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结果,优秀的心得体会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宝藏,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抗击新冠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击新冠的心得体会篇1
你们携裹着生命里最圣洁的白色——真诚;
你们怀揣着生命里最温暖的红色——热情;
你们涌动着生命里最幸福的粉色——温柔;
你们彰显着生命里最美丽的绿色——希望。
你们就是世间最善良正直,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白衣天使!
雪一般的衣裳,有着雪一般温柔的内心,比云朵更圣洁,比火焰更炽热,在寒风中飞翔,在黑夜里燃烧。凡是在这个岗位上的所有人都值得让人尊敬与仰慕。
你们是漫漫迷雾中的那盏灯;
你们是漆漆黑夜中的最亮的星;
你们是寒冬里熊熊燃烧的火焰;
你们是清晨初升的太阳;
你们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指南针;
你们是浩瀚无边的荒漠中的一泓清泉;
你们更是世间的超人,守护神,天使……白衣天使,向你们致敬!
春节本来就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日子,可是,当看到手机上这样一则消息却令人触目惊心。武汉有约一百多人得了新型冠状肺炎,全国各地确诊约1365例,疑似1965例,治愈约39例,死亡约41例。
武汉一夜之间封城,公交,地铁,长途汽车已经暂停运营,因为这种病毒已经确定可以人传人。因为这种病毒的不请自来,弄得人心惶惶,大家恐慌不已。
这时,无私的白衣天使们出现了。
他们用博爱的手,紧紧握住病人的手;
他们用温暖的内心,温暖着没一颗惧怕的心灵;
一双双忧伤的眼睛,在他们的恬淡中变得安详平静;
一张张恐慌的面孔,在他们的仁爱中变得坚强无惧。
他们不怕自己被传染,全副武装,奔赴医院。日日夜夜,不知多少个小时,他们都没有合眼。数不尽的汗滴滑落至脸颊,任眼睛上的水滴变成霜。几天几夜的工作,他们都悬着心,在医院救死扶伤。
当他们的口罩摘下来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脸上被紧紧勒住的痕迹清晰可见。脸上勒出了泡,红得磨了皮,流了血。甚至有的医生在工作中累得昏迷不醒,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春节,本是一家团聚的时刻,我们在家里和家人们一起过春节,而那些白衣天使,却在医院里救死扶伤,他们的春节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一名年轻的女医生,年前刚做了头发,因为头发太长,穿防护服不方便,决心要剪掉长头发,这对一般的女孩子来说,做这个决定要多大的信心和勇气!作为医生的她,还没有自己的家庭,在她的心里,救治病人是第一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这种精神太值得赞颂!
2020年1月16日,梁武东,一名医生,感染了新型冠状肺炎,最后不幸去世。听到这一消息,实在是太痛心,愿天堂没有痛苦,致敬英雄!“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这是十七年前,2003年当时己经67岁的钟南山院士说的。
这次爆发的肺炎疫情,让十七年后的84岁的钟南山院士马不停蹄地赶往武汉。我们不能忘记,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了,84岁的他重新披甲上阵,他又一次,为国出战!
在现在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做好自我防护,呼吁他人做好防护,默默祈祷。白衣天使,平凡又伟大,琐碎又不易,艰辛又劳苦。
他们如春天的雨露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如夏天的微风吹走燥热的空气带走患者心灵的伤痛;如秋夜的明月照亮患者通往健康的心灵彼岸;如冬天的阳光温暖患者蒸发他们的忧伤,白衣天使,我向你们致敬!
美国的爱默生说过“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
写着写着,我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让我们一起为最美逆行者致敬!白衣天使,加油!全国所有人民,我们一起加油!
抗击新冠的心得体会篇2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进入攻坚阶段,全国的疫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日增长数逐渐减少。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以更扎实、更接“地气”的作风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绝不可让形式主义拖了后腿。
多一些统一指挥,少一些重复发文。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注重形式不重实效,很容易出现“精力空耗”现象。现在各地均成立了抗疫指挥机构,对本地区的抗疫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一些地方缺少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各发指令,重复给乡镇、村布置相同或类似的工作,导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被无谓的工作消耗了精力。显然,这又是犯了形式主义的病。我们应该提高抗疫指挥机构的统一协调能力,建立更高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各种数据进行共享,避免因为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协调,欠缺统一部署,导致各发指令、各下任务、重复发文。疫情防控是一场艰巨的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多一些“跟我上”,少一些“给我上”。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扛着红旗高呼“跟我上”,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身先士卒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多一些“跟我上”,冲锋在前,奋斗在排查一线、宣传前沿、医护主战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履行铮铮誓言;不要只到现场拍拍手、挥挥手,有形式,没主意,压力层层加码转嫁给基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压,身临一线不后退,从“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到“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不要四处奔波“亮相”“作秀造势”,让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难以招架。
多一些物资援助,少一些报送表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广大的基层干部是冲锋在前的突击手、排头兵,各部门必须为基层干部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确保口罩、消毒水等物资能准时按量配送到位,不能让前线的战士“缺枪少弹”,要让他们都有口罩戴,而不是只有口号喊。同时减少重复或不必要表格的填报,避免基层干部的力量被分散,精力被消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实属不易。只有将拖后腿的形式主义从疫情防控中消除掉,广大基层干部才能干字当头,干出样子,干出风采,干出成效。
“飞雪迎春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拒绝形式主义,就一定能战胜疫情,扫去病毒的阴霾。在山花烂漫时,会心一笑。
抗击新冠的心得体会篇3
你,逆行的背影,牵动着多少颗心。伸出你那温暖的手,托起无数的生命。一纸请战书,满满的红手印,生死线上方显你的深情……
20__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蓄谋已久的战争,对我们发起了猝不及防的闪电战!当大家还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喜悦中时,它已经开始大张声势地恐吓着每一个人!一夜之间,各大新闻媒体满屏的都是疫情进展的情况,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寻找着抵抗疫情的.各种办法。药店人满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价难求的精贵物;商场、马路人可罗雀,人人戴着大口罩,用戒备的眼神互相扫视着对方,冠状病毒给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阴影。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胆英雄。在生死时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担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社会重任。84岁的钟南山院士,本该退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再次“挂帅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他们拼尽全力,与病毒较量,为生命站岗。他们逆行的背影,是__年最美的风景!
寒风瑟瑟,路上人烟稀少,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小黄人”“小蓝人”,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个逆风骑行的背影。他们默默无闻,只为给不能出门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还有一群背影,我看不到他们真实的面目,只知道他们是新闻报道的书写者,他们是图片影像的记录者。他们为民生福祉急急奔走,为城市建设悉心戮力,为国家发展鼓劲呐喊。重大疫情面前,总会有他们的背影,他们不是不惧危险,只为传播最真实的声音!
还有许多背影,警察、城管、清洁工、出租车司机……不同的职业,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属于我们的城!不同的身份,共同温暖着城里的人,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中国人!
抗击新冠的心得体会篇4
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今年春节,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迅速蔓延全国,形势非常严峻,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务工作者,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发现不明原因得肺炎,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道疾病的专家——钟南山出现。他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始终保持着“敢医敢言”的精神参与了非典的研究与治疗。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来袭,84岁高龄的他依旧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带着大无畏精神走进武汉这座围城。给全国人民吃了个定心丸。
还有许多医务工作者,在大年三十,我们吃着年夜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奔赴武汉战场。他们穿着不透气防护服,带着口罩和手套在前线工作,4个小时才能换一次衣服,他们为了不去厕所,尽量不喝水或少喝水,全身都浸泡着汗水,有的人连续工作36个小时。一个个舍小家为大家,可歌可泣。
沁阳的医务工作者也加入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爸爸他们医院通知不让休息,全员上岗,参加抗击病毒的工作。他们每天下班都给自己全身消毒,把手都泡变形了。
他们的不计个人安危,勇敢逆行的行为,充分彰显了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生命,体现了精诚大医的责任和担当。他们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强卫士!
我相信,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这场抗病毒的战争胜利。
我要向这些敬畏自然,守护生命的逆行者们致敬,你们才是新时代的真英雄!
抗击新冠的心得体会篇5
疫情不仅是对一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检验。近年来发生的数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不需要各国发扬合作精神,携手共同应对。
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各国理当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国行动,上下一心,全力应对,吹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冲锋号,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国政府采取积极、高效、公开、透明的举措,也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疫情面前,中国展现的不仅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是以人类共同利益为重的价值追求。正如来自世卫组织的评价,中国努力控制病毒源头,限制疫情传播,为世界其他地区防控工作争取到宝贵时间,“如果没有中国努力,全球病例会远高于此”。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等纷纷表达对中国的支持和慰问,不仅因为中国为世界最终战胜疫情注入了希望和信心,也包含着对中国价值追求的肯定和褒扬。
顺应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势,采取为全球负责的行动,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呈现的全球普遍现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样的温暖,不仅体现在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捐款和大量医疗防疫物资,体现在“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呼声在全球共鸣,还体现在当出现歧视和污名化现象时及时发出正义之声、当出现不实信息时及时澄清事实。暖心的行动,无论大小,展现的都是为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价值追求,汇聚的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能量。“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方法,就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来自世界医学科学家的忠告已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人民的自觉行动,相信在庆祝抗击疫情胜利的那一天,世界可以为这样的团结合作精神而自豪。
抗击新冠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新冠演讲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