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反思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工作总结写好是能使领导看到自身的工作态度的,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篇1
麻风病的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我市属麻风病低流行区。为巩固防治成果,推进我市麻风病防治进程,有效控制麻风病的发生与流行,在省皮防所的指导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结合我市实际,20xx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业务培训、畸残调查、宣传督导等工作。如下:
一、加强领导和部门配合,明确防治目标
市卫生局领导对麻风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年初把麻风病可疑症状转诊工作列入对各县(市、区)卫生局的考核中,年中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年)的》(浙卫发3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下发了《关于印发xx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的通知》,该文件的下发有利于加强我市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与加强部门合作,有利于形成群众广泛参与的局面。市疾控中心领导也特别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通过转发文件、进行督导检查、加强病人管理和随访、开展宣传等工作落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防治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推进业务工作,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健全防治体系,落实各项职责根据《xx市麻风病可疑症状监测方案》,进一步强化和健全全市麻风病防治体系,明确各级防治业务负责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量控制和督导检查等工作;xx负责xx的麻风疑似病例的登记、和转诊工作,并每个季度向疾控中心报告转诊情况;各县(市、区)卫生局指定当地的医疗机构包括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疑似病例的'转诊工作。建立疾控中心与医院配合的工作机制,逐步提高麻风病人早起发现和诊断的水平。
截止12月底,全市共转诊麻风可疑症状病例x例,均为阴性。其中xx转诊21例。
(二)完善疫情监测系统,准确掌握疫情
为加强我市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规范系统操作,保障信息质量,提高防治水平,20xx年,我市转发了《20xx年xx麻风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考核方案》,并按照《xx市麻风病可疑症状监测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麻风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和随访工作。到20xx年12月,我市累计发现麻风43例,其中分布情况介绍,无病情恶化。
(三)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畸残调查工作
根据省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市麻风治愈存活者生存情况的调查工作,我市疾控中心于20xx年8月份召开了全市畸残调查启动会暨业务骨干培训会,对各县(市、区)麻风病业务骨干进行了防治工作培训和调查表填写培训,会上对调查任务和时间安排做了布置。12月份,全市完成畸残调查工作,并把调查表寄往省疾控中心,累计调查病例xx例。另外充分利用发放宣传物品、媒体宣传、刊出黑板报、张贴宣传画、分发小册子、手机短信、网站宣教为载体,结合麻风病防治宣传日、麻风病畸残调查、线索调查等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共发放宣传小册子1200余册,网站宣传10余篇。
(四)开展督导检查,增强工作实效
为了进一步加强麻风病可疑症状转诊工作,全年分别对市直医疗单位督导检查2次和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进行督导检查1次,反复与皮肤科和神经科医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问题,以提高他们的麻风病发现意识,提示他们的转诊任务,从而加强可疑者的转诊。
三、问题和建议
(一)麻防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
机构不健全,防治力量簿弱,防治知识匮乏,是我市麻风防治的关键问题。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无专职工作人员,另外全市未形成有效的监测网络,皮肤科与神经科临床医生转诊意识不够,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机制。
(二)县级可疑症状排查诊治机构需要增加。
我市六个县(市、区)范围较大,距离较远,如开化有可疑症状者距离柯城区较远,因此转诊到市皮防院需要较多车费和时间,导致患者本人不愿去做排查,影响了我市可疑症状者任务的完成,因此建议全市增设县级麻风初筛机构,健全转诊网络。另外麻风病人往往生活困难,处于经济社会弱势地位。其它传染病的关怀政策远远大于麻风病,比如艾滋病“四免一关怀”,结核病免费治疗、免费检查,耐多药病人路费、营养费补助等等。 四、20xx年麻风病防治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麻风病防治工作是关系到全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因此,要认识到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和落实防治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做到责任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努力提高发现率,降低发病率,控制流行,确保各项防治和疫情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争取明年我市均设立可疑症状排查诊治机构。
20xx年,我市将通过与省皮防院沟通,通过邀请省级专家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强我市六个县(市、区)皮肤科医生识别、确诊麻风病的能力,争取明年我市均设立可疑症状排查诊治机构,从而全面做好我市麻风病可疑症状转诊工作。
(三)做好麻风病的疫情监测工作。
由于今年我市疾控机构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的更换,导致麻风病随访和上报不及时,明年将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做好麻风病的疫情监测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一套麻风病的长效监测工作机制,以达到及时发现和确诊病人,及时掌握麻风病疫情动态信息。
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篇2
近年来,我市消除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新的形势下,麻风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巩固防治成果,有效控制麻风病的发生与流行,我市开展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为主题的麻风病防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麻风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一、高度重视,共同参与
市卫健委结合实际制定宣传方案,明确宣传内容,充分发挥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认真组织,注重实效
市疾控中心在伊州区丽园街道前进西路社区开展了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麻风病防治知识讲解并发放了宣传单、宣传品,使居民了解麻风病对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伊州区疾控中心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宣传咨询台、宣传展板、现场发放宣传单(册)、宣传品、有奖竞猜等方式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巴里坤县卫健委与疾控中心以及城镇卫生院、残联、红十字会共同开展了麻风病宣传活动,热情、耐心地向各族群众讲解麻风病的相关防治知识。伊吾县伊吾镇和吐葫芦乡给党员干部们培训普及了麻风病防治知识,引导党员干部们了解麻风病防治相关知识,发挥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群众消除对麻风病患者和畸残者的歧视和偏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麻风病患者和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此次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宣传单(册)400余份,宣传品160余份,宣传袋50袋,宣传横幅3条,宣传展板2个,设立咨询台4个,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次。
通过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使辖区群众对麻风病防治有了更深的认识,倡导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防病、治病理念,提高群众对麻风病的防治意识,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引导社会公众转变观念,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共建和谐社会。
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篇3
麻风病防治是慢性病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最大限度的.发现麻风病人,根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精神有关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麻风病线索,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定我镇项目执行
根据区《麻风病防治》的要求,对我区开展疑似麻风病人线索调查的范围、填表、时间等作了具体要求。
二、举办专题培训
我镇举办疑似麻风病人线索调查培训班,全镇各镇各村卫生室,卫生院职工,防保人员共计40人参加了培训班。由镇卫生院院长蒲绍阳作了重要讲话。培训班上,利用幻灯片重点讲解了麻风病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认真学习了疑似麻风病人线索调查的“十条线索”,并发放了麻风病防治宣传画。
三、工作开展情况
线索调查以镇防保站为依托,覆盖全镇13个村所有村卫生室。线索填写要求:
1、各村卫生室填报1张。
2、镇卫生院门诊填报1张。
截止12月31日,共回收疑似麻风线索调查表0张,推荐各类线索0条,经区专业人员进行筛查、核实,未发现麻风病人。今后还将邀请区麻风病技术指导组进一步核实。
四、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张贴宣传画
镇卫生院门诊点都必须张贴麻风病防治宣传画。据统计,共发放宣传画30张,并已在各医疗机构张贴。
领导重视,安排科学合理,工作进展顺利,资料齐全,并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麻风病防治的力度,将发现麻风病疑似病人作为常态管理。及早发现、治疗病人,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篇4
1月29日是第64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今年宣传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为进一步宣传普及防治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日前,南浦、南门、莲池、双屿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组织,联系各社区,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1月27日上午,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下吕浦二区春秋社区公园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公卫科相关人员共5人参加活动。在现场,医务人员向过往群众宣传了党和政府防治麻风病的政策以及麻风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基本知识,还开展了面对面咨询、免费测血压等。本次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余份,群众咨询30多人次。
1月28日,南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宣传活动。活动由中心主任王芬亲自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活动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咨询台,共计发放宣传单300张,宣传标语1幅,前来咨询群众达50余人。医护人员针对麻风病的感染途径、方式、感染后的`表现及如何预防治疗等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对群众对麻风病知识有进一步了解。
1月28日上午,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的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慢性皮疹、局限性麻木和周围神经粗大等,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较长,通常为3—5年。此次前来参加活动居民有80余人,发放宣传小资料和小礼品80余份。
1月28日上午,双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围绕主题在鞋都文化广场开展麻风病知识宣传活动。活动包括设立宣教零距离咨询点、发传单、挂横幅、宣传栏出刊等多种形式,加大力度宣传,切实推动《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实施,传播“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等科普知识,提高知晓率,消除公众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
此外,黄龙、洪殿、临江、南郊、藤桥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
通过各单位活动的开展,广大居民对麻风病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居民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让全社会形成了理解、关心、支持麻风病防治事业的良好氛围。
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篇5
为宣传麻风病防治相关知识,引导社会共同参与营造“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的和谐氛围,根据省疾控中心工作要求,我中心于近期联合临沧市第三人民医院、临翔区疾控中心组织开展了麻风病主题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现场,通过发放印有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和设立现场咨询台、摆放展板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整个宣传活动共发放折页、手提袋、抽纸盒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现场咨询人员100余人,工作人员耐心的为群众讲解麻风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政策,向社会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提升了公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和关注度,促进了患者主动就医,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历史上麻风病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病人受人歧视、迫害,不得不独居寨旁或躲进深山老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临沧地区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至此,麻风病成为了可防、可治愈的疾病。为控制麻风病疫情,20xx年以来临沧市实施了《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症状监测、消麻运动等综合防治工作,防控成果显著,患病率、发病率均大幅下降,全市七县一区于20xx年实现了消除麻风病危害目标。目前我国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为了鼓励发现麻风病患者,各地实行报病奖励政策。
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篇6
接到国家卫计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xx〕1号)、xx市卫计委济卫疾控函〔20xx〕4号文件后,我们立即向卫生局专题汇报,制定实施方案,实实在在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向各街镇转发国家卫计委、市卫计委关于开展麻风节宣传活动的文件和区皮防所麻风节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抓好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认知程度,扎扎实实开展麻风节活动。
二、各单位都悬挂麻风病宣传条幅,“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有电子屏幕的单位滚动播放麻风病宣传内容。
三、赶农村大集,宣传麻风病知识。港沟、唐王、遥墙、高尔、西营、绣川、王舍人、柳埠等单位到较大的.集市宣传,制作宣传牌、悬挂宣传条幅、发放麻风病知识宣传材料,答疑释惑,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
四、各单位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麻风病知识。港沟在医院制作了宣传专栏;遥墙将一些宣传材料分放到各卫生室、医院诊室、收费处等相关科室,供大家取阅宣传;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印刷了300份宣传资料,还在腾讯微博和微信上进行了宣传。各单位利用计划免疫接种的场所,悬挂主题横幅、展示麻风病疑似症状的挂图,发放宣传材料,进行麻风病核心知识宣传,全区共发放宣传材料4000余份。
五、慰问救助困难麻风病人。到柳埠、仲宫、西营、华山、王舍人、港沟等街镇救助7名麻风病人,给每位患者1桶花生油、1袋大米、1袋面粉,港沟神武麻风病患者生病卧床,生活困难,救助现金600元。
六、麻风病家庭病床患者查体救助。7名麻风病家庭病床患者全部查体检查,并每人发放现金600元。
七、慰问住院病人。到xx市皮肤病防治院看望历城区住院的10名患者,给他们送去营养生活用品,每人1份。
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篇7
根据督查考核安排,现就20xx年麻风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东邻泾川、xx原,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原州区接壤,北与彭阳、xx原县毗邻,现为xxx政府驻地。全区辖17个乡xx、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大景区,有252个村、19个城市社区,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540米,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2018年末常住人口53.32万人,人口出生率10.68‰。常住人口中,城xx人口33.96万人,城xx化率达到63.7%。全区设有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1个,与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署办公,现有地方病防治专职人员4名。
二、麻风病防治现状
(一)总体发病情况。我区自1949年至今,累计报告麻风病病例42例,其中新发病例(2018年9月报告发病)1例,既往病例(均为1995年之前报告发病)41例;分布在11个乡xx27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其中大寨乡12例,峡门乡10例,柳湖xx6例,白庙乡3例,花所xx3例,崆峒xx2例,白水xx1例,四十里铺xx1例,草峰xx1例,麻武乡1例,城区2例。从地区分布看,其流行特点为点状散在分布。42例病例中,男性34人,女性8人;回族31人,汉族11人;瘤型30例,结核样型8例,界限型1例,偏瘤型1例,偏结核样型2例。有18例病例畸残,其中Ⅰ级13人,Ⅱ级5人。
(二)目前发病情况。我区现有麻风病现症病例1人(男,63岁,回族,柳湖xx南台村人),2018年9月6日在西京医院诊断报告为麻风病,9月13日经甘肃省两当疗养院实验室确诊为瘤型麻风病病例,9月19日在省两当疗养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后居家服药治疗,目前为期1年联合化疗已结束。现有麻风受累者8人(均为男性;回族8人,汉族1人;有4人存在畸残情况),分布在4个乡xx(大寨乡3例、柳湖xx2例、峡门乡2例、白庙乡1例)7个行政村,其中本地居住5人,外迁新疆1人,常住外地(银川市和华亭县)2人。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麻风病防治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事关群众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2013年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xxxxxx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崆防地领发〔2013〕3号),原区卫生局根据《规划》要求制定下发了《xxx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0年)》(区卫发〔2013〕10号),2018年区地病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麻风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崆防地病发〔2018〕21号),明确了全区麻风病防治工作重点和目标,为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提供了工作依据和组织保障。20xx年区政府分管领导及机构改革变动后,及时调整了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专题会议对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完善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区卫生健康局作为地方病防治工作牵头部门,积极落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工作职责,细化分解防治工作目标和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病情监测、部门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区财政局每年安排拨付1-2万元区级地方病(含麻风病)防治工作经费。区教育局将麻风病等重点地方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计划,各学校均开设“地方病防治教育课”,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讲授麻风病等地方病防治知识,并以学校为阵地,辐射周围群众,带动学生家庭,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觉参与意识。区融媒体中心配合相关卫健部门积极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通过电视台播放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片,进一步扩大地方病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和健康素质。区民政局将符合条件的麻风受累者及畸残人员纳入城乡低保,按规定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医疗救助。区残联将符合评残标准的麻风受累者纳入救助保障范围,为身体畸残的麻风受累者免费提供轮椅等康复设备。区地病办根据省市项目安排和相关工作要求,及时制定下发了年度工作安排和项目实施方案,筹划召开了项目安排培训工作会议,为确保年度麻风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强化培训督导,麻风病防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确保全区麻风病防治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始终坚持把培训作为提升能力的基础保证,通过积极参加省市培训、邀请市级专家授课、区级集中组织培训、乡级逐级延伸培训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区、乡、村三级麻风病防治人员的业务培训,重点突出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传播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能力和疑似病例的报告意识,逐步提高麻风病人早期发现、早报告和早诊断的水平。20xx年,区地病办(疾控中心)累计召开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1次,举办了2期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培训医务人员181人次。坚持把督查考核作为规范工作的有效措施,严格按照年初目标责任书及监测项目要求,定期对各基层单位麻风病防治工作进行督查考核,督导覆盖率100%,不断推动全区麻风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广泛宣传动员,公众麻风病防治意识持续增强。一是采取广泛宣传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以麻风病密切接触者、乡村干部和村医为重点人群,以麻风病发病乡xx的村社、患者家庭等为重点场所,充分利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集中宣传、入户慰问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以麻风病为重点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倡导“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理念,引导公众消除麻风病歧视,累计制作固定宣传展板15面,健康素养手册5000册,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折页、海报等2万多张,笔记本、抽纸、帆布袋、鼠标垫、水晶笔筒等健康促进品1万多件。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宣传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2018年10月,在平凉电视台播放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宣传片,宣传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教育群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二是积极开展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工作,2018年在柳湖、大寨、峡门、白庙4个乡xx共对43名群众和12名密切接触者开展了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其中公众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58.1%,密切接触者麻风病核心知识调查知晓率91.7%。三是有效结合麻风病监测项目,各项目单位充分利用下村入户开展麻风病可疑线索调查的机会,对村社干部、密切接触者、病区村居民等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或健康知识讲座,不断提升麻风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以健康教育带动项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四)加强患者管理,促进麻风受累者社会融合。2018年9月,我区报告1例新发麻风病例后,原区卫计局及时组织疾控中心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家属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动员患者前往定点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目前患者联合化疗已结束,区疾控中心、柳湖xx卫生院按照项目工作要求每季度对患者开展1次随访调查并及时上报系统。同时结合“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区麻风病受累者进行入户走访慰问等一系列活动,现场对患者日常生活、身体状况和存在困难等情况进行询问并重点解决,对生活中应注意的保健事项及个人护理方法进行了培训,20xx年累计发放了医用防护包和防护鞋等防护用品2次,共计18套,同时还发放了食用油、大米等生活慰问品。各相关乡xx卫生院将辖区现症病人及麻风受累者进行建档管理和重点监测,免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按照要求每年落实1次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及时开展随访检查和健康教育工作。
(五)规范项目执行,推动麻风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以中央补助地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地方病防治项目为支撑,注重常规监测与项目实施相结合,有序推进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20xx年,根据省、市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安排,区地病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20xx年xxxxxx麻风病监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崆防地病发〔20xx〕13号),成立了麻风病监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项目工作启动安排会议,在柳湖xx、大寨乡、峡门乡、白庙乡安排开展疫点监测、高危人群和现症病人监测工作,4个项目单位在本辖区有现症病人或麻风受累者的5个行政村开展主动病例监测,共登记调查297人,对符合麻风病可疑症状线索的69人及时进行追踪,并转诊至区级地方病定点医院(xxx第二人民医院),经皮肤科医师最终检查诊断,均为排除病例,对8例麻风受累者进行访视评估,对现症病人的15名密切接触者开展了医学检查。截至目前,年度项目工作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录入上报“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四、工作成效与体会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区麻风病防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在巩固防治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xxx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以常规监测为重点,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业务培训为基础,以宣传教育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了麻风受累者管理随访、培训宣传、执行项目等工作,通过电视台报道、电子屏幕等媒体传播,组织开展集中宣传,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健康促进品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积极引导公众科学认知麻风病,麻风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断提升,各项防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防治措施有效落实。工作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是防治工作的关键;二是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联防联控的工作队伍,着力提升各级医务人员防治能力是防治工作的技术支撑;三是充分发挥综合医院重点科室主动筛查,乡村两级覆盖面大、宣传范围广等优势,筑牢麻风病早期发现的第一道防线是防治工作的重点;四是广泛深入宣传,普及防治知识,引导全社会参与,努力消除歧视,为麻风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是防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五是建立有效的`督查考核机制,强化项目执行是推动防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实的有力保障。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区麻风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实现持续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麻风病防治力量比较薄弱。我区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少,特别是骨干人才匮乏,基层防治工作队伍不够稳定,影响了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二是麻风病早期发现诊断意识不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开展麻风病早期线索调查工作还不到位,医疗机构皮肤科等临床医师麻风病发现诊断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防治工作机制有待完善。麻风病防治工作中与相关部门协调推进、统筹开展经常性监测工作中配合还不到位,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防治机制还有待完善。四是宣传普及还不够深入。一些防治病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低,对麻风病的科学认知程度不高,宣传引导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认真落实各项防治策略,持续巩固防治成果,努力推动麻风病防治工作实现新突破,并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地方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定点医院要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在地方病患者早期发现、临床诊断治疗、专业知识培训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常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基层防治人员业务素质和防治能力。二是加强病情监测。继续把实施好《xxxxxx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作为工作重点,紧盯工作目标任务,突出防治重点,注重常规监测和项目实施有效结合,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对发现的可疑线索及时进行调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传染,控制麻风病传播风险。三是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重点加强对较偏远的乡村和重点村社的干部、群众及学生的宣传,提高群众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麻风病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实现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麻风病年终工作总结7篇相关文章:
★ 车间年终总结7篇
★ 天猫年终总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