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自查报告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报告,因此要认真对待才行,写好自查报告之后,必须做好认真的检查回顾,这样才会有进步的可能,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6篇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篇1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乡再次开展自查清理“小金库”及违规发放津补贴工作,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清理 “小金库”和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重要性,把该项工作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成立了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财政所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自查工作小组。

(一)清理设“小金库”情况

重点围绕“清理内容”开展清查工作,对各类账户、票据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查,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账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设立账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各类票据均管理规范,并建立相应的备查薄。现金管理采取备用金制度,按照现金管理有关规定,严禁设“小金库”。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私存私放。

(二)清理违规发放津补贴情况

一是没有巧立名目乱发钱物,自行提高津补贴标准;二是没有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三是没有借重大活动筹备或节日庆祝之机变相向职工发放钱物、有价证券或与活动无关的实物;四是没有私设“小金库”,使用“小金库”款项发放津补贴;五是没有利用职务便利或职务影响,违反规定在其他单位领取津补贴。

经我乡再次进行自查自纠,结果如下:

1、本单位无违规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私分和转移预算收入、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处置等非税收入情况。

2、本单位不存在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不存在出国出境情况,不存在违规购置公务用车及违规支出运行费用,不存在发放礼品、礼金等情况;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公务接待情况;不存在计划外召开会议和培训,不存在违规扩大开支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等情况。

3、本单位不存在违规采购资产、无预算及超预算采购资产情况。

4、本单位均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无违规情况。

5、本单位不存在未设置会计账簿,所有财务资料完整,符合会计法律法规。

6、本单位不存在非法印制票据,不存在转让、出借、串用、代开票据情况。

7、本单位无违反法律及其他有关规定设立“小金库”情况。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篇2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方案要求,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现就我区开展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认识,精心组织部署。

省委召开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动员部署大会后,我区立即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布置会,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区各单位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准确把握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我区专门组织各单位负责津贴补贴工作的同志重点学习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政策。按照省、市印发的实施方案要求,我区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在x月xx日前整改到位。

(二)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屯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区xx(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审计局等为成员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专项整治工作。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区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上传下达及信息报送工作。按照分片包干、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联系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指导所联系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安排部署、贯彻落实、整改及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单位承担津贴补贴发放专项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层层压实责任。

(三)认真自查自纠,确保成效

我区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采取自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照《实施方案》中整治的重点内容,各单位认真清理,按时报送20xx年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自纠情况表及自查报告,截止x月xx日,自查工作已全部结束。通过自查和组织学习相关政策,各单位规范津贴补贴意识提高,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自查自纠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通过各单位自查情况看,未发现擅自设立项目,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和以现金、有价证券、实物等其他形式发放津贴补贴的现象。

三、落实整改举措

下一步,组织开展好重点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抓好落实。

(一)建立台账,抓好整改。

根据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按照分片包干,分级负责的原则,挂图作战,各工作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做好联系单位的.整改工作,定期上报联系单位的整改情况。对照整改时限,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对到时未整改落实的进行督查,严格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全面整改落实到位。

(二)源头把关,规范到位。

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和会计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严把支出关,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制度,履行承诺。

各单位每年做出书面承诺,承诺严格执行中央、省规范津贴补贴政策规定,主动接受监督。规范津贴补贴领导组每年组织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中央、省规范津贴补贴政策规定,明确津贴补贴范围、标准和管理要求,健全和完善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政策制度,做到依法依规、规范有序。

: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篇3

根据当监发[2016]1号文件精神,市科协于近期认真开展了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市科协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自查工作,及时召开会议,于10月24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原文学习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全体干群对津贴补贴的范围、违规主体、违规情形、纪律责任及处分幅度等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确保清查工作不走过场,市科协特成立了规范津贴补贴清查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清查自纠整改工作。

二、严格执行,规范到位。

2014年,市科协在规范津贴补贴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项目设置,严格执行了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范围。

1、无继续发放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贴补贴现象;无巧立名目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类奖金、实物情况;无变相在工会会费、福利费中发放津贴补贴现象。

2、市科协无“小金库”、行政性收费、其它罚没收入等,不存在利用“小金库”、行政性收费等发放津贴补贴的情况。

3、对属于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和改革性补贴,市科协都严格按照批复的相应职级津贴补贴标准执行,通过财政平台,以银行工资卡的形式发放。并依法代扣代缴了职工个人部分的医保金、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等。

4、无违规发放加班费、值班费和未休年休假补贴等现象;没有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现象。

5、市科协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规定设立会计科目,无在其他科目核算发放津贴补贴的现象。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篇4

按照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审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规范机关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青纪发〔2016〕26号)文件要求,我委结合自身实际,对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我委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自查工作,专门召开了全委开展规范机关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自查的工作会议,成立了机关规范津补贴实施情况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机构,并由行政管理部具体负责自查工作,制订工作方案,明确自查工作的指导思想、责任和要求,并做好信息反馈,确保了自查工作的落实。

按照文件的要求,对我委2015年全年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自查。从自查情况看,我委自从实施规范津贴补贴以来,没有违反规范津贴补贴各项规定,做到了规范有序,合规合法。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一)按规定要求设置津贴补贴项目和标准。

自2009年11月我委成立以后,我委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设置津贴补贴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范围。经自查,不存在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提高津贴补贴标准等情况。

(二)按规定形式发放津贴补贴。

以银行卡(折)的形式发放津贴补贴,不发放现金,并依法代扣代缴职工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不存在自行出台并发放值班费、加班费,自行设立奖励项目向职工普遍发放资金,使用工会会费、福利费向职工个人普遍发放津贴补贴、有价证券、实物及其他福利等情况。

(三)按规定方法核算津贴补贴。

严格按照省、市、区相关规定设立津贴补贴会计项目,对发放给职工的工资、地方(部门)津贴补贴进行会计核算,未在其他科目核算发放津贴补贴。

(四)不存在违规设立“小金库”的行为

我委以此次自查自纠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关于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的总体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严格执行机关工资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严肃财经纪律,巩固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成果,防止出现“先清后乱”甚至“边清边乱”的现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我委规范津贴补贴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将规范工作的取得成效。

1.2016年关于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情况的自查报告

2.2016清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3.2016年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4.2016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自纠报告

5.2016关于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6.2016年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情况的自查报告

7.2016机关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8.2016年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9.2016年财务报销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报告

10.2016乡镇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篇5

从2008年开始,江西省政府决定设立专项资金1亿元,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全省按学校所在地艰苦程度的不同划分为边远、最边远两个地域层次,特殊津贴标准相应分为每人每月70元、120元两档发放。全省有99县区的87719人享受到了津贴政策,占我省农村教师的33%。据悉,我省是全国率先全面推开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的省份之一。

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根据我省申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确定我省余江县、玉山县开展“完善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表明,艰苦边远地区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对稳定教师队伍有积极的成效,因津贴标准太低,尚不足以吸引优秀人才。据此,2011年我省财政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5000万元,达1.5亿元。从2011年1月1日起,边远地区每人由原来的每月70元提高到105元,最边远地区每人由原来的每月120元提高到180元。

2015年,我省再次调整江西省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标准,即: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最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从2008年至2013年五年内,我省已两次提高津贴标准,补助资金增幅达到3倍。

1、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我省在2008年由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江西省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同时指导各地制定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实施办法,确保符合政策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全部享受津贴。同时与人事、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对各地特殊津贴资金的拨付及发放管理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各级人事、教育、财政部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确保发放工作及时准确到位,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克扣、侵占、挪用特殊津贴。要求各地公布举报电话,制定监督措施,对违反政策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稳定。发放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2008年我省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来,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以惠促稳,使农村教师安心在基层工作,永修县等许多中心小学教师在实施津贴制度后愿意到村小、教学点任教,这种逆向的流动,使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改善,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激励机制进一步显现。对农村教师待遇倾斜,但不搞平均主义。我省芦溪县等县区积极探索激励机制,根据省厅文件规定和本县区实际情况,芦溪县将特殊津贴发放标准分为五档,最边远山区乡的村小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补助600元,其他农村地区则为180—400元不等,同时特殊津贴独立于绩效工资之外,不冲抵学校的绩效工资总额,因此,档次的拉开,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在当地,教师甚至要竞争去村小任教,边远乡村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

一是特殊津贴标准仍然偏低,激励作用仍显不够。由于农村教师住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很多边远山区教师在镇里居住,每周甚至每天在镇里与学校来回奔波,每个月的交通费很高,现行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标准虽然经过几次调高,但标准仍然偏低,还是不能完全达到鼓励广大教师安心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目的。

二是享受特殊津贴面窄。江西农业县偏多,农村中小学条件普遍艰苦,目前享受特殊津贴的农村教师只占农村教师总数的33%,大部分农村教师尚未享受特殊津贴。另外,由于没有全覆盖,有些地域边远和最边远的界限并不明显,存在一些中间地带,给科学、合理的发放津贴带来困难。

一是会同我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向省政府建议逐步扩大享受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的范围并逐年提高特殊津贴标准。

二是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将中央奖补资金专项用于提高连片贫困地区特殊津贴的标准和扩大享受津补贴的范围,逐步对我省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全覆盖。

三是认真做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数据报送工作。

四是在推进特殊津贴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完善教师生活保障、教师编制、人员补充、业务培训等各项制度。

五是恳请教育部继续支持我省农村教育,关心我省农村教师,加大对我省的奖补力度。

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尽职尽责,真心实情送温暖。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江西省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这项工作将继续奋力前行,加大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待遇,努力实现城乡教师均衡,进而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目标。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篇6

根据县《关于整治滥发津补贴专项行动工作的补充通知》要求,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严肃工作纪律,在原整治滥发津补贴专项行动自查的基础上,认真对照《2015年滥发津补贴重点整改项目》说明,再次进行逐项、逐人梳理和计算。通过认真仔细的自查,我镇存在独生子女保健费超年龄发放问题。为此,特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在重点整改的12种情况当中,独生子女保健费存在超年龄发放,共有18人,自2015年以来,合计超年龄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5900元。其余方面,没有违规滥发。

二、整改意见

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镇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对超年龄发放18人独生子女保健费计5900元予以收缴。

三、自纠结果

已自纠到位,18人计5900元全部收退,近日上缴县财政局乡镇基本结算户。

四、整治成效

通过此次自查自纠,提高了干部思想认识。同时也警醒了我们,要认真领会上级规范津补贴发放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坚决杜绝违规滥发现象的发生,要以自查自纠为契机,建立和完善规范津补贴发放长效机制,巩固工作成果,以确保今后津补贴发放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执行。

特此报告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6篇相关文章:

乡医的自查报告模板6篇

营养科的自查报告6篇

抓落实的自查报告6篇

在学校的自查报告6篇

在学校的自查报告模板6篇

服务窗口的自查报告6篇

精选师德师风的自查报告参考6篇

抓落实的自查报告模板6篇

b超的自查报告推荐6篇

教师的师德师自查报告优秀6篇

津贴补贴的自查报告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