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结合实际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准备解决方案,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十的加减法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十的加减法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何在组织教学时,让孩子们感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欲望呢。《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们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水果店”“购买水果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水果店(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水果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2、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3、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泡沫垫20块。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水果店。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把幼儿园的许多水果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成贝贝水果店吧!”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水果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水果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水果,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水果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水果(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水果店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水果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水果店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水果(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水果店买喜欢的水果。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水果,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五、小结活动,表扬活动中积极动脑的幼儿。
十的加减法教案篇2
五年级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提问: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什么?(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方法是什么?(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出示一组数:
(1)自己任选两个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2)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3)引导学生把上面算式分成两类:
一类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类为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教师引入:
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我们已会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又怎样计算呢?这节
课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
1.教师提示:你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过了通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把
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计算出来,能行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结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
引导学生明确:以为例,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就是,就是,加就等于加.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
板书:
4.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干什么?
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5.反馈练习: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减法算式)
1.教师提示:请你依照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问题.
2.汇报结果.
3.填空,并说明理由.
4.反馈练习:
(三)整理法则.
1.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反馈练习: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说说应用什么法则及计算过程.
③验算.
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的验算方法相同,都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用差加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法则进行计算.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列式计算.
(1)与的和是多少?
(2)减去的差是多少?
3.填空.
4.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乘轮渡过长江,需用小时,现在从大桥通过只用小时.现在火车过江比乘轮渡节省多少小时?
五、布置作业.
计算
六、板书设计.
导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也可能是别的)
十的加减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0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1、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呀?
2、1+1等于多少?(让学生随意展开想象,说一说)
有学生可能说:1+1等于11或1.1,譬如:1元+1角=11角或1.1元。
追问:为什么不等于2元或2角?引导学生说出: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二、情景导入
“五一”小长假来临,老师想外去交游,出示去桐溪水库的的情景图。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乘公共汽车 小时
乘摩托车 小时
桐溪水库
步行 小时
车站
家
乘三轮车 小时
预设: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迅速选择一种算出时间
口答: +
3、比较五道算式,引出课题,并板书。
三、探究新知
1、尝试练习 +
(1)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2)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①直观感知结果是 。
② + =
③ + =0.25+0.5=0.75
④画图
⑤ + = ……
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随机渗透转化的、估算的。
(3)阐述算理,判别正误。
①直观感知结果
②动手探究为什么得 ,结果是怎么得出的。(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4)理解算理。
数形结合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计算的结果。(课件演示)
探索计算的过程,理解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生报,师扳书计算过程,并随机问为什么要把 变成 )
2、突出转化的应用:计算 + 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其实对于这些方法,尽管大家的思维角度不同,但是面对新的问题基本想法是相同的,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生反思)都是通过转化,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3、体验优化计算方法:(选用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 - -
(1)选择方法计算。
(2)说方法选择的理由。
(3)谈解题感受,优化方法。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a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b提示计算时的注意点。
十的加减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通分(3种不同类型)
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
通分时用什么作分母比较简单呢?让学生依次说说每道题分母之间的关系和找公分母的方法。
2、口算。
4/7+2/7= 4/5+1/5= 2/9+8/9= 5/66= 4/55= 110=
回顾: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二、 新授
⑴.出示例题 :一节数学课1/8的时间复习,1/2的`时间新课,3/8的时间练习.
出示问题(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的数学问题很多,老师先选择其中一道简单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出示问题(2)复习和新课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
1.学生列式解答(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并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2.再看(2)问让学生列式,这题和我们刚才计算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⑵.探究方法
1.1/2+1/8怎样计算呢?你能试着自己解决吗?出示问题,生自主探究。
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
⑵.不能直接加减怎么办?你能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吗?
(3).写出计算过程后和同座说一说你是这样计算的?
师说:还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以自学书110至111页,书上有解决的方法。
2.板演,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实践验证:同学们都是这样做的,到底结果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要实践证明真理。大屏幕出示:
⑴.动手折一折,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红色,再折出这张纸的1/8涂上黑色。
⑵.将两部分合起来看占着张纸的几分之几?
(3)写出算式表示出以上的计算过程。
4.通过实践证明结论正确,老师在大屏幕上用不同的方式演示计算过程。
5.小结:异分母分数的计算由于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计算。由此可见,转化的数学思想很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经常用到的。
⑶.尝试练习
为防“流感”,我们学校总务处向老师在六一班消毒用了1/4小时,在六二班消毒用了1/5小时 向老师在六一班比六二班多用多少小时?
1.学生独立计算
①讨论:计算1/45时,要先做什么? 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②得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板书 约分)
2.验算。
3.讨论归纳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板书 验算)
三、 练习巩固
1. “数学医院” 把错误的题目改正过来
① 1/3+1/2=
② 8/15—1/3=
2.计算
3/5+1/24= 1/3—1/24= 3/8+7/10=
3.妈妈买回一个蛋糕,爸爸吃了它的4/15,妈妈吃了它的1/5,小明说“我吃了它的2/3。”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读题并列式计算
指名说说思考和计算的过程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五、布置课作 (分层)
1.练习十四第2题(前四题)
2.全对同学接着练习思考题,有错的同学接着完成“练一练”
十的加减法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看分合式列出相应的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听老师口报应用题,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3、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书写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能看分合式列出相应的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活动难点:
听口报应用题,列算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要计算出老师手上的算式卡的答案,火车才可以出发哦。
2、教师出示9的加减法的算式卡,出示相应的算式卡,请幼儿计算出相应的算式,然后带领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
二、复习9的加减法
(一)复习9的组成
1、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把9的分合式列出来吧。
2、教师与幼儿一起说,教师列出9的分合式。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
1、小朋友,老师现在请你们看着9的'分合式来列出9的加减法算式。
2、(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1和8”)请小朋友看着这道分合式摆出算式。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1+8=9, 8+1=9, 9-1=8, 9-8=1
3、(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2和7”)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2+7=9 ,7+2=9 ,9-2=7, 9-7=2
4、(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3和6”)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3+6=9, 6+3=9, 9-3=6, 9-6=3
5、(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4和5”)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出算式4+5=9, 5+4=9, 9-4=5,9-5=4
三、幼儿操作“听教师口报9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1、介绍活动要求: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练习本和铅笔,请小朋友翻到没有写的一页,听老师口报应用题,报完一题,你就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解答。听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自己认真听,别急着写,边听边想这道题应该用加法还是减法。写算式的时候要坐端正,头不能低得太下,注意书写格式。
2、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书写算式。
十的加减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发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运算技能。
3、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结果并说说计算方法:
2、最后一题你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结果?这节课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
1、出示四色图
(1)红色部份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蓝色部份呢?
(2)这两部份共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式吗?猜一猜:会是几分之几?
(3)你能想方法验证吗?自身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验证一下到底是几分之几?
(4)小组内交流:
l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
l 他人是怎样算的?
(5)全班汇报:
l 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画上红斜线,再折出1/9,展开在其中一份没有颜色的地方画上蓝斜线,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了几分之几?)
l 画的思路(课件演示)
l 计算:
l 讨论:为什么不直接合并?(分数单位不同,不能合并)怎样解决?(想方法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合并)板书:异 (通分) 同
2、讨论:红色部份比蓝色部份多几分之几?你能列式计算吗?算一算
(1)同学计算
(2)折纸验证
3、小结: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板书:通分)
(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1、出示绿色部份,是几分之几?
2、你能算出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先估计一下:是几分之几。
3、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方法
4、汇报:
(1)是多少?与你的估计一样吗?
(2)怎样算的?你能验证吗?(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课件演示)
(3)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结论?(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
5、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哪块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6、你能自身写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式题吗?各写一题
7、汇报,选择两题计算
8、总结法则: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拓展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用,,三个分数组成分数加减算式,可以写几个?请你写出来。
3、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
+;+;+;-;-;-
4、填方框:
+=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和是,有哪些填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疑问或新的见解?
十的加减法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