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事迹材料的内容能够看出个人的优秀品质,如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写事迹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创业事迹材料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创业事迹材料篇1
“富二代”回农村创业养虾年收入500万
夏天,重庆市合川区太以及镇沙金村,天气异样闷热。27岁的张正全以及工人一道,正忙着将一张张捕满鲜虾的网从虾池里捞上来,再装上车。“这么闷热,但愿不要下雨,否则,这些虾就运不出去了,如果雨下大了,又像上次那样,就惨了。”张正全有些耽忧地望着天,豆大的汗珠一串串地从脸上淌下。
左近村民们都很奇怪,这个“90后”的年青人,为啥子要放着城里的好日子,来这里吃这类苦。
军旅人生,让“公子哥”变了样
张正全家在沙坪坝,在周围朋友眼中,他是“富二代”,父母做了30多年海产品生意,优胜的人生前提让张正全这辈子哪怕不工作,也会衣食无忧,朋友们常开玩笑叫他“张公子”。
2003年,父亲张佐明将高中毕业的张正全送进了部队,退伍后不久,张正全骤然对父亲说想在重庆自我弄个海虾养殖场。尽管儿子的设法让张佐明既诧异,又欣慰,但他其实不放心:“他没吃过苦,我耽心他干不好。”
较了几个月的劲,张正全终究说服了父母,专程到福建考察学习了海虾淡养技术。2011年,父母帮他投入了近1000万元,在合川区太以及镇沙金村建成为了重庆傲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张正全流转了260亩土地,平整后建起了20多口虾池。又从沿海空运来基围虾苗以及海水,再就地逐步淡化饲养。目前在重庆市,用这类技术养虾的,只有两家。张正全恰是看中了这一产业的市场前景。
张正全说,是3年部队人生扭转了他:“我不能一生啃老,自我的未来得靠自我双手努力。”
不怕吃苦,就怕总是下雨
就这样,张正全一个人来到偏远的沙金村,租了一间民房,开始了以及以往完整不同的人生。每一天,他都以及聘用的农民工一块儿,顶着酷寒酷暑在工地上忙活着,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两年下来,张正全白净的皮肤变得漆黑,人也瘦了一大圈。
才到太以及时,张正全很不习气,这里没有闹市的灯红酒绿,没有舒适的家。对他来讲,更难捱的是孤单。“之前晚上往往以及朋友一块儿出去饮酒唱歌,可现在这里,晚上只能一个人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发愣。还好,现在渐渐适应了。”张正全说他不怕吃苦,就怕总是下雨。
虾场位于涪江边上,张正全当初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涪江优良的水源,可恰是这条涪江,让他连续两年遭受了巨大损失。
去年7月以及前不久的暴雨让涪江水位上涨,漫进了虾池,虾以及大闸蟹跑了许多:“每一次损失都在20万元以上。”张正全说,他打算拉网,或者将虾池堤坝抬高加固,否则年年都会因而遭受损失。
对张正全来讲,下雨还会呈现一个问题。“虾场到太以及场镇其实不远,可有一段约1千米长的陡坡土路,一下雨,运虾车根本出不去。”令他欣慰的是,目前当地政府正在斟酌硬化这段路。
他学到的,不单单是如何创业
张正全请了十多个当地农民工,虾场闲时,还将他们介绍到其父位于渝北三亚湾海鲜市场的餐馆帮忙。
“张老板人好,随以及,一天80—100元的工资,从不拖欠。而且咱们每一天只工作8小时,超越时间,还另算加班费。”左近农民周纯友说,虾场建起后,他以及好几个村民都再也不外出打工,到这里挣钱来了。
目前,张正全的虾场每一年可产两季,每一季虾饲养约3个月便可上市,年产量60多吨,年收入500万元。
“销路不愁,价格也能够,每一斤都在35元以上,只是这些虾池一年总有约半年时间闲着。”张正全说如果盖上大棚,安装锅炉加热,冬天也可养虾,便可实现一年3季。但这需要更庞大的资金,张正全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等自我挣了钱,再扩展范围、改良设施吧。还得将父母为我提供的成本还上。”
“部队人生让我明白了,好人生要凭自我的双手去首创。这两年养虾阅历让我知道了农村、明白了挣钱的不容易,这或者许是我这两年最大的收成吧!”张正全说。
创业事迹材料篇2
王宝龙,甘肃双龙实业集团董事长、企业法定代表人。然而,14年前的他还是兰州医学院在校的一名大学生,怀着对创业梦想的孜孜追求,王宝龙毅然选择自主创业道路,决然放弃了平凉职中、平凉医专等学校的教师职业,走上了创业之路。
2000年,凭借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先从医用药品销售做起,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书本知识是有的,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能站稳脚跟并深深扎根,谈何容易?一次次的碰壁、无数次的推销失败,不但没有击垮王宝龙的进取心,反而成了他积累经验、奋勇直前的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五年的实践历练小有成就,成立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甘肃双龙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起步5万发展到2000万元。在随后的5年中,经过艰苦地探索、大胆地实践、不断地壮大,昔日的学校书生已经成长为甘肃双龙实业集团董事长,2010年双龙集团成立,注册资本2.3亿元,是专业从事医疗设备(进出口贸易)、家具制造、路灯制造、大型厨卫、绿化工程、土地开发为一体的大型开发、生产、贸易型企业。集团下设甘肃控股公司1个,平凉子公司5个,广东加工厂3个,涉及医疗、办公、亮化、厨卫、绿化和房地产等六大行业,建立集团官方的网站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上缴税金390多万元,解决就业300余人。
作为职场上的一员,王宝龙也深知学无止境的道理,2000年以来他先后攻读了兰州大学临床专业专科、山西建筑工程专修学院建筑工程本科,兰州大学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硕士研究生,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12年,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完成了所有课程学习,将于今年年底毕业。并先后考取了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一级营养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理财规划师以及房地产策划师等专业资格证书。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大学毕业以来,王宝龙及其企业先后被甘肃省工商局、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消协、平凉市工商局、共青团兰州市委、共青团平凉市委等单位授予“先进企业”“行业内100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诚信企业”、“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30多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专业型论文20余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王宝龙将和他的团队在创业道路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预计到2020年,建成甘肃双龙实业大厦,总资产5亿元,年上缴税金5000万元,解决就业2000人,带动大学生创业500人,用“青春梦”构筑自己的“创业梦”,用“创业梦”托起伟大的“中国梦”“双龙梦’!
创业事迹材料篇3
三台县灵兴镇丰收村二组的王慧玲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家人本来希望她留在城里找个轻闲工作,但她却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建起果园,种植柠檬。她深信,只要努力,在农村也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种柠檬好管理,不费工,结合生态立体种植、养殖,效益也很好。”近日,在王慧玲的果园,正在采摘柠檬的她对记者说。一个个柠檬像鹅蛋一样大,黄橙橙地挂满枝头,林下,一群土鸡正在争抢食物。
利用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王慧玲承包了村里的40亩山地,开办了种植、养殖场。通过对山林的改造和综合利用,在种植了30多亩核桃后,又试种了2亩柠檬。为了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发展林下经济,她又在林下养土鸡,实现了生态立体种植、养殖。林下养殖既能使家禽有了一个栖身之地,又能给果树提供农家肥,一举两得。
王慧玲先后前往安岳等地考察取经,引进栽种了200株柠檬树。今年就是柠檬的丰收期,预计产量可达1.4万斤。“已经卖了一部分,收入5万多元了。柠檬挂果季节长,到春节还可以采摘,预计还可以收入2万多元。”她说,由于上大学时学的是农业,她把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柠檬生长的技术。
王慧玲在村里种植柠檬成功,经济效益见好,这些村民都看在眼里。“我们从来没种过柠檬,现在种出的柠檬在市场上好销。还是大学生有眼光、有知识哦!明年,我也要种2亩柠檬。”村民李桂华羡慕地算起账,“市场上柠檬一斤卖5元,一棵柠檬能产70—80斤,2亩柠檬有约200棵,收入可达7万多元,这个效益好高!”
创业事迹材料篇4
18岁,她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之路;22岁,她走上社会,开始了谋生之路;25岁,她回到家乡,开启了创业之路。
今天,让我们走进大理的白族原乡——剑川,步入剑川县丰源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一起来倾听大学生回乡创业的苦辣酸甜。
2012年,我大学毕业。与其他同学一样,为了找工作曾到处参加招聘会。但是,要找一个能让自身能力得以发挥的岗位谈何容易。三年中,我奔波于高楼大厦之间,这常常使我思忖: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与其挤在城市里打工,不如回乡创业实践,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在2014年的春天,大理的旅游开始发展,身为大理人,一直都喜欢依山傍水,宁静质朴的生活。所以就有了苍山下,洱海边,我们的第一个客栈。那时候的大理是旅游胜地,游客络绎不绝。不料,好景不长,我们遇到的疫情,对于客栈经营来说,疫情就是灭顶之灾,之前的努力在一年间就会付诸东流。
2021年,我和家人经过一番踌躇和多方考虑之后,终于做出勇敢的决定——做电商农业,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做客栈积累下来的资源和经验,回乡创业干出一番事业。
我坚信:只要有知识和本领,即便没有走进城市,走入农村也能有所成,没有选择做白领,而是自主选择当农民,命运也同样会改变。我决定用“知识务农”的理念和实践,帮助家人转变观念,书写自己的命运。
于是,我的务农创业之路,在周围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启程了。“不成不罢休”的创业意志,使我在积极探索和辛勤付出中勇立潮头。
我回到了剑川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领我们的团队和剑川县甸南镇白山母村合作,组建了剑川丰源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并在白山母村以免费提供藜麦种子,教授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白山母村位于剑川县处甸南镇东南部白山母山,海拔2800米—3200米,昼夜温差大,都是红土地,适合藜麦生长,种出来的藜麦品质堪比藏区,高配比三色,颗粒饱满,颜值高、营养足。在经过试种三年检测品质后,于2021年开始规模化、标准种植500亩藜麦,产量达到16万斤,通过免费提供藜麦种子给农户种植,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撑,带动了150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9000元。
2021年订单农业预售模式的实验成功,促使白山母原有种植户外甸南镇其他村的农户也积极报名参加2024年的藜麦种植。2024年丰源农业计划在剑川县甸南镇白山村、玉华村、上关甸村、华丛山片区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20000亩以上藜麦种植。
除了藜麦种植和销售,剑川丰源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还是一家专业种植、加工和销售各类初级农产品和预包装产品的企业。公司专业从事云南助农产品、生鲜、特产等生产与销售,业务也涉及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及应用,工艺美术品、花卉、纺织用品、服装、日用百货等的销售(含网上销售),2021年9月,丰源农业实现网上销售剑川农特产品520万元,成为剑川的线上企业。以口碑开拓市场,用诚信展望未来,本着“管理创造价值,服务提升优势,品质至上,服务至优”的发展理念,公司始终秉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以质兴业、以优取胜”的宗旨,坚持在第一时间让客户品尝到最原生态、最新鲜的云南特产,公司目前有稳定的供应链,先进的发货仓,2021年累计完成了公司电子商城20万个会员注册,分销商团队1000人。
不仅为自己,也要在合作互利和致富带富中彰显本色。作为一名新农人,我始终抱有深深的教育情怀,深刻认识到推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为此,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发展藜麦种植产业的同时,我也积极发动更多返乡人员、乡贤人士参与支持家乡建设,围绕乡村振兴主题推出“才存论坛”等。
关于乡村振兴,梦仍不止。我希望自己像藜麦束一样,牢牢地扎根在家乡这片沃土上,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创业事迹材料篇5
涅磐重生:一个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抱怨:大学毕业后,工资居然还不如一个农民工!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许,我们能从小韩的经历里找到答案,他曾经一无所有,他曾经处处碰壁,他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他现在是一名成功的3a环保漆经销商,成为同学圈里的红人。
四年风光 毕业等于失业?
小韩大学就读于四川的一所大学,大学时光里,小韩可是个红人,喜欢参加社团活动,说话幽默风趣,又是校篮球队的队长,因此,有不少女孩子都喜欢他。很快,大一下半学期,小韩就牵手了美术系的系花小琳。
四年时间,小韩自然过得很风光,当然,除了学业。时光飞逝,毕业来临,当小韩拿着一张毕业证书和自己看起来很光鲜的简历走进社会开始找工作时,他面对的是一份份拒绝,要么是工资非常低,要么是岗位非常不对口。
对不起,我们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不好意思,我们需要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你把简历留下,3天内我们会通知你的。
诸如此类的话语,小韩已经收获了很多。整整三个月,小韩依旧一无所获。难道,毕业等于失业?
风吹遇阻 前路在何方
那所谓的爱情,自然已经烟消云散,只是3个月时间,小韩就变得憔悴了很多。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没钱交房租,小韩只好搬出自己租的房子,寄居到一个同学租的房子里,一向爱面子的小韩也不愿意跟家里人要钱。
走在大街上,路灯下的小韩迷茫了:前路究竟在何方?
好在小韩拥有一颗不怕失败的心,就如同以前考大学,小韩的拼劲又上来了。总结了三个月的失败经历,小韩调低了自己的要求,只要一份感觉有前景的工作,自己都会去做。
就这样,小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继续住在同学租的房子里,每天两顿泡面,前路虽然渺茫,但小韩没有退路。
人生遭遇瓶颈 敢问路在何方
又过去了一个月,小韩终于拨开乌云见日,一家创业型公司愿意收他。这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十几个人,招人时对销售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敢做,公司就愿招进来,只是底薪非常低,只有600元。
600元的起点,小韩把这个视为压力、耻辱和动力,这一拼就是四年。
小韩发现,自己原来适合跟人打交道,虽然不是舌绽莲花、巧舌如簧的人才,但凭自己的真诚和坚持,往往也能打动一些客户。四年中,这家公司虽然没有壮大,但小韩却成长起来了,整个公司也就他是最老的员工。
当然,从最初的600元底薪,也增长到了现在年收入6、7万元左右,业绩比较好的时候,收入高一些;业绩差的时候,收入较低,但由于平台的局限和行业的特征,小韩发现自己的业务很难扩大,总是局限于一些老客户,很难打开新的局面。
小韩,有时候会很犹豫,感觉自己原地踏已经半年多,正面临着新的事业危机。其实这是每一个都市打拼者共有的危机感,对任何一份没有增长空间的工作,都会觉得不安全。
涅磐重生 创业成功
一天,小韩一位朋友从外地打来电话,这位朋友的父亲是经销3a环保漆的,属于当地一个地级市的总代理,条件相当优越,家里有三套房子、两辆车子,这个朋友子承父业,现在又将业务扩展到了邻市,代理了邻市的经销权。
这位朋友谈了很多经商和创业的想法,几年不见,想不到昔日的手下败将现在如此风光无俩,小韩深受触动。不过这位朋友劝他创业的说法,倒是让小韩内心一跳。
小韩上网查询了非常多有关3a品牌的信息。创业是件慎重的事情,自然要多加考虑。通过网络,小韩了解到3a环保漆是中国环保漆第一品牌,也是中国驰名商标,在环保涂料领域是最出名的,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很有优势。
同时,小韩又通过一些做家装行业的朋友做了一些了解,坚定了对3a环保漆的品质信任,在确认这个品牌的品质确实过硬时,才决心跟3a总部联系,协商具体的经销代理细节。
很快,小韩做出了决定,他带着几年来积累的近十来万块钱,带着涅磐后的坚定的决心,走入了3a环保漆的经销队伍,开始了创业江湖的打拼。
经过艰辛的筹备后,小韩的3a环保漆专卖店顺利开了起来,有厂家在客户开发上的帮扶、品牌口碑的号召力,加上小韩几年的销售经验,小韩很快就上手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年后,小韩已经有了两家店,单月平均营收已经超过了5万,两家店一年能够做到的利润不少于20万,而且这个城市正在大兴土木,新楼盘不断出现,而二手房翻新更是火箭般的增长,富裕的人越来越多,小韩的收入已经达到以前的2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小韩的目标是,争取成为这个城市的3a环保漆总代理,做到前三的地位,年营收达到400万以上。
大学生并不是不如农民工,欠缺的只是决心和毅力,以及那小小的机遇。小韩如是说。
创业事迹材料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