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推荐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是把我们的收获感想记录下来,许多人在听到要写观后感的时候,往往都会却步,不知如何下笔,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推荐7篇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篇1

在祖国72岁华诞之际,我观看了爱国影片《长津湖》。这部影片里面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看完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伍千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就在和父母商量盖房子的时候,临时接到上级命令,马上要回到战场。本以为战争已经结束,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这一仗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是毛主席英明的决定,也正式开启了抗美援朝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七连第17名战士雷公,原名雷睢生,在美军发现我军的根据地之后,他不顾自己的安危,迎着美军的轰炸,驾驶着装有标识弹的车,开往美军的重武器基地,在到达基地的时候,被炸弹炸飞,壮烈牺牲。

在陡峭的山谷上,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中,我军战士在山上坚持了两天两夜,最终,很多战士没有等战斗打响就冻死在雪地里,成为雪地上的“冰雕连”。“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美军也被这些“冰雕战士”而深深震撼,脱下军帽,肃然敬礼。

长津湖战役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没有先辈们的壮烈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生活在这种年代的我们,更应该自尊自强,争做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篇2

这个春节在不平凡中度过。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12.1亿元(截止1月26日0时),一批批“逆行”医疗队、人民子弟兵驰援武汉,政府工作人员“网格化”包保、“地毯式”摸排,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份“同袍”之情,蕴含着 14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行的初心和使命;这场共同战“疫”,践行着民心才是最大的“刚性需求”,你我共情、偕作、偕行。

“共情”你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实时动态追踪的“疫情地图”紧紧揪着亿万群众的心,各部门多措并举遏制疫情蔓延,除夕夜多个地区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经过连续几天的摸排,在包保村里与同事交谈中,“入户你紧张吗?”“紧张呀,但这是我的工作”“比起战斗在一线的人,这算啥呦。”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辞藻不必华丽、文采也不必飞扬;这就是亿万同胞的“同袍”共情,在灾难面前,在时光雕刻下,践行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誓言。一线人员严防死守的决心,政府的拳拳为民情与深深为民心,14亿“护旗手”保卫家园、共克时坚的信心,汇聚成为抵御“病毒”侵害的同“心”桥,铜墙铁壁、坚不可摧。这场战“疫”,我们,与你同在。

“靠前”站位,旗帜定向聚力偕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在“年关”攻克“难关”,紧急进入应急战斗状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包保到人、执行到底,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摸排、咨询、宣传工作,不搞对立、不激进,不传谣、不信谣,与鄂同心、稳定民心,既防止“病毒”侵害,又有效遏制焦虑和恐慌蔓延,做好直通身体和心灵的“后半篇文章”。广大党员干部要“靠前”站位,扛起“党员先锋”旗帜,立下战“疫”“请战书”,既当好“战斗员”服从一切调度“召必回”,又当好“指挥员”为科学有效防控出谋划策,保证“战必胜”,特别是农村地区要把握运用好宣传“大喇叭”,领导干部深耕细耕“责任田”,及时应对,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也要把握分寸,我们要抗击的是“病毒”,而不是我们的同胞。这场战“疫”,我们,一起加油。

“靶向”施策,联防联控同向偕行。要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除了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还有一批批坚实的“后备军”力量支撑。国家药监局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商务部落实200多万只口罩供应,工信部紧急调用防护服1.4万件,交通运输部为疫情防治物资运输保障优先“绿灯”通行,海关保证进口抗击疫情物资快速“通关”……他们,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力求把物资、人员、资金落实到位。针对地区、区域精准施策,强化“一盘棋”意识,秉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找差距补短板,“专线”联通完整的动态舆情,控制、引导疫情防治具体举措,强衔接、联互动。这场战“疫”,我们,必定凯旋。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共同战“疫”,我们“同袍”共情、偕作、偕行,我宣誓我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终有一天,我们必将摘下“口罩”,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歌唱我亲爱的祖国。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篇3

“世界进入中国,使中国进入世界不可避免。”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国门被无情“踹开”,从此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史。在军阀割据国将不国的亡国灭种之际,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五四事件”,像是一把火炬,它燃烧了封建思想、腐朽文化,它提倡写作用白话,还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它唤醒了中国劳苦大众,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最终孕育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百年前,五四青年从四面八方汇集,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发传单、喊口号,做演讲、办报刊,即使舍生取义,也勇往直前,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他们以最热血的担当演绎最“爆燃”的青春。从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如天空中最亮的星,照耀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砥砺前行。百年后,依然本色不改,热血未凉。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当今青年更要牢记使命和梦想。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沧海桑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们须要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穿起五四青年战斗的铠甲,“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坚定“四个自信”,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去做追梦者、圆梦人。是扶贫干部,就要走村入户,用脚丈量乡亲们的致富路;是乡村教师,就要学习红烛,用知识搭起孩子们成长的梯;是军人,就要不怕苦与累,为家国站好每一班岗……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新时代的青年,你准备好了吗?

看五四表彰典礼大学生梦想公开课直播观后感5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幸福的源泉,需要年轻教师永远葆有奋斗追求、时刻保持奋斗状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年轻教师应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有如《金缕衣》诗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所示,青春之火,为祖国而燃烧。

我们处在这么好的新时代新机遇里,更应该利用好这一时光,积极的有所作为。正如未来之路,因奋斗而精彩。如果说爱国是我们不变的信念,奋斗应该就是永恒的底色。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坚守三尺讲台的“最美教师”,赶赴火场的“逆行英雄”……无数努力拼搏的青年,用年轻的肩膀托举起这个大有希望的新时代。是他们,写下了豪迈的追梦宣言:无奋斗,不青春!

为此,年轻教师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并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培养应变谋略,必须具有冷静的头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做到自信、机制、沉着、果断、以不变应万变,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埋下身子、踏实苦干,以饱满的奋斗激情,认真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要听党话,跟党走,忠于祖国和人民,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融入奋进的新时代,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生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知行合一中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篇4

新学期的到来标志着新的开始,期待许久的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开学第一课创办的初衷在于指导教育全国中小学生,随着每年的播出以及节目主题带来的影响,开学第一课的意义更加深远,让人感触颇深。我也每一年都会观看。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看到这个主题时我内心充满着激情,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我们身上的重任。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的梦想即是奋斗的目标,而奋斗也会反过来成就我们的梦想。

所以,观看这期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能让我们内心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当下我们主要的任务便是不断学习和努力的成长,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份微薄的之力。我们能够拥有如今这个美好的生活,正是因为有这些《开学第一课》展示的先辈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求回报的思想境界,才能创造出这个人人赞颂的新中国,成为如今世界上谁都不容小觑的强大新中国。我也因此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骄傲!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篇5

最近看了《建军大业》,胸口滚烫,握紧双拳!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一段历史都应牢记在心!无论过往成功或失败,此刻开始,从零开始,当勇士!

每一场硬仗,都要全力以赴!几场硬仗,比如南昌起义、三河坝大决战,每一场都惊心动魄,每一场都让人感叹指挥将领的滔天谋略,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五体投地。在_里,感同身受,惊叹眼神坚毅背后的内心坚定,下一刻,我就要抗枪上场横扫敌人的千军万马。这是一次修炼也是一场磨砺,对于敌情的考量也是对自己的挑战。球场如战场,每一次比赛,无人预料结果,也无人知道__分钟内会出现何种错综复杂的情况。

作为一名披甲上阵的战士,你的选择,只有全力以赴。一个有信仰的人,才能组建一支有信仰的军队!“要创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当我听到这句话时,胸腔热血,双拳紧握。在三河坝决战大军撤退的畏难之际,需要死铁部队掩护。三万敌军压境,这些年轻的生命毫无惧色,“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成为每一个人年轻战士的信仰,你看,蔡晴川的眼睛里有光有血性!即使身中几枪,但仍要跨过战壕,点燃引爆器。以蔡晴川为首的掩护军队,无法称为勇敢,而是孤勇!生死的较量、大我与小我的权衡,这些年轻却饱受征战的命运,倘若没有坚毅的灵魂和信仰,如何成为一支势不可挡的雄狮部队?刚开始比赛的那几年,得失心很重,会在意每一个球的得失。但现在深感,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无论输赢,我们对于足球的信仰没有输赢得失

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和比赛中,汗水、泪水、血水,凝结在一起加深和兄弟们在一起并肩作战的决心。是在心里大声呐喊:“我不认输!”的体育精神!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倒下!贺龙带领的部队要端了敌人的老窝。拿着炸药包的小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炸药包也随之掉落在地上。几乎在同时,另一位小战士火速抢救起炸药包朝老窝的方向狂奔而去,我疾呼过瘾。炸药包存在的意义是直捣黄龙,那在他为完成使命前,他便不会也不应该在任何一个地方爆炸。这是使命!是所有人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个人倒下了,千千万万的人站起来!”我们告别了生死的战场,但在球场上一争高下,贺龙的炸药包,我们的那颗球!炸弹爆炸前,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倒下!每一场比赛结束,无论输赢,都是磨砺!于我而言,下一场,一切从零开始!我们球场见!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篇6

时间总是不经意间溜走。转眼间暑假已经结束。面对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我满是欢喜。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央视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比往年更有意义和内涵。“奋斗成就梦想”,相信在这个主题中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

塞罕坝机械林场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劳动精神。陈彦娴婆婆作为第一代务林人的其中一人在艰辛的环境下植树,凭借的不服输的劲头,劳动的热情高涨,因为心中有一个目标,要给第二年造林的同志打好基础,虽然劳动幸苦,但心中有理想。

正是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务林人,历经了60载,让塞罕坝到处都是绿植。成为了一百一十多万亩的大森林。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人工林场。感谢先辈们付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们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我不禁热泪盈眶。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种树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尽力做事,不埋怨天,不埋怨地,心中要有崇高的理想,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作为中小学生的我们出生在美好的,稳定的环境,更应该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篇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来龙去脉,在学习党史时注重“耳到”“眼到”“心到”,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经常回忆,深入思索,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让伟大事业“不绝于耳”。优秀的红色歌曲以其高亢嘹亮的旋律、催人奋进的词作激荡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弦。红色歌曲中的党史,是《红梅赞》中江姐英勇就义时的英雄豪胆,是《我的祖国》中志愿军战士无畏向前的爱国情怀,是《赞赞新时代》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红色歌曲作为联系党史的纽带,不能将其束之高阁,基层党员干部要注重对红色歌曲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在各部门各单位举办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并加入全新的演奏形式,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红色歌曲常唱常新,让红色歌曲中的党史“不绝于耳”。

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让伟大事业“尽收眼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党时,每一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近日,大型历史剧作《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热播,全景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清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影视作品作为重现党史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回顾那段历史,基层党员干部要运用好基层党建app等信息平台,做好对党史剧作的宣传活动,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观后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感怀先辈们接续创造的丰功伟绩,让历史剧作中的党史“尽收眼底”。

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让伟大事业“扣人心弦”。党史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走出房门,去到革命圣地汲取精神养分。革命圣地作为承载党史的载体,能够让我们在圣地重游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将挖掘宣传当地红色资源、革命圣地等结合起来,利用闲暇时间去实地考察学习,了解革命圣地背后隐藏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并在共产党员网上投稿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引导更多的人重游革命圣地,让革命圣地中的党史“扣人心弦”。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推荐7篇相关文章:

2024年青年工作总结推荐8篇

2024年接待科工作总结推荐5篇

2024年工程年终总结推荐6篇

大班2024年工作计划推荐8篇

2024年安全保卫工作报告推荐8篇

教师2024年个人工作总结推荐5篇

置业顾问2024年工作总结推荐5篇

2024年电工班工作总结推荐6篇

2024年通信工工作总结推荐6篇

2024年电工班工作总结推荐8篇

大学生2024年315观后感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