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快速调整进度,确保教学目标达成,具有科学依据的教案能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掌握核心知识,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篇1
设计理念:
这个语文园地有五项练习,分别是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进字,读句说句和读儿歌。分成两课时,本堂课是第一课时,内容是前三项练习。
这堂课以游览“语文园地”为主情境,把复习同偏旁的字,比较形近字,读词语分设在“观光旅游车”、“双人转盘”、“走迷宫”三个板块中,以读字到读词,读字到写字贯穿整堂课,同时让字词的复习与趣味结伴,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预设目标:
1、运用偏旁规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已学过的'字、词。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开火车,复习单元学过的字词
2、出示课题(。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二、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观光旅游车
a、指名读,边读边找朋友(第一节车厢)
b、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字也是“言”字旁的?
c、同桌互读、第二节车厢里的字,再把他们分一分,并说说理由。
d、学生交流
e、打开书本(117页),齐读第一题。
2、双人转盘
a、自由读,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b、这么相似的字,你是怎么区分的?
c、书写马、鸟,展示,点评。
3、走迷宫
a、课间操
b、学生分组自由地读课文第二题。
c、小组竞赛走迷宫,夺红旗。
4、送礼物
a、汉字博士送信,学生收信
b、小组交流
5、课堂小结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2、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运用学习方法。
3、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两个字合起来,可以构成一个新字。
a、 出示教材中的字词,学生自由认读。
b、 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
c、 书上的小女孩发现了“历”字是由两个认识的字组成的,你发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d、 出示:历、贡、肯、扇、确、愁
(1) 各小组玩拼字游戏,把:厂、力、工、贝、止、月、户、羽、石、角、秋、心等字卡发放到各组,让他们拼成新字
(2) 指名读
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具有一字多音的特点。
a、 读句子,看拼音填汉字。
b、 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处自己填完空以后发现了什么?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a、 出示六组短语
b、 小组同学互相读。
c、 口头练习:()的.天空 ()的教室
2、我会填。
a、 出示例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b、 学生自读其他句子,并填上标点符号。
c、 扩展练习。
3、我会读。
a、 学生自读诗歌。
b、 展示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些人,因为他们身体有缺陷,生活、工作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让我们看看图片,他们会遇到些什么困难?
二、看看说说
看了以后,你有些什么话想说吗?
三、想想说说
下面哪些做法对的,哪些是错的?
让学生发表意见。
四、听歌《爱的奉献》
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五、总结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不止是残疾人,还有许多有困难的人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感到温暖的。同学们,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我们化为实际行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吧!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篇3
【三维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会僧体验观察的乐趣。
2、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练习修改习作文。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4、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会僧依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教具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见的联系。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图,比比谁的眼力好!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看到到的情况。要求:
一开始看到了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此说出观察的感受。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1、师: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了吗?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出来吧。
2、根据习作提示,让学会僧无拘无束的小组交谈中,捕捉习作内容,激发习作兴趣。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对观察日记和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
学生试写。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⑴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⑴在小组内展示。
⑵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自己读一读。
⑵指名读。
⑶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一共有5个板块,即“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识宇加油站”通过观看公园导览图,识字写字;字词句用“通过补充词语,学习词语的运用;”书写提示“学习汉字书写规则,重点指导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的书写要领;语文重在积累,通过”日积月累“朗读背《赋得古原草送别》,走进国学经典;”我爱阅读“学习故事(笋芽儿),注重阅读延伸,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园地计划用三课时,此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材
1、观看公园导览图,认识10个生字。
2、掌握形容词的灵活运用。
3、观察春天图片,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学会连词成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观察春天图片,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学会连词成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多四体课件出示公园导见图师:你们经常去公园玩吗?生:经常去
师:你们在公园是怎么游玩的呢?是随心所欲地逛还是根据导览图游玩?生1随心所欲地逛
生2:按照导览图指示的路线游玩
师:那么请大家观看这幅导览图,说说如果按照导览图游玩的话,应该怎么走,学生同桌探讨,教师指三名学生说一说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亭咨询剧管理家塔餐力
(1)指名学生认读,
(2)打乱顺序认读
(3)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排示范读,学生跟读4)分小组比赛组词,评选出组词优胜组
3、学写”塔“餐”
(1)学习书空生字笔顺
(2)教师范写
“字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笔顺;”餐“字笔画较多,注意上下要写得紧凉
(3)学生描红,临写
(4)反馈学生书写情况
二、字调句运用
1、练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
()的天空()的阳光
()的田野()的微风
()的柳条()的草坪
(2)指名学生读一读词语
(3)学生自主补充合适的词语,全班交流
(4)师生交流
师:大家喜欢春天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生2:我看到了蔚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坪
师: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1:暖暖的阻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
生2和煦的微风让我感到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到了
2、练习二
(1)出示句子。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感情
(3)提问: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生:种子。
师:种子睡在哪里?
生:泥土里
师: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生:松软的泥土里
(4)学生自读句子,感受提问不同时,句子侧重点也不同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练习三:连词成句。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看图能力,同时训练口语表达,激发孩子内心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美丽的春天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春风()吹着,()照着大地。
岸边的柳树(),她像个()的姑娘在()。()的迎春花爬满枝头,()的桃花也张开了笑脸。小燕子摆着()的尾巴在()的天空中一边飞一边说:“()。”
在这个()的春季里,()带着我来到()划船。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我高兴地说:“()!”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
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⑴ 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⑵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⑶ 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⑴ 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⑵ 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⑶ 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⑴ 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⑵ 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⑴ 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⑵ 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
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反思】
在上园地三时,才用当小老师的方法,同学互助,帮助理解困难的孩子学习我的发现和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涨了,使我体会到应该多相信他们一点,多给他们一点微笑。这样,课堂才会更快乐。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按照一定顺序介绍自己参观或看到的景物。
教学重点
懂得怎样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按游览的顺序或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物。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新课教学xx分钟
交流平台
1、怎样才能把自己参观的景物或看到的景物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呢?听听下面同学们是怎样讨论的吧:
出示:
小敏: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小杰: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小丽: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探究讨论
(1)谁能说出以上讨论中,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
(2)指导:描写景物,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或者景物变化的顺序写,还要抓住重点景物写,做到详略得当。
3、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说一说描写景物顺序的问题。
(1)《海上日出》就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指导讲解
(1)学生思考: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还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要抓住重要景物写,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抓住内洞的景物详细些的。
初试身手
(一)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用一段话按顺序介绍。
1、分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汇报。教师把各组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记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
2、出示参观路线。
①南门-芍药园-松林-天鹅湖-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东南门
②东南门-郁金香园-望湖亭-天鹅湖-纪念馆-松林-芍药园-南门
③北门-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松林-芍药园-南门
3、用一段话按顺序介绍。
示例:
①南门进入,往西北方向走,再往东走看到天鹅湖,沿着湖往北走,路过松林,绕过北门,往东走,来到纪念馆,继续往南走,到望湖亭,再往南走到郁金香园,继续往南走,从东南门出去。
(二)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想一想,按什么顺序说别人才能明白。
1、观察一处景物,想好按照什么顺序介绍。
2、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4、示例:
我的家乡在新余,它是一座现代化新型崛起的工业城市,更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拥有着一个景色秀丽、颇富神秘气息的天然湖泊--仙女湖。
仙女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298平方公里,其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厚。它的秀堪与庐山相比,它的美也不亚于浙江的千岛湖,你若不信,就跟随我去看看吧!
走进仙女湖,一路迎着春风,随着树木,坐着小舟来到“蛇岛”。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灰白的石头,上面刻着一条金灿灿的大蛇。怪不得叫蛇岛,可真吓人!那气势,乍看一眼一定会被吓得破了胆。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蛇在岛内也是随处可见,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各种名目的蛇标本,真可谓触目惊心呀,不愧为“蛇岛”的称号。
再接着往前走,我们就到达了“爱情岛”的“爱情林”。沿着一条又窄又长的石子路向前走,就到达了“爱情林”,一字排开的茂盛的树林绿的发光。微风吹过,树枝荡漾,给人无限的遐想。绿的树伴着绿得没有一丝杂色的草以及那五颜六色的小花儿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让人如入仙境。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湖面上,照在石子路上,那碎碎的阳光就像一块块金币,让人目不暇接。
之后,我们还去了美丽的桃花岛,奇妙的龙王岛,神奇的仙来岛……在那里我还留下了漂亮的身影呢。
是啊,碧水环绕着绿树,绿树陪衬着红花,把这原本就秀丽明艳的仙女湖打扮得更加妖娆多姿。
(三)布置练笔
以“美丽的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选材合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交流平台”中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二是要抓住重点景物去写。教学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探究讨论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然后交流指导,学生收获不小,特别是与课文结合来理解指导的内容环节,更具有实际意义。
不足之处:
教学“初试身手”栏目时,放手让学生分组后讨论时,部分学生反应不积极,未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我并未针对此现象及时给出解决的办法,后期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出正面的引导。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4.积累词语、句子。
5.阅读《画家乡》,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句。
2.结合生活实际,掌握留言条的写法。
3.积累句子,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重点)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重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难点)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指名说识字方法)
(2)引入新课。
2.学习识字加油站。
(1)观察车票,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小组讨论,互相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同学。
(3)指名读,学生读得不准确的字,师适当引导、正音。
(4)“南昌”是地名,“铺、调、硬、卧”在火车票上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的,可联系生活。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课后记:
部编语文园地八教案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