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书写作文中能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对周围环境更加敏锐,作文是一种思维的整合,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思考整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秋华团圆作文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秋华团圆作文篇1
中秋节这天,我们一家三口坐车来到了姥爷家。一下车,姥爷家的小黑狗远远地摇着尾巴来迎接我们。
一看我们来了,姥姥和姥爷赶紧为我们准备吃的。我和妈妈来到姥爷家的菜园,菜园里一个个沉甸甸的玉米棒露出了金黄的牙齿,一个个火红的辣椒好像燃烧着的火焰,一棵棵绿油油的大白菜一棵挨着一棵……整个菜园一片丰收的景象!
我们摘了一个水灵灵的大黄瓜,回屋一看,桌子上摆了一桌子好吃的,有糖醋鱼、红烧肉、烧鸡……姥爷还亲手做了一个我最爱吃的拔丝地瓜呢!我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果汁,我们共同举杯,欢庆中秋佳节。
晚上,月亮出来了,我们一起去赏月。圆圆的月亮十分明亮,但是却特别的小,新闻早就报道说:“今年中秋是月球离地球最远的一年,所以月亮看上去会比较小。”月亮上还有一个黑影,我想:是嫦娥和玉兔在看着我们,祝福我们中秋节快乐吧!
真是一个快乐、团圆的中秋节!
中秋华团圆作文篇2
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中秋节,中秋的月亮象征着团圆,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在这一天我们吃的月饼也是象征着团圆的,是一个圆形的形状。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表哥顾不得吃早饭就起程了。 一路上,我看见路边有许多美丽的花儿,它们仿佛在和我打招呼呢!不一会我和哥哥、妈妈就昏昏欲睡了,只有爸爸全神贯注的开车,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路途,我们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奶奶家。 奶奶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奶奶姑姑做了一大桌子菜,我和妈妈负责包水饺。包水饺可真有意思,妈妈先是拿出一大块面,把它揉成长方形,然后用小刀把它们切成大约有橡皮大的小块块,一个个揉成圆形,之后,我用面轴把它们压成圆圆的,像月饼一样大的小圆盘,妈妈用我压的小圆盘放上馅,两手一捏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小水饺,一下午我和妈妈包了足足有一百多个水饺。包完以后我的脸上、手上、身上都粘满了白色的面粉,像个小雪人。妈妈看着我开心的笑了。 整整忙了一天,我们全家人终于围坐在饭桌前,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时候我发现奶奶已经把房间的灯打开了,我想外面一定黑天了,拿着一块月饼,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急忙出去看月亮。我看到,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中,月亮里面仿佛有一位老奶奶在大树下乘凉…… 中秋的月亮好圆啊!中秋的夜晚好美呀!
中秋华团圆作文篇3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这一天,在外亲属都要回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这是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刻”。节前,盐城民间都有比较充分的准备。通常人家除从食品店选购各种馅心的月饼外,还购买鸡、鹅、鸭等家禽宰杀,同时还买些藕、梨、菱等。此日,早上多吃圆子或饼,中午吃雄鸡或雄鸭,晚上吃月饼、糯米饼(西区俗称“粘烧饼”)或藕饼。
旧时,晚上各家都要“敬月光”,由小儿取果物于盘,置方桌子室外,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家人相聚拜月。贫困人家吃普通米饼,富裕人家大摆宴席,吃团圆酒。现时,城乡“敬月”之俗已不多见,民间其它习俗尚存。一些机关和群众团体经常于此节举行港澳台、侨胞的茶话会、联欢会,工商企业举办金秋供货会、洽谈会,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雅士亦常借赏月之机,聚会、吟诗、写字作画等。
中秋华团圆作文篇4
中秋,作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宋朝的苏轼因为不能和家人团圆,于中秋深夜独饮,大醉后写下名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怀子由。”这种心情仍然是充满淡淡的愁绪。
中秋,把异地的我们平时对家人朋友的思念,打包收藏,然后在中秋这天释放。能够享受天伦之乐的,自然其乐融融。出门在外的,则格外孤独。
中秋是杯酒,场合不同,味道也异。聚时酒显其香,散时则显其苦。
一只月饼,可以把思念表达,也可以把亲情凝聚。寄给家的月饼,每只都是一种心情。团聚在一起吃的月饼,每只都是一种祝福。
人生在世,离离合合,聚聚分分,都不能阻隔我们对这天的向往和期盼。皓月当空,夜如白昼,总有丝丝的牵挂和祝福,潺潺的流进心田。嫦娥也定是在中秋这天,望着月宫的桂花树静思,情到深处,泪水流过脸颊,一串串。她忘情地张开双臂,丝带飞舞,衣袂飘飘。恍惚间,人象鹅毛般飞了起来,她奔向了属于她自己的天堂,一个神话诞生了。
青春的我,也曾饱尝漂泊之苦,对家的思念因佳节尤甚。20xx年身在南昌,正值中秋和国庆同日的夜晚,孤身一人于宿舍,舍友未归,窗外烟花却灿烂了夜空,落寞的心终于被引燃,思念涌到胸口,感觉些许窒息。月光一点点将思念拉长,一直延伸到几千里的北方。铺下方格纸,思绪如流水,一个时辰过后,千字的《思乡》一气呵成。该文被散文家徐敢先生所赏识,不仅修改了,还寄来了评语。之后,被选入散文丛书。我觉得,若没有中秋这个让人思念如麻的夜晚,也就没有当时的心情,更不能写出真挚的文章。
中秋华团圆作文篇5
过中秋节啦,今年的中秋节阴沉沉的,晚上肯定没有月亮。
今年的中秋是在与父母的简单的一次聚餐中度过的。因为寻常,我甚至找不到一丝值得保存在我记忆中匣子里的美好,是因为繁忙的学业掩盖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为我挚爱的亲人,此时已然不在。
我只能从花样日益繁多的月饼中去寻找依稀地辩论那些过往。
我又看到了那个忙着品尝月饼一亦乐乎的我。中秋在我的脑海中并什么概念。因为我觉得那时的月亮并无异于平时,可以时常看见,可以让她跟在我的身后,很服从。因此对中秋的月亮没了好奇心,可让我对之魂牵梦绕,无法忘却是一个小月饼。
于是每一年中秋节,就在这种与月饼的邂逅中悄然度过。这时,静悄悄,一阵凉爽的微风穿过,月光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衣。
吃着香甜的月饼,坐在阳台的椅子上,月亮在我的星空悄然升起,望着那皎洁的明月,我不由联想到了因为偷吃仙药而升天成仙,住在月宫中的嫦娥,不知她现在还是否孤独。我开始睁着大眼睛,久久地伫立凝望那一轮即圆的月亮。可心中却有丝丝寒意,错过的月圆不再重逢,而逝去的时光也无为被挽留。回头想抓住背上的那一缕月光,月光却见不到月亮。曾错过了无数次的月光,又怎么会始终如一的跟在我的身后,并一如既往的给予我温暖呢?这已然不是那时的中秋了!梦境里,我走在路上,欢笑着奔跑,一回头,满脸都是幸福。
也许,那样月光洋溢的中秋,只能回忆。
中秋华团圆作文篇6
转眼又到中秋,在这喜庆团聚的节日里,让我再次想起了故乡。虽然少时就随父奔波远离了老家,可童年在家乡仅有的几个中秋夜,时常萦绕在我心中,久久不能离去。
童年对中秋的急切渴望,缘于整日咕咕作响的饥肠,记得那年的中秋,父母亲拖着我们几个嗷嗷叫唤的兄妹,回到了家乡的老院里,亲戚们送来了自家做的月饼,自家树上的梨果。中秋夜刚刚启幕,我就站在院子里,看着清新诱人的月饼和梨,已听不进长辈们讲迷人的传说,舍不得移目天空中醉人的明月,企盼着祭拜活动快快结束……月饼的浓香早已使我馋涎欲滴,只是出于对月亮神的敬畏,但还是忍不住捏捏水果、摸摸月饼,只想及早品尝月饼那独特的香甜。那种心境至今回味起来还是让我百味杂陈。如今,水果、月饼已是百姓家中寻常之物,不甚稀罕,可人们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惯永远不会丢掉。因为这是华夏子孙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团结、友爱、和谐的期盼,更是中华美德、中华文明的传承。
我喜欢孕育生机的严冬,喜欢充满活力的阳春,也喜欢激情火热的盛夏,但故乡那几个丰盛的中秋夜,还是让我最喜欢硕果累累的金秋,最难忘中秋节的望月。故乡的中秋节,的确是牵我魂缠我魄,那种情、那种景充实了我的生活,如盛满了酒的酒杯,凝成了一种永恒,任我浅吟低唱,任它浪涌海啸,一生总不能忘怀。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追忆那过往的美好,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如此,便可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有关中秋节团圆的故事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如今,虽不能亲眼看一下故乡的月亮,但中秋节的浓厚氛围笼罩了我生命的全部,拉近了我与故乡亲人难舍难分的情意。
中秋华团圆作文篇7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
晚上,我和舅舅他们吃饭时,舅舅感慨万千地说:“在我们小时候,饭都吃不饱,根本就过不好中秋。”我安慰地说:“现在经济发展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有时间过中秋,我们一家人就好好吃月饼赏月吧。”大家纷纷点头赞同。吃过晚饭,我们便去赏月。这时的月亮像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月光朦胧,远处的星星闪闪发亮。这时,我问舅舅:“以前你们是怎么过中秋的?”舅舅叹了口气,说:“那时候家里很穷,秋收又忙,谁有时间赏月呀?”我又刨根问底:“那你们那时候有月饼吃吗?”舅舅若有所思地回忆道:“有啥子月饼哦,就算有,也就是用面包上撒一点糖,烙一烙,就当月饼了。”
“现在多好喔,想吃月饼街上到处都是,想吃什么馅的就有什么馅的。”舅舅谈到现在的生活,洋溢着一脸的幸福,觉得很满足。我和他聊了很久,聊着聊着,天上的月亮已揭开了面纱,露出了洁白如玉的面庞。
窗前月是昔时月,眼前人是过来人。舅舅那辈说过的中秋,只储存在他们的记忆里,五味杂存。我们无法体会。通过和舅舅的聊天,我大概了解他们从前过节。油然而生许多感慨,以前的中秋和现在真是不一样啊,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希望舅舅他们那辈以后生活得更幸福。
同是中秋夜,今夜月更明。我仰望天上那轮月亮,那张圆圆的脸,似乎在对着我笑呢。
中秋华团圆作文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