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篇1
又是一年最热闹最喜庆的时候。
我独自趴在窗前,望向楼下空无一人的广场。原本灰白空旷的水泥柱上,因为节日的原因挂了几只红灯笼,就连破旧的没了板砖的石桥上,也应景的贴了张“福”字。一栋栋楼整齐排列,沉默地静坐着,被风吹着摇曳的灯笼映出幽幽的红光。
今年的年过的十分安静啊!安静的没有年节的气氛,也越发让人怀念以前的情景了。
除夕本是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一家子人聚在奶奶家的小屋里,其乐融融,满庭院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在天空中绽放的一朵朵烟花,一闪一闪,似给天边挂上了霓虹灯,坠落的星火照映出人们幸福的面容,一闪一闪,似永远也不会停歇。耳边被接连不断的鞭炮声充盈着,忽远忽近,抑扬顿挫,此起彼伏。
推开门,一溜长长的红炮仗静静躺在院中,大人拿着点燃的香头触及引线,火花立即沿着引线窜了过去,小孩们连忙捂耳后退。“嘭啪啪嘭……”,炸开的炮仗四处蹦跳,即使捂紧耳朵,也挡不住那隆隆的震动声。当小孩们只顾捂耳逃窜时,原本一大串的鞭炮已燃到尽头,只剩下红碎屑四处飘散,和那还未消散的浓烟与火药味。
我喜欢老家的年,喜欢它那独一无二的气氛,喜欢它那得天独厚的环境。
在那黄昏太阳还未消逝前,阳光象破碎的蛋黄倾泄下来,金黄的浓汁流淌天边。一望无际的田野与天在远处合为一线,微风轻轻拨撩着人们的鬓发,吹起黄河之水簌簌的波澜。火苗在风间跳动,吞噬着金色的元宝纸钱,直到它化为一缕细灰,随风飘散于天地间。村民们手拿香柱,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祭拜着自己的祖辈们。这一刻,他们就像那天地之子,融入那壮阔的天地中。周围静默下来,只有风还在轻轻拨动人们的碎发。远处树林摇动,似是天地给人们的回声……
风声过去,一切又在眼底瞬息模糊起来,灯笼依旧散发着幽幽的红光,漆黑的夜晚依旧冷冷清清。我离开窗台,默默回到了自己屋内。这么多年没有比在老家过的更好的年了。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篇2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的家乡是美丽的融城,那儿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独特的元宵习俗。
每到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妈妈总会煮起一锅汤圆。白白胖胖的小汤圆,懒洋洋地躺在碗里,捞上一个,放入嘴中,留下的只有满口香甜。
吃完汤圆,我心心念念的便是看花灯、猜灯谜了。爸爸带着我们来到广场,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花灯相互照映。忽然,广场上的一个巨大的宝葫芦吸引了我的注意。宝葫芦花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旁边还靠着一个财神爷。“葫芦”与“福禄”音同,又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还有财神爷相助。人们为了讨个好彩头,纷纷上前与它们合影。
看了花灯,免不了要猜灯谜。我看准一个小灯笼,疾步上前,伸手拿下灯谜,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状如蘑菇一珍宝,当年白蛇将它盗,其实是味好药草,滋补健身价值高(打一植物)”。刚看到谜面,我百思不得其解,始终找不到突破口。就在我几乎想要放弃的时候,一株植物浮现在我的脑海,“灵芝!”我脱口而出,随即一蹦三尺高,可不就是灵芝吗!”状如出蘑”“白蛇将它盗”,一联想,不是灵芝还能是什么!我懊悔自己想得太慢,却又喜滋滋地拿着谜条去领奖了。
好不容易猜出灯谜,一阵喧闹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抬头望去,许多人围在那边,时不时传来欢呼声,排在外围的人们踮起脚尖,迫切地想看到前面的景象。是什么这么引人注目?好奇心驱使着我,想一探究竟。会不会是……想到这,我也顾不得什么了,抱着奖品就朝人群跑去。
一阵推挤过后,我凭借着孩子的优势挤到了人群中间,透过大人间的缝隙,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板凳龙!一条条用一块块凳板串连而成的游动的龙灯,被人们架着,游走在广场中间。在人们的演绎之下,板凳龙栩栩如生,它在这一刻仿佛化身为条条真龙,直入人们的心田。伴随着音乐声,它时而直入云霄,时而俯冲直下,时而蜿蜒盘旋……它,板凳龙,在这个元宵佳节,已然成为全场的主角。欢呼声、惊叫声、音乐声,响成一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望着天上的明月,意犹未尽的我久久不愿离去。满天星光,满场灯光,人生何如,总有无尽的美好。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篇3
说到家乡民俗,我最先想起的就是我家乡的靖江孤山庙会。
从小就听说“三月三上孤山”,讲的就是农历三月初三,靖江人都会去孤山赶庙会。孤山坐落在江苏靖江城北,虽然海拔只有56.6米,但它是靖江唯一的一座山。山顶的孤山寺比靖江建县还要早,也是靖江规模最大的寺庙。
听爷爷说,赶庙会是个老习俗,那天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来,既要烧香拜佛,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又要趁着那天赶集市,购买农具、种子、牲畜和生活日用品。那是一年里人最多,也是卖货郎最集中的一天。今年离靖江庙会还有一段时间,但街头巷尾的人们早就迫不及待讨论开了,这是一年里靖江最热闹的时候。
终于等到了庙会这一天,我和爷爷赶了个早。天还未亮,这里竟已成了人的海洋,山上山下人流如潮。很多人买了香烛上山烧香祈福,远远地就能听到寺庙里敲起的洪亮的钟声。烧完香,我们一路跑下山去赶集。这里可真热闹,各种没见过的叫不出名的农具、令人眼花缭乱的杂物,还有卖各种小动物的摊铺子。
走着走着,我被一阵阵清脆的声音吸引住,原来是一群小朋友在吹小泥狗。这种小泥狗是一种陶器,是用孤山南坡的观音粉捏成,它们可是祖传下来的'老手艺。我也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个,加入到吹小泥狗的队伍里。很快,我又被套圈给吸引住了。套的物品有好多,有毛绒玩具,有石膏做的动物,甚至还有活的小动物呢!最好玩的就是套活的鸭鹅了。它们像被训练过一样,总在圈圈快要套到它们的时候,脖子一缩,轻而易举地避开了套圈。它们“嘎嘎”地欢叫着,仿佛在向人们炫耀着自己有多厉害。
不知不觉,我和爷爷已逛了很久,有点饿了。于是,我们开始享受各种美食。瞧,香甜的季市脆饼、喷香的马桥馄饨、富有嚼劲的靖江猪肉脯、鲜嫩无比的蟹黄汤包……美味佳肴,应有尽有。
热闹的庙会将十里八乡的人聚到了一起,这一片祥和欢快的场景,既保存了良好的传统习俗,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留给了我满满的童年回忆。
在靖江,有一种怀念叫庙会,有一种庙会叫情结。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篇4
在我的家乡丽水,每到腊月二十六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这其实是准备年货的开始,因为豆腐的“腐”与“福、富”谐音,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与富裕。
如今大多数人并不会做豆腐,而是把“福”字倒贴在门上,虽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是在我的家乡,老一辈人依旧保持着这个风俗——手工做豆腐。腊月二十六,外公家准备做豆腐。首先要把黄豆泡在水里一天一夜,泡到它们有2—3倍大才行。再将它们用水冲洗干净,放进磨子中磨成豆乳,看着白白的豆乳从小孔中流出,我就想到那美味的豆浆了。
我问外公:“什么时候可以吃豆腐啊。”外公说:“不要急,后面还有很多步,要先将豆乳过滤,变成豆浆,然后把豆浆烧滚,去掉泡沫,加入盐卤,将豆浆稀释,浮出豆花,还有把豆花装进模具中挤压,才会成为豆腐。其中点豆腐可最考验手艺了,盐卤多了,豆腐就老,盐卤少了,豆腐就会不凝固,你还是好好等着吧。”外公的话将我打的晕头转向,唉,原来现在还是个开头啊。这时外婆又说:“做豆腐可不能多说话,因为豆腐很‘小气’它听不得‘坏话’,要不然它就不成型。”难道这也是祖辈传下来的风俗吗?
过了一会,外公喊道:“睿睿,来看外公点豆腐。”我飞快地跑过去,只见外公小心翼翼地拿着一碗盐卤,用勺子一勺一勺的点进装着豆浆的桶里。他一只手点盐卤,一只手拿勺子在桶里搅拌,就像一只机警的猫,每一个动作都极其小心谨慎。渐渐地,豆花漂了上来,那就是豆腐的雏形,白白的表面一触即破,如果加上酱油和葱,那就是美味的豆腐脑。外公看着今天的豆腐花说点的很成功“年年富裕”。哦,这又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
外公外婆进进出出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把豆腐做成了,那奶白色的豆腐,加上酱油,简直是绝配,吃着豆腐,别提多开心了!
温润如玉的豆腐,可口美味,做起来的工艺可一点不少,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错。看来家乡的风俗更是长久的经验和精湛的手艺留传下来的。
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像挂灯笼,贴对联,吃团圆饭……但在我的家乡,春节做豆腐也是一项传统风俗,祝愿新的一年更加幸福,更加富裕!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篇5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会格外热闹,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端午节。
最终等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
早上,太阳还没有钻出被窝,人们就已经开始忙碌了。瞧!东家的孩子起了个大早,跑进跑出;西家的孩子也早早起床,忙前忙后;大人们则在屋里屋外一向忙活着。猜猜看,他们在干嘛?他们正忙着做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粽子。那里的粽子可谓一绝:白色的糯米掺着几粒红豆,显得格外调皮;有的粽子包裹着猪肉,吃起来喷香可口;有的粽子包裹着蜜枣,包你吃了甜甜蜜蜜……并且,形状也不一样,有三角的,也有四角锥形的;有枕头形,也有小宝塔形的;有圆棒形的,还有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的呢!
你到街上走一走,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粽子的香味。步入并不繁华的街道,小街小巷人山人海,挑东西的,拉家常的人,随处可见。最热闹的要数村子里那片空地啦!看!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成了一个偌大的圆。人们期待着舞狮的队伍快点登场。在一阵锣鼓声中,两只漂亮的狮子登场了。他们左一下,右一下,像只笨拙的小熊。可爱极了!
时间像个顽皮的孩子,转眼间,一点多了。人们排着长队,又一次走出了家门,站在街道两旁。年轻的小伙子穿上节日的盛装,从街道中穿梭而过,到镇上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此时,镇上那条不知名的河变得可热闹了。
午时三点,比赛开始了。河中的那一只只龙舟一字排开,像一批威武的战士。龙舟上队员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紧紧地握住划桨,整装待发。鼓手们也摆出了各自的架势,好象在说:“今日的比赛必须是我赢”。三点十五分,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声铿锵有力的哨声,龙舟仿佛是一条真龙在碧波上划行,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水纹。鼓声、呐喊声交织成一支动听的乐曲……
夕阳西下,夜晚的静寂替代了白天的繁忙。饭后,人们集中坐在空旷的平地上,树阴下,打个火堆,围着火堆尽情地跳着,唱着,饶有兴趣地聊着午时的比赛。
家乡的端午节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繁忙中带着几分悠闲。走在大街上,我的心境异常激动。因为,这也是孩子们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篇6
过节,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不但能放假,连大人们在节日也会对我们特别友善。像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我们都能放假,每次放假我们都特别开心。
要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除夕夜的家庭聚会,远处的,近处的,有事的,没事的,大家都陆陆续续聚到奶奶家,人渐渐越来越多,那种热闹的感觉挥之不去。
平常我要玩耍时间久了妈妈肯定会说,可是三十这天是个例外,无论我做什么,妈妈都是笑眯眯的。我也是在这边转转,那边玩玩,如鱼得水,自得其乐。
从中午开始,奶奶屋里就像集市一样,一会儿进来一个,一会儿又出去一个,奶奶家的大门就像城门一样,来来回回的.人络绎不绝,人来人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傍晚才慢慢缓解下来。随着春晚节目的开始,家里人也终于清静下来了。大家围在一起看起了春晚。这时姑姑说:“光看电视也没意思,打麻将吧。”奶奶欣然同意。
真是人多好办事,奶奶这边撑起了麻将,那边还有人不耽误揉面炸东西,当然也有闲人无所事事的吃着零食看电视。我们几个小家伙也是一会儿看看春晚,一会儿看看麻将,一会儿又跑厨房找些好吃的,跑地不亦乐乎。
等我跑累了,抬头一看时间,已经晚上11点左右了,平常这个时候妈妈早打发我去睡觉了,我偷偷瞅瞅妈妈,发现妈妈也有些疲倦,正在沙发上打瞌睡。我不由过去悄悄问妈妈:“要休息了吗?”妈妈不由眼睛一瞪,“睡什么睡,你看大家不都在熬着吗。”我不由喜上眉梢,其实我还没玩够,我内心是拒绝的。我环顾四周,发现大家有精神的,有瞌睡的,有兴奋的,有沉默的,有在麻将桌吆五喝六的,有在沙发上悄悄休息的,就是没有一个说要去睡觉的。我又悄悄问妈妈:“怎么今天都不睡觉了?”妈妈说:“三十晚上大家都要熬夜的。”我不禁大为兴奋,“那我可以玩通宵了?”“想什么呢,熬过十二点咱们就睡。”妈妈气得轻轻打了我头一下。“这算什么熬夜!”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下回,等下回我一定要熬一个完整的除夕夜!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