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坚韧,事迹材料可以让他人认可和肯定自己的成绩,推动自己的进一步发展,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英雄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2024英雄事迹篇1
百姓夸赞的逆行村主任
——抗疫先进事迹材料村主任
在家中,他是妻儿的主心骨。
在村里,他是人人夸赞的好村长。
在疫情面前,他是最美的“逆行者”。
20__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截至20__年2月7日,全国已确诊31225例,死亡637例,__县也已经确诊_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__乡党委、政府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成立__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与__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全面摸排武汉归来人口,并根据上级要求,决定对相关人员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并安装电子探头实施24小时监控。__冒着被感染了的风险,接下了安装探头的艰巨任务。__乡居家隔离人员分散在__县各个乡镇,有的住在__,有的住在__,为确保安装进度,他需要每天早上8点出发,带着监控设备到居家隔离人员家中拼装、连接、调试,累了就在自己车上休息一会,两天时间便安装完成了__户的电子监控。
“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边到处走;勤洗手,多通风,一日三餐在家中;少外出,多睡觉,增强体质很重要;不信谣,不传谣,政府防控措施好;出门必须要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咳嗽发热不要慌,医院发热门诊帮,防控疫情不要怕,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__村的大喇叭中和流动宣传车里传来的声音,让村民听了就忘不了,连日来,__自编自录的疫情防控顺口溜响彻__村的角角落落,他深知,要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单单靠村组工作者是不够的,必须要广泛参与,要坚持群防群控、依靠群众,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她带领村组工作者加强宣传引导,先后入户向群众发放《致群众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等800余份,在大喇叭、微信群宣传防控知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切实有效的增强了群众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他毅然不顾家中年幼的儿子、放弃了和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坚持在战斗在第一线。在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每天带领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带领村医向隔离人员宣传隔离知识,确认着每一个群众的信息,向群众宣传做好消杀和测温,全力以赴把好村组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面对一些不配合的群众,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告知群众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安抚着群众们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此次疫情。他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更是敲开了群众的心门,我们把党和政府的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
在全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坚战打响以来,在这所有人都在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__“逆行”而上,主动冲向第一线。这其中,有家人的不理解,有隔离人员的不配合,他却咬紧牙关,始终默默坚持,做到不计报酬、不惧危险,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效筑牢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安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线。
大家都说他和去武汉的医务人员一样,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却笑着说:“我哪有那么伟大,就是平凡人加上一份责任,坚持做好本分工作,打赢当下这场特殊战役,守护我们必须守护的人。”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4英雄事迹篇2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也因病饿先后去世。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生活。后来听说插箭岭南边靠近解放区,他便逃荒来到了南马庄地区的狼牙口村。
在与抗日军民的接触中,他逐渐懂得了抗日的道理,积极参加抗日儿童团。狼牙口是长城的重要关城,也是涞源通向阜平的交通要道,是日军扫荡的必经之路。王二小经常放着牛在山坡上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抽空还给八路军割草、送军鞋、送信,为抗日做了许多工作。
1942年10月,日本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王二小就这样牺牲在了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王小二为了保护乡亲们,具有舍己为人的爱国精神,遇到敌人后不慌乱,有勇有谋,随机应变,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努力去面对困难,不当逃兵。
2024英雄事迹篇3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是谁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最前沿的铜墙铁壁!是你们---美丽的白衣天使。
在全国人民居家抗击疫情时,是你们—白衣天使,在党和人民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没有退缩,没有犹豫,主动请战!匆匆地告别了家人,有的甚至告别了家乡,决然地踏上了征途,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默默地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在抗击疫情地第一线,你们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篇章,面对一个个患者,你们和蔼可亲,无微不至,捧出了一颗颗火热的真挚的心,给予了患者亲人般的温暖和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你们沉着冷静,迎难而上,哪儿需要你们哪儿就有你们的身影,哪儿危险你们就冲向哪儿,哪儿最危险你们抢着上,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面对自身可能会被感染上新型冠装病毒的风险,你们没有恐惧,没有后悔,没有流泪,你们心里装着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时刻惦记着患者的病情!
在这抗击病毒的非常时期,是你们挺身而出,无所畏惧,舍己为人。回想这一幕感人的场面,我感动不已,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无法去当面致敬,只能默默地向你们鞠上一躬,并高声地说一声:“你们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我爱你们,请接受我的敬礼!”
2024英雄事迹篇4
刚参加完某项目鉴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拎着行李箱,又踏上出差的旅程。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5岁老人的生活。在许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纪,钱七虎院士还像“空中飞人”一般奔波。一天24小时,他没给自己留太多空闲:白天开会、钻研项目,晚上给学生批改论文……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累,而是感觉“活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60多年前钱七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时,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钱七虎至今记得,当时教员给出的答案:“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家卫国、建设钢铁长城。”
生于乱世的钱七虎,更懂得和平的可贵。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钱七虎在母亲逃难途中出生。亲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跨越,“时代”这个词在钱七虎身上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落后就要挨打”更是钱七虎这一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钱七虎从事的是核弹防护工程研究。在他看来,如果研究核武器等毁伤武器是在造“矛”,那么自己所从事的防护工程研究就是在铸“盾”。
“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钱七虎的科研理念之一。
那一年,钱七虎受命为空军设计飞机洞库防护门。他自己编程,不断革新设计,大胆采用刚刚兴起的某计算法,还创造性提出升降门设计新方案。
凭借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和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钱七虎在中国防护工程领域的多个方面完成开创性工作。他建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解决了一系列防护工程领域关键技术难题。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钱七虎用超过一甲子的岁月来思考和实践,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他说:“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
从边防海岛到荒凉戈壁,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钱七虎始终奔波在工程一线,奋战于专业前沿。
在去年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钱七虎以“新时代城市建设与立体城市”为题作报告。他的报告通俗易懂,又发人深思,不时引发热烈掌声。
事实上,早在1996年,钱七虎就首次提出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战略。
“做科研工作,不能仅仅着眼当下看得见的事情,更应该站在国家全局进行前瞻思考。哪些事情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们的兴趣爱好就要向哪些事情聚焦。”钱七虎说。
“一辈子做了那么多课题,但培养人才是我最大的课题。”聊起未来,钱七虎的眼神中充满对人才的殷殷期盼。
“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是钱七虎的育人理念。
2009年,钱七虎主动放弃自己被提名的机会,推荐年轻学者冯夏庭出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世界岩石力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冯夏庭年轻有能力,有梦想。”最终,冯夏庭成为目前为止担任该学会主席的唯一中国专家。
同样受益的,还有“长江学者”王明洋。20多年前,年仅29岁的王明洋在钱七虎的推荐下,被破格提拔为实验室主任。如今,王明洋已成为防护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
2024英雄事迹篇5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日子。可是20__年的春节,却被一场在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打破了欢乐喜庆的氛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人民响应政府号召:春节尽量不串门,在家里也能为国家做贡献。
我每天在家里学习之余听爸爸妈妈的交谈,从电视和微信上,铺天盖地的抗战疫情的新闻报道,了解到全国上下有千千万万的人,在默默无闻地冲在抗战疫情的第一线,特别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我们宅家里躲避疫情的时候,他们却舍弃与家人团聚,毫不畏惧地去最危险的疫情第一线与凶猛的病魔作斗争。让我最震撼的是在昨天的都市快报上报道,今年已经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决定带上她的医疗团队第二次驰援武汉。妈妈还告诉我李兰娟奶奶是传染病学术方面的权威,在20__年非典时期,她也是冲在疫情第一线与病魔斗争,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们杭州的骄傲。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李兰娟奶奶就舟车劳顿辗转各地考察疫情,不辞辛苦地投身到抗战疫情的斗争中,她这种无私奉献、舍身取义的精神让我震撼不已。正是因为中国有很多像李兰娟院士这样的英勇无畏的逆行者,用他们的危险换得我们的安心,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战胜可恶的病毒,勇士终将凯旋归来。而我们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虽然抗战疫情期间我们不能奔赴抗战一线,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出去给那些不分昼夜与病魔作斗争的医护人员添乱,乖乖在家认真学习,积极锻炼身体,不去人群密集处,出门戴好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待到春暖花开时,就是打败可恶病毒之时,人人都可以安心快乐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2024英雄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