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大家平时经常接触到的一种感受形文体,要想写好心得体会,需要有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色基因的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色基因的心得篇1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随着耳畔的国歌,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正迎着朝阳缓缓升起,我望着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心中无比自豪:
这就是我的祖国,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说起现在的新中国,就不得不谈起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说得很对。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在召开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党的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明主共和国。党为此目标努力奋斗,最后真的成功了。他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建立了现在的新中国。
当然,不是随便定定目标就可以实现的。新中建立的背后是有多少流血甚至牺牲。这些老一辈的革命战士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了这些老英雄对我们的期盼。
有一首诗叫做《长征》,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那大雪山,沼泽地真的就像一个小泥丸吗?答案并非那样。四川西部的大雪山,高入云霄,终年积雪,山上空气稀薄,呼吸都很困难,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们踏着积雪,迎着狂风顽强的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雪山,过了大雪山,又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草地上有很多死水潭,看上去是草地,一踏上去人就陷下去了,粮食又短缺,只能吃些野菜来填填肚子。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1936年10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了。
历经风雨和重重困难之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东方沉睡的雄狮被唤醒,它将谱写辉煌历史的新篇章。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正在前进着,一步步的脚印无不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经历。
1964年我国第一课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今年的天宫一号也圆满完成任务。
新中国正在前进,新中国的未来必定会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用自己的双手来绘画出这篇蔚蓝的天空!
红色基因的心得篇2
重回“历史现场”,走近“红色文化现场”,你有哪些触动?先锋文汇“抛出”的这个题目,一定拨动了大家内心深处那根柔软的神经。“炙热的红色是烈士的热血,耀眼的金黄是人民的信念。”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激励我辈奋发图强,在“红色文化现场”感受的“红色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无法忘却。
“红色味道”是“纯”的,它绝对忠诚而不掺任何杂质。余泽鸿革命烈士故居位于革命老区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是“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内设有余泽鸿生平事迹、生产生活陈列室和相关红军革命文化陈列室,详细记录了余泽鸿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长征途中,为掩护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实现战略转移,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坚决地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交给的光荣任务,用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在长征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余泽鸿同志的英勇牺牲源于他的一心向党、对党绝对忠诚,年轻干部应当__、牢记使命,做到知__、跟党走、尽党责,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勇敢追梦,奋力跑好手中的“接力棒”,成就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
“红色味道”是“浓”的,它追求真理而富有家国情怀。朱德旧居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设有“驻军川南、剿匪安民”“志同道合、安家南溪”“读书批注、相夫教子”“舍家报国、书信励志”四大篇章展以及一幅幅珍贵的壁画、老照片,通过高科技动态展示屏生动地再现了朱德元帅在川南地区战斗、学习、生活的场景;一篇篇精细的学习批注、发黄的家书,让人深切感受到朱德元帅爱亲、重情、明大德的崇高品德和__、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年轻干部应当怀当先之志,树远大理想,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减灾、经济发展等“战场”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敬业奉献,在“乘风破浪”中去赢得群众颁发的“金字招牌”。
“红色味道”是“烈”的,它不屈不挠而敢于英勇斗争。赵一曼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翠屏山腰,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它通过陈列赵一曼烈士的珍贵实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还原了赵一曼同志从一名宜宾的大家闺秀成长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革命故事以及抗击日寇、壮烈殉国的生命历程。赵一曼同志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率领部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捕入狱后,她受尽酷刑折磨、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壮举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年轻干部面对工作中的难题,应当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拿出一马当先的勇气、敢于创新的魄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气,做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在挫折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现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担当作为。
“红色文化现场”的“红色味道”是感人的、是深刻的,在时光的长河和人民的记忆中历久弥香,激励着我们继承先烈遗志,守初心担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
红色基因的心得篇3
在湖南考察调研期间,专程来到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红军长征途中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使全党再一次受到红色教育的精神洗礼。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永葆共产党员初心和本色,用实干担当写好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
写好“理想信念”新篇章,涵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彰显一心向党的政治本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长征精神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无论外界风云变幻,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红军依然坚守必胜的理想信念,只顾风雨兼程、奋勇向前。尤其是3个女红军在艰苦卓越的条件下仍然能坚守崇高的革命理想,是__的真实写照。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唯有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革命信念,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无往不胜。
写好“担当作为”新篇章,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彰显一心干事的担当本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一代人有一代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3位风华正茂的女红军,背井离乡,用女子柔弱的肩膀担当起拯救人民疾苦的历史重任,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用大无畏的担当精神谱写了青春篇章。生活在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理应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扛起党员应有的担当,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魄力,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国内复杂情势中,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为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写好“为民服务”新篇章,厚植“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彰显一心为民的奉献本色。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半条被子”的故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折射出3位女红军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赤子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解人民之所难,在为民利民中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力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秉承“半条被子”精神,不忘长征来时的路。让“半条被子的故事”穿越血与火的历史时空,带着历久弥新的温暖,焐热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初心,用滚烫的初心写好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在新时代征程中温暖更多人心!
红色基因的心得篇4
红色基因是什么?红色基因是一种执着的信念,红色基因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传承并弘扬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个青少年的责任,“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__,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未上幼儿园我就听爷爷讲《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既为王二小的牺牲而感到无限惋惜,也常为鬼子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的憎恨。那时候我常常想:要是我当时在场,我也要和王二小一样,打鬼子,当英雄。
上了幼儿园之后,爸爸又给我讲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当时我虽然并不明白红色基因的含义,但看到革命先烈们为了解放事业为之抛头颅,洒热血,非常感动。我想:我们如今快乐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后来我上了小学,姐姐带着我去博物馆,看了当年许多关于革命先烈中的照片,我明白了国旗和国徽代表的含义。我也有幸观看__用过的许多物品。我更加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红色基因;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团结一心。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浴血奋战,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无数爱国将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解放的胜利。
同学们,当下富足宝贵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宝贵的青春,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缅怀他们,铭记历史,为了强国梦为之不懈奋斗,努力学习!红色基因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我们更应该将这种宝贵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
红色基因的心得篇5
让党史之光将它们“点亮”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年,全面吹响党史学习教育的“动员令”,恰逢其时,十分必要。学习感悟党史、加强理论修养是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通过对光荣党史的学习认知,铭记辉煌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史之光点亮初心,让青春的“浪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奔涌向前。
让党史之光,将“拳拳初心”点亮成“人民至上”的原动力,奋发有为、奋勇争先。在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里,在坚定信心、革命必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笔尖字迹里,在“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血染上甘岭战役的那一声呼喊里,共产党人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为民爱民的政治本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人始终具有情系群众的民本意识和关注万家忧乐的民生情怀。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0多年实践的孜孜追求,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树牢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才能不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只有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工作开展中,才能让人民的物质世界更加丰富、精神世界更加自由。在“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初心使命化作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的原动力,真正从思想上做到“将心比心为民,一枝一叶总关情”。
让党史之光,将“殷殷民情”点亮成“进村入户”的亲和力,想民之想、急民之急。翻看沉甸甸的近代史画册,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革命斗争的胜利史,也是人民群众披荆斩棘、艰苦卓越的奋斗史。无论是在井冈山的武装斗争中,18万人民群众追随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还是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人民群众用10万辆独轮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变的是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讲话时强调,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汛情,无数平凡的中国人化身为英雄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艰苦卓绝的战斗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前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对于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党员干部来说,要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以民为师,充分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和创造伟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助力。
让党史之光,将“宠辱不惊”点亮成“功成必定有我”的践行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曾经,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伟大胜利,书写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斗奇迹;曾经,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志愿军战士,凭着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和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如今,硝烟散去,祥和安宁,然而那段血泪写就的辉煌未曾磨灭,那些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亦未曾远去。当前在新时代全新征途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不要总是坐在会议室中做“会哥”“会姐”,待在办公室里做“表哥”“表姐”,背靠材料坐而论道,而应走出办公室打通“基层工作最后一公里”,“脚沾泥土”将思想决心化为行动自觉,切实解决难题、啃下工作的“硬骨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满腔热血的激情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工作中去,应以群众心为心,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以真抓实干的执行力填补工作经验不足的短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先辈终将老去,“后浪”们应从党史中汲取前行之力,砥砺奋进、接续奋斗,饱含“人民至上”的原动力、“进村入户”的亲和力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践行力,唯有“三力”齐发,借“力”而行,方能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书写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彩熠熠的历史答卷。
红色基因的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