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要灵活应变,结合实际教学进度,确保教师能有效应对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在教案中设置适当的反馈机制,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好朋友的脸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好朋友的脸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好朋友间互助友爱的真挚感情,体验与好朋友相互了解、沟通,相亲相爱的快乐与幸福。
2、能用语言表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以及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事情。
3、理解好朋友的含义,知道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活动准备:
课件:教师、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自己和好朋友的照片,引出今天的话题《好朋友》。
二、展开
1、教师通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引导幼儿介绍好朋友的外貌特征。
(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好朋友的名字。
(2)教师出示图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3)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请幼儿猜一猜他是谁。
2、引导幼儿在感受、讲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好朋友的含义,进一步激发对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幼儿感受朋友之间的关心和照顾。
(2)引导幼儿互相说说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你和好朋友之间是怎样做的?
好朋友生气、生病、吵架了怎么办?怎样做两人会成为好朋友?
小结:喜欢在一起、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谦让的人会成为好朋友。
3、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好朋友的爱好,加深对好朋友的理解。
(1)教师以图示形式介绍自己好朋友的爱好。
(2)引导幼儿介绍好朋友的爱好。
三、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故事《我们都是好朋友》。使幼儿知道只有遇到困难相互帮助的朋友,才算是真正的朋友。
好朋友的脸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数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民族娃娃的贴片教具,数字卡片(1、2、3、4),“+”、“—”、“=”符号卡片,算式卡(4以内的所有算式),《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或对数。例:“对4”的游戏,老师报“3”,幼儿要报“1”,合起来是4。可采取两名幼儿进行挑战赛,看谁对的又快又正确。
2、学习4以内数的加法。认识“+”、“=”。
(1)教师口报应用题师:幼儿园来了一个藏族小朋友,后来又来了两个维吾尔族小朋友,现在一共来了几位好朋友?(并出示教具)
(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样算出来的?(先来了1个,后来又来个2个,一共来了3个小朋友)。
教师出示卡片;1、2、3,提问:这几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并贴在与贴片教具相对应的地方)
(3)出示“+”和“=”符号卡片,并把其放在“1、2、3”数字中,形成算式:1+2=3。师:“+”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义,“=”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和在一起念1+2=3。我们用这个算式可以表示刚才的事情。
(4)幼儿学念算式。
(5)练习4以内其他加法算式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选择正确的算式表示
3、学习4以内数的减法。
(1)教师口报应用题师:花园里有4个小朋友在跳舞,走掉了2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呢?
师:剩下2,这个数字式怎么得来的?
(2)出示“—”,认识并理解意义,形成减法算式。
师:“—”就表示去掉的意义,可以用来记录刚才的事情。例式:4—2=2,幼儿跟着读。
(4)练习4以内的其他减法算式。
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选择正确的减法算式表示。
4、幼儿操作练习,完成幼儿用书:添上正确的符号,形成算式。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好朋友的脸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画人物画的技巧。
2、学习用发型和服装的不同,区别人物。
3、会为画面添画背景。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图画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站在前面(可全班分几个组,手拉手站互相观察)。指导幼儿观察手拉手站立的小朋友的姿态及人物的发式,服装的不同。
2、示范画人的方法,由头到躯干到四肢,任意用三角形、长方形组合人物的服装。
3、幼儿进行绘画,先画自己最好的朋友,是男孩、女孩,穿的衣服是裙子还是上衣和裤子,启发幼儿在认真观察后再动笔画,并画出自己和朋友手拉手的友好关系。指导中注意幼儿画画姿势及握笔方法,并引导幼儿从好朋友的主要特征上来画出人物,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的创新思维,并鼓励幼儿添画与画面相关的背景。
4、展出幼儿作品,大家欣赏评价,特别是观察细致、反映好朋友特点突出的幼儿,给予鼓励。
活动建议:
1、 配合班上幼儿之间友好关系进行绘画。
2、幼儿关心伙伴,并会有条理的观察。
活动反思:
为了加强幼儿的绘画技能,首先就是要激发幼儿画画的'兴趣,我们先不管幼儿画得像不像,而应该去指导幼儿,培养幼儿,帮助幼儿提高画画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评价各幼儿的绘画特点、色彩、线条、比例等画面效果,让幼儿形象、直观的欣赏作品。体验到绘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好朋友的脸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新歌《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热烈情感。
2.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根据图片的暗示掌握歌词并主动匹配旋律,填词演唱歌曲。
3.努力用美好的歌声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呼唤人们关心爱护大自然。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图片(小兔、小鸟、小鱼、熊猫的大自然家园被污染后的样子。第二幅:环境恢复以后的样子)
2.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律动活动。
师:听,森林里快乐的音乐会开始了,小动物们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快乐地舞动吧。
师:天黑了,森林里慢慢地安静了下来,小动物们回到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
2.复习儿歌《梦》。
第一遍,一幼儿朗诵,其余幼儿随钢琴伴奏哼鸣。
第二遍,众幼儿集体朗诵。"小兔的梦是绿绿的`,蝴蝶的梦是红红的,小鸟的梦是蓝蓝的,小鱼的梦是青青的,大家的梦是甜甜的。"3.新授歌曲师:本来小动物的梦都是这样甜美啊、温馨的,可是昨天晚上,它们做的梦都是很不开心的。
(1)教师出示挂图1描述图片中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以及小动物们伤心地样子。
(2)教师提问:小朋友,梦里的情景你喜欢吗?为了不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变成这样,平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是啊,我们应该留一片绿草给小兔,留一片蓝天给小鸟,留一片清泉给小鱼,留一片森林给熊猫。
(4)教师针对小结提问:刚才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吗?
(5)朗诵歌词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小动物们听见了,让我谢谢你们,他们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小朋友说的和小动物们说的和在一起就是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说一说好不好?
师:让我们跟随熟悉的旋律一起来说一说。
师:最后两句小动物们说得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声音要怎么样呢?
(6)幼儿尝试自己填词演唱。
①幼儿自由随歌曲旋律填词演唱1-2遍。
②教师带幼儿一起演唱。
③针对幼儿歌唱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什么地方没有和音乐很好地配合?
④重点:清泉,(节奏的变化)森林(低音)⑤请幼儿集体随钢琴伴奏集体演唱。
4.总结歌曲为我们展示了这么一副美丽的图画,如果我们平时能很好的保护环境,这幅图画就能变成现实的优美环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唱歌曲时,旋律就隐约地展现出来了,在幼儿匹配歌词时,虽然幼儿是在讨论、交流,但教师弹奏的旋律间接地引起了正在操作的幼儿的注意,致使他们完成图谱后都愿意跟着旋律试着唱一唱,最后幼儿学会完整演唱歌曲后,也能听旋律自主演唱其他图谱。
好朋友的脸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的形式勾画人物的脸部轮廓和发型特点。
2.学习正确的运用毛笔进行彩绘写生。
活动准备:
请幼儿互相观察好朋友的长相、发型等主要的外形特征。
颜料、毛笔、漱笔筒、调色盘、饭衣等作画工具。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的形式勾画人物的脸部轮廓和发型特点。
活动难点:学习正确的运用毛笔进行彩绘写生。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活动之前我们先唱首歌吧!(师生共同唱《拉拉勾》)
“你的好朋友是谁?他长什么样子?”“你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通过引导幼儿讲述好朋友的好,加深幼儿对同伴、朋友之间的爱的理解。
老师小结:好朋友不仅陪你玩,还能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我们一起来画画我们的好朋友吧。
2.师生互动学习,画好朋友。
(1)先画一个大大的圆,这是什么?这是好朋友的脸。(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好朋友脸部轮廓和色彩特征,学习用不同的颜色平涂。)脸上还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好朋友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选择主要的颜色,添加少许其他颜色平涂。
(3)整个主体完成以后,要将背景完成。在绘制背景的时候要注意简练,美观。不可再琐碎繁杂,要与美丽丰富的主体形成对比,使画面更加的美丽。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运用水粉颜料画出好朋友的主要特征。
(2)帮助幼儿分析好朋友的脸部色彩有些什么变化和特点。
4.结束活动。
(1)幼儿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2)将幼儿作品布置在墙上。
延伸活动:动也可设计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并张贴于室内,让幼儿互相欣赏,学习。
好朋友的脸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