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的教案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教案的制定,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具的使用,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搭船的鸟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搭船的鸟的教案7篇

搭船的鸟的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观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得出:外形美丽,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教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翠鸟美丽

嘴——红色羽毛——翠绿

本领高翅膀——蓝色

搭船的鸟的教案篇2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课文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本篇课文是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棵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3.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5.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

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设计说明:以小组形式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6.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让学生再认读。

7.脱离语境,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

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通过做“过独木桥”的游戏复习巩固。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小声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3.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

4.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设计说明: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由发散思维,有利于自由在读中品位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三、积累与扩展。

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第三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先指名读,再齐读。指名检查背诵情况。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习:边读边写。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搭船的鸟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正确认读本棵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学生自由谈观后感。

2、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

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6、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让学生再认。

7、脱离语境,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生字复习

出示生字词卡片,通过做“过独木桥”的游戏复习巩固。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3、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

4、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5、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三、积累与扩展

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检查朗读情况,先指名读,再齐读,指名检查背诵情况。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习:边读边写。

搭船的鸟的教案篇4

课题:

搭船的鸟。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

1、翠鸟的图片资料。(教师、学生)

2、教学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学前准备:

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教师、学生)

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4、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5、辨字组词。

搭()沙()

塔()纱()

悄()吞()

消()杏()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分钟)

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

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5、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6、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

1、教学小结。

2、指导书写。

(1)“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2)看清字形,认真书写。

3、一字组多词。

搭()()()

沙()()()

吞()()()

教学反思:

生动的质疑导入,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文本。学生通过读文,能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自己收集翠鸟的图片和资料,为学习课文增添了情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体会“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学习重点:

学习翠鸟外形的描写方法,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深入品味,理解课文(用时:20分钟)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齐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好第3自然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3、齐读第4自然段,把写翠鸟动作快的词作上记号。

4、把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画上线,读一读。

5、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

6、如果你看到一只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7、从“冲、飞”和“一下子、没一会儿”体现了翠鸟的动作快,和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鸟;

()的羽毛;

()的翅膀;

()的长嘴。

二、交流拓展,深化情感(用时:15分钟)

1、你收集的翠鸟的资料中有关于翠鸟捕鱼的内容吗?

2、小作者那么喜欢翠鸟,你喜欢吗?画出你喜欢的翠鸟吧!

(1)交流翠鸟捕鱼的资料。

(2)画出喜爱的翠鸟。

三、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

1、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想想你还认识什么鸟,有什么特点?

2、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3、交流自己认识的其他鸟,并说说它们的特点。

4、在田字格上书写本课生字。

搭船的鸟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场景。

3、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指导表达。

教学重点:品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场景。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指导表达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环节评析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虽然鸟儿会飞?但是今天我们却要来认识一只搭船的鸟。

2、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看到这个标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这是一只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船?

3、找出描写鸟的外形的句子,画横线。

找出描写鸟捕鱼时候的场景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感情朗读

以读促悟

1、抓住“拟声词”,读出人物的快乐。

(指导朗读“沙啦沙啦”)

2、抓住“颜色词”,读出翠鸟的美丽。

(1)指导朗读出翠鸟的美。

(2)找出颜色词:翠绿,蓝色,红色,读出颜色美。

3、抓住“疑问句”读出好奇的内心。

(指导朗读好三个“问号”)

4、抓住“动作”,再现翠鸟捕鱼的场景。

(1)从哪里可以看出翠鸟捕鱼的动作敏捷?

动词:冲飞衔站吞(重点讲解“冲”和“衔”)

(2)指导朗读,读出翠鸟捕鱼的快。

(3)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

5、抓住“语气词”,读出恍然大悟的心理。

(指导朗读“哦”字)

6、聚焦外形和捕鱼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四、学以致用

小练笔:猫捉老鼠

搭船的鸟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鹦、鹉”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2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到的细致,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翠鸟外貌、动作的语句感受“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做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谜语导入。

教师口述:身体小巧玲珑。羽毛鲜艳特别。鸣声清脆动听,疾飞捕鱼本领强,人人称它“叼鱼郎”。(谜底是一种鸟,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看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最先猜到。)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翠鸟。鼓励学生根据谜语的内容大胆想象,猜一猜,说一说翠鸟的样子,

展示图片:

教师提示:翠鸟属于鸟纲、翠鸟科。常栖息于溪涧边,以鱼为食。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为留鸟。翠鸟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格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翠鸟羽毛美丽,头顶羽毛可供作装饰品。但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内容与翠鸟有关,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它吧!(板书课题: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既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使孩子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感悟人与动物的和谐埋下了伏笔。采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倍感亲切。】

二、介绍作者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20xx年,享年94岁。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1936年毕业于莆田师范学校,1944年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全国劳模。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名誉委员。199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童话诗集《木偶戏》、《火柴盒的火车》;童话散文集《鲜花的早晨》、《蒲公英和虹》、《早晨的钟声》、《蒲公英的小屋》、《月亮的船》;散文集《小小的履印》、《搭船的鸟》、《洗澡的虎》、《在植物园里》、《山溪和海岛》、《英雄和花朵》、《曙》、《避雨的豹》、《你是普通的花》、《杂文集》、《唱吧,山溪》、《给爱花的人》、《开窗的人》、《晴窗小札》、《石羊及其他》、《旅踪》、《木偶人水手》、《龙眼园里》、《钟楼读书》;散文诗集《叶笛集》、《笙歌》、《灯火集》、《小郭在林中写生》、《会飞的种子》;诗集《轮船》;论文集《散文札记》;古籍译注《中国古典散文诗》;选集《郭风童话选》、《郭风儿童文学文集》、《郭风散文选》。

其作品《松坊溪的冬天》被选入小学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本第7课,还被选入六年级上现代在小学语文第28课;《松坊溪的冬天》还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本,鄂教版六年级第14课;《长江》被选入北师大版初一下册第一课;《叶笛》(二章)被选入河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钟楼读书》被选入小学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第5课。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父亲鹦鹉悄悄(重点指导生字后鼻音“鹦”等。)

识记字形:

加一加:婴鸟=鹦武鸟=鹉

熟字对比:消悄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多音字的词语:沙啦难道注意读准“啦、难”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难(dìde)啦(lāla)

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难(dìde)

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如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等;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如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难道、难能可贵等;3>不好,例如难听、难看。

nàn1>灾祸,困苦,如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等;2>仇怨,如排难解纷;诘责,质问,如发难、非难、责难等。

②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啦(lāla)

lā同“拉”。闲扯,闲谈。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la1>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2>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3>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5>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练读一读。

①这次洪水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灾(nàn)难,在救灾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nán),但是我们都能克服。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船舱】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

?船篷】覆盖在小木船上用来遮蔽日光和风的拱形物。

?撸】用嘴叼着。

?翠绿】船甲板下的内部空间,一般指船的载货舱。

?衔着】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拉、沙拉地响,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作者首先描写了鸟的(外形);接着描写了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然后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快);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

四、学习“会写字”

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亲、翠、吞”,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搭、沙、啦、响、嘴、悄、哦、捕”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羽”左右结构,左右基本同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翠、吞”和左右结构的字“啦、嘴”,学生练写。

搭:右上边是“艹”,不要写成“q”,“合”的撇和捺要舒展。

亲:上边“立”要扁,下横长。下边不是“木”字,竖带钩。

父:上边的撇和点要小,下边的撇和捺要交叉、舒展。

沙:“少”的竖没有钩,撇在右点的下边起笔,要长。

啦:整体要写紧凑。“口”要小,“扌”要窄一些。

响:左边“口”要小,“向”的撇在横上边,下框要宽大,框内的“口”要居中。

羽:左右要匀称,横折钩的横要短、竖要长,里边点要小,提要长。

翠:上下两部分都要扁。“卒”下横要长,一竖在下横上边出头。

嘴:“口”要小,偏上;右边两部分要写紧凑,“此”要扁,“角”里边是两横一竖。

悄:“肖”要窄,上边点要小,撇稍长;“月”撇变为竖。。

吞:横要短,撇和捺要舒展;下边“口”稍扁小。

哦:“口”要小,“我”要窄长,右边的斜钩要长,右上角有一点。

捕:左窄右宽,“甫”的上横要长,下框稍窄,中间一竖贯穿上下,右上角有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

1.初读课文后,你对课文题目是怎样理解的?(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2.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六、当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重点)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从而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希望大家能和翠鸟成为好朋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三、品读释疑

1.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我”喜欢这只翠鸟的?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我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儿的。(板书:翠鸟的外形美丽捕鱼动作敏捷、捕鱼技术高超)

2.画出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的句子。

(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①这段话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描写颜色的词语中体现了什么?(这段话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体现了翠鸟颜色的鲜艳。)(板书:羽毛翠绿翅膀蓝色嘴红色)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的?(文章通过两方面描写翠鸟的美丽。第一、翠鸟的颜色鲜艳美丽。第二、它比鹦鹉还漂亮。作者抓住颜色的词语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来描写翠鸟外形的。)

方法指导:抓重点词语想象理解课文:我们读描写翠鸟外形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可以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读完以后再说一说翠鸟的样子,这样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课文。)

③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翠鸟的漂亮、可爱,表达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指名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2)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①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这是对翠鸟捕鱼的动态描写。)

②你是怎样理解“一下子”“没一会儿”这两个词语的?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一下子”“没一会儿”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是很快,通过这两个词语说明翠鸟飞行的速度之快。)(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③找出描写翠鸟不予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一下子冲进水里”“飞起来了”“衔着一条小鱼”“吞了下去”是四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四个瞬间的动词说明翠鸟捕鱼时动作很敏捷,技术高超。)(板书:冲飞衔吞)

④翠鸟捕鱼有什么特点?(第一、时间短;第二、动作敏捷。)

⑤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翠鸟动作敏捷,表达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3)全班交流,深入探究:

①作者是怎样写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的?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来写翠鸟的美丽和使用准确的动词来表现翠鸟捕鱼动作敏捷和技术高超。

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深入探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阅读课文的结尾,结合课文题目交流:

①“搭”是“什么意思?(“搭”是“乘、坐”的意思。)

②“搭船”是什么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③一个“搭”字体现了什么?(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字,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④“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你从中领悟到什么?(“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篇末点题,使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让学生领悟到人与动物相处的快乐,激发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4.你喜欢这只翠鸟吗,为什么?(我非常喜欢这只翠鸟,因为它是一只漂亮的,充满灵性的鸟儿。)

5.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总结主旨。

1.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并且呼吁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板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的?

抓动物的外形进行描写:本文作者在描写翠鸟时,通过观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动作进行描写,先通过鲜艳颜色的词语写出了外形美丽的特点,再通过抓住准确的动词,使翠鸟高超的捕鱼技术跃然于纸上。

2.举例: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选自《翠鸟》

3.练一练:你喜欢什么小动物?认真观察,写写动物的外形。

六、课堂小结。

1.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从而让我们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学习了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七、主题延伸。

1.“与动物和谐相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找一找这样的文章读一读,也可以写一两句保护动物的标语。

2.保护动物的标语: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也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2)爱护鸟儿吧!不要让树木感到孤独。

搭船的鸟的教案篇7

1、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生字、生词以及阅读方法

2、小鸟搭船的小事进一步升华对自然的热爱,和谐相处

3、通过对一些简单生活场景作细致观察,发现生活之美,热爱生活

1、教具准备

2、对最近天气进行简单记录。通过天气变化来感知心情是否因此改变,初步感知美

3、提前了解学生家里养宠物的情况,并征求家长同意,合作为其拍几个镜头进行展示

1、针对教材内容,对文章进行整体脉络梳理,会读、写文中生字、生词;掌握语文课文阅读方法,通过对各个自然段的教学来进一步感知阅读

2、针对学生,通过语文故事来领略生活美,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主要通过问答,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诱导,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原则。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灵活多样;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

(一)单元介绍

(1)章节导入

由“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章节的标语导入

过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小夜曲》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美是什么?一个人的美又该如何评定?---(不能以貌取人,注重心灵美)

(2)整理章节大纲

课文+习作例文(习作单元)

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仔细观察,将所得记录下来

(二)走进课文《搭船的鸟》

(1)对题目做一个预测,引导他们联想

鸟还会搭船?

为什么要搭船?

怎样的船?怎样的鸟?

(2)学生自己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朗读

(3)、请学生挑一个自己最拿手的生字到讲台上来讲解自己是如何记忆的;在讲解过程中,纠正易错点(字写在黑板上)

要求:先写准,再写好看。注意观察字的结构,注意笔锋。

(4)、通过预测,带着疑问读课文

将含有生字的词圈出来,教学生如何记笔记(不同颜色的笔)、画圈、画三角形

(5)、易混淆的字(通过田字格细讲)

俏/悄/销/消/稍/哨

搭/嗒/塔

ò语气词

ó语气词

é吟哦

鹦鹉(都是鸟字旁,且鹉没有一撇)

理解课文,作者对哪些事物作细致观察?

翠鸟

天气、船、雨点——雨天船上的情景

第一段,师:这是一段怎样的旅程?

平平常常,回家探亲

蓑衣,用草编成的,“孤舟蓑笠翁”

笠,帽子

联系实际:世纪金源有一景区里面有蓑笠——引发学生共鸣

第二段,一只鸟飞到了船头

师:这只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的翅膀()长嘴()的羽毛

综合概述:()的小鸟

-------色彩艳丽,百里挑一,引人注目的鸟

变音

多么美丽啊(li a )——ya

第三段,作者疑问,什么时候来的?静静待在船头,站在那做什么呢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不得不,双重否定=肯定

连用三个问句,对这只小鸟的好奇,那么这些疑问有没有解决?

——引发兴趣,往下读

第四段,对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

具体描写{翠鸟} ----静态(第二段)

----动态(第四段)

师:找出描写翠鸟动作的词● ▲﹏(符号标注,做笔记)

刻画了动作敏捷的一只翠鸟(冲、飞、衔、站、吞)

师:我仿写了一个句子,一下子跳进水里不见了,又冲了出来,红色的小嘴叼着鱼,一口把小鱼吃了下去。

讨论

冲——跳。速度更快,迅猛。

衔——叼。衔,悠闲;叼,有咬的过程。

翠鸟捕鱼技术高超,还有轻松的意思(如衔着香烟)

吞——吃。速度更快(如猪八戒吞人参果连味道也没尝到,用的就是吞来形容)

一下子/没一会——表示时间之快

师:什么画面?

翠鸟看似搭船,实则时刻观察湖面捕鱼

师:有没有同学见过鸟是如何捕鱼的?从语文课本中联系到实际生活,语文也是源于生活

介绍鱼鹰,一种专门捕鱼的鸟,丰富孩子知识面——趣味性

第五段,朗读语句,注意语气词

情感:有趣、神奇——愉悦

写作对象阳光、正面

启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好漂亮——鸟笼?

搭船——嫌弃、赶走?

热爱自然、热爱小动物

搭船的鸟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我是一只飞翔的鸟作文8篇

描写鸟的作文400字推荐7篇

我是一只鸟的作文600字优秀7篇

我最喜欢的鸟作文400字通用6篇

鸟的自述作文600字6篇

我是一只鸟的作文8篇

我是一只鸟的作文优秀5篇

我是一只鸟的作文优质6篇

观察鸟的作文400字8篇

红军鸟的心得体会6篇

搭船的鸟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