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开始写作文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来展开,作文有助于提高作者的写作技能,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中的美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中的美作文篇1
10月9号 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我在家庭作业上遇见了一道难题,这道题题目是这样的: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度时,按每度0.57元计算,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仍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算。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合计
76元 63元 45.6元 184.6元
读完这道题,我的脑子里浮现了许多问号,这道题该怎么做?这道题的思路是什么?这道题该怎么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如同一只只调皮的小鸟,在我脑海里飞来飞去,弄得我脑子里一团乱,过了许久,我终于静下心来,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又过了许久,我终于明白了做这道题的思路:首先我们先要算出1月份的度数,1月份的度数该如何计算呢?我先用0.57乘100算出100度电需要多少钱?0.57×100等于57(元)再用76和57做比较,结果是76比较大,这也就证明1月份的度数超过了100度,所以我们再用76-57得出19(元)这19元就可以算出超过100度的度数,列式为:19÷0.5=38(度)最后,再用100+38=138(度) 就算出1月份的度数了。
接下来我开始算2月份的度数:还是先用0.57×100得出57(元)再用63和57做比较。证明2月份的度数也超出了100度,下一步我就用63-57得出6(元)这6元也可以算出超过100度的度数,列式为:6÷0.5=12加上100度,最后再用100+12=112(度),就这样,我把2月份的度数也算出来了!
接下来我开始算3月份的度数,第一步也是0.57×100得出57元,然后用45.6跟57比较,结果是57更大,这也就证明3月份的度数小于100度,按照题目不超过100度时,按每度0.57元计算,下一步列式为: 45.6÷0.57=?
算到这儿,我突然傻眼儿了。咦,45.6除以0.57怎么计算呢?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最近刚学到把小数化成整数的方法,于是我就把0.57化成57,把45.6化成4560,这样算出来等于80。也就是说45.6÷0.57=80(度)这样3月份的度数也算出来了,最后一步。只需要把1月、2月、3月的度数加起来。就得出了这一季度小王家用电多少度了。列示为:138+112+80=330度
在写上答: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330度。
通过这道题让我懂得了数学是那么的有趣,数学不只是要靠计算,而且还要通过思考来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中的美作文篇2
暑假弟弟到我家来玩,天特别热,我和他都热得大汗淋漓,便二话不说买了6瓶汽水,买回来之后,我和他都急不可耐的喝了起来,不一会儿这6瓶汽水便被我们一饮而空,于是弟弟便建议下楼再去买,可是我却对他说不用买了,因为我想起来商店上写的3个空瓶可以换一瓶饮料,我们可以拿着空瓶是换饮料。
晚饭后,我和弟弟拿着空汽水瓶下楼了,只见小店门口写着:“三空换一”,于是我和弟弟便用那6个瓶换来了两瓶汽水,没一会我和弟弟又喝完了,剩了两个空瓶,不够换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对老板讲:“老板我有一个瓶忘在家了,能先让我喝一瓶,我再回家拿,一会我把空瓶给你送来。”老板没多想就同意了,我和弟弟迅速喝完,这下我们原来的两个空瓶加上刚得到的这个空瓶不正好是三个,正好可还清瓶子。
还有一次因为我不够细心闹了一次小笑话,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有酸奶在打折,我们就准备买一些酸奶回家。这时我看到有一款酸奶在做特价。原价4.5元,买3袋减10元,我一看优惠这么多,我就跟妈妈讲,让妈妈买这个。妈妈没有细看就拿了12袋,结账的时候,收银员阿姨说40元,我一听很吃惊,不是应该14元吗?收银员阿姨说买3袋减到10元,一起是40元。啊?是减到10元呀,看来是我不够细心呀!
通过这两件事我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你足够细心、善于思考,数学就能很好的为我们服务。
数学中的美作文篇3
今天,上完两个半小时的奥数班,我头都大了,有一种不想再和数学打交道的念头。教了十几年数学的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学数学就等于学生活,比如生活中的加法,就是生活的一种智慧哦!”当时我听完就懵了,后来看到一个小故事,才明白妈妈说的话。
从前美国有位不得志的画家,名叫律伯曼。他非常粗心大意,画画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橡皮,可刚找到橡皮,铅笔又不见了,他一直被这件小事所困扰。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找到一张小铁皮,再切下一块小橡皮,把小橡皮用铁皮固定到铅笔上,这样就解决了问题。他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卖给了雷奥铅笔公司,雷奥公司因此大赚了一笔,而他也得到了五十五万美元的专利费。铅笔加橡皮,我想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
看到这,我在家环顾了一周,也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加法。比如爸爸在情人节送给妈妈的肥皂花,这种花不但芳香美丽,还可以当肥皂用,真没想到爸爸还有这一手。再比如水杯上的绳子,方便携带又不怕被水烫到。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物,真是一箭双雕,一物多用啊!
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就是让一件件事物结合起来,使它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妈妈说的没错,这就是生活中的智慧。
数学中的美作文篇4
每年春节,相信大家有收到不少的压岁钱吧?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讲讲“压岁钱里的学问”吧!
妈妈告诉我:“钱存在银行里,在固定的时间内,会像妈妈生小孩似的,生出许多小钱来呢!这个小钱被大家称为利息。”我还是不理解,钱不就是钱吗,怎么还叫做利息呢?“那,什么是利息?”我继续问妈妈。妈妈解释道:“银行的存款利息都是按照年化利率计算的,假如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为1.75%,意思就是把100元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就可以获得1.75元的利息,总额就变成100+1.75=101.75(元)了。”
按照家乡的习俗,上学前和学生时代都可以获得长辈的压岁钱哦!那我就来算一算,等到大学毕业时,我总共可以获得多少压岁钱吧。计算公式是:本金×年利率×存期+本金=本息。今年我共获得了5700元,那么存一年的本息是:5700×1.75%×22+5700=7894.5(元)。以5700为平均每年得到的压岁钱来计算,总共会有5700×1.75%×(1+2+3+…21)+5700×22=148442.25(元)。
我刚算完,妈妈还告诉我,不同的银行,不同的存期,年利率都不一样,第一年产生的利息可以成为第二年的本金,但是这样计算起来会更加复杂。听着妈妈这样介绍,我感觉很迷惘,看来只有继续学好数学,才能把生活中的这些数学问题统统解惑了。
数学中的美作文篇5
自从学习了数字和简单的数学加减法后,我在生活中总会遇到。
每次去超市,我都会留意自己喜欢的商品价格,一看到数字,我就知道哪个东西贵和哪个便宜,而且我买的东西有几个,我都会数数了呢。简单的计算我也会哦,我喜欢吃烤肠,一根烤肠3元钱,妈妈给我10元、应找我7元。
我现在把学到的东西用上了,我很高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以后我会更认真地学习数学。
数学中的美作文篇6
星期六,我们家来了两位客人——姐姐和姑姑,生活中的数学。爸爸和妈妈忙着招待她们,没时间买些零食让我和姐姐吃。于是,我自告奋勇地说:“爸爸妈妈,你们就让我去试试看,让我去买吧,好吗?”爸爸妈妈笑着点了点头,给了我50元钱。
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啊,琳琅满目,让我眼花缭乱。我先推着小推车快速地跑到我和姐姐的最爱——薯片区,拿了两包番茄味的“乐事”薯片,一包2.5元,两包就是5元。接着,我又到了面包区,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好香啊!我都不知道从哪个面包开始挑了。我拿起一个面包,闻了一闻,好像是咸的,又放了回去;我又拿起一个面包,闻了一闻,这回是甜的,一看价格,10元,太贵了,所以放了回去。最后我在面包区里拿了一个7元5角的面包。
然后,我推着推车来到了酸奶区,看到了两种价格都是14元5角的酸奶,但一种是250毫升的,一种是230毫升的。我刚想去拿230毫升的,突然想到,如果价格相同,就要选多的。于是,我拿了250毫升的酸奶。一看生产日期,是20xx年8月1日的,是昨天的,我把它放到了小推车里。
我算了算,5+7.5+14.5=27元,没超过50元,就去收银台付了钱,拿着东西回家了。
数学在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啊!
数学中的美作文篇7
一年一度的校读书节活动中,最令人期盼的就是“书海淘宝”活动了。中午一吃完饭,我们就扛着大大的广告牌,拎着满满的一袋旧书就赶到了操场。操场四周已经摆了好些书摊了。我们也挑了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开始布置场地。
一开始书很好卖,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的到来,我们手忙脚乱地介绍书、拿书、收钱……就这样,大部分书都按标价5元、3元、2元卖掉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来逛书摊的“顾客”明显少了,我就决定去别的书摊逛逛,看看有没有我想买的书。来到五、六年级书摊那儿,我听到了一阵阵响亮的吆喝声:“快来买啊,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好看的'书便宜卖了,所有书八折,一律八折!”“哎,小弟弟,别光看不买呀,跳楼价大甩卖啦,两本五元,五无两本!”……
就这样,我用自己都想不到的价格淘到了两本《淘气包马小跳》。付了钱,我又兴冲冲地跑回自己的书摊,学着大哥哥大姐姐的样推销起自己的书来:“快来快来,现在开始亏本卖了,两本付一本的价,买到就是赚到,再不买就没机会了!”我们的叫卖声,又吸引来了一批顾客,终于在书市结束前,我们卖光了书摊上的所有书。
回到教室,我们向老师汇报了自己摆摊的经历,老师笑着说:“你们真能干,竟然学会了促销手段,这可是六年级才开始学的数学知识!”
数学中的美作文7篇相关文章:
★ 春天的美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