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事迹心得体会优秀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一个优秀的事迹都是一颗种子,潜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与希望,事迹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家庭与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铭记,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事迹心得体会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事迹心得体会优秀5篇

抗疫事迹心得体会篇1

“阿拉自家人,不要拿证件了吧?”

“抱歉啊奶奶,没有出入证、身份证,我不能放行的!”

这里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勤昌村塘东街的设卡道口,由于连接着蔡路集镇,行人车辆来往不断。守在这个道口的志愿者们看上去特别年轻,戴着“疫情防控巡查员”的袖章,口罩上方露出“较真儿”的眼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勤昌村的青年志愿者团队,6名团队成员都出生在2000年前后。疫情期间,这些年轻人主动加入防疫志愿者行列,把守“道口”检查关,哪怕亲戚朋友,但凡进村,都要掏证件、测体温。6个年轻人做事认真,被同村长辈们亲切地称为勤昌村新出道的“f6”。

上海是超大型城市,仅居民小区就有1.3万余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织牢织密基层防控网,志愿者们数十天如一日,为这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力量,更为千千万万的市民带来温暖。

“各位旅客,健康云填写过的请打开手机短信,凭短信出站,请把帽子摘下,前面测量体温!”拿着电喇叭,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赵文昊一遍遍提醒出站旅客。随着返程客流增加,上海火车站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持续攀升。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逆行”而上,在上海火车站进出口协助开展进站乘客体温检测、疑似患者转运等工作。

抗击疫情,上海市一批批医疗队员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出发前,理发成了医务人员的“刚需”。已坚持义务理发30余年的“全国最美志愿者”殷仁俊带着“爱心剪”团队来到医院,为即将上前线的医疗队员理发。面对爱美的女性医护人员,殷仁俊一遍遍询问,头发剪这么短行不行?男队员希望越短越好,殷仁俊干脆剪起超短发,“包他们一个月无后顾之忧”。

华东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志愿者团队,发挥专业特长,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在沪家庭子女提供一对一专门辅导,包括学科辅导、作业指导、课程学习、读书交流等,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活动。

居家隔离期刚满就报名社区防疫志愿者的党员黄琼芳,一脱下警服就换上志愿者马甲的社区民警朱慧敏,甘当道口守护者的虹桥高铁站双语志愿服务分队……连日来,一大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坚守基层防疫一线。截至3月4日12时,上海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6936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覆盖道口监测、社区排查、心理援助等岗位。招募上岗志愿者超过20万人,累计服务超过800万小时,人均服务40小时以上。

抗疫事迹心得体会篇2

我是党员,我先上!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江西大余县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示范行动,一名名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干警舍小家、为大家,坚守一线、筑牢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涌现了一个个感人故事、暖心画面,汇聚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战胜疫情的精神力量。

《致千千万万中的你》——一名警嫂的家书

“我知道,你是千千万万中的你,我是千千万万中的我,我们的孩子也是千千万万中的孩子,千千万万中的你,挺住!因为我们与你同在!因为无数个你的负重前行,因为有了你、我、他们,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胜利……”

这是一封家书,一位丈夫正在抗“疫”一线的警嫂的家书。这名警嫂叫胡桂香,一位正怀有身孕的三岁孩子的母亲,丈夫是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民警肖贱,由于长时间未能和丈夫见面,胡桂香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章留言的形式写下了这封家书。

“我是党员我带头”示范行动开展以来,作为一名党员民警,肖贱主动放弃休假,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短短十余天,肖贱和同事共处理警情50余起,其中处理冲卡、不执行政府命令等,涉“疫”警情近10起。

在这场战“疫”中,肖贱深知自己是一名丈夫,也是一名父亲,但更是一名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人民警察。面对妻子的声声抱怨和关心,肖贱说“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我是警察,我不守谁守!”

“我坚信,举家团圆定有时,春暖花开总回春!”胡桂香在家书中写道。

“半夜风大天冷,多穿点衣服!”——双警夫妻的关?

1月23日,过年前一天,同为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队员的夫妻李灵飞、赵倩接到疫情防控命令,毫不犹豫地将2个孩子托付给外婆,他们主动请缨,丈夫坚守在梅关高速出口执勤卡点,妻子坚守在大余车站执勤卡点。

大年三十除夕夜,妻子赵倩马上要赶往车站换岗通宵班,给同样奔赴一线的丈夫李灵飞发了一条微信:“半夜风大天冷,多穿点衣服!”“你也是,注意保暖。”

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疫情防控卡点,夫妻两人坚守岗位、各守一方,常常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见面。“赶紧休息,少说话,养好精神站岗”“安排工作,八点到岗”“外面天冷,注意保暖”……简单的提醒,是夫妻俩每天的主要交流内容,也是齐心协力战“疫”最朴实的宣言。

“我是党员,我先上!关键时刻,我要站出来,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李灵飞主动申请值通宵班,到最艰苦的岗位去。2月5日,他又主动申请前往隔离区执勤,守护着最“危险”的地方。

从火车站、汽车站到高速路口,从防疫监测卡点到隔离观察区,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越危险,就守护在哪里,胸前的党徽熠熠闪光。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陪我”——一位女儿的期盼

“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家陪我,在家里好无聊……”“宝贝,爸爸也想你,你要听妈妈的话,待在家里好好做功课,疫情过后,我就回家陪你……”

这是新城派出所教导员钟志榕和他女儿的对话。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里,钟志榕又一次在单位过春节,这是他参加公安工作15年来的第10次。连日来,钟志榕在防疫一线连续值守多个夜班,忘我工作,已经二十余天没有回家,全身心投入在疫情防控战斗中。

和女儿通话是他每天最开心也是最难过的时候。“每次在视频中看到妻子和女儿,心里都很开心,但同时又觉得很歉疚。”钟志榕坦言,“在他们最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但是想到自己身为党员,就要不辞辛苦,挺身而上,他安慰妻子和女儿,告诉他们自己必须坚持在岗位上,有了妻子和女儿的理解和支持,钟志榕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不消除,我就不撤岗!”钟志榕说。

抗疫事迹心得体会篇3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他们,日常的保洁消毒、治安巡逻、配送分发盒饭等工作才得以有序运转。他们,便是共有400余人的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

2月16日,作为有着11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武汉地产集团物业公司业务骨干杨玲得知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正式启用后,主动请缨:“我有经验,icu病房我不进谁进!”

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团队4名成员承担起2间icu病房和护士站等区域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除了正常保洁,杨玲还要负责1间icu病房里仪器设备、病床的消毒杀菌工作。“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1.2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运30多袋医疗垃圾。”杨玲说。

疫情发生前, 陈伟伟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1月27日晚上11点,看到朋友圈里招募雷神山医院物业人员的消息,他打了一个咨询电话,两天之后就报上了名。“就如当初选择当兵一样,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自2月2日进驻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30名组员便负责32个病区的医疗垃圾转运工作。

刚到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同伴每天要负责100袋垃圾的清运。随着收治患者人数增加,这个数字不断攀升,600袋、1000袋……任务最重的一天,陈伟伟凌晨3点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3个多小时又继续工作。

“陈伟伟快来收垃圾,a16病区垃圾堆满了。”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断过。作为组长,不管谁呼叫,陈伟伟都第一时间回复并赶到。“谁都怕病毒,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处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医院的物业管家、党员李炫汐已经坚守岗位一个多月。1993年出生的李炫汐,负责雷神山医院的设备维修、生活物资采购等工作。刚开始,医院2天之内有12个病区开放,各病区护士长对物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区的要求协调跟进,每天都要接120多个电话。

为了制定精准的物业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进入隔离区病房和垃圾转运队,测算每个人的任务量。李炫汐说,“危险的确是有的,可武汉养育了我,这个时候我要回报这个英雄的城市。”

抗疫事迹心得体会篇4

疫情开始以来,全国上下都投入了紧张的防疫工作当中,前几天立春了,感觉万物即将复苏,不知这疫情是否也快要结束,不知离家许久的妻儿、父母,还有多久才能回到家中,吃一个迟到的团年饭?今天,天气放晴了,空气中透露出点点芳香,花开了?朋友圈最近都在疯转的一篇文章:疫情结束后,你最想见谁?然而我最想问的是:疫情结束以后,大家还会记得谁?

春天到来之际,我摘下三朵花,送给防疫前线的战士们,希望他们乘着花香,伴着阳光,早日结束抗疫,回到家中团聚。

送你一朵“丁香”,丁香溢其气,以“踔绝之能”展示自我。“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丁香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就好比党员干部的“初心”,初心不移,始终保持党员干部内心的纯洁,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走在前,不畏惧。24小时的值班、一线的艰苦危险、家人的牵挂担心,只会让初心如磐,更加坚定不移。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场战“疫”是一场搏斗,更是一种成长,在防疫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革命,只要始终保持初心,始终做到有坚实的思想为基,就能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保持党内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希望你们永远是那一朵“丁香花”。

送你一朵“兰花”,心若兰不移,以“握瑜之德”提升自我。兰花高洁典雅,其品德是大家都多赞颂传唱的,它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就像现在奋战在外的基层工作者。除了一线工作的白衣天使外,最辛苦的莫过于村(社区)的干部,他们白天入户进行重点人员排查、走访,晚上还要去卡口值班值守,守护“生命之道”,保证各自村(社区)的安全。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没有退缩,他们知道自己作为村(社区)干部的职责,群众选择了他们,他们就要为群众保驾护航。要牢记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权要为民所用,利要为民所谋。要加强自建设,严以修身,以崇高的品德带领党组织在新时代下完成所赋予的使命,敢于担当作为。要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廉洁奉公,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希望你们永远是那一朵“兰花”。

送你一朵“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刺股之功”锤炼自我。“傲雪凌寒独自开”,越是最恶劣的天气,越是开得格外美艳,冬天的万物凋零,是“梅花”的开放,点缀了整个冬天,是它的香气,温暖了整个季节。就像这防疫期间,大家都在家自我隔离防疫,而基层工作者,还没过完春节,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为群众护航,他们也是这冬日里,最美丽的一片风景。以先进的思想、坚定的信念为指导,积极作为,走在抗疫一线。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在此时更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奋斗底色,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创新,既是群众的“宣传委员”,又是基层工作开展的“组织委员”,自律的同时,督导别人,不要形式主义,避免繁琐的表格数据,坚持用实际行动换来实际成效,发挥好青年干部的先锋、表率、引领作用,以筑牢党的力量,焕发出党员干部办事的积极性,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我希望你们永远是那一朵“梅花”。

给你们三朵花,蓄才气,聚才气,添朝气,拼搏奋斗,做到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坚持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传承英雄的奉献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淬炼党性,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初心。

抗疫事迹心得体会篇5

当四川发布“一级响应”,一系列寒假活动被迫取消。心心念念的“冬令营”也未能幸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全面拉响。

我的宅家模式正式开启。我们全家每天生活的重中之重就是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当从妈妈口中得知什么是“一级响应”时,我目瞪口呆。要知道就连“非典”和“汶川大地震”都没有启用“一级响应”。

随着每天不断刷新的数字后面,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他在高铁餐车上休息的照片,被誉为是2020年开年以来最令人感动的画面。一位78岁的老人来到辖区派出所值班室门口,从怀里掏出一沓皱皱巴巴的人民币放下转身就走。后经民警多方查实,他是一名环卫工人,那一万元是他五年的积蓄!还有很多主动请战一线的白衣天使,他们有的取消了婚期,有的为了穿上防护服而毅然决然地剪下了自己的长发,还有的为了节约防护服而使用“尿不湿”……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处境,但是他们选择了“不退”

这些感人的一幕幕让妈妈再也坐不住了。她连夜写了“请战术”递交到社区。妈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要去社区当一名志愿者。无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怎样劝说她就是不听。我也很不理解在这个危机时刻妈妈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呆在家?在家庭视频通话中,妈妈含着泪水说:“这两天我看到上门摸排走访的工作人员都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从她们口中得知都是主动请缨的。要知道这场疫情对老年人的危害是最大的!他们也有儿有女,他们身后也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知道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至少可以换回一位老人的平安……听完全家沉默了。第二天开始,妈妈正式成为社区基层工作的志愿者。她的具体工作是在我们小区三号门为过往行人测量体温、劝解不愿戴口罩出门的人,还帮助一些孤寡老人采买生活必须品。我和爸爸常常在不远处看着妈妈,真没有想到平时看到老鼠都吓得哇哇叫的妈妈,在面对疫情时有这么大的勇气。我从爸爸眼中看到了她对妈妈的担心和期盼。我和爸爸一样每天都希望妈妈能平平安安回来。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虽然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

面对困难,我们所有人都不会服输,我们坚信病毒终将被打垮!武汉,我坚信你一定能挺过这一关!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抗疫事迹心得体会优秀5篇相关文章:

抗疫中先进人物先进事迹8篇

2024年护士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

疫情抗疫心得体会5篇

抗疫服务心得5篇

抗疫表彰大会心得体会5篇

抗疫中国心得体会800字5篇

抗疫有我心得体会参考5篇

抗疫一线人员工作总结5篇

抗疫医疗工作总结范文5篇

2024年抗疫护士个人总结5篇

抗疫事迹心得体会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