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字表达心得体会,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感受,心得体会的写作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整理和梳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77事变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77事变心得体会篇1
国歌起,响彻云霄,红旗扬,染便天际。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回望革命先辈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捍卫了中华民族,一代一代前辈殚精竭虑,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崛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正在走向复兴的伟大民族。
“九一八”我们该如何铭记?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同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我们应该铭记不是历史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强大的满清帝国,是怎样走向被西方列强欺凌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带领着四万万同胞,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的。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当始终怀揣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追求,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的同时,更要铭记,他的由来。
中国,这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古国,她是四大发明的源地、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万里长城、有着不曾中断的文化传承;她曾开疆拓土横跨欧亚大陆,也曾引友邦臣服共享荣盛。中华文明孕育的炎黄儿女,热爱和平、坚忍不拔;亲邻友善,自强不息,他们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浴血奋战,最终阻止了日本列强的东进,赢得了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记忆拉回到那个战争年代——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一时间,城乡焦土、遍地狼烟,无数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年抗战,解开了世界反法西战争的序幕。日军一路烧杀抢掠,见人杀人,遇城屠城,仅南京大屠杀就有三十万无辜百姓惨遭杀害。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国际舞台上的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或是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各种尖端的科学技术、日益强大的国防,都昭示着,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国度,在飞速的崛起。战争让我们铭记的是和平的可贵,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尤其是二战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各国所认可,成为国家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和平崛起的大国,我们不会以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发展的牺牲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是我们的愿景,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国人民有着比海洋更广阔的胸怀,但绝不代表会妥协任由他人掩盖历史的真相。宽恕,但不忘记,不忘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忘记战争的可怕和伤害;不忘记只有强大了才能让国家不受侵略、人民不被欺凌。宽恕!但不忘记!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也祝愿伟大的祖国母亲越来越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77事变心得体会篇2
多少次,我曾在田野中凝神;多少次,我曾在坟墓前流泪;多少次,我曾在睡梦中惊醒。
九一八,又是一个九一八。
记得前辈们说过,几十年前的今天,曾经有许多可爱的战士,为了保卫祖国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或许,对于鬼子来说,区区几百肉体之躯罢了,一阵枪声过后,寂静无声。
但他们错了,罪恶的子弹只是让这些肉体倒下,但无数个爱国的灵魂,却在此刻得到升华。他们用满腔热血,震慑了凶恶的敌人;他们用满腔热血;保卫了祖国的尊严;他们用满腔的热血,换来了几代人的尊敬。
清晨,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蓝天,我无比自豪。回想当年,又是何等凄凉,穷凶极恶的鬼子向我国大好河山步步逼近,多少无辜的百姓惨死在鬼子的屠刀下……
敢问!如果没有这些爱国志士,我们的大好河山,是否早已支离破碎?也许,我们再也看不到出生的太阳;也许,我们永远不会感受到幸福的霞光;也许,我们已向这个世界永别……
难忘九一八,难忘当年的壮志豪情;难忘当年的勇猛无畏;难忘当年的满腔热血……
倍加珍惜美好的今天吧!因为,这是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可爱的战士不求人们瞻仰他们,但战士们只是希望,不要辜负了他们对祖国明天的期望。
77事变心得体会篇3
“九一八”事变过去那么多年了,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伴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中华民族的心灵创伤永远不能够抚平!中华儿女要永远记得:国仇家恨;不得不报;勿忘历史;勿忘屈辱。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身陷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段残酷的时光,国人无不泣首垂泪,在那段残忍的噩梦中不断的惊醒的深受戕害的中华受害者忧郁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渴望与悲愤
;我看到了他们对祖国强大有力的无比渴望与期待!
中华民族每位儿女都是祖国的孩子,祖国不够强大,就像是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子女的父母,不光是家庭的悲哀,更是孩子的不幸!!
中国堂堂大偌民族,居然任一鸟大和乌帮欺凌日久日甚,呜呼!
中华之所以大而不坚,众而不精关键在意识不足,觉悟不到;人人只为自己着想,人人为私己之利不择手国人自残,哀哉!!
国人就不能够凝做一团,厚积博发吗?
为中华忘我愤然吧!
1931年9月18日那天晚上,日本人的铁蹄踏上了中国的大地,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我想这段历史也用不着回顾了,因为每年警报响起的时候,这段惨痛的历史都历历在目。我想它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次教训,也深深值得我们反思。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这句话说的很对,也时常提醒着自己。忘记历史就会使我们不珍惜老一辈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也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说我们不能忘记以前的一切,无论是国家的还是个人的,我想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它会让你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也会使你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不断徘徊,迷失方向。所以就要求你以史为鉴,好好看清过去,来展望美好的的未来。
前几天我看了《东京审判》,也颇有几分感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人侵略战争的开端,而东京审判却是它们侵略战争的终结。那些战争狂人终于得到了公正的审判,让世界来评定他们的罪刑,我想这再公正不过了,但狡猾的小日本到最后还死不承认他们的罪刑,使原本很正常的审判持续了整整一年。最终他们得到了应得的报应。我真不知道这些战争狂人怎么就这么喜欢战争,难道他们看到人们安居乐业就受不了吗?非得拼个你死我活才罢休吗?在最后审判东条英机时,这个杀人魔王觉得他所有的行为没有一点错误。当审判人员问他,“如果你再有机会发动一场类似的战争,你还会去做吗公文大全收集整理]”他毫不犹豫的说“会!”,当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难道人的生命就那么不珍贵吗?难道战争真的能让一个民族会更加幸福吗?东条英机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杀他一百次都不解恨。而最另人头痛的是,后来的日本政府却把他的骨灰转入了靖国神圣,还屡次参拜,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还存在着侵略中国的野心吗?不管怎样,现在的中国已今非昔比,不比小日本差哪去。所以我希望承载着强国重任的我们,要更加努力,为祖国,也为自己。
勿忘国耻,谨记九一八!
77事变心得体会篇4
1937年7月7日夜里,侵华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如今一转眼已经83年了。作为新时代的“后浪”,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们以史鉴今、砥砺前行,我们奋发图强、汲取精神,用英勇无畏、用奔流不息铸就起新时代的钢铁长城。
铭记历史的教训,用抗战精神激励“干事创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值此“七七事变”83周年之际,我们回顾抗战的历史,铭记历史的教训。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要心存历史的敬意,从艰苦的抗战中不断汲取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求实创新,谋取伟大复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工作,在脱贫攻坚上拿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气魄,敢于啃深度贫困地区的“硬骨头”,敢于涉扶贫顽疾的“险滩”,保持战斗不息的精神,确保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完成。
用好历史的教科书,要以史为鉴激发“奋发图强”。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展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牢记历史“教科书”的血泪,始终不渝坚守为民初心,坚持不懈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干事创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必胜决心。
缅怀英烈的功勋,从先烈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员干部应以抗战精神作指引,珍惜好这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期遇,传承好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以英雄为楷模,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坚定必胜的决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告慰英烈,开创崭新的未来。
77事变心得体会篇5
今天是9月18日,是每个中国人都要铭记的日子。89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次日,日军占领沈阳城。短短四个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长达14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从1931年到1945年,大半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日军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制造的800平民以上伤亡惨案173件,掳掠充当慰安妇的中国妇女超20万人,造成3500多万同胞伤亡。
国耻像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却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蹂躏祖国的胸脯,其中有几年在上海这个“国中之国”中,也看到英国,美国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马路上,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任意来去……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现在,每当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就会联想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句古训。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不曾低下高昂的头颅,他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枪林弹雨中,有多少先烈在战争中倒下,血泊之中又凝和了多少热血,我们无从记起,日本帝国主义的劣迹无从忘却,这也将成为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因为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涌动“落后就要挨打。”
时光荏苒,被欺辱的黑暗年代离我们已经十分久远了,我们无需用刀枪在血色的战场上搏击,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我们现阶段的使命是就是勿忘国耻,奋力前行。
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但现实的威胁却无时不在,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不是一句句网络流行语,而是真切的现实写照,也是无数人内心的深度共鸣。居安思危,吾辈当自强!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纪念战争正是为了避免战争,珍视和平。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和平才是世界各国人民之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天,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需要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取智慧和启迪,照亮未来前行的路;更需要不断以抗战精神为激励,涉深水、闯险滩,奋发进取、永不懈怠。
77事变心得体会篇6
九月,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184229,《南京条约》签订1856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1926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19017,《 》签订1894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1894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193118,“九一八事变”1898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还有与第二次 战争有关的……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 战争、第二次 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 、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77事变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 标兵心得体会6篇
★ 话务心得体会6篇
★ 大学心得体会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