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文之前需要要把作文的题目和要求看清楚,作文是我们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节作文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节作文篇1
一直以来,数学家们对我们来说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但今天我们班上却真真切切出了一位数学家——黄子阳。
先来说说这位数学家的产生过程。今天数学课上,上了新课——交换律与结合律,黄子阳在课堂上说了一句:“顺变数不变,结果也不变。”数学吴老师让我们把这句话记在了数学书上,是这样写的:“黄子阳说:‘顺变数不变,结果也不变’”。结果过了半天还补上了一句:“黄子阳以后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至此为止,数学家就这样响当当的产生了!
下课了,老师为了让我们下课不追着黄子阳满教学楼地跑,布置了很多课堂作业,可下课时,全班同学把他围在操场中间,让他给每个人签名。黄子阳不签名,全班同学就一直追着他跑,黄子阳受不了了,于是躲到了男厕所,可是还是有男同学追着他,便又躲到了老师办公室,向老师求助,老师直接把黄子阳赶出了办公室。就在这时,上课铃响了,全班同学还是继续追着他跑,许老师过来后看着全班同学的样子哈哈大笑,可全班同学才不管许老师呢,也不管是上课时间。此时校长正好经过,看着我们一班同学还以为是上体育课呢,直到后来碰上追来的许老师,才明白我们在追着黄子阳索要签名。校长赶紧跑回校办室,用摄像头拍下了我们,然后全校点名批评402班全体同学,我们只好老老实实地去上语文课了。
语文课结束了,黄子阳一直盼着放学,一放学,他第一个冲出教室,直到他冲出去的时候学校门口还没人,他看没有人在后面追,赶紧躲回家了。
这就是我们班上数学家悲惨的一天。
数学节作文篇2
我喜欢美丽的沈老师,幽默风趣的刘老师。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数学老师——蒋老师。虽然她有时候很暴躁,但我还是很喜欢它。
蒋老师一头黑油油的头发,在阳光下一甩,浑身散发着女神的气息。她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谁也不敢在她面前胡作非为。
蒋老师不仅漂亮,而且十分风趣幽默。
一次,我在同学那里得到一道题。那道题里有两个陷阱,我知道答案后,心想:要不给蒋老师做做?说不定她也会犯错呢!我拿着那道题,兴冲冲地来到办公室,把题目交给蒋老师。谁知蒋老师笑着说:“这种题,也能考倒我!放心,一分钟后就给你答案!”我将信将疑地站在旁边等着,一会儿,蒋老师大声说:“是20!”我心里乐开了花,骄傲极了!“错啦!”我说道。蒋老师瞪大了眼睛,问道:“你不会记错答案了吧?”我摇了摇头,蒋老师摸不着头脑,又埋头想。突然,蒋老师惊讶地对我说:“是不是这里哨子个数变了?”我哈哈大笑,“还是错了!”蒋老师有些沮丧,“快告诉我吧!”老师说。我指着那张图,说:“这里变了,发现了吗?”“哦!应该是16!”老师恍然大悟。
蒋老师就是蒋老师,她多么独一无二!
数学节作文篇3
我的数学老师姓郑,是我们的班主任。郑老师中等身材,瘦瘦的,戴着眼镜,既文雅,又秀气,平时对我们的纪律要求的比较严格,但我们都很喜欢她。
郑老师讲课生动具体,每个题都分析得很透彻,真是一丝不苟。辅导学生也非常有耐心,就拿我来说吧。有一次,是在期中考试之前的一个星期,在课堂上做亮点激活大试卷测试题。我拿到卷子,立刻就开始写起来,心想这些题早就做过了,太简单了,所以有些题连仔细看都没看就开始做。等发下卷子以后,却有许多题做错了,我搞不懂为什么?就过去问郑老师。郑老师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个题,分析得特别细致,并告诉我千万不能粗心大意。每道题都有不同之处,有时候多一个字就可以改变所有的意思。你看,因为你的粗心,所以才没做对,所以以后不管做什么题,都要像第一次见到这道题一样,认真读好每一道题。于是,我认真记住了郑老师的话,成绩有了很大的飞跃。
郑老师不但教学认真,方法灵活,而且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次,学校举行合唱比赛,大家都在练习,而我却感到浑身发热,头昏脑胀,十分的难受,没有精力。郑老师看到我的状态后,立刻走过来,摸摸我的头,并立即打电话告诉我妈妈,还亲自把我送到门外,并叮嘱我赶快去看病。
郑老师的话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时刻激励着我,我非常感谢我的郑老师。
数学节作文篇4
今天晚上,我瞅着桌上的20块糖,馋的直流口水,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想吃糖啦?”“嗯。”“那我们先来玩个游戏,你赢了你就吃吧。”我想都不想,直接答应了。
妈妈把糖放到我的面前,说:“这里有20块糖,每次最少拿一颗。最多拿三颗,看谁能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赢。”“好啊好啊!”我好不容易把目光从糖上移开,“一言为定,我先拿!”我们两人你拿一次,我拿一次,每次都是妈妈拿到最后一块糖。
“怎么每次都是你拿到最后一块?”我特不服气的说。
这时在旁边观战的爸爸忍不住发话了:“你妈妈每次都拿到第16块糖,所以肯定能拿到第20块糖啦!你没有注意到是有规律的吗?”
我仔细一想,还真是,每次我拿一颗,妈妈就拿3颗;我拿两颗,妈妈就拿两颗,我拿三颗妈妈反而拿一颗,我和他每次一共拿4颗,照这样算,妈妈稳稳地拿到了第四,第八,第十二,第十六,第二十!我不输才怪!
经过老爸的提醒,我终于想通了。“不公平!这样每次都是后拿的人赢!”
“这次你先拿!”我想吃糖的心依然不改。“愿赌服输,再说睡前不吃糖,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学,上床睡觉吧!”我恋恋不舍的看了糖最后一眼,睡觉了。
数学节作文篇5
西瓜是夏天中最爱欢迎的水果。今天,妈妈买回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于是,我们准备吃西瓜了!
小妹妹问我:”嘉嘉姐姐,你要吃多少呀!“我想了想说,”我吃这个西瓜的1/2吧。“”1/2是什么?“她问。”1/2是分数,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我说。”哦。“小妹妹似懂非懂地说。”我吃这个西瓜剩下的1/2。“妈妈插话道。小妹妹问:”剩下的1/2是不是嘉嘉姐姐留下的全部吃掉啊?那我没得吃了?“”哈哈!“我和妈妈哈哈大笑。”不是这样的`。“妈妈笑着说。我接话道:”剩下的1/2就是把我吃剩的那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再把这部分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是这样啊!那我还是有西瓜吃的了!“小妹妹恍然大悟。小妹妹调皮地说:”以后我要先吃1/2,这样我的1/2比你的多,这次不划算!“”骗你的,我哪吃得了这么多?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们都笑了!
你现在认识分数了吗?分数还有很多哦!等着你去发现。让我们一起踏上寻找数学的旅程吧!
数学节作文篇6
我的数学老师今年28岁,有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头发,在高高的鼻梁下面红红的嘴唇,笑起来嘴里像含了甜甜的蜂蜜一样。
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爱看书。在校园里,在我们的自习课堂上,在办公室里,在宿舍里。她总是手捧着一本书在认真地阅读,那入迷的状态任谁也不忍心去打扰她。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吃小零食,每一次有同学过去,她的桌子上都会有零食,比起这些,我却更喜欢她的“高冷”。
有一次,我去办公室送作业,在走廊上都听见了老师们的欢声笑语。送入办公室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师正在讲笑话,看着她那搞怪的样子我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其他的老师也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有的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有的笑得趴在桌子上,有的笑得直拍手……可是我的数学老师却像在外太空一样,只顾看她的书一点反应也没有。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六一晚会,我们的班主任把数学老师给邀请过去了。正在那个时候,台上的演员们讲了一个笑话,我们班的同学们都捧腹大笑,而我们的数学老师就站在那里嘴角微微上扬,眼角升起一弯半月,竖起了平常很少竖起的大拇指。在表演完后,老师把平常自己最喜欢的小零食送给表演者。
原来,我的高冷老师其实并不高冷,她热爱工作,关心学生,我喜欢这样的高冷老师。
数学节作文篇7
一天,数学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1+2+3+4+5+6……一直加到100的得数是多少?那么,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呢?用简便方法计算。
算式:1+2+3+4+5+6+7……+100=5050 5050×10=50500 50500×10=505000
答: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是5050,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各是50500和505000.
简便算法:或许有些同学会觉得这个算是太长,需要计算器!no,那就错了。只要仔细看看就可以发现1和99可以凑成100,2和98可以凑成100,3和97也可以凑成100,4和96,5和95,6和94 ,7和93,8和92,9和91,10和90,11和89……一直这样凑成100,结果可以得到能凑成50个100,就是5000,但是还剩下一个50单独一个数字,就可以拿5000 + 50 =5050,得出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但有人会问了,1一直加到1000和10000为什么不着要算呢?因为100和1000的进率是10倍,1000和10000的进率也是10倍,所以可以拿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5050乘10倍等于50500,再拿50500乘10倍等于5050000。行对应的,1一直加到100000、1000000、10000000......以此类推,都可以这样算,当然,你也可以更深的理解这道题的规律哦!
数学节作文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