乡医生工作总结篇4
一、主要工作内容
卫生局成立了“一把手”为主要责任人的卫生支农工作领导小组,结合xx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按照立项目、帮管理、传技术、带人才、扶学科、送设备、促健康的工作原则,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实行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
一是从指导基本操作做起,对镇卫生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切实帮助镇卫生院提高技术水平、救护质量;
二是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帮助镇卫生院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加强镇卫生院管理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杜绝非法行医;
三是依据帮扶的镇卫生院现有技术条件,帮助镇卫生院开展特色专科建设;
四是向镇卫生院赠送适宜设备。
五是积极开展双向转诊。同时,坚持大力开展巡回医疗、义诊咨询活动。各医疗卫生单位每月到镇、村组开展义诊和宣传,深入村组和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
二、基本工作情况
送卫生下乡是我们满足农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把卫生下乡作为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一项制度建设来抓,至目前,县级单位免费为基层卫生院开放远程教育培训14期,县医院、中医院等单位的医疗专家每月到镇卫生院开展查房、义诊工作,共计40余人次;保健院每月安排人员到各镇开展母婴保健义务培训,共11期;局领导还亲自带队深入各镇,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规范镇卫生院管理规程。另一方面,各医疗卫生单位共开展义诊服务132次,为17900余名群众义诊。部分单位还专门组织了流动医疗小分队,深入场镇、村社院落,为农村群众送医送药,发放卫生宣传资料过2余万份。
三、主要工作成绩
(一)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服务水平
1、坚持依法执业,规范医疗行为
今年的卫生支农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受援医院依法执业管理理念的传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护理常规,规范诊疗行为,逐步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帮助受援单位逐步落实医院管理的.核心制度,规范病历书写、病历档案管理、落实查房制度等;帮助受援医院规范医疗诊治技术操作规程;帮助受援医院建立室内质控、检验报告登记制度,规范了检验标本分离方法,确保了检验报告的质量。各支援单位的多条合理化建议及改进措施,促进了农村卫生发展。
2、开展学术讲座、提升业务内涵
传授专业学术知识,是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技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开阔农村医务人员的知识眼界,丰富农村医务人员的业务内涵,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农村老百姓获得较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县医院作为全县医教研中心,开展培训讲座14期次,培训卫生院医务人员300余人次,参与镇卫生院会诊20次,每月向镇卫生院免费开放xx远程医学教学及会诊系统,镇卫生院近150人次参加了听课。
3、利用资源优势,缓解就医困难
为缓解基层医护条件相对较差的状况,我们在公选院长过程中,充分考虑卫生下乡工作,把基层医院紧缺的、群众急需的专业骨干选派到基层卫生院中担任职务,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公选的管理类人员、医疗专业类人员、公共卫生类人员近40名,他们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门诊、病房和公共卫生工作,共完成门诊4200余人次,查房1600余人次,参与手术80余人次,公共卫生检查指导300余人次,给予了病人满意的治疗。
(二)抓好巡回医疗,开展健康咨询
开展巡回医疗是卫生系统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内容,今年,各单位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活动周等深入村、组、社区、学校、工地等,为群众送医送药,义诊咨询。以卫生进社区为主题,开展义诊服务120余次,为过万名群众进行健康咨询,发放资料过万份。坚持抓好红会工作,积极开展为贫困病人送医送药活动,送出慰问金、保健药品、衣物、用具共计价值3万余元。继续坚持对口帮扶xx山xx村,截止目前,共前往帮扶指导4次,帮助提高当地诊疗设备和居住环境,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当地群众广泛好评。今年,xx县卫生系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富民安康工程”号召,在县医院众多报名者中,挑选技术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思想素质高、医德医风好、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对口支援xx州xx县2年时间,提高牧区医疗卫生水平,带动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下乡医生工作总结篇5
我院是市较早开展对口支援基层卫生工作的医院之一,在我院积极响应落实卫生部《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方案》、河北省《千名医师下农村活动实施方案》和市卫生局工作部署,本着一切从基层卫生单位的实际出发,坚持点面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帮扶手段,以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基层医疗单位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为帮扶工作目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被帮扶的基层医疗单位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受到当地医院和老百姓的认可和赞扬。
一、认真组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造就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帮扶医疗队伍。
医院成立由院长、书记等为成员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由书记主管日常工作。院领导班子带领专家深入当地农村,研究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的医疗状况,还调用检验人员,对村民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饮用水的质量等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医院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专题会,讨论、研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作,确定帮扶地点,依据当地疾患状况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帮扶工作内容,调配帮扶工作人员。
班子成员多次到帮扶点搞调研,精挑细选下乡人员,为保证开局顺利,每一个新的帮扶定点单位选派的首批下乡人员,
都是科室现任的主任医师、科主任、副主任。同时医院大力倡导、鼓励能强力、管理细、技术精、医德好的医生,到基层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传帮带,服务当地群众。分批分期组织青年医师到深入到农村基层医疗单位,走进乡村、走进百姓家,去感受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去感受基层医疗单位与大中城市医院的差距。教育职工到医疗基层单位锻炼自己,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为老区人民群众就医和健康发挥聪明才智。现在各级医师积极要求到基层去,参加医疗下乡在我院已经成为工作热点。
制定了对口支援医疗卫生工程”的安排意见和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指定专门科室和人员进行下乡帮扶工作管理。以“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为医疗队建设的基本标准,下乡前组织学习局《卫生下乡工作手册》,学习医院下乡有关规定,明确下乡工作职责和任务,医院领导指导学习和提出下乡工作要求。下乡期间医院组织管理人员人员定期走访,听取对口单位意见,了解基层需求,沟通帮扶信息,与当地医院联手,解决工作和吃、住、用等方面大量的实际问题。定期检查考核,及时公布人员在岗在位、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等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大力提倡下乡医师以医院本部为后盾,发挥医院整体实力,开展当地还未开展的医疗项目,大胆开展手术等治疗活动,同时加强会诊力度,保证了医疗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造就了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帮扶医疗队伍。
二、结合实际,明确帮扶目的,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
整体水平,为当地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不仅仅是出几次门诊做几次手术,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基层医疗单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管理能力。我们在几年的下乡帮扶实践中,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在做好诊疗工作的同时,重点放在不断提高受援单位的自身素质,为当地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1、结合当地实际,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建立严格制度,提高受援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革命圣地西柏坡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当地群众和过往游人较多,西柏坡卫生院就设在景区附近,但以前卫生院不仅条件差,而且管理不到位,人员技术素质较低,操作也不规范,医疗器械使用也不当等,与卫生院的地位、位置很不相承。如:器械消毒使用煮沸的陈旧方法;用药也不规范,凡是发热患者一律是安痛定、柴胡、氟美松、洁霉素(或庆大霉素)各一支一起肌注等,存在着巨大的医疗安全隐患。我院派出的医疗队,首先加强和改善医疗管理入手,和乡卫生院的领导研究、讨论,因地制宜,先后为西柏坡卫生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4项,使西柏坡卫生院日常工作基本走上了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工作制度化的道路,还建立考核和奖惩监督机制,大大提高了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孟家庄、岗南中心卫生院均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的卫生工作制度,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原来的清创等小手术都不能开展,下乡医师亲自上台带,从消毒到手术后护理,预后
预防的并发症,毫无保留手把手的教,全面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合理安排门诊及病房工作,将病历书写、查房制度、医疗管理制度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定期的走乡串户,给特困及不便就诊的老幼上门服务,减免费用。与基层医师和乡镇患者树立了坚固的和谐关系。
平山县医院要组建icu病房,医院为使其工作能够尽快步入正轨,先后派出从北京进修过的icu护理骨干,从icu布局到规章制度的建立,从抢救药品的准备到抢救器械的使用,从护理人员的培训到护理记录的规范化书协等方面,都给予了全力支援,奠定了icu病房的使用基础。在当年医院管理年督导检查中受到了评审专家的好评。
2、长期帮扶,言传身教,加强培训,提高受援单位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一是做好定期培训。结合当地多发病、常见病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讲课教材,定期开展讲课培训,进行系统性带教。同时医院还组织专家经常到各个帮扶点进行疑难病例巡诊和讲学,组织双方医院科室主任、专家对口联谊和技术交流,以便及时提供技术支持。提供优惠条件,免费接收基层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来院进修学习105名。先后进行了36次专业技术培训,3120余人次听课,提高受援医院整体医疗诊疗基础理论水平。
二是做好机会教育。在临床上遇有典型病例时,就以该病例为课题,结合病例的诊断要点、鉴别判断、治疗原则、并发
症的防治等内容现场授课。下乡医师根据自己的技术实力,或邀请医院有关专家,开展适宜的、当地未有的手术,组织观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受欢迎的带教形式。现场带教和手术观摩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学以致用,提高了当地医务人员的现实医疗技术水平和独立应诊能力。
三是传授技术,提高医疗技术装备的操作技术能力。医疗装备迅速的普及也往往带来不会操作,造成一些设备的闲置,发挥不了作用等问题。医技人员技术的提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数量的积累,为缩短积累时间,医院十分注重医技科室的帮扶。平山县医院ct室和超声科的设备与技术水平不适应,医院选派医院ct室主任、超声科主任等医院技术最好,又懂管理的专家全力支援。他们坚持吃住在基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帮扶规划,明确任务,积极献计献策,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他们从科室制度建设,到技术指导,到诊断报告的规范化书写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使平山县医院ct室和超声科的技术的临床使用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3、无私支援,加强当地硬件建设。结合自身实力和受援单位需求,有计划的支援了一批医疗器械、设备。向温塘卫生院赠送了牙科综合治疗机,为岗南卫生院赠送了牵引床,为西柏坡卫生院赠送了生化检查设备等,先后向11个帮扶卫生院赠送设备、器械32种,价值共90余万元(含药品30余万元)。赠送救护车三辆,平山、晋州、行唐县医院各一辆,价值40万元。
三、用自己的双手,写下人生的辉煌。
积极贯彻落实卫生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及市卫生局“千名医师下乡村”及对口支援医疗卫生单位的活动,任务是光荣的。但城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相比之下,特别是那些山区偏远的卫生院,几十年来发展缓慢,设备差、条件简陋、服务功能不全,下乡工作也是十分艰苦的。加上一些地方群众生活困难,有病也不愿就医,下乡医生发愁没有病号,有劲使不上,技术得不到更新,也增加了长期坚持的困难因素。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院下乡工作的同志,识大体顾大局,深刻理解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是卫生系统开展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活动,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大环境下,缓解农民群众特别是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乡人员克服环境艰苦等不利因素,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开展工作,积极为当地百姓诊治疾病。特别是我们的工作人员,主动走出诊室,或走村入户,或街头巷尾,或田间地头,访贫问苦送医问病,更多了一种联系群众的形式。下乡帮扶工作使我们的医师净化了心灵,升华了思想,锻炼了品质,下乡经历成为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阅历。
今年来,我院医疗卫生下乡真正做到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工作。定点医院下乡64人次,受援医院6座。据统计,完成门诊2410人次,急诊86人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36次,开展手术164例,新技术新项目12项,健康查体义诊6000余人次,学术讲座610次,培训3120人次,教学查房92次,手
术示范195次,较好地完成了医疗卫生下乡任务。
四、服务群众是我们永远的职责。
医疗下乡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群众的疾苦,也是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服务群众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永远的职责。对基层医疗单位实施对口帮扶,经一年多努力,与平山、晋州、行唐等3县级医院和3个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科室对口技术协作交流,积累了对口支援的新经验。订了医疗帮扶协议。按照协议,医院定期开展义诊,查房讲课,免费接受培训、进修等对口帮扶活动;除此外对市区社区还实行了实行了全天候电话预约出诊、会诊。
医院决定由医疗发展部接管定点医疗下乡帮扶工作,把长期定点下乡和巡回医疗下乡纳入统一管理。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结合医院和帮扶单位实际,着手研究制定和完善医院医疗下乡帮扶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下乡区域的制定原则、人员的派遣原则、管理部门责任与权限、检查考核办法等工作内容。特别是做好平山定点下乡管理的整顿和规范工作。
服务群众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永远的职责。经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下的去、待得住、干得好、管的好、效率高”的医疗下乡工作的新目标。
医疗发展部
二〇xx年十二月
下乡医生工作总结推荐5篇相关文章:
★ 下乡申请书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