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面试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面试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面试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笔在现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似乎很平常,可是只要我们细心挖掘,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引导孩子学习的东西。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动作得到迅速的发展,想接触更多的周围事物,他们需要观察、了解、解释,适应周围事物,他们需要探索,以求得自己认为满意的解释和答案,而笔是幼儿从小到大都能不断接触和感受到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无论在何时、何地幼儿都能接触和使用它们,有利于引起幼儿的探索欲望,而且鉴于大班时期,幼儿即将毕业,进入小学后将接触各种各样的笔,为了让幼儿尽早地了解笔,熟悉笔,本活动借助认识“各种各样的笔”,意在让幼儿了解各种笔的名称、特征、用途及执笔的姿势与正确的坐姿。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笔,了解不同的笔有不同的特点和功用。
2、对笔感兴趣,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圆珠笔、钢笔、毛笔,各种色彩的铅笔、蜡笔、水彩笔,墨水、墨汁及各类相应的纸。
2、各类书法作品(如图画、书法,钢笔字、铅笔字)。
3、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参观展览,了解各种各样的笔,激发幼儿对笔的兴趣。
1、让我们一起去参观笔博览会,看一看你认识那些笔?
2、幼儿自由讲述。
3、小结;小朋友看到有铅笔、水彩笔、蜡笔、圆球笔、钢笔还有毛笔。
二、操作探索,发现不同的笔有不同的特点
1、提问:请你去看看、玩玩,笔是什么样的?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选择笔看看、拆折,主要从外形特征、结构、村料上观察探索。
2、提同:你了什么笔?它是什么样的
(1)小铅笔的录音:我的外衣是用木头做的,有着美丽的图案,身体里有长长的铅,有的笔头上带橡皮。
(2)国珠笔:外壳是望料的,有笔芯,还有的有好几支笔芯呢。
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还发现有的圆珠笔有几个笔芯呢。你玩的圆珠笔笔芯是怎样出来的?
教师小结:有的轻轻一拧,有的是用力接一下,笔芯就会出来了。小朋友你能用身体做一支圆珠笔吗?“轻轻接一下,拧一拧。“
(3)钢笔:外売有的是用望料、有的用不绣钢做成,它的笔尖尖尖的,还有一个笔套
(4)水彩笔、蜡笔:都有各种漂亮的颇色。
(5)毛笔:录音小结:我们毛笔很特别,用狼毛、羊毛做成的笔尖,摸上去软软的,竹子做的笔竿直直的说说比比,了解笔的功用。
1、提问:这么多笔,请你再去写写画画,找找自已最喜欢的笔。幼儿採索各种笔的`功用探索钢笔能写字的奥秘。
2、提问:你最喜欢什么笔?为什么?
(1)铅笔:因为它的图案漂亮,而且写错了字用橡皮很容易擦掉,小朋友可以用它做么?(出示幼儿作业)
师出示素描、设计图纸。“大家知道他们用什么笔画出来的吗?”师小结。
(2)钢笔是怎么写出字来的?小实验:投器仪上请一名幼儿操作。师:原来钢笔要吸了墨水才能写字。我们一起来学钢笔吸墨水写字吧:身体扭一扭,吸点墨水,写字啦。
出示钢笔字,请幼儿观察:你们看这幅字是用什么笔写出来的?看上去怎样?
小结:钢笔字看上去很清楚,而且不客易褪色,可以保存很久。
(3)圆珠笔:你们喜欢圆珠笔吗?
小结:圆珠笔更换方使,带也方使。
(4)水彩笔、笔:可以画出色书解的用画
(5)毛笔:出示书:这是用什么笔写出来和画出来的?
小结:我们中国人很早以前就开始用毛笔写字,毛笔是中国人发明的,你们觉得自豪吗?这是用毛笔写的书法,这福是用毛笔画的漂亮的画,我们叫它国画。
四、拓展联想,了解特殊用途的笔
1、提问:除了这些笔,你还知道那些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各种笔、木工笔、油画笔、彩色铅笔、触笔、录音笔、电笔、电子笔等
2、小结:今天小朋友参观了笔博览会,知道了这么多笔,有的笔是用来写字、画画,有的用来化妆,有的人们生活来方便,它们的作用都很大。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再找一找还有什么笔?它有什么用?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你想设计一支什么样的笔呢?
活动建议:
1、活动前和儿共同收集各笔,丰富幼儿的知识,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讨论交流各种笔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内容,灵活地组织介绍各种笔的材料、用途、外观、使用方法等。
面试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了解跳长绳的技术要领,80%的学生可以掌握穿梭跳长绳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跳跃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下肢爆发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积极乐观、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跑入时机合理,路线正确。
?难点】
摇绳人与跳绳人配合默契。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检查着装.;4简单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穿越丛林大比拼
方法:每小组一名同学单腿跳跃至20米标志物处,往返跑回与第二名同学击掌,第二名同学出发,直到最后一名同学跑回,先完成的小组为胜利的小组。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分成四个小组。
2.热身海豚操:
(1)海豚摇摇头;(2)海豚伸伸腰;(3)海豚出水跳 (4)海豚摆手脚;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着火了,熊大熊二都在忙着救火,我们要不要去帮忙呢?消防员叔叔都很厉害,能穿越各种障碍,穿越火线到达起火点,你们想不想像消防员叔叔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消防员叔叔的本领—跳长绳,以后可以帮助熊大熊二救火保卫森林。
2.示范: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在火场中四周都有火焰,那我们如何穿越火线呢?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穿越火线的技能。两名同学帮助老师摇绳,老师进行跳长绳的跳跃演示。
教学组织:双列式队伍站于摇绳者的左右两侧。
3.讲解:当绳子从地面往上走时,进入绳中的起跳区域,在绳快要打地面时迅速双脚起跳,当绳到达头顶时迅速从一侧跑出。
口诀:看绳准,抓时机,两步快跑绳中跳,离开及时不拖沓
4.练习:
(1)原地跳绳:
站在绳外侧,摇绳同学慢速腰绳,学生站在左侧观察绳运动,并且做出跳起的动作。重点在于感受跳起的时机。
(2)单侧跳绳:
摇绳者慢速摇绳,学生尝试跳入跳出。
教学组织:分成四组。
纠错:教师巡视,对于学生问题进行个体纠错,并且观察学生存在问题,练习结束后进行集体纠错。
(3)分组练习:
摇绳者摇绳速度加快,学生跳入跳出练习。
(4)穿越火线实战演练:
分成1、2两队,各站成一路纵队分别站在绳子同侧的两端。正摇绳,甲队第一人跑入跳一次后,从反面跑出绕到异测摇绳人后站在乙队排尾;乙队第一人在甲队第一人跑出后,立即跑入跳一次,从反面跑出,绕过异侧摇绳人后站在甲队排尾,依次轮流跑完。
辅教材:推小车游戏,距离10米处设立标志物,小组组内两人一组依次出发,先跑完小组为胜利,失败的小组需要帮助老师与体委共同整理器材。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分成四个小组。
(四)结束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练习。主要活动手臂肌肉和腿部的肌肉。
2.教师集合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以鼓励为主,培养运动参与意识。
四、场地器材
田径场、长绳4条、录音机1台等
五、负荷预计
面试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瓢虫》是一首语言优美、结构精炼、富有童趣的诗歌,可爱的“瓢虫”在作者的笔下俨然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调皮、可爱、活泼拟人化的形象,非常适合幼儿欣赏、朗诵并进行仿编诗歌活动。诗歌在活动中借用教具背景图,引导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瓢虫指偶,边操作指偶边创编儿歌,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会用肢体语言大胆模仿瓢虫的'动态。(重点)
2.了解瓢虫的特征,尝试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难点)
3.愿意关注瓢虫等小昆虫。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瓢虫指偶人手一个。
2.儿歌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猜谜语:身体圆圆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
飞会爬真灵巧。幼儿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
2.教师出示瓢虫指偶,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教师模仿瓢虫动态,边动作边念诗歌第一部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诗歌背景图,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的第一部分。
2.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瓢虫沿着什么小路去别人家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并引导全体幼儿朗诵句子。
提问:小瓢虫停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并引导全体幼儿朗诵诗歌中的句子。
3.小结:老师把这首好听的诗歌画成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绘制图谱。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朗诵诗歌。
引导幼儿边模仿瓢虫动态(脚步匆匆、沿着小路飞、钻进草丛等肢体动作),边完整的朗诵儿歌。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进行仿编诗歌。
1.出示第二部分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仿编。出示诗歌图谱。师幼一同朗诵诗歌。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记忆诗歌内容。
提问:小瓢虫停在了xx,变成xx。你觉得小瓢虫还会停在哪里呢?变成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引导)。
幼儿将仿编的诗歌结合图片朗诵。将自己仿编的儿歌念给旁边幼儿听。
3.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儿歌。
4.幼儿为自己仿编的诗歌起名字。
5.操作指偶,再次朗诵诗歌。
【活动延伸】
语言表演区利用幼儿做的瓢虫指偶,套在手指上,跟小伙伴合作起表演朗诵诗歌。
附:儿歌《瓢虫》
瓢虫,瓢虫,老是脚步匆匆,不知道要去哪里,沿着玫瑰小路,
去谁家串门?来来来,
停在我的手指上,一动也不动。
变成一枚闪闪的钻戒吧。瓢虫,瓢虫,
老是脚步匆匆,不知道要去哪里,钻进芒草丛中,去谁家串门?
来来来,停在我的胸前,一动也不动。
变成一颗夺目的纽扣吧。
面试教案篇5
一、课程标题:
?夜莺的歌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呻吟、宛转”等词语,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读懂课文,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了解课文1-3自然段和最后2个自然段的相互照应。
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四、学生准备:
1.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2.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有关材料。
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硝烟,那里的人们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五.教学方法:
启发法,讲授法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录音,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你们听过它们的歌声吗?(板书:夜莺。)
2.播放夜莺歌唱的录音。
3.过渡语: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4.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补充)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测预学情况,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关于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2.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全完共有几部分?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3.交流归纳。
(1)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这篇课文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
全文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
1.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分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下来。
2.各组就课文的四部分,分别进行自学,画精彩句子。
3.交流精彩句子,读句子,各小组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2)有时候学夜莺 ,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四)课堂反馈: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并且请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
教师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
(六)作业设计,强化积累
1.摘录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红红的雨花石》。
七、板书附录:
夜莺的歌声(宛转)
巧周旋
传情报机智
灭敌人勇敢
站岗哨热爱祖国
八、教学反思
关注求学快递网教师资格证专题带您了解20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说课稿、20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说课辅导、20xx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说课稿范文、20xx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说课稿等资讯,让您轻松备考教师证考试!
求学快递网教师资格证专题的小编们根据网民搜索习惯第一时间公布了20xx年教师证考试报名时间、20xx年教师证报考条件、20xx年教师证考试历年真题、20xx年教师证面试指导、20xx年普通话考试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等最新的考试资讯,为方便您随时了解教师证相关考试信息,请收藏求学快递网教师资格证专题。
面试教案篇6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数学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能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苹果的图片,5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6个苹果,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如计算苹果总数(6+6+6+6+6=6×5)。接下来,教师提问从第一个篮子里拿出一个苹果,相当于拿出了这个篮子苹果数的几分之几?如果从每个篮子里各拿出一个苹果,一共拿出了几分之几?给大家讨论的时间,适当提示学生,相当于拿出了几个1/6,列分数加法式(1/6+1/6+1/6+1/6+1/6)
得出结果,询问大家的计算方法,然后问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连加算式,并启发学生列式 ×5。师生共同完成计算过程。
2、让学生尝试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教师把 ×5改为5× ,师生共同完成计算。
3、把苹果放回篮子,重新取出,每个篮子各取2个,让学生试着列出算式(2/6×5),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得出结果不是最简分数,应该约分。(有的会在算前约分,有的在算后约分)让同学讨论,哪个更简便。这时可以出一些题,让同学竞赛计算,体会算前约分的重要性。(7/30×10)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课本中试一试的习题,4/5×3=?,5×1/3=?
学生掌握算法后,在具体实际问题中应用。拖拉机耕地,每小时耕这块地的1/9,一天工作7个小时,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来总结今天的收获:
1、分数乘整数的算法;
2、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数学。
五、布置作业
老师从学校走到家要2/7h,走路的话每小时走5km,骑自行车的话,每小时14km,开汽车每小时走30km,回家的方式不一样,走的路线就不一样,请同学计算每条路线分别要走多少千米。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1、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1/6+1/6+1/6+1/6+1/6=(1+1+1+1+1)/6=5/6 6+6+6+6+6=6×5
=1×5/6
2/6×5=10/6=5/3 =1/3×5
15/30×10=?
面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组词和听写,并能正确读写“无瑕、兀立、嶙峋、波澜壮阔、峰峦雄伟、连绵不断”等词语。
2。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掌握引用、对比、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2。能够模仿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学会用写景手法描写景色。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语言特点,掌握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课时:2课时
教具:桂林山水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下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歌曲。
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展示,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 我们忍不住想去桂林看看,并赞叹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散文,跟随作者的眼睛,去一睹桂林的风采!)
(板书:第2课 桂林山水)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标出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现重要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分排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引导学生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
(3)桂林的山
(4)桂林的山水
4。攻克生字词:
请学生读出8个生词,并进行组词;
(三)深入阅读、攻克难点
分段研读:本文每个段落的主题都很鲜明,整体形成总——分——总结构,进行分段研读非常适合。
1。第1段,统领全文:前面我们已经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学习第2段。(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以这7个字为纲,统领整篇课文)
2。第2段,漓江的水:
(1)请一名同学读第二段,教师重点讲解:波澜壮阔、无瑕
(2)攻克重点:体会作者描写漓江水所采用的手法
a。作者要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先写大海和西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b。作者写了漓江水的哪几个特点?具体是怎么写的?
(板书:漓江水:静、清、绿)
静: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学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学生: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学生:绿的仿佛那是一块翡翠。
这里,采用了排比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漓江的绿水比喻成一块翡翠。
(3)第3段,桂林的山:(板书:桂林的山:奇、秀、险)
a。请一名同学读第3段,重点讲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b。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找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呢?描写山的特点又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
奇、险、??
对比、比喻、排比
(4)第4段,桂林山水:
a。请一名同学朗读,重点讲解:连绵不断
b。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是怎么描述“舟行碧波山,人在画中游”的?
(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总领全篇,又分别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进行景色描写,最后写桂林的山和水汇成一副美丽的画卷,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作者在描写景色时,用了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桂林的语言跟美景一样,格外美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描写你所见的一处风景。
3。我们的祖国,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画卷一样。同学们,如果你们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培养自己开房的胸怀。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模仿文中描写漓江水的写作手法,写一篇6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你所见过的或者特别喜欢的风景。
八、课堂小结:略
九、板书设计:
桂
林 漓江的水:静、清、绿
山
水 桂林的山:奇、秀、险
甲
天 山和水:舟行碧波山、人在画中游
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2篇《小学语文面试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面试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对老师写教学设计有很重要的影响,那么当我们拿到一篇课题,我们应该分析什么?
1.首先分析教材涉及的领域。每个领域所涉及的内容侧重点不一样,但是又有联系的。
2.其次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课题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内容而确立的,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科三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三个组成部分。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教学目标的主语是学生,“学生掌握或了解了什么”而不能说“使学生掌握或让学生了解等等”。其次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目标一定要有针对性,切记目标过大、空洞。最后所设计的目标要能体现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设置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得出的,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教学难点是指教师难教、难讲,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一小部分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是指以教师为主导,采用能够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方法。
教法有很多种,例如:情境教学法、听唱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学法的指导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形成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更要注重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教学思路的条理要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注意时间的分配;
板书清晰明了,特别是课题的书写要清楚;
教学形式灵活多变,范文,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能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情绪情感的掌握。
在熟知了这些基本教学框架后,大家要合理分配20分钟的准备时间,可15分钟写出完整授课思路,剩余5分钟留给自己,看下重点环节,或者自己要突出的一些方法,在备课室内模拟练习。
面试教案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