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的写作可以记录一些美好的事物,作文要把握住个人水准,这样才能更好的写作,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考2023作文范文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2023作文范文篇1
学校将举行以“turningabadmoodintoagoodone“的作文比赛,请按以下要求完成1.发生的具体事件2.对你的心情有何影响3.你如何应对
范文:turningabadmoodintoagoodone
itisveryimportantforustohaveagoodmoodinourdailylife.ifyouhaveagoodmood,youwillbehappywitheverythingintheworld.mostimportantly,youwillhaveanoptimisticeffectonthepeoplearoundyou.weallwillliveaharmoniousandhappylife.itisgoodforyourhealthaswell.
however,sometimeswhenyoumeetsomedifficulties,whenyouquarrelwithothersorwhenyoufailindoingsomething,youmayhaveabadmood.ifso,youshouldgetridofitassoonaspossible.asweallknow,everythinghastwosides.soyoushouldthinkmoreaboutitsbrightside.wearesurethateverythingwillbebetterwithtimepassingby.remember:onlyyoucanmakeyourselfhappy.
ihopethateveryonehasagoodmoodeveryday!
高考2023作文范文篇2
渺小与不朽——广 东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渺小的诗人,历史的尘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却盖不住他不朽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多少年来,多少中华儿女就如这位诗人所写的一般,耕地,织衣。在漫漫的长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无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涟漪。
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忘却了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劳动;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了人工智能来替我们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被困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名为懒散的孤岛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居然要依赖别人的劳动,自己萎缩在生活的角落里,并且嘲笑着光荣的劳动者。今天我在这里的讲演,就要说说自己的心声。
我也注意到了,今天的社会中,有勤劳者,有懒散者,有热爱劳动者,也有不尊重劳动者。
勤劳的人,对于劳动存有一种天然,繁忙于晨兴,戴月于归途。要知道,清晨尚在熟睡的现代都市,是被清洁工唤醒的,戴上口罩,挥动扫帚,累了就坐在路边,从怀中摸出余温尚存的早餐,望一望街角,听一听风声。
学生与老师,不约而同前往学校,在书声琅琅的窗前,等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工人爬上了吊车,农民堆好了柴草。
勤劳如此平常。
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超然。当陶渊明除去园中杂草,荷着锄,拭去汗,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悠然如飞鸟,超然若浮云。
劳动对于他们,不是疲于奔命,更不再意味着渺小而平凡,他们在享受劳动,享受这一古老的传统,在此之中,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真性情,难以割舍,难再分辨。
勤劳如此不凡。
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敬畏。他们能够敬畏路边的清洁工,能够停下车,静静等待他们扫过眼前的路,而不是鸣笛示警;能够敬畏餐厅中的服务员,能够耐住性子,等待他们端菜过来,而不是喝三道四,指指点点;能够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说一声“谢谢”,而不是漠然路过。
勤劳值得尊重。
同学们,老师们,今天,此时此刻,我想对你们说:我们虽然处于科技发达的时代,有着人工智能,但人类仍然渺小,年寿终将有尽,荣乐也不过只享受一世,真正不朽的,在于一双勤劳的双手,用它去劳动,去创造,将渺小变为不朽。
谢谢大家!
高考2023作文范文篇3
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这个数字是多磨惊人啊。但是吸烟这个历史阴霾,在见了“万能防辐射电脑”后,立刻就变得像缩头乌龟一样,成为“万能防辐射电脑”的手下败将。
“万能防辐射电脑”对老年人来说,就是“贴身医生”了。“贴身医生”会24小时监控老人,如有不适,就会立即诊断,开处方,煮药,让老人喝下后立刻就活力四射,精神百倍。都可以与年轻人相提并论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的生活也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新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相信科学就是力量,智慧可以创造未来,那台“万能防辐射电脑”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近。
四个喇叭,这是播音器。机器的两旁还各有一只机器手,是用来翻书的。盲人如果要读书,只要对机器说一声:“请您读书。”机器会立刻亲切地回答:“好的”随着激光扫描器的移动,播音器里传来清脆宏亮的读书声。“盲人读书机”可以按盲人的需要加快或减慢读书的速度。更为有趣的是,你只要把带字的纸放在它的入口处,它就可以模仿亲友的声音来读亲友写的回信,使盲人倍感亲切。那是因为亲友的声音和字迹早就输入电脑贮存器了。而读完的稿件会从出口处出来。
如果要让这些梦想变成现实的活,我必须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假如我真的成了科学家,我将竭尽全力改革创新,人类的家园将会在我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美好。
利益,有些甚至会危害人们的生命。比如去年上半年,我们国家出现了“大头娃娃”事件,也就是受假奶粉危害的,那些被爸爸妈妈们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的娃娃们,就是因为吃了劣质奶粉,一个个都变成了“怪”娃娃,真是令人心痛。现在有了我的智能真假仪,不管什么产品,只要跟它一碰到,它马上就会告诉你这种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情况。假伪劣产品在智能真假仪面前原形毕露。这样,人们便再也不会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可以放心地购物,开心地生活了。
高考2023作文范文篇4
毛毛虫选择了短暂的束缚,才有了蝴蝶破茧而出的翩翩起舞;牡蛎选择了短暂的痛苦,才有了珍珠脱壳而出的莹润光泽。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遇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独有的天空。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苏轼,一代文豪。从意气风发步入仕途,其间有得意,更有坎坷。他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有乐观旷达、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虽然命运多舛,人生路途风雨飘零,多次遭贬,甚或深陷乌台诗案几近生命之忧,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窘居黄州,亲耕东坡时,他依然乐观高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纵笔酣畅淋漓,《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成千古名唱。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坚持信念。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格桑德吉师范大学毕业后,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然而困难重重,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艰险的山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身边。她坚持信念,用一颗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勇敢面对。作家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突然双腿瘫痪,人生一下跌入低谷。他无数次坐着轮椅来到地坛,似乎要从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园哪里获得了某种启示,追问生命的意义,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迷茫过,痛苦过,但他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勇敢地走了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找到了写作这条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写作这条路上,史铁生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人生路漫漫,学习或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当遭遇不自由时,我们无需迷茫、徘徊,甚或消沉,命运执掌自己手中,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作文
高考2023作文范文篇5
独自仰望星空,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在星空中放飞了自己的希望,又不知有多少人在斑斓的星空中,让自己的理想实现。人类因为有了理想,渐渐从蛮荒之地走向了文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无数名人伟人也亦如此。他天生口吃嗓音微弱,但他拥有想成为雄辩家的理想,每天他抄写了《波轮奔尼撒战争史》八遍;他虚心向著名的演员请教发音的方法;为了改进发音,他每天口含石子朗读,迎着大风和波涛讲话;为了去掉气短的毛病,他一边在陡峭的山壁上攀岩,一边不停地吟诗;他在家里装了一面大镜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镜子练习演讲;为了能改掉说话耸肩的习惯,他在头顶悬了一把剑或悬挂一把铁权;他把自己剃成阴阳头,以便能安心躲起来练习演说。他不仅训练发音,还努力提高政治文学素养。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究他成为了众人皆知的雄辩家,他就是德摩斯梯尼。
他的一生坎坷,他十二岁开始作曲,十四岁参加乐团表演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十七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一个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也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他的不幸并非是一个孩子所可以承受的。但他最大的不幸还是二十八岁那年的耳聋。他的耳朵刚刚开始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下降。最终,他在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刚刚开始作曲时,常用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进一步感受琴的振动,他无法用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去倾听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只能用琴音。最终,他成为了音乐巨人,震惊世界,他就是贝多芬。
他因学费之事而中途退学,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开始顽强自学,用五年的时间学完了高中,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他还自学了英文,法文,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他因伤寒病,使左腿残疾,但他仍努力学习。在二十岁时,以一篇论文轰动了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聘请任教。他在1936年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的时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发了国际界的赞赏,他1938年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小牛棚似的小阁楼里,艰难地写下名著《堆垒素数论》。他便是华罗庚。
也许你的理想多如繁星,也许你的理想永恒不变,也许你的理想似泡沫,如梦如幻。但是,不得不说,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理想,就像鸟儿失去了双翼,似船失去了双桨。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理想,让我们为我们的理想努力拼搏吧!
高考2023作文范文篇6
哎,你看啊,那课无花果树已经有两年没开花了!它不不是要死了啊?”“是啊!成天栽在这儿多影响市容啊!明天让物业把它拔了吧?”
我挺心疼楼下小院子里的那棵无花果树的。
记得以往的夏天,总有小区的人来捣无花果吃。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搬来笨重的梯子,抡着根细细长长的竹杆,一头栽进手掌般大小的叶片砌成的如盖荫凉下,小孩子胆子小,只敢紧紧抱住那纤细却苍劲的树干,使劲地摇,树叶儿被摇得沙沙响,这时蝉儿就待不住了,蹲在树丫间一个劲儿叫嚣。漫长的夏日漫无目的地烧着,雪亮、绝细的一根线,烧得要断了,却被一段段轻而细的蝉声给连了起来,便只剩下一片干干净净的舒爽了。
偶有胆子大的,直接擎着树杆爬上去了,摘得几颗无花果,满脸愉悦地跳下来,却遭一连哄抢,没了。当然,不慎摔着腿的人更是多,慢慢地,也就没人敢冒这个吃力不讨好的险了。
无花果汁少,肉多,不用洗,剥开就能吃了。那棵无花果树不粗,但确实很高,它的枝干挺有力气的。有一次,放学,来到窗前,看见那棵无花果树抽了新枝,枝条直直地冲进窗户里,翠绿的叶片被窗缝压得变了形,环抱成球状。将那翡翠般的球儿硬生生地扒开。嘿,探出一颗小脑袋——这树把果儿送上来了!怪不得总听小区里的老人说这树成精了呢!
夏天的日子,总有无花果的清香在澄澈的天空下悠悠荡荡。它没有牡丹、月季的芳香扑鼻,也没有罗汉果的浓郁淳厚,但它也很香,香到人心里去,是一种淡淡的清凉。
虽是“无花”果,但它确是有花的,它的花在果子里头,由红至白,一根根地嵌在一起,是可以吃的。你轻咬一口,淡黄的汁液便争相溢出,清甜的气息与舌尖互相挑逗,身上的暑气便消了大半,是不是有一种含而不露的美?要我说,这才是“夏季的心脏”呢!
这无花果伴了我们好几年,有老人在它底下乘凉,有小孩儿在它底下嬉闹,有鸟儿呆在它枝丫上,东瞅瞅,西望望……这些荡漾着的时光,从此彻底地被时光的大门牢牢锁住。
它两年不开花了,它被一辆大车子给拔了,运走了,改建停车位了。
看着那曾经喧闹过的一片水泥地,我想,我们可能永远失去了无花果树下的时光。
高考2023作文范文篇7
著名的数学家瓦尔德在二战时因排除众议建议美军在飞机引擎处安置装甲,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美军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因此产生了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理论。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常常偏信来自于幸存者的资料、数据,而不去探究"死亡者"的信息,因而资讯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现实生活中,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商业运作,"幸存者偏差"现象无处不在。
作为学生,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择校、选择补课班。家长们选择的标准通常依靠的是升学率、高分学生的数量和成绩,而不去看低分学生的占比和分数,更不去考虑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是否因材施教。尽管家长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立个性、学习习惯、兴趣特长的个体,也承认很多优秀的学生本身就是天资过人,但由于"幸存者偏差"的误导,他们仍一叶障目,心存侥幸。
今天对于全中国975万考生来讲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知名学府。因为家长和考生们看到以往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好工作,拥有较同龄人更高的收入。可是,正因为"幸存者偏差"效应,媒体争相报道的都是高等学府优秀毕业生的案例,而不去追踪、探究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学生现状。毕竟,社会鼓励宣扬正向、积极的思想,以慰藉读者,给人以希望。这就给普通老百姓造成一种错觉,即顶尖名校毕业的所有人都是优秀的。
那么,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从中国顶尖学府毕业的学子怎么会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一般、收入平平呢?这里面其实同样蕴含着"幸存者偏差"现象。从大的概率上讲,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好,就能考上知名大学,就会拥有一片光明的就业前景,因而拥有完美人生。可人们往往不知道或选择不听、不看、不相信,很多仅仅关注学习成绩的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被挤出职场;由于兴趣贫乏、不擅长与人沟通、合作,余生寡味;甚至,一些成绩优秀,习惯被人仰视的毕业生,人生中遭遇一点小挫折就选择结束生命。
跳出个人学习、生活的小视野,放眼看社会,理顺一些商业发展的规律、脉搏,不难发现,很多人和事的失败往往是由于受"幸存者偏差"的影响。拿从前年开始在全国各地上演的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来举例。当一些共享单车初现成功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自己看明白了盈利者成功的商业模式,也顺而跟风为之,可忽略了其他做该项目失败者的经验教训和诸如市场饱和率、占有率的问题。
因为"幸存者偏差",人们常常以偏概全,结果导致跟风而上、一味效仿,而不去正视"死亡者"、"失败者"的经验教训。即便是特效药,也只是对某一部分群体有效,不可能对所有人都奏效。即便是成功的商业模式,也是经过不断历练、修正建立的,而不能一味盲目照搬。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懂,"幸存者偏差"这个理论,人们虽然以前可能不知道它的确切名称,但也略知其中道理,只是人们倾向于从主观上选择让自己轻信"幸存者"的经验、教训,而不愿意听"死亡者"说话,毕竟,他们也不能说话。
高考2023作文范文篇8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有两句令人共鸣难忘的诗,那便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前半句是写实,后半句则是写心。何谓“写心”?抒写心中所思所想所好所恶。那么问题来了:月怎么会是“故乡明”?他乡就没有明月?他乡明月就晦暗不明?难道他乡故乡会是两个月亮?
月亮当然只有一个,他乡月与故乡月也不可能有本质的不同。所以问题不出在月上,而出在望月的人上,出在望月的人的心情心绪上。故乡的月亮之所以会独明,换句成语说,这叫“爱屋及乌”,因爱故乡这个“屋”,连带偏爱了月亮这只“乌”。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在认知上,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
所以一旦主观上认定“月是故乡明”,爱屋及乌,很容易就演变成偏爱偏袒,而偏爱偏袒向前一步就是偏听偏信。一个人的偏喜偏嗜似乎无关大局也无伤大雅,但如果这个人是一家之主呢?一族之长呢?一县之宰呢?甚或是一国之君呢?那样的话,这种偏执偏好就是不公的开始,腐败的温床,混乱的渊薮,就是致命亡国的了。
和“月是故乡明”这种什么都是自己自家的好相反,则是“月亮是外国的圆”这种什么都是别人别国的好,这两个极端的看法做法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患病的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只凭主观臆断,全无旁观客观。这种人这种事这种想法做法,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是一一指出,辛辣嘲讽过的,可惜,病症的诊断不等于病患的根除。现今的中国,深患这两种症候的还大有人在,要想弊绝风清,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那么,怎么走?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也开出了一剂良方:“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正视,我想,首先就是正视自己。不但正视己长,更应正视己短。《道德经》上说“自知者明”,就是此意。可是,自知何其难,总要找面镜子照一照,以鉴妍媸,以别雅俗。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也恰恰是这位视魏徵为人镜的李世民,在魏徵死后半年,就下令砸了魏徵的墓碑,毁了这块明镜。所以,当权力失去制约走向极端,再好的明镜也未必有用武之力。这还是号称千古明君的唐太宗,要是碰上《白雪公主》里的魔镜与王后,就更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其次则是正视他人。也包括正视他族他国,总之,我之外的一切古今中外的人、事、物、理。《道德经》说“知人者智”,不过,这种智慧也非易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大原则,可是何者为精?何者为粗?还是需要正视的这个人立得正,站得稳,端得平,看得清,分得明。所以鲁迅再三强调“首先要这个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但不说别的,放眼天下,熙来攘往,又去哪里寻找那位“不自私”的圣贤君子呢?
而且,我还发现:“故乡月明”和“他国月圆”虽是两种症候,患病的却常常是同一个人。其可怪也欤?其实道理很简单:自卑的人往往自傲,极度的自卑往往产生极度的自傲。反之亦然。这大概也是物极必反的又一证明吧!只不过,这种证明一点也不令人愉快。
行文至此,似乎也该开出一副疗救的方子,可我不想开,药医不死,佛度有缘,再好的方子也救不下必死之症,作死之人。这么说,好像又悲观了,不够正能量。那就算是负能量好了,负能量也是能量不是。况且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读《圣经》看《神曲》,一点也不喜欢耶氏父子的天堂,老觉得满天都是神光太刺眼,满空都是鸟人太单调。我天性厌恶厌倦动辄清一色,异口同声,一致同意之类,因为《论语》中孔子早就告诫“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全体的赞同与反对本身就不正常。所以,这篇哪怕打入荒腔走板,只要仍属于不同的声音,也认了!
高考2023作文范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