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的美术教案最新5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反思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借鉴,我们在教案中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以控制课堂节奏,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光与影的美术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光与影的美术教案最新5篇

光与影的美术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指南〉和〈纲要〉中指出:幼儿绘画是一种快乐的游戏形式;是与人交流的形象语言;更是创新教育的最佳载体。而现今美术教育存在的着过分强调单纯临摹画和技能训练,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约束,无法利用绘画自如表达与交流等问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在活动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今天我就尝试着一种新的课程———绘本美术教学,这是一个集“绘本鉴赏”和“创意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是以绘本为载体,充分挖掘绘本中的美术元素,以图文并茂的独特风格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美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绘画形式表达出来,最终达到有内容可说可画的境界。

二、教材分析:

绘本《小老鼠学画画》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它以老鼠画画为主题线索,生动的介绍了五种颜色的名称和根据这五种颜色想象出来的.相对应物体,为进一步探索颜色提供机会。而中班第一学期的孩子经过小班一学年的学习,已进入了色彩的敏感关键期,而故事《小老鼠学画画》正可以萌发幼儿探索色彩的兴趣,使幼儿尝试运用色彩创作与表现,来激发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用心灵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绘本《小老鼠画画》,对颜色进行大胆想象,感受色彩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2、大胆选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创作活动,体验玩色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教师示范材料:

绘本ppt,示范用操作材料(颜料、纸)幼儿操作准备:喷壶、颜料、画卷。

五、活动流程整个活动我分成了四个流程:

第一部分是小老鼠导入、激发兴趣;第二部分是情景呈现,引发联想;第三部分是发挥想象,大胆创作;第四部分是互相欣赏、作品讲评。

六、活动过程:

(一)、第一部分是小老鼠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本书,书中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看一看它是谁?

2、观察封面:了解书名和主要角色小老鼠。师:小老鼠们爬上桌子想干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情景呈现,引发联想:

1、在认识与想象的过程中我运用了观察策略、猜想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想象相关的事物,开拓幼儿的思维。

2、活动中采用重复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从而进一步引发联想,为下一步作画做好铺垫。

3、我的问题是:

a、第*只老鼠跳进*颜色的颜料桶里,画出了**?

b、想想还有什么也是*颜色的?

c、最后小老鼠们手拉手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师:小老鼠用颜色画画,真开心,你想试一试吗?

(三)、创作活动:

1、介绍材料,讲解创作基本要求。

2、幼儿进行创作,体验玩色的乐趣,将自己想到的相同颜色的物品画下来。

(四)、互相欣赏、制作绘本。作品讲评环节,师生共同来制作绘本,体验活动的乐趣。

(五)、收拾整理,习惯养成。

光与影的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蟾蜍(青蛙)的特征及习性。

2、学会用黄瓜皮制作蟾蜍(青蛙)。

活动准备

黄瓜皮,木工胶

活动过程

[导入]1、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蟾蜍(青蛙)。

- 我“呱呱”地叫,在池塘里生活。

- 我小时候的名字叫蝌蚪,我喜欢蹦蹦跳跳,我是谁呢?

[展开]1、谈谈蟾蜍(青蛙)。

- 你见过蟾蜍(青蛙)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蟾蜍(青蛙)?

- 见过蟾蜍(青蛙)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蟾蜍(青蛙)的特征和习性。

- 青蛙在哪里生存?既在陆地上生存又在水里生存的方式叫什么?

(青蛙是两栖动物,因为它既能在水里生存还能在陆地上生存。它是用肺和皮肤呼吸的。如果它的皮肤变干了就不能用皮肤呼吸了,所以它喜欢栖息在池塘、雪地、沼泽或是小溪等有水的地方。)

- 蝌蚪和青蛙有什么不同?

(蝌蚪在水里生存用鳃呼吸,而青蛙可以跳出水面用肺和皮肤呼吸。 一开始会很生疏但是慢慢就会习惯了。)

- 青蛙是怎样长大的?

(从蝌蚪变成青蛙

1)蝌蚪过了20天就会长出后腿。

2)后腿长出后过了7天左右就会长出前腿。

3)长出前腿4-5天后尾巴就会变短最后变成青蛙。)

- 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青蛙渡过春天和秋天到了冬天的.时候就会在地上挖个坑或是在落叶,枯树下面冬眠,等到了第二年春天再出来活动。)

3、制作青蛙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要装饰出青蛙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黄瓜皮怎样装饰出青蛙呢?

4、用活动纸中的黄瓜皮制作出青蛙。

① 把黄瓜皮剪好。

② 使黄瓜皮干燥一下会更容易粘在活动纸上。

③ 用黄瓜皮粘出青蛙疙疙瘩瘩的皮肤。

[结尾]1、让孩子们把做好的蟾蜍(青蛙)介绍给朋友们

2、活动

光与影的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图形,色彩画出房子高兴和伤心时的心情,对新颖的作画形式产生好奇心。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及敏锐的观察能力。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训练幼儿绘画房子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抽象画图片

3.背景音乐

4.作画工具:排笔每人大小各一支,调色盒每人一个,湿巾每人一张,颜料多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帮助幼儿理解心情与颜色之间是有联系的。

开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颜色?(粉色,红色,黄色,五彩缤纷的颜色。)

1.观看ppt.

2.小房子开心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嘴巴翘翘的看出小房子是开心的。)

小房子为什么开心呢?(引导幼儿观察小房子周围的环境和主人对他的态度。)

小房子每天看到什么?(引导幼儿按早上和晚上天空的变化进行观察。)

小房子每年看到什么?(引导幼儿按季节地变化,从大地的色彩,花草树木等进行观察。)

3.欣赏抽象画,初步认识和了解抽象画形式和特点。(用点、线、面等表达内心的情感。)

4.介绍作画工具—排笔的使用方法。

5.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小房子快乐的心情。(要求用抽象的线条,图形和色彩大胆,自由作画。)

6.交流感受:看到这样的画,开心,高兴,想歌唱,跳舞。

二、发现小房子伤心时的色彩变化。

1. 观看ppt,理解故事情节并知道小房子不开心的原因。

从哪里看出小房子不开心?(颜色和小房子的表情。)

小房子为什么不开心?(周围发生了变化,不能看见美好的景色,主人们也离开。)

不开心的色彩会是怎样的?(灰色,蓝色,黑色等。)

不开心的线条会是怎样的?(有些乱。)

不开心的图案会是怎样的?(要爆炸的图形,有很多尖尖的角,不规则的图形。)

2.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小房子的另外一种心情。

3.交流感受,这些画会让人难过,想哭,想呐喊,想逃跑。

三、知道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心情,引导幼儿做个有心人,多去用眼睛观察,多用心去发现身边的事情变化,寻找色彩,线条等的秘密。

1.感悟色彩与心情之间的关系,产生探索色彩的愿望。

2.幼儿作品展示与欣赏。

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幼儿自由交流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幼儿艺术活动的活力也在于不断地求新求异的创新。我的大班美术活动《小房子》以小房子的心情为主线,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小房子不同时期的心情,让孩子们走进小房子的内心世界,体验小房子的快乐与忧伤。“画心情”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会飞的翅膀,孩子们凭着自己的理解,大胆,自由绘画,像个小画家,他们用色彩,线条,图形表达各自的想法,他们体验着创作的快乐与神奇

小百科:房子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光与影的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有规律地排列。

2、表现画面物体的大小对比。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笔、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讨论与思考

价值:大胆表达讲述春雨的好处

1、 滴答滴答,下雨了,春雨好不好?

2、 谁喜欢春雨,为什么?

小结:春雨来了,花儿可以开放,小草可以长大,树叶可以发芽,农民伯伯可以插秧播种。

二、欣赏与思考

价值:仔细观察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和雨点的'排列规律

1、 欣赏老师范例:谁喜欢春雨?(花儿)

2、 欣赏幼儿作品:谁喜欢春雨?(小竹笋、小朋友)

3、 春雨和小朋友谁大?谁小?为什么要把小朋友画得很大,雨点画的很小。(有大有小,画面很好看,像是下毛毛雨)

4、 春雨是怎么排列的,他们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雨点动作、方向)

三、创作绘画

价值:大胆创作雨点的动态,注意物体的大小对比

我们让春雨来跳舞吧!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大胆想像小雨点的动态

(2)提醒幼儿把雨点画小,四肢可用线条表示

(3)雨点有规律排列

(4)画上欢迎雨点的小朋友和植物

光与影的美术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 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用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

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四、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棗评价——延伸活动

放风筝,了解风筝,引起兴趣。

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3、讨论

(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2)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表现美的欲望。

4、示范。

(1) 建议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只风筝。

(2)介绍刮蜡的方法:建议先让幼儿思考刮蜡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细画棒颜色涂均匀,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覆盖式涂在上面,最后用牙签“刮”出花纹。

5、创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刮蜡部位及方法。

6、讲评

找找有几种不同的风筝造型,看看谁大胆尝试过“刮蜡”大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与尝试。

7、延伸活动 建议放在自选活动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儿更能体会到画面的整体美、体验成功感.

光与影的美术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

2024主题班会教案最新5篇

幼儿小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

琵琶课教案最新5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最新5篇

美术观后感最新5篇

幼儿小班安全教案最新5篇

近视的教案最新5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新5篇

鸟的天堂教案最新5篇

小蚂蚁教案最新5篇

光与影的美术教案最新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