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为我们规划未来的路程提供了重要参考,想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必须加强心得体会的练习,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5篇

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篇1

张桂梅同志是一名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现任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她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身心投入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用执着的奋斗托举起贫困山区孩子们“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为党和人民的教育扶贫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张桂梅同志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杰出榜样。坚守初心,矢志不渝跟党走。入党20多年来,她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她常说:“我在党旗下宣誓,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就要说到做到”“共产党人就应该帮老百姓做事,群众有困难,不论是什么事,是党员,就应该去管。”她经常自己掏钱给群众治病、修路、建水窖,帮助群众协调纠纷、化解矛盾、发展产业。她在党言党、爱党护党,随时随地用实际行动捍卫党的形象。她反复说:“你们可以说某个干部不行,但绝不可以说共产党不好。如果没有共产党,哪儿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样一句话,她从入党那天起一直讲了22年,张桂梅对党的热爱是渗透在她的内心里、血脉里的,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党的形象。她获奖无数,奖金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但她一分也没有留给自己,有的交了党费,有的捐给了灾区,有的捐给了有困难的人,有的捐给了学校,不仅奖金,就连工资、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都全部投入贫困山区教育事业。被她帮助过的人感谢她,她总是说:“我只是党派来的服务员,你们要感谢的是共产党!”

勇担使命,含辛茹苦办女高。在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她目睹了贫困家庭重复着“低素质女孩——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的恶性循环,她下定决心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2002年,她拖着病体开始四处筹款,想尽一切办法筹资建校。累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渴了,就讨口水喝;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她克服重重困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于200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建校初期,办学条件异常艰苦,17名教师走了9个,教学工作几近瘫痪。就在她力不从心、举步维艰的时候,她发现,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有党员在,阵地就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她迅速把6名党员召集起来,用党组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她的执着坚守下,华坪女高历尽坎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扶贫奇迹,在没有入学门槛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低进高出,中进优出”,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达100%,综合排名始终保持丽江市第一名,帮助1804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修身律已,无私无我写大爱。她从2001年开始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了136 个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的称呼为“妈妈”。为让孩子们生活得好一点,她领着孩子们卖鞋、卖花,到处筹措资金,工作再忙都坚持每天到福利院看望孩子,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创办女高后,坚持每年家访,11年来已家访1345户,行程近11 万公里,多次旧病复发晕倒在家访路上。她对自己近乎苛刻,多年来,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她经常出差、家访,路途中的开支费用都是自掏腰包,从未报销过一笔差旅费。她省吃俭用,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甚至提出提前预支丧葬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她没有亲生儿女,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任何房产,她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正如她所说的:“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篇2

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要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

为留住这些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也只能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亲自到每一名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访,到了山下,司机告诉张桂梅,车上不去了。学生的家在山顶,仅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路,路的一边是万丈悬崖,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入悬崖粉身碎骨。”想起当时的场景,张桂梅至今心有余悸。

学生下山来接她,在半山相遇时,张桂梅第一句话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回这儿来啊?你怎么还老想回这儿啊?这地方你怎么回来的啊?”女孩低着头淡淡地说,“老师,我不回来,我上哪儿去啊?”张桂梅无言以对。

这样的家访已持续11年,覆盖学生1345名,行程近11万公里,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还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了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为没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然后将缺失文化带来的无知和贫困又一代代传下去……

学校创办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由于学校的院坝没有硬化,风一吹,整个校园满是灰尘,老师每天下午五点半还得清扫校园。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时,17名老师,9人辞职,只剩下8人。

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去整理学校的档案时意外地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居然有5名是党员,加上自己,学校有6名党员。

“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张桂梅心中暗想。“我说咱们开始重温入党誓词。我们没有钱,就在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我们宣誓,没宣誓完,全哭了。”

从那之后,学校开始了军事化管理,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看似有点残酷,但她们对得起自己肩上这份责任和使命。

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篇3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一把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地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说,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张桂梅的心里,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的恶性循环中。

于是,这个15岁便跟着姐姐来到云南参与“三线建设”的外乡人,经历了生死一线间的重病教师,创办起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华坪女高。建校12年,张桂梅和她的教师们带领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张桂梅说。

1800多名贫困女孩走进大学

2020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张桂梅有些不满意。

尽管,这所免费女子高中,已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800多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今年华坪女高的高考成绩‘两头’比较突出,600分以上的相对历届较多,但今年达到专科成绩的学生也多,达9人之多,往年就两三个。”张桂梅说。

作为在云南待了大半辈子的东北人,张桂梅对待学生成绩时的“苛刻”,一如她一生的倔强和坚韧。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后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直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

得知张桂梅身患重病,县妇联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时看望了她。几天后的县妇代会上,全体代表为这个“外来的姑娘”捐款。有人借钱捐款、有人把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费……县领导说:“张老师,你放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从那时起,张桂梅的生命就和华坪、和教育扶贫连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2001年,她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

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篇4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篇5

2008 年, 我校教职工在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下, 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之后, 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 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 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 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 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 花季年华丧失母亲, 青春年华痛失丈夫, 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 磨难没有使她消沉, 病魔没有使她倒下。 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 在讲台上认真教学, 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 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 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 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 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 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 那是我的事业; 如果说我有期盼, 那是我的学生; 如果说我有动力, 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 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 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 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 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 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 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 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 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 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 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 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 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 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 我要以实际行为, 扎根于中学教育, 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 从 1 997 年 9 月, 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 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 我永不退缩, 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 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关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教育的主体, 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要培养学生, 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作为一名教师, 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 现在的学生, 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 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 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 要教育好学生, 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厌学情绪, 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 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孩子有时是淘气, 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 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 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 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 走进他们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心声, 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 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 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 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 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工作中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 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 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 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 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她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桂梅的精神, 是一种时代的精神, 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 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 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 在普通教学岗位上, 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 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 学业上不断进步, 修养上不断完善, 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5篇相关文章:

端午作文100字精选5篇

我的六一100字作文5篇

作文猫100字参考5篇

春天100字作文5篇

雨来的作文100字推荐5篇

我过生日的作文100字5篇

过年了作文100字5篇

学期总结100字5篇

我的2023作文100字优秀5篇

我的手作文100字推荐5篇

读《张桂梅》心得体会100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