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优秀教案中的分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迎新年活动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迎新年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3、能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出集体荣誉感,和热爱民族文化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活动中的乐趣
难点:理解歌曲含义,体验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气球、彩旗、彩链、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布置“过年”墙,营造一个新年的氛围
2、迎新年:全班同学一起快乐的歌唱《新年好》,感受歌曲的快乐气氛
谈话,怎样过新年?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把想象的新年大胆的用简的语言说给大家听
3、音乐律动:孩子们一起边唱歌边跳舞,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4、手工活动:粘贴彩旗、彩链、窗花等,感受新年热闹气氛
5、游戏:通过 丢手绢、贴膏药游戏,让孩子感受体验新年的快乐与向??
6、庆新年:老师先带头表演,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并主动表演
7、长大一岁:制作新年贺卡送给爸爸妈妈,并对他们说声"我爱你们",让孩子学会说爱
教学反思
通过《新年好》这一活动,让孩子感受新年气氛,并了解认识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与文化。
整个活动成功之处在于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体现出来。活动从“认识新年——迎新年——庆新年——长大一岁”四个方面。通过组织、谈话、歌曲表演来加深对新年的认识与兴趣、热爱,在此同时也增进小朋友间、老师间的感情。体验了集体生活快乐,也感受了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增长了知识。
活动设计背景
又是新的一年,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一年的开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让孩子感受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设计这一活动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迎新年活动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准确演唱歌曲,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过程与方法:谈一谈过年的情景与心情,带着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与表演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新年好》,使学生了解国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习俗。
二、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1、课件出示贺卡图片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新年(元旦)
2、谁能说说元旦是几月几日啊?
生:一月一日。
3、新年简介:
1月1日通常称为元旦、新年,也叫阳历年,是公历一年新的`开始,人们都用各种形式来庆祝元旦,如唱歌、跳舞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庆祝新年的歌曲,来祝贺即将到来的新年(元旦)。
(二)情感导学
1、板书课题新年好
2、同学们先和老师读一遍歌词。教师根据节奏领读歌词,学生跟读
3、教师播放《新年好》动画,学生欣赏。
4、教师教唱,学生学唱。
5、教师指导学生准确演唱《新年好》。
注意: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强化训练
采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新年好》,三个大组比赛唱、男女比赛唱、自我推荐演唱等。
(四)审美创造
1、看书,在处填上新的歌词,唱给别人听。
⑴看一看,歌曲中哪些词让我们改?你想怎么改?
⑵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填词。
⑶大家把填好的词唱一唱。
2、师:能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吗?我们一起做一做,你喜欢谁的动作,就学一学。
(五)合作学习体验创新
1、猜谜语:
(1)一对小酒杯,好象小姐妹,一碰就唱歌,“叮咚”声音脆。(碰钟)
(2)是鱼不下水,总是张着嘴,要它嘣蹦响,敲头不敲尾。(木鱼)
2、合作创编:
师生讨论打击乐器用什么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然后分小组表演。
(六)欣赏《过新年》
师:刚才我们非常投入地唱了一首外国小朋友的新年歌。现在我们在家一起来欣赏一个属于咱们中国小朋友的新年歌----《过新年》
(七)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新年好》,让我们在全体演唱一遍《新年好》。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迎新年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大概知道新年的特殊意义,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2、学习专心地倾听同伴的发言。
3、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发展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
2、一幅关于太空的画面,包括太阳、月亮、星星和坐着飞船的小朋友的单个形象。
3、学习新词:遨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什么是新年"展开讨论。
提问:你觉得什么是新年?你为什么喜欢新年?
二、组织幼儿欣赏诗歌。
1、第一遍欣赏诗歌后,让幼儿知道诗歌的名称,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第二遍欣赏诗歌时。教师边朗诵边出示图片,边请幼儿说说星星、月亮、太阳是怎么回答的,并学一学他们说话的口吻(如细声、大声、高声)。
3、带领幼儿完整的欣赏诗歌,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理解说说新年到底是什么。教师以"xx小朋友说……"的方式进行归纳。
迎新年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年的意义,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感受新年带来的乐趣。
3、感知儿歌的内容,丰富象声词语。
活动准备
1、鞭炮。
2、鼓。
3、新年挂图。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引出新年的含义,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亲爱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你们喜欢过年吗?(幼儿作答:喜欢)那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动作,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好吗?
2、出示鞭炮,模仿点燃的动作,让幼儿回忆新年的场景。
3、教师小结:啊,刚才老师做的动作是放鞭炮的动作,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才放鞭炮呢?哦,是新年的时候,那新年除了放鞭炮,我们还怎么样做呢?(幼儿讨论)哦,除了鞭炮,我们还做一桌的好菜,还到爷爷奶奶家去走亲戚,然后爷爷奶奶给我们压岁钱,还给我们买新衣裳,那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新年呢?(幼儿回答:喜欢)
4、出示新年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新年的过法。
如:小朋友们喜欢过新年,那我们来看一看还有谁喜欢过新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好不好?我这里有幅图,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新年的,好不好?
5、一边让幼儿观察画面,一边引导幼儿朗读儿歌。
6、分组让幼儿一边朗读儿歌,一边做动作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7、进行接说的游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如:教师说:“大钟撞一撞。”小朋友们说:“当--当---当当当,教师说:“小鼓敲一敲。”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鞭炮放一放。”小朋友们说:“啪—啪—劈劈啪。”教师说:“新年真热闹。”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教师说:“小手拍一拍。”小朋友们说:“啪—啪—啪啪啪。”教师说:“小脸亲一亲。”小朋友们说:“吧—吧—吧吧吧。”教师说:“小脚跺一跺。”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大家新年好。”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
8、请个别幼儿朗诵儿歌。
9、请个别小朋友分别做大钟、小鼓、鞭炮,然后再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撞一撞、敲一敲、放一放的动作。
10、引导幼儿集体背诵儿歌。
11、教师总结:学会了新年儿歌,回到家里就可以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背儿歌了,我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会非常高兴,亲亲你们的脸蛋,夸你们是好孩子的,小朋友们,最后让我们为新年一起快乐起来吧。
迎新年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铃铛随着音乐节奏欢快的歌唱。
2、让幼儿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ppt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大鼓》音乐,一起复习儿歌.
师:我们什么时候要用大鼓来庆祝呢?
2、师: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时你会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呀?
过年时,我们除了可以说出新年的问候,还可以用唱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美好的祝愿.
二、唱唱说说。
1、师:出示新年图片,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说出图片里的人在做什么?同时引导幼儿说出歌词。
2、教师一边拍节奏一边说歌词,并请幼儿说说。
3、播放ppt《新年好》歌曲
4、请幼儿伴着音乐一起演唱。
5、师幼共同唱。
三、展示分享、情感激发
1、展示分享:幼儿可分为三组,小鸡队一组,小鸭队一组,小猫队一组,看哪组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摆动小乐器,对摆动的好的提出表扬,并请他上来让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一学!
2、情感激发:师:小朋友,我们除了可以用唱歌、跳舞来庆祝新年,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庆祝新年呢?(小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等)
四、扩展放松。
师放听音乐,幼儿自由找好朋友一起表演。(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反思:
?新年好》是12月底为迎接新年到来而准备的一节音乐活动课,为了配合新年的气氛,特别找来与之匹配的新年好flash,使气氛更为欢快与高兴。
目标的反思:制订的两条目标还是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一条是音乐目标,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是以节奏为主线,让孩子使用小乐器与音乐一同唱唱跳跳,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但在制定过程中应明确节奏的目标,不能又有唱的目标又有节奏的目标。第二条目标,情感的目标,孩子们都很乐意在音乐的气氛中欢快的唱唱跳跳感受新年到来的气氛。
流程的反思:流程还是较流畅的,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但在每个环节中的过渡中语言的把握还需要斟酌,如:在导入时的大鼓过度到新年时,可以更精练些,并能更承上启下些。在环境的提供与创设中,我提供了各种不同的乐器,(手铃,棒铃,铃鼓,沙铃,等)引导他们能与材料的互动,但由于过多种类的乐器投放使孩子并未能集中明白自己乐器的特点,如果,能够就投放一种或而种乐器让孩子们能学会或知道了手零或棒铃的使用方法我想这节课也就有了它存在的价值。在整个活动中,我觉得自己还是说的太多,尤其是在过新年时会做些什么,如果,当时老师变一个话题,说小朋友你们新年都会做什么来庆祝呢?这么一个开放的话题,孩子肯定很兴奋乐于来回答,当孩子们一个个回答完后,此时老师再将孩子的各自经验进行归纳、提升帮助,为他们在后面的操作中提供更大的帮助与自信。
这节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孩子始终投入在活动中,他们能与材料积极的互动,这可以从他们的高兴地唱唱跳跳中反映出来,基本每个孩子都乐意欢快唱唱跳跳。
迎新年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2、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鼓、钹、鞭炮的声音。
活动过程:
1、练声
根据533|15|531|6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教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教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
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想不想听听啊?”
(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
教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
教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动结束:教师:“我们一起去放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欣赏歌曲和儿歌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亲手布置活动环境,做鞭炮等等,增添新年的喜庆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积极参与,情绪高涨。
迎新年活动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新年临近,各班都在忙忙碌碌地为新年晚会做准备,幼儿园处处洋溢着迎接新年的快乐气氛。恰在此时,我园教职工接到了为灾区人民募捐冬衣冬被的通知。那天,我利用幼儿午睡时间将捐赠物打包装箱。起床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对我的捐赠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目标:
1.尝试将物品归类并统计同类物品的数量。
2.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了解灾区人民的需要,产生关心他人的情感。
准备:
1.《新年好》音乐磁带,有关灾区受灾情况的课件。
2.超市的宣传资料,剪刀。
3.四只箱子。统计用的纸和笔,各种物品的标记。
4.教师募捐时的录像片段。
5.简单了解邮寄的知识。
过程:
一、激发情感
1.幼儿在《新年好》的音乐声中想象过年的快乐。
2.快过年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可是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就不像我们这么开心了,为什么?请你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有关灾区受灾情况的课件。)
3.他们遇到什么事情了?他们过年还能开心吗?你看了心里觉得怎么样?
4.小结:这些地方的小朋友遇到水灾、火灾,他们在我们开开心心过新年的时候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有的还失去了亲人,实在是太可怜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二、了解需要
1.想一想,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为什么呢?(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如灾区人民需要食品、衣服、日用品、药品、钱等。)
2.超市给我们送来了许多资料,看看哪些是灾区人民需要的,请你们把它们剪下来。(幼儿操作。)
三、尝试分类
1.你们为灾区小朋友准备了什么?(教师在幼儿回答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物品按功用分类,例如幼儿说到饼干,教师就说“这是吃的”。)
2.我们怎么把这些东西送到灾区呢?(教师在幼儿回答时可以追问,逐渐引导幼儿懂得要将物品装箱,以便运输。)
3.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只箱子,你们想一想怎样装箱才能让灾区人民一看就知道哪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将不同用途的物品分类摆放,并在箱子上做上标记。)
4.请你们为不同的箱子做标记,然后按标记把东西分类放在箱子旁边。(教师提醒幼儿将物品摆放整齐,以便统计。)
四、完成心愿
1.(播放老师募捐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袋子上的小标签上写了什么?想一想这些汉字和数字代表什么?(幼儿讨论。)
2.原来汉字是告诉别人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数字是告诉别人这些东西有多少。有了这样的标签,救灾工作人员就方便多了。
3.幼儿自由结成小组进行统计,各组之间互相检查。
4.现在请每组小朋友将自己组的东西装进箱里,并在标签上写上数量。
5.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送邮局。)
6.在送邮局之前,我们还要写上邮编、地址、收件人和寄件人等信息。(教师示范。)
延伸活动:
1.动员幼儿与家长为灾区人民捐献物资,注意物资要易保存、易邮寄。教师协助幼儿将物品分类装箱,统计数量,并邮寄给灾区人民。
2.师幼一起欣赏红十字会颁发的捐助证书,分享体验助人的快乐。
评析
“大家都来过新年”是源于中班“过新年”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组织体现了以下特点:
1.捕捉契机
当幼儿对已打包的捐赠物资表现出浓厚兴趣时,教师敏感地意识到让幼儿参与这样的募捐活动将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并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成人中全面发起的“捐赠救灾”活动,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2.贯穿情感主线
整个活动贯穿情感主线,通过看录像感受受灾地区小朋友的困苦,讨论灾区人民的需要以及怎样为灾区人们选择、准备合适的物品,尝试分类摆放物品,制作标签以便运输。整个活动流程使孩子们沉浸在“用爱来关心他人”的情感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回归真实生活
在延伸活动中,教师将模拟的活动情景、场景还原为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完成献爱心的心愿。当红十字会的捐赠证书到达幼儿手中时,幼儿获得了“帮助他人自己也获得快乐”的真实体验,这提升了活动的价值,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迎新年活动教案篇8
教案目标:
1、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3、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教案准备:
1、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
2、剪刀、水笔、蜡笔。
3、录音机、磁带。
4、课件一个。
5、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
教案过程:
(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幼儿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结婚我们去喝喜酒。
幼儿b:我家饭店开业也放了鞭炮。
幼儿c:国庆节的时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儿d:放鞭炮了,要过新年了。
(评析:幼儿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当看到五彩缤纷的礼花鞭炮时,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也给了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
幼儿a:过新年时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
幼儿b:爸爸妈妈还会给我穿新衣服呢。
幼儿c:我的爷爷给我送了100元压岁钱。
幼儿d:还要说一些祝福的话,我的阿姨去年打电话祝我们新年快乐。
(评析:适时播放课件起了调节作用,尽管都是看,但内容不一样,幼儿不会感到厌烦,通过课件的欣赏加深了对过年习俗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小结: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评析:通过边看边听的形式来帮助幼儿了解过新年习俗的由来,直观易记且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三)、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1、师:“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在热闹愉悦的音乐声中互相拜年和发红包。
第二组:合作舞龙舞狮。
第三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组:设计制作贺卡、做窗花、制作简单的春联。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过新年”的小组活动。
(评析:通过分小组的庆祝活动满足了幼儿想过新年的愿望,并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愉悦的体验,使幼儿的情绪和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1、思想: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2、小朋友们一起带着自制的贺卡、春联和窗花,舞着狮子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带着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
迎新年活动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