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讲解,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教案的撰写,教案的有效性依赖于其与实际教学进度的匹配程度,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理解,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园地七二上教案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七二上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良好习惯。
2.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作者用文字表达感情,我们要了解这种感情,往往要通过想象画面来实现。如何想象画面呢?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学习、交流一下。(板书课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自由读“交流平台”中的人物对话。
2.指名分角色读人物对话并说一说他们在对话中谈的内容。
3.联系课文,举例说一说自己读书时想到的画面。
4.交流自己在课外书中发现的一些句子,进行简单的欣赏。
5.小结:读文章时,不仅要想象画面,还要“听”声音,“闻”味道。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1.读一读。
2.理解词语。
指导:说说这些词语的异同。
预设:
同:都是用来形容声音的。
异:第一行词语形容声音大,第二行词语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3.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读“响彻云霄”,我仿佛看到了“神舟飞船”发射升空的场景,倒计时结束,只听一声巨响,火箭直入云霄。
4.小结:读词语时,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画面会更立体,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
(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1.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指导:“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都是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用这几个词语描绘事物一般都是突出事物变化快或者变化多端的。所以在描绘时一定要从事物变化方面着手,想象事物变化的场景。
2.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描述一个事物。
预设1:刚才还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预设2:我家的小狗一会儿工夫就把一根骨头啃完了。
四、学习“书写提示”。
1.看提示:我们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练习书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1.朗读《鹿柴》。
2.作者简介。
3.借助拼音,读通古诗。提醒学生注意“鹿柴”的读音。(“鹿柴”为地名。其中的“柴”同“寨”,栅栏。)
4.结合插图,联系上下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针对重点字词进行点拨。(但:只,仅仅。返景:夕阳返照的光。青苔: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
5.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6.学生读读背背。
7.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语文园地七二上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一词多义,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多义词,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板块二
积累古诗,读中感受诗情
1、导入:文章能借物抒情,古诗也能托物言志。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读中体会:诗人要借助蝉来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怀?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2)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强调:(ruí)、藉(jiè)。
(3)粗知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②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补充资料,释疑。
课件出示:
垂:在诗中指蝉的'触须。因为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叫“”,蝉头部伸出的触须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指的是蝉连续不断的鸣叫声。
藉:凭借的意思。
3、读出诗情。
(1)学生练读,男女生读。
(2)介绍诗人,体会诗情。
①资料补充。
课件出示:
虞世南,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唐太宗评价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虞世南的人品、才学都是一流。
②交流:诗人借蝉表达什么感情?
语文要素
③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体会诗人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和情操的写法。
4、背诵积累。
(1)回顾内容,指导背诵。诗的前两句写了蝉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形象——“垂”;习性——“饮清露”;声音——“流响”。后两句抒发的是诗人高洁的志向。
(2)学生借助插图,练习背诵。
(3)同桌互背古诗。
(4)拓展延伸: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也寄托着自己的情感。像这类托物言志的诗歌叫咏物诗。这类诗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
(一)竹石
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菊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三)墨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语文园地七二上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abb式词语,规范书写汉字。
2.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部首表意作用。
3.积累十二生肖。
4.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abb式词语,规范书写汉字。
2.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部首表意作用。
3.积累十二生肖。
教学难点
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素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加油站。
2.字词句运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
出示几个abb式词语,问同学们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绿油油亮晶晶光闪闪
生:这些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字不同,后面两个字相同。
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
tiánjīnjīnsuānliūliūlàhūhūxiānɡpēnpēn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
yóunìnìruǎnmiánmiáncuìshēnɡshēnɡyìnɡbānɡbānɡ
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了上面的词语,你会想到什么食物
生:我吃过苹果,觉得甜津津的。
生:妈妈做的米饭香喷喷的。
生:火腿肠油腻腻的。
……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
jīnliūlàhūnìpēnyóumiáncuìbānɡ
油绵乎腻脆邦津溜辣喷
三、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
1.选一选,填一填。
堵睹赌
耳闻目()()塞打()
盯钉叮
()防()咬铁()
学生试着填写。
汇报交流。
总结:
耳闻目(睹)(堵)塞打(赌)
(盯)防(叮)咬铁(钉)
2.下面的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
鹿麝金鉴高敲音章
黑默衣装辛辣鱼鲁
讲解部首查字典方法,学生查字典。
汇报交流。
老师提示:有些字虽然不认识,但是可以根据偏旁来猜它的意思。例如“装”,它是“衣”字底,说明“装”与衣服有关,下节课我们还继续这方面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abb式的词语,还学习了同音字和形近字的使用,用部首查字典,并根据部首来猜汉字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我的发现。
2.日积月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的发现。(课件出示)
老师出示下面几组字:
①炒烤烧煎蒸煮
②怒恋感慌惊愣
③刺剑割分剪切
师:大家观察一下,看一看每组的字有什么特点,它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生:第一组前面三个都是“火”字旁,后面三个是竖心旁;
第二组前面三个都是“心”字底,后面三个是四点底;
第三组前面三个都是“立刀”旁,后面三个部分都是“刀”。
师: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意义。
第一组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带“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
师:第二组和第三组呢
生:第二组中,我发现带“心”和“忄”的字多与心理活动有关。
第三组中,我发现带“刂”和“刀”的字多与刀有关。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都能够找出偏旁部首与汉字意义的关系,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总结,找出规律,这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
二、日积月累。
1.讲解十二生肖的故事。
老鼠和牛马羊等当选十二属相后,老鼠说:“我应该摆在第一位。”牛、马、羊它们不服气,说:“你凭什么排第一位呢”鼠说:“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
牛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们大吗”老鼠说:“我们几个争了不算数,还是让人来说吧。”牛马羊等都同意让人来评议。于是它们商量了办法:由牛领头,马、羊、鼠先后一个接一个从大街上走过,看人们怎么评议。
在大街上,牛走过来了,人们说:“这头牛很壮。”马过来了,人们说:“这匹马真高。”羊走过来的时候,人们说:“这只羊很肥。”最后,老鼠大摇大摆地挺着肚子走过来,人们看见大街上突然走出一只大老鼠,都追着它喊:“好大一只老鼠呀,好大的一只老鼠呀!”这样一来,牛马羊也无话可说了,让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2.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讲解:
12生肖的来历如何呢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wù)、己、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和12个地支符号(子、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
?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
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
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
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4.出示十二生肖歌词,帮助学生记忆。(课件出示2)
小老鼠打头来,牛把蹄儿抬
老虎回头一声吼,兔儿跳得快
龙和蛇尾巴甩,马羊步儿迈
小猴机灵蹦又跳,鸡唱天下白
狗儿跳猪儿叫,老鼠又跟来
十二动物转圈跑,请把顺序排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的偏旁部首与意义的关系,还学习了《十二生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去探索发现,也注意日积月累,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知识更加丰富。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柳树的美
1.自由读课文,找出写柳树长得很漂亮的句子。
2.朗读、交流、感悟。
(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2)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3)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3.谁能把自己感受到柳树的美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再读句子。
4.过渡:对比美丽的柳树,枣树确实难看了,怪不得小柳树会——(嘲笑)小枣树。是啊,那你能找到她有关的句子读读吗
5.出示:
(1)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长得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2)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3)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6.朗读感悟小柳树嘲笑小枣树的叶子、树枝难看。
二、探究担心的原因。(课件出示)
1.自由读,找出小柳树担心小枣树嘲笑自己的原因,划出句子读一读。
2.交流出示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出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
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
3.朗读感悟,体会小柳树的心情的变化。(越来越担心)
三、感悟小枣树的可贵
过渡: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小柳树为什么担心了吧!那么结出枣子的小枣树又是怎样对待小柳树的呢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的6、7自然段。
1.自由读,用~~~~划出小枣树与小柳树对话的句子.
2.朗读句子
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他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
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
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3.指导朗读对话:谁会学着小枣树的样子夸夸小柳树,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夸一夸!
4.学习最后一段
(1)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2)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了(“不好意思”小柳树的转变)
5.交流: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6.小结:小柳树和小枣树都值得我们去喜欢,它们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语文园地七二上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和1个新部首,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知道不劳动就没有回报。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准备:
字卡、图画和歌曲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蜻蜓和蚂蚁》,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字,听准字音。
2、老师领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一类生字。
3、自己读一读课文,多读两遍画出的一类字。
4、自由练习读课文。
5、男女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识记一类生字。
1、荒:(1)荒芜:地荒了。(2)荒凉。荒村、荒岛、荒废、荒唐、荒野
2、张:左右结构,表姓氏,扩词:姓张、张冠李戴、张嘴
3、烂:(1)松软。烂泥、肉烂了(2)腐烂(3)破碎(4)头绪乱烂糊、烂漫、烂醉如泥
4、歌:左右结构,学习欠字旁儿,扩词:歌唱、歌星、歌舞
5、劳:上中下结构,扩词:劳动、辛劳、任劳任怨
6、脸:(1)头的前部(2)某些物体的前部(3)情面(4)表情扩词:脸蛋、脸皮、脸色、脸面、脸盆、门脸
7、软:左右结构(1)与硬相对。(2)柔和(3)软弱(4)容易被感动扩词:软骨、柔软、软风、心软、软和、软绵绵
8、难:多音字,扩词:(1)难过、困难(2)遇难
四、认读二类生字。
逛:逛街、逛市场、逛游
瞬:翘舌音,瞬间、一瞬
餐:平舍音,午餐、早餐、晚餐
愁:翘舌音,愁眉苦脸、忧愁
咕:咕咕叫、咕咚
留:留恋、留下、留级
昏:昏睡、昏迷、昏君
绵:软绵绵、绵绵无力
五、复习巩固生字。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字卡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图片:蜻蜓、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字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看谁读得最准确。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一)读第一自然段
1、看来大家复习的很好。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什么季节?(夏天),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蜻蜓吗?(悠闲、开心等)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叙述的就是这幅图,打开书,谁来读一读。
2、你知道了什么?(蜻蜓在夏天逛来逛去、唱着、玩着)。你能说出几个类似“逛来逛去”的词语。(飞来飞去、跑来跑去……)
3、转瞬之间,冬天到了,转瞬快还是慢,(快)怎么读?语速快一些,再读一遍。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转瞬之间,冬天来到了,冬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这一段,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荒凉、寒冷)什么是荒凉?人烟少,比较冷清。(出示第二幅图)人烟少,天上下着雪花,风呼呼地吹。
3、此时蜻蜓的心情怎样?(悲伤、难过、痛苦)表情如何?愁眉苦脸
4、你在什么时候愁眉苦脸?(举例说明)那蜻蜓为什么愁眉苦脸呢?(阳光——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再读第四句话。
5、此时它还有一个动作,嘀嘀咕咕。表现一下,再读最后一句,它是跟别人说话吗?低声地自言自语,它嘀咕些什么?(自己想象说)
6、再读这句话,把这句放到这段中再读这段话。
过渡:正当它愁眉苦脸的时候,它遇见谁了?(蚂蚁)
(三)自己默读3---7自然段。回答两个问题:(1)、蜻蜓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1、他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爬)平时大家看见蜻蜓都是飞的?那么文中用“爬”字,说明了什么?(蜻蜓处境很困难,非常可怜。)读的时候应该是什么语气?(哀求、恳求。)再读一遍。
2、蚂蚁是怎样回答的?“朋友-----------道理吗?”
(1)、小蚂蚁给小蜻蜓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夏天劳动,冬天才能安乐。当小蜻蜓逛来逛去时,小蚂蚁干什么?(劳动),冬天小蜻蜓愁眉苦脸的时候,小蚂蚁呢(安乐)。
(2)、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型连起来说一说吗?
因为蜻蜓夏天逛来逛去,所以冬天愁眉苦脸。
因为蚂蚁夏天劳动,所以冬天安乐。
小蚂蚁在夏天都干什么?(劳动。贮存粮食,准备东西)这就是付出劳动。
冬天才能怎样?(享受快乐,幸福生活)这就是他所得到的回报。
比较蜻蜓和蚂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3)、作为我们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蜻蜓知道这个道理吗?知道。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1、“哪有时间劳动呀?”读出后悔之意。
2、最后一段“明年辛勤的劳动。”准备冬天的东西。
(五)、拓展延伸:想象一下,蜻蜓以后会怎么做?
三、总结
同学们,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每则寓言都会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用劳动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夏天逛来逛去劳动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反问句
冬天愁眉苦脸安乐
语文园地七二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 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 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和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机器人图片欣赏。
(出示图片)刚才你们欣赏的是什么?(机器人)
你们觉得机器人怎样?(聪明、能干、有趣、可爱)
是呀,因为机器人能做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极想拥有一些机器人。比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会危害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科学家根据他们的工作需要发明了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队员深入险境排除险情。又如,社会上有相当数量的盲人,眼睛看不见使他们不能象正常人一样上街购物,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生活需要发明了导盲机器人,虽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铁盒子,却引领盲人走上街头。
二、课件出示口语交际内容,学生齐读。
你们喜欢机器人吗?那我们就来说说机器人。(出示交际内容)
让我们展开想象,发明自己的机器人。请把你们画的机器人的画展示出来。
三、学生展示画,取名,开火车说出机器人的名字。
四、介绍机器人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上台介绍后出示机器人的有关知识)
五、开展口语交际:
现在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去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呢?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获奖,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呢?老师先去采访一位参赛选手,看看他是怎样介绍的?同时注意听清楚老师采访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出示)
1、你想发明什么机器人?
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保姆机器人”。
2、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因为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有人照顾我,被送到了很远很远的奶奶家,一直到我上幼儿园才回到父母身边。所以,我想发明一个“保姆机器人”,专门在家照顾小孩。
3、你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看,她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机器猫?一看就特别可爱,小孩会特别喜欢。不同的是,她的脸是一个屏幕,能出现爸爸或妈妈微笑的脸庞,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身边。
4、它有哪些本领?
她的本领可大了!首先,她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定时给孩子喂奶、晒太阳、做游戏,哄着孩子睡觉,使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她能散发出**的体味,让孩子像在妈妈身边一样有安全感,还能用妈妈或爸爸的声音来为孩子唱歌、讲故事。第三,她能通过电子眼敏锐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生病,会马上同主人取得联系。第四,当孩子哭闹时,她能通过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播放动画片等来哄孩子。当然,她还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搞好家庭卫生,在主人下班时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有了这样的“保姆机器人”,大人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刚才同学们听了介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介绍机器人了吧?(生答,出示上面四个问题)
学生4人小组合作讲,推出代表上台讲。
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a、想象要奇特、合理。
b、说得清楚明白。
c、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1、学生代表上台讲。
2、评出“最佳创意奖”。
3、宣布“最佳创意奖”名单,并表示祝贺。
六、总结:
大家的.想象真丰富,大家发明的机器人也聪明能干。我想,只要大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大家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变为现实,所有的理想一定会美梦成真。
七、作业。
附板书设计:
1、你为什么要发明这个机器人?
口语交际: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聪明、能干)
3、你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4、他有哪些本领?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 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 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写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 明确习作要求。(出示)
1、 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 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 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 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出示)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 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 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 自主习作。
1、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 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 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 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 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 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 引导互评。
1、 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 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 拓展活动。
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出示)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
这六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
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读读认认
1.(出示)读一读这首儿歌,注意带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调料和味道。
3.(出示)这八个字扩词。
4.说出另外的跟调料和味道有关的字。
三、读读背背
1.导入:看见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儿。看到不同的花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就揭示了如何预测明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四.宽带网
1.科学技术真神奇,可以让人在暗无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出示)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掌握丰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语文园地七二上教案优质5篇相关文章:
★ 二上科学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