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8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分享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与共鸣,如果不加思考就动笔写心得体会,那么你的文章内容注定是没有意义的,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8篇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篇1

?疫情给我的触动】

初春,祖国大地却被疫情的阴霾笼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见证了太多触动人心的故事,又有着太多的人用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精神触动着我们。

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钟南山”这个名字便立刻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非典时期,那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触动了多少的人,那一双手挽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在电话连线中,84岁的钟老用平缓却充满力量的语调向观众介绍着疫情的情况。“我的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钟老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句提醒。可就在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一张钟老坐在前往武汉的高铁上的照片却流传开来。我凝视着这张照片,眼里却仿佛进了沙子;望着照片上钟老疲惫的面容,无数的情感在一瞬间涌上了我的心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困难面前,如钟南山一般的“侠者”挺身而出。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中国正是有着无数的这样的人,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一瞬间的触动,让我觉得“敬佩”一词已不足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情感,“伟大”甚至都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一群人;我只得感叹一句“国士无双”,这样的触动,将永存我心。

作为“疫情防控最前线”,一线医生每天高负荷运转在自己的岗位上。武汉一线医生彭银华,他本该从年前就忙碌着试婚纱、订酒店、发请柬……但疫情来临,他毅然决然地推迟了婚期,走上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可逆向而行的他,因感染病毒、病情恶化而永远离开了我们,推迟的婚礼再也无法进行。这样的一个个名字出现在新闻页面上,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医者抵挡在一线上,为我们后方的安全建立屏障;这更是一个个英雄用他们生命为我们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城墙。“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是什么?不是‘我爱你’,不是‘我想你’,而是医生对你说:‘你的报告出来了,没事。’”是啊,这就是医者的力量,这就是白衣天使。他们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因为“弘毅之士,以仁为己任”;何为仁?博爱,担当,责任,格局,胸怀。这是医者的使命。他们带给我们的触动真的太多太多……

从钟南山院士到一线医护人员,从每一个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再到今日的你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我们见证了太多太多触动人心的故事。如果给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贴上一个标签,那么其实,他们都是一个个最平凡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里,也包括你我。而如果再让我给如今的中国人贴上一个标签,那么我想说的是,今天的中国人用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这场共同的战役里,你我都是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你我皆英雄。

故事结束后,即是春天;带着这一份触动,走向春暖花开。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篇2

?我们是中国人】

世界上有很多个国家,自然就有很多种人群,很多种灵魂。就在那神秘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叫中国,有一种美丽的灵魂叫中华魂,有一位骄傲的人类叫中国人!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肺炎笼罩着中国的上空,没有了节日的气氛,变得阴沉。路上行走的只剩下忙碌的白衣天使。各地医生整装待发,不畏死亡,以医人为主要原则,他们始终站在这场“战争”的第一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了一句话:“把病情最严重的病人送到我这儿来。”难道奋战到死神侧旁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中国人,他们是同胞心中的白衣天使。

在疫情期间还发生过这样的一则新闻:1月28日晚上,一名身穿黑色衣服、30多岁的男子为重庆市沙坪坝公安分局土主街派出所民警送来了两百个口罩。男子只说:“警察同志,你们辛苦了!你们奋战在疫情一线,你们留着比我们留着管用。”虽然这只是两百个口罩,但这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道德,中华魂的美丽。当一个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便也会变得不平凡。

疫情达到高潮时,中国明星、网红也大力捐赠。古天乐捐赠1000万元,赵本山以辽宁民间艺术团名义向武汉捐赠1000万元,韩红的爱心慈善基金会募集善款1150万元人民币。薇娅捐赠200万元,李佳琦捐赠9000套医用防护服,n95口罩4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7000只,辛有志捐赠1.5亿等等。不知情的人都说他们只是在这个非常时期提高知名度,上热搜。而中国人会说他们在展现自己的灵魂所在。也许只有在最困难的时期才可分辨出谁才是与你最亲近的人。

中国人就是这样的无私,这样的美丽,这样的值得骄傲。

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团结,这样的怀爱,这样的值得赞美。

中国人总是昂首,不是因为自以为是,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值得歌颂的灵魂和值得被爱的祖国。

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篇3

?张文宏——我心中的偶像】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和计划,我们家也一样,感觉从爸爸老家湖南回来玉溪,就像一次大冒险。为了及时赶回医院,爸爸妈妈不停调整出行计划,高铁、飞机,买票、退票、再买票,最终安全到达玉溪。

爸爸妈妈都在医院工作,妈妈虽然不是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但她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她说可以通过她的文章,让大家了解医护的艰辛和病患的救治情况,也可以通过手中的笔为医护加油鼓劲,在背后做他们坚强的后盾。

居家隔离的14天,妈妈从没有停歇过,每天不停地改改写写,有时候写到十一二点,但她从不说累,她说这就是她热爱的工作。这时,我才真正懂得,原来工作不只是挣钱,还因为热爱。

也是从妈妈口里,我第一次听到“张文宏”这个名字,妈妈说他很牛,用妈妈的原话说“这个世界上,有能力的人不少,敢讲真话的人也不少,但有能力又敢讲真话的人凤毛菱角,而张文宏就是这样的人。”

带着好奇,我也跟着爸爸和妈妈一起认识了解张文宏这个人。大家都知道钟南山院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那么,能与之媲美的张文宏又是何许人也?张文宏,是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他的突然走红,起因于在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他说:“第一批医生都很了不起,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所以我把他们换了下来。”“现在起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铿锵有力的言语,让他迅速在互联网上走红。他的一场几年前关于传染病科普的讲座,也传遍微信朋友圈,你听他对2003年那场灾难性的传染病“非典”的说法:“我们中国那一年是怎么过的……我们只能靠隔离,让这个病人死去或者活下来……”,多么吓人,又多么真实地说出医学科学的局限——医学并非无所不能!大实话让人们能清楚认知人类的处境。说真话,说人话,说有用的话。这几点听似简单,却实属难得。看看这次疫情的爆发和蔓延,正是因为有些人就不讲真话、实话,才导致武汉封城、经济停摆,国家损失巨大。

翻阅张文宏的履历,你会发现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高三直接保送进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获得复旦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他所在的感染科,连续九年稳居“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国感染病学科榜首。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张文宏的严格是出了名的,最有“勇气”的研究生才会报考当他的门生。

腾讯新闻里有这样一条《张文宏这样的医生,中国需要一万打》。长大做一名医生,是我的梦想,而张文宏医生就是我的偶像。

妈妈虽然只是平凡的一个人,但我看到了妈妈的努力,我也将努力朝着张文宏医生这样有能力、敢讲真话的偶像成长,为梦想披荆斩棘也在所不惜。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篇4

本应百花迎春的季节,却袭来了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但在这非常时期,别样成长为这死寂的春平添了些许颜色。

那些逆流而上的英雄便是这春节最美的烟火。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奋斗的身影,他们淋漓的汗水,他们被勒红的脸颊,他们不眠不休的奋战,尽显中华儿女之本色!

疫情无情人有情,天佑中华。在疫情突然爆发时,中央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出台一系列紧急抗疫方案,临危不乱,显我大国风范,只因一句每一个国人后面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那就是中国;在疫情肆虐时,是白衣天使冲在第一线,将病毒挡在了他们身前,将我们牢牢的护在身后,只因一句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医疗资源匮乏时,是数以千计的中华儿女共捐款,共抗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毫不吝惜,只因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

吾辈经此疫情的洗礼,应学会责任与担当。疫情爆发后,那无数的请愿书,那无数逆向而行的背影,告诉了我什么是责任,教会了我什么是担当。原来,作为一个中国人,疫情来时不惧,勇敢地为抗击疫情献上一份力,始终与祖国奋斗在一起,就是责任;而积极主动、默默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便是担当。吾辈应同奋斗,共担当!

吾辈受此疫情的洗礼,应学会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若无团结,家人之间可能会反目成仇,民族会成为一盘散沙,国家会变得支离破碎。在此时刻,唯团结、统一战线,才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吾辈既不能上前线,便做最强大的后援。不信谣,不传谣,散发正能量,言吾辈应所言,做吾辈应所做,众志成城,便是团结!

在此特殊时期,我们注定别样成长。是祖国教会我们团结,是众多的志愿者教会我们责任,是医护人员教会我们担当,还有那24小时无条件为人民服务警察、免费送餐的餐饮店老板、积极捐献蔬菜的农民,努力建设医院的工人……有多少个这般默默无闻的人,我们要从他们身上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若我们也有一颗这样的心,那也是成长。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我中华儿女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定与国无疆!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篇5

她们舒展开洁白的花瓣,就要把病痛的人们拥进怀中 !她们舒展开洁白的花瓣,就要把肆虐的病毒狙击殆尽 !

看不到你美丽的脸庞,却看到了你动人的双眼;看不到你熟悉的面孔,却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在疫情面前,你穿起了沉甸甸的防护服,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逆行者。

就在20__年年初,疫情闯进了我们的生活,病毒从武汉四面八方扩散,善良的你站了出来,你的名字就传入了我们的耳中——抗击非典的功臣“钟南山”。你瞬间成为了我们眼中的希望,但担任重复的您也变得如此疲惫,脸上留下了口罩的勒痕。穿上防护服的你们是更加的楚楚动人,你们在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上挽回了一个个生命,我知道你们也有妻子儿女,也有父母朋友,但你们选择了披上这件神圣的白衣,担负起了重大的责任。

你们身穿白衣,抢救着病人,宛如一个个战士奔赴沙场。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自前往武汉支援,你们摁下的手印在白纸上显得格外耀眼。面对疫情,你们英勇无畏,春节期间仍在与死神争抢着人,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心甘情愿地抵挡的病毒。正是有着你们这群白衣天使,让我更加的相信这场战争我们能赢。你们看着一天天增长的人数,默默地流下了眼泪;看着渐渐康复的病人,笑得合不拢嘴。

哪有什么风平浪静,只是有人为我们承受着这一切。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你们的努力让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挺过去。正是有着你们这一群在疫情面前美丽的先锋,我们才能让病毒停止前进的脚步,安心的走在大街上,摘下口罩,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你们赢来的这一切。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篇6

年少时,看到电视剧里穿着崭新白大衣的医生走在病区走廊上,风姿倜傥如t台名模,内心很是着迷,他们英俊的外表、高超的技术、高尚的医德、救死扶伤、“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无一不令我折服,那时候的医生在我心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我觉得他们无所不能,无所不会,自此立下要做医生的梦想,从此踏上行医这条不归路。

从事医学工作10余年来,随着行医时间的延长,夜以继日、常年无休的工作后的疲惫感;眼睁睁的看着那些鲜活的生命随着时间流逝从眼前一点点的衰弱直至死亡的无力感;被个别病人家属及少数社会舆论误解后的委屈感;过年过节时看到别人一家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的失落感;对父母家人的愧疚感……让我对这个工作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一路走来,厌倦过、挫败过、失望过、消极过……但是“从医”这个信念却从没有动摇过,是什么支撑我在这条艰难的路上勇往直前?犹记得初上班的那年冬天,在一个雪花飘飞的天气,由急诊送来一位80多岁的老大娘,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全身发绀,虽经我积极抢救,病人终究还是离开了,那是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景,当时心里难受极了,家属反倒过来安慰我说:“闺女,别难过,我知道你也尽力了。”就这样一句淳朴的话,让我的心里顿时暖洋洋的……还记得80多岁的老病人谢老伯,每次过来都会拉着我的手说:“闺女呀,要不是你,我的命早就没了,你就是我的贵人呀!”。更记得50多岁的王大哥家里穷的自己住院都吃馒头咸菜,每次过来开药还不忘记给我买点水果、带点家里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20__年8月19日是我们的第__个医师节,医师节的设立,让我们广大医师倍感鼓舞,增强了我们医师的职业自豪感,同时也是对医师奋发向上、严以自律的激励和鞭策。作为一名青年医师,我们行医之路还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病人的赞扬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它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对医术精益求精,对病人高度负责。把病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更多的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要在医院为我们搭建的平台上演好自己的角色。医学发展快,医学知识更新快,我们要刻苦专研,努力学习,提高技术水平,不辜负医院领导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栽培,不辜负病患的殷切希望,以高尚的医德及进站的技术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医师。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同事们,爱岗是我们的职责,敬业是我们的本分,青春是我们的资本,奉献是我们的追求,让我们满怀激情和希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这个崇高的事业,让青春在无影灯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篇7

站在冬春交替的路口,我们却相遇了特别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席卷全国,给万家欢喜的时刻笼上寒冰一样的阴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构成了疫情面前的众生百态。每个人都被疫情分隔成一座座孤岛,和亲朋好友的交集消失了!我们终于知道人类在疫情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无力!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有些落寂和无奈。虽然病毒隔离了空间,但是没有阻断希望。在我们伟大的国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共同“抗疫”。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筑起抗疫的钢铁防线。书写出可歌可泣的人间真爱。我总想写作一篇,表示我满心的祝福!

我们国人总是被我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我们看到一群逆行者挺身而出奔赴一线与死神做斗争,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国之脊梁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度奔赴疫情最前线,只能在高铁上闭眼小憩;巾帼英雄──李兰娟院士坚守在重症监护室,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国之冲锋者──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按下红手印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奔赴战场,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绝症却坚持与时间赛跑,连续奋战30余天。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同时我也要向抗疫幕后的“隐形战士”致敬,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疾控人员。他们虽然不处于聚光灯下,但是奔波服务于一线。敬业和承担,是生命里最美的东西,为国为民而承担,美中之美!

有些道理,我以前并不懂,直到我看到这次疫情中发生的事情才明白。全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抗疫”,我们会做的更好!抗疫后方物资生产企业日夜兼程生产医疗物资,我知道很辛苦,披星戴月为的是早点结束疫情。平凡大众慷慨解囊,这些平凡无奇的爱心人士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以力所能及的行动默默奉献。“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国际友人一衣带水相互惦记,都如一股暖流,直抵心灵。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他们也希望这次疫情能够快点结束,因为医生每治愈一个病人就是治愈了一个家庭,越早结束就越能挽救更多的家庭。

没有熬不过去的冬天,也没有来不了的春天。全国人民总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冬日的阴霾终将散去,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来迎接春暖花开,到时候可以看到大家摘下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篇8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一想到医护人员颇为忙碌的情形,颇为感慨。这使自己想起曾做过的几年临床医生,那段经历令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假如没亲历其境、没做过医生,也许我真不知做临床医生的不易。真谓不在其位,不知其难。

作为医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不断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还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关于专业知识和不断被考核的工作状态及其人际关系这里不必多言,只想说一下和身心健康有关的心理承受力。

记得不久前见报道一位县级医院的医生,因偶然的医疗事故被患者家属告发,不仅精神压力山大,还要其赔款不少的钱款。他于是拿着钱到医务部门扔于桌上就当场自杀。这种案例虽极少,处理也欠妥,但从中可知医生的心理承受力是显得如此重要。

其实,医院不仅有严格的医疗规范制度,也有医患关系沟通的桥梁。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减轻病人的疾痛。虽然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好医生都会尽责尽力的为患者治病,减轻其痛苦、延长其生命。效果好,也是医生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成就感。但往往有些病例的个体差异乃至意外,导致难以预料的损伤,而这些损伤对患者而言是生命攸关的。作为医生必须充分理解患者对于疾病的感受和痛苦,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的为更多患者服务。

不排除有些医生的个性和技能是有差异的,但素养好的医生常常会设身处地的理解患者,为患者着想,并用好的态度和最好的治疗方法予其精心诊治,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延长其有限的生命,这也是尽心尽责医者们的职业道德。

而医患之间设身处地的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也许能为医患关系带来更多的和谐,这种状态对患者疾病的诊治也是更有利的。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基石,而尊重是信任的基石。

言及理解,不仅仅是医学界,各行各业都要有理解。比如,最近的二部电视剧:一部是涉及建筑行业的理想之城,一部是涉及警察_的。感觉内容真实、表演朴实。要做个好的建筑师和造价师也不易,要做个好警察更不易,他们要用人格的尊严和自己的生命去拼搏,去阻挡一切恶行。

不由得感知理解的重要性,深刻的、通透的、相互的理解,理解他人、理解行业,更要理解真才实干的人。固然,人无完人,有时做人难免有错,若非原则问题真不能吹毛求疵的予以贬损,而是要竭尽全力的帮助并鼓励他们,只要是做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和人,应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特别是那些脚踏实地、积极肯干、敬业尽责有担当的人,这样的社会才有进步、才有光明,才有更好的前景。

当今的世界,新冠病毒仍然肆虐。在疫情的当下,公共卫生医务人员正日夜奋战着、忘我工作着,我们真要记住他们的好、他们的付出,深深感谢医者们为防控疫情所做的所有努力,医护人员们辛苦了。我们大家都理解你们、感恩你们、谢谢你们,在此真挚的祝愿医生们医师节快乐!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2024年医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6篇

2024年医师考核述职报告5篇

2024医师定期考核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篇

2024建党节作文800字5篇

2024双节纪律作风自查报告7篇

2024我爱中国作文优质7篇

2024年度中国感动人物事迹材料7篇

2024我爱中国作文模板7篇

2024中国最美教师事迹5篇

2024中国最美教师事迹推荐7篇

2024中国医师节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