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写心得体会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内心想法,很多人在写好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之后是可以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的,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6篇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篇1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为了他人永远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张小娟,这位出身普通藏族农家的女子,以甘南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双学位。2018年5.12汶川地震,得到家乡受灾严重,毅然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她不仅一次谈及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舟曲很美,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正是心中有这样的信念,张小娟这位可敬的扶贫战线上的战友,把对工作的新鲜劲,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工作娴熟,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多多陪伴家人。而此时,她最终的离开他的家人,离开了她所热爱的事业。到此时,我们不禁想:这是谁的女儿,又是谁的妻子,还是谁的母亲?家中七岁的女儿和三岁的儿子是否安好?她在舟曲11年的职业生涯中,无愧于“服务群众,建设家乡”的誓言,让青春之花绽放于扶贫之路上。

“他们都非常敬业,安排工作从不推脱,不打折扣,一定完成。”舟曲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冯海明这样评价中心的三位殉职员工。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这三位新闻工作者,平时工作积极上进,不怕困难,扎根基层,用镜头记录舟曲的脱贫攻坚的历程,用图像传递基层的消息,谱写了扶贫一线的时代华章。

正是有了这些信念坚定,默默扎根于基层的最美奋斗者,于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伟大事业。在脱贫攻坚的这条战线上,凝聚起澎湃的人情,为夺取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贡献了无尽力量。虽然这些可敬可爱的战友们,倒在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胜利的前夕,但是他们无愧于他们所热爱伟大事业。我们唯有接过他们手中接力棒,砥砺前行,取得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最终胜利,才能不辜负他们的牺牲与奉献。

在舟曲11年的职业生涯里,张小娟曾荣获公务员三等功、州青年五四奖章;被授予县优秀共产党员、舟曲县最美扶贫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由于工作繁忙经常顾不上家庭和孩子。正是由于张小娟信念坚定、政治过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层党员中的优秀代表。张小娟始终不渝贯彻落实党的新闻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用镜头记录了舟曲的发展足迹,用图像传递了基层的最新信息,用声音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干事热情。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篇2

张小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为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晚,她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

两部门做出的决定指出,张小娟200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6月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工作,历任驻村干部、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县扶贫办副主任,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火线入党。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遍访全县208个村,遍访8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干部群众称她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

她熟练掌握扶贫政策,被干部群众称为扶贫“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她采用漫画、微信语音播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不断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号召全国扶贫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同志向张小娟同志学习,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篇3

上大学期间,张小娟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她热衷社团活动,尤其是务实、扎根基层的服务型社团。大二暑假,小娟跟着社团的师哥师姐到偏远山区支教,支教点没有水、没有电,连脸都洗不了,更不用说洗澡。“回来听她讲在那里的经历,有苦有泪却始终没有抱怨,我想如果有机会她仍然会选择去第二次、第三次……”张小娟的同学付丽园回忆道。

2006年,由蒙曼老师带队,师生一行赴湘西凤凰县开展田野调查,了解当地的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部门经济状况。蒙曼告诉记者,在这期间,她看到了张小娟的另一个侧面:爱美。

“田野调查其实是个释放天性的过程。和课堂上的沉静不同,田野状态下的小娟很爱笑,对什么都满意,我想,这该是一个容易获得幸福的姑娘吧。”蒙曼回忆说。

在调研回京前的一个傍晚,师生走进当地古城的一家蜡染店,准备做件印花布,为此行留念。大家从店主给的纹样里选了半天,不知道要画什么,张小娟却扔掉纹样,挥笔画下一个类似汉代画像砖的图样,中间有个侍女一般的人物。张新宇好奇地看着她,张小娟得意地说:“图案早就在脑子里了,只是找个契机画出来而已。”

蒙曼对记者说,张小娟时时刻刻都能看出好的地方、美的地方,身上有一股文艺青年的气息,她对美是有追求的。“她爱美,所以希望全世界都美。”

张小娟的同学几乎都遭受过她对家乡的“宣传轰炸”。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她知道了甘南州,知道了舟曲县。每每谈起家乡,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说成片的花儿很美,总说欢迎大家去做客。“从她那里,我知道了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舟曲,有片纯净的土地叫甘南,至今心向往之。”张小娟的同学刘晓杰说。

“小娟毕业后,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就融入了这座城市熙来攘往的人群里。直到10月9日晚上,同时知道了她回乡、扶贫、殉职的三重信息。”蒙曼告诉记者。

大学毕业后,一直牵动张小娟内心的,是不能割舍的乡情。毕业前夕,章毅君老师曾和张小娟谈到毕业后的去向,张小娟说自己想回家乡,认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家人则希望她能够在北京找一份工作,平时爱笑的她看上去很认真,一时难以选择。“孝顺、懂事的小娟先在北京工作了一年,但是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使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感人至深的篇章。”

2008年,张小娟回到了家乡。工作10年来,张小娟先后在立节镇、县政府办、曲瓦乡任职,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一线岗位。张小娟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各个贫困村,大部分周末时间都用于加班。她成了全县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同时也是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人。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篇4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作出决定,追授张小娟“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

张小娟,女,藏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85年出生在甘肃省舟曲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前为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晚,她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

张小娟同志2008年6月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工作,历任驻村干部、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县扶贫办副主任,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火线入党。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遍访全县208个村,遍访8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干部群众称她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她熟练掌握扶贫政策,被干部群众称为扶贫“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她采用漫画、微信语音播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不断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

张小娟教会了我什么是初心。谈到初心,刚开始我的认知更多的停留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标语上,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到当代共产党员的初心。身处政治安定,经济相对优渥的环境中,不知道还有许许多多的群众生活在贫困中,可能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基层干部为让这些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每天走家入户,掌握贫困数据,对每一户的情况悉数记在心间,让扶贫政策,惠民政策真正落实,不是在扶贫,就是在扶贫的路上。张小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初心是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张小娟教会了我怎么去践行初心。初心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应落实到实践中。对工作尽职尽责 ,对落实常抓不懈,有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一定有我的广阔胸襟。和家人见面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工作场合,打电话说的最多的是帮扶,对工作的热情和新鲜感一直保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安排工作从不推脱,不打折扣,一定完成,工作上从不打折。面对问题不逃避,遇到困难不退缩。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既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两拨千斤、借力发力、借势谋势的软办法,始终坚持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有机统一。 践行初心就要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以真心换真心。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篇5

听到张小娟牺牲的消息后,甘肃省税务局驻镇原县三岔镇的8名驻村干部举行仪式,集体默哀致敬。“风华正茂的年纪就突然走了,令人惋惜,她的事迹令人敬佩。”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驻镇原县三岔镇周家庄村工作队总队长成富军表示,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将以张小娟为榜样,学习她敬业奉献的人格和品格,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为实现全省脱贫攻坚目标奉献力量!

“张小娟誓言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怀着深情把生命和热血奉献给扶贫事业,她是绽放在陇原大地上最美的格桑花。”张小娟的先进事迹让省商务厅驻靖远县永新乡永新村干部朱燕深受感动,她说,张小娟用实际行动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和张小娟同龄的驻村干部,要像张小娟那样勇于担当、崇尚实干,以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作风履职尽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兰州海关派驻康乐县莲麓镇扎那山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赵政说,张小娟是甘肃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代表,她上学时品学兼优,毕业后回乡奉献家乡。她心系群众、为民务实,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摸情况、提建议、解难题、抓落实,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推动扶贫举措落地见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和担当。她舍小家顾大家,无暇关心和照顾家人,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张小娟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生动感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兰州海关驻村工作队将以张小娟等脱贫攻坚一线先进人物为标杆,勇于拼搏、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为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小娟是我们一线扶贫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礼县马河乡孟泉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队队长刘小平说,为了脱贫攻坚任务,张小娟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无数个日日夜夜奔走在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她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和事迹,将成为每一位扶贫干部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篇6

张小娟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典型,是脱贫攻坚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张小娟同志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是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彰显了当代甘肃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昭示了当代甘肃青年正确的人生方向和成长道路。

省人社厅、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号召,广大团员青年要向张小娟同志学习,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开拓进取,不懈奋斗。各级团组织要把学习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主动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谱写新的华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大学生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感动的事迹作文6篇

最美兵妈妈事迹6篇

教师敬业的事迹材料6篇

物业优秀员工事迹材料6篇

小学生诚信事迹材料6篇

2023年优秀护士事迹材料精选6篇

四有优秀士兵事迹材料6篇

张小娟事迹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