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忙碌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需要认真完成实习报告了,当我们结束了这个阶段的实习工作后,都要认真能写实习报告,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测量的实习报告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
由于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测量工程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控制测量实习。
本次实习目的与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分发仪器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先进行水准测量。选择一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假定其高程),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水准点选在道路路边,用已埋设的固定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点位确定后要作好标记并编号。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测,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收获体会: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测量的实习报告篇2
有的同学,在实习报告总结到通过测量实习,可以了解一些工作原理,字典型零件的测绘方法、测绘步骤及测绘要求:熟悉常用测绘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
2、提高对零件上各类结构(含工艺结构)的认知及分析能力;培养对实际零件的综合图示表达能力。
3、提高对装配体结构的认知及分析能力,了解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动作过程、装拆顺序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培养对简单装配体的综合图示表达能力。
4、培养徒手绘制零件草图和零件工程图的基本能力。
二、实习学习任务
1、测绘对象: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体所有非标准零件。
2、实习任务:学生分组测绘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体所有非标准零件。
三、实习要求
1、爱护和保管好实习场所内的所有设备、测绘用的工具、装配体及其所有零件。
2、测绘作息时间同正常作息时间,同学们自觉遵守。
四、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1、零件测绘,是对零件以目测的方法,徒手画出零件草图,按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注出所有尺寸的尺寸线、尺寸界线及箭头,然后使用量具及一定的方法进行相应尺寸的测量、在标注在零件草图中,然后对零件进行核查、修改和完善,最后完成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2草图的绘制步骤:
(1)、分析了解零件
(2)、确定表达方案
(3)、绘制零件草图
(4)、对草图进行全面审核、补充、修改
五、实习心得总结
1、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并对简单的机械装配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本次实习,我明白了零件测绘的目的和意义。
3、本次的实习为我们后期学习机械制图很有帮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提高我们的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测量的实习报告篇3
一、实习目的
1、理解课堂教学中地籍图测绘的内容,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2、学习使用cass进行图像校正,内业识别图像、矢量化,图斑的勾画;
3、掌握图斑划分的方法,了解图斑划分的要求;
4、掌握地籍调查中图斑面积和平均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实习要求
1、地籍图应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线;且应有相应的精度;
2、地籍图图面应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并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
3、熟悉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4、小组内分工明确合理,每个小组成员勾勒平均面积的图斑;
5、每个作业小组提交一套测绘图成果、填写图斑表和线状地物表,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
1、像片纠正;
2、勾勒图斑并进行划分;
3、实地考察地物是否发生变化并修改图斑,完成图斑地类认定和确定属性;
4、生成各图斑编码和图斑号以及面积;
5、填填写图斑表和线状地物表,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四、参照规范和标准
1、;
2、(td1001—93);
3、(gb/t21010-20xx);
4、按末级地类划分图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为一图斑;
5、图上宽度大于2mm的线状地物划分为图斑;
6、图斑最小上图面积:房屋用地为0、6亩,耕地为1亩,园地为1亩,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0、
7、梯田、坡耕地单独划分图斑。
五、实习时间
20xx年4月20日~20xx年5月25日
六、实习地点
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周边
七、实习过程
1、先在平差易中使用功能,把图片四角的经纬度转化为对应的x、y坐标;
2、图像纠正
1)打开cass软件,点击“工具”选项卡,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光栅图像”一项里的“插入图像”,打开需要纠正的图像;
2)在相同菜单中选择“图像纠正”,拾取,点击弹出的窗口上的“图像纠正”对话框中拾取图面四个角的坐标点,然后输入计算好的实际坐标,点击“纠正”即完成图像纠正;勾勒图斑根据图斑定义的划分标准,把不同的地类划分成不同的图斑并编号,然后赋属性值。
4、实地考察,在图面上修改发生改变的地区,以更符合实际情况。
1)打印底图并附上已经识别的地物外出考察,沿着图上已知的道路进行走访,必要时还询问了当地的群众,以区分地物类型。
2)标注出了内业未识别的地物和变化的地物(以备内业修改所用)
5、选择“土地利用”一项,在“图斑”里选择“内部点生成”,拾取内部一点,在内部生成图斑号以及面积,在弹出的窗口输入相应的地物编码。
6、绘制地籍表格
整理结果,用excle表格统计各个图斑号以及相应的地物编码和面积,制成地籍图绘制的成果表并计算平差面积。每一块图斑都是以面状的形式存在的,通过其属性表可以查阅其面积,但是由于有些图斑中包含了道路和河流,耕地和田等土地利用类型中还有田坎,所以必须进行线状扣除和田坎扣除。
线状扣除主要用的公式是:
s=l*d(其中s为:线状地物的面积;l为:线状地物的长度;d为:线状地物的宽度)
田坎扣除的主要公式是:
s=a*13%(a为平差后的面积,13%是常数,也是田坎扣除系数)
八、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做这类的实习,所以刚开始拿到图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比如:勾图斑的大小,细致程度等等,随着实习的进行,也渐渐的了解了工作方法;
2、在进行图像纠正的时候,点击“纠正”后电脑就进入“死机”状态,刚开是的时候我们以为是软件不行,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图太大,进行纠正需要一段时间才行;
3、在老师讲要勾画图斑之后,我们小组就进行了图斑勾绘,当时是见到线状地物就勾通,但到了下一讲课老师又讲解了线状地物和居民地的勾绘方法,发现我们的勾绘方法有的地方不对,所以后来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勾绘;
4、在勾绘完之后,把所有的线都转换成了地籍线,这样就没有了地类和地物线,这样是不对的,后来老师教我们先把原图另存为一份,再在这张图上勾绘地物、地类,然后把那张图插入进来就行了;
5、刚开始不知道最小图斑是好大,所以看见不同的地物就勾,后来老师说了最小图斑,这时我们又把小于的图斑删除了;
6、勾图斑的时候,在大图斑中间又有小图斑,有时候电脑就不能把小图斑扣除掉,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先把小的图斑勾出来,然后再勾大图斑,这样系统就自动会把小图斑的面积扣除掉;
7、在勾图斑的时候,实际面积和理论面积相差比较大,所以我们又在图上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有的地方勾掉了,也有的面积算错了,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仔细,不要因为自己的大意影响了别人;
8、刚开始对平差面积、线状面积和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犯了很多的错误,经过不断的摸索,渐渐的清楚了方法,所以到后来计算的是得心应手;
9、在对线状地物进行编辑的时候真是太麻烦了,因为一条线状地物可能穿过多个图斑,所以必须一个一个的进行测量长度宽度;
10、因为第一次做,在进行外业调绘的时候,只调绘了变化的图斑,而没有进行线状地物宽度的调绘,所以在进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的时候不能进行,所以不得不再次出去进行线状地物宽度的调绘;
11、这次数据比较的多,所以很多的数据都是在excel上进行处理得,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不懂得地方就在百度上查查,所以这些问题也被一一的解决了;
12、线状地物有的是穿过图斑的,我们在第一次进行算面积的时候,没有计算穿过的面积,后来发现这样的结果又问题,所以又进行了补工。
九、心得体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哪些是自己不会的,在以后的日子了才能更好的去学习不懂的地方。通过本次实习,更好地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航摄影像来进行地籍图的测绘,之前在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课,感觉都懂了,但真正自己做得时候,才知道“锅儿是铁打的”,才知道其中的不易。在实习中我们走了很多的“冤枉路”,但我觉得这是初次使用必须走的,而且很值,就像老师说的,只有错误才你让你知道哪些地方不对,才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收获。有了这次的经历,我相信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去完成。
通过这次实际参与地籍图的绘制,我学到很多实用的操作技能。更加熟练地操作cass软件,和相应的知识扩充,为以后实际参加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明白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误区,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得到了扩充。
另外一个我的感悟就是,团结就是力量,这次实习也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养成了团队合作精神。这次实习的数据量很大,如果一个人去完成的话,那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就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我先把做法给大家讲解一下,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步是在干嘛和该怎么做,然后再把事情分派到每一个人的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得到了锻炼,而且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总的来说,我很珍惜每一次实习的机会,这是理论与实际操作连接的重要环节,使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学的零零碎碎的知识有了综合的应用,更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测量的实习报告篇4
一、概述
本次测量实习为期十天,通过实习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从中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工程人员必备的科学严谨的精神。本专业共分十四个组,实习区域为郑州大学新校区,东起河园东路,西至天健大道,南起春华路,北至毓秀路。主要地物有工科园、理科园、图书馆、文科园等。施测方法采用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及测绘地形图。测区共有主导点二十四个(e-22—n23—n24—e-1—e-2-e-3—e-4—e-5—e-6—e-7—e-8—e-9—e-10—e-11—e-12—e-13—e-14—e-15—e-16—e-17—e-18— e-19—e-20—e-21—e-22),支导点十四个(n-23-1 n-24-1 e-1-1 e-2-1 e-4-1e-5-1 e-10-1 e-12-1 e-13-1 e-14-1 e-17-1 e-18-1 e-21-1 e-22-1),以n23为起始点,采用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地形测图图式为1995年版式。实习的大致流程:踏勘、选点——测量导线角度——水准测量,图根控制计算——地形测图,碎部测量——接图,整饰地形图——撰写实习报告。
二、主要工作介绍
(1)本组图根控制测量部分的角度测量包括测站e-22、n-23,及支导点e-22-1、n-23-1,采用方向观测法,统一规定测定内角,共测三个测回,测回法观测要求上下测回角度之差小于36”,各测回互差平均小于24”。方向观测要求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小于24”,半测回归零差小于18”。
(2)水准测量部分水准路线主导线为bm—e-9—e-10—e-11—e-12—e-13,支导线为e-10—e-10-1,e-11—e-11-1,e-12—e-12-1,e-12—e-12-2.水准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路线长度应小于15km,高差闭合差为 mm,每站视线长度不得大于80m,前后视距差不大于5m,前后视距累积差不大于10m,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3mm,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不大于5mm。经过计算,有两站高程测量与原始数据相差较大,经过再次补测达到要求,其他高程及角度测量的观测数据均达到精度要求。
(3)地形图测图部分整个测区共分十块(2.60-2.60,2.60-2.80,2.40-2.60,2.40-2.80,2.20-2.60,2.20-2.80,2.00-2.60,2.00-2.80,1.80-2.60,1.80-2.80)每块区域面积为200x200,本组分得区域2.40-2.60,主要建筑物为图书馆、生物馆,以及道路、草坪、路灯、行道树、停车场、水池等地物。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 简要操作方法 :
(1)在图根控制点a上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2)选择另一邻近的图根点b作为起始方向,经纬仪盘左照准该点并将水平度盘配置为0°00′00″;
(3)在测站旁安置小平板,在图纸上画出ab方向线小段,用小针将量角器圆孔中心钉在a点;
(4)按一定路线选择特征点并竖立视距尺,瞄准标尺,通过垂直微动螺旋将垂直度盘读调整至90°00′00″,然后读取上、中、下丝的读数;
(5)算出水平距离、高程
(6)转动量角器,使零方向线对准量角器上一刻划线,使在量角器上读数等于水平度盘读数,再按水平距离定出碎部点位置。碎部点位置用点表示,在点的右侧标注其高程;
(7)同法测出其余碎部点,及时绘出地物,并对照实地进行检查;
(8)按地形图图式的要求,描绘地物、整理注记,进行图面整饰
注:地形图整饰过程中地物符号严格按照国标要求,铅笔字号及宽度严格控制,并每隔5-6cm注记一高程。
三、实习感受与总结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成功的把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了解了所学知识如何很好的应用于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与理论出入的地方,这就需要找出其中的缘由,绝不能模棱两可。经过反复的测量选碎部点,逐渐的能合理的分布碎部点,这样在不影响测图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测图过程中遇到所在站难以观测到的死角找到了科学的解决方法。经过近四天的外业测点,不断的在工作中总结,积累了经验,逐渐找到合理的测量顺序和方法,同时锻炼了同学们不怕吃苦的精神。不足之处在于测点过程中会落下一些关键的碎部点,以致绘图员难以在图纸上绘出。总之,本次实习不仅仅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升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前言:
为期14天的工程测量实习结束了。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习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完成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习活动。
在实习的天,由常允燕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在动员会上,常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电校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当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实习目的:
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习,做到理论与实习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实习心得:
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重庆市永川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测量的实习报告篇5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测量实习,让我们对过去课堂上的测量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更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一个个地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进行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磨练品格: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锻炼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我们不曾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在一次次的改进中提高测量水平,磨练自己迎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实习磨砺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选点、搬仪器、对中、整平、照准、读数、记录、计算每个人都要能熟练掌握,谁也不能只做“指挥”工作,谁都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不怕累,不怕脏,敢吃苦,能出力!
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通过实习,我们渐渐养成了凡事都细心、谨慎的态度。
(2)团队协作:
测量实习的过程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习之初,我们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十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才能干得起劲。同时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量的实习报告篇6
一、实习过程
在大学里,我们所学习的土木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习对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将来投入到工程建设工作中,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都将是受益终身,在学校和院系的安排下,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安排了为期一周半的实习过程,下面我将就我们本次实习的目的及过程,实习心得和建议叙述如下:
二、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
2、掌握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3、掌握经纬仪与绘图板协同画碎部点。
三、仪器及工具
1、导线测量每组领用经纬仪(带脚架)一台。
2、水准测量每组领用:ds3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水准测量手簿1本。
3、碎部点测量每组领用绘图板一块,量角器一块和图钉若干。
4、自备:铅笔(3h或4h)、橡皮擦、直尺。
四、实习原理
利用经纬仪进行小地区的行的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
1: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的方法和原理。
2: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
3:视距测量的方法和原理。
五、实习具体过程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过程:
①踏勘选点
现场选图根点时应注意的事项:
1、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质坚硬、长期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
2、相邻导线点间通良好,便于测角、量边。
3、导线点视野开阔、控制面大、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和地貌特征点。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过长、过短,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三倍。
根据我校教工区的地形情况我们选了五个闭合图根点,这五个点均满足以上要求。
②外业测量
外业测量可分为角度测量和边长测量。在进行边长和角度测量之前我们应先对经纬仪进行检查:
1、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
2、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3、横轴应垂直于竖轴。
4、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
在确保以上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便开始了测量工作。
另外在进行测量前应测出仪器的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的测定方法是在测地任找两点a、b,先将经纬仪安置好、整平。然后将经纬仪打到盘左,对准目标a读出水平盘读数。再将目标对准另一目标b读出数据。再将经纬仪打到盘右找到目标b读出数据,然后逆时针打回a读出数据。根据公式,计算出指标差x。
六、实习感受
本次实习我们从20xx年x月x日早开始到x月x日晚结束,x月x日清晨我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老师详细的讲解了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测绘以及地形图的整饰。并在九点种领取了仪器,下午2:30分我们开始了踏勘选点,选点位置在西南是有大学教工区附近进行踏勘选点,我们的选点处比较平坦,但建筑物较多,花草树木也比较多,造成各点之间的相互通视情况也不大理想,给我门测量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难度增加,但是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进行了选点,开始我们的选点不是很合理,后来在老师的知道下我们作出了最后的选点,选出5个控制点,选点时注意所选点的通视效果,以及两点间距离的控制,要求做到按1:500的比例尺绘图在200m200m范围之内,选好点后用油漆做好标记,作为图根控制点。
选点后对各图跟控制点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其中主要是水平角度的测量和导线距离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熟练的掌握了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尤其是水平角度的测量,采用测回法,消除2c误,以及横轴误差,刚开始的角度的测量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仪器的使用不是很熟练,仪器又有写破损,最后还是调换了仪器,才识的测量的结果真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同时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即及时的记录,之后又进行了两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记录标尺的上、中、下丝读数,并作好记录,连续进行了可控制点的测量。
这样我们大约测量了一天半的时间,之后我们进行了四等水准测量,进行了水准仪的使用,进一步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过程,简单叙述为:整平、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之后我们进行了内业的计算工作,进行角度的评差和距离的评差,在内业处理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做完了内业的计算,计算时角度一律取至秒,边长,坐标增量和坐标一律取到毫米,并对所评差看是否超出角度的闭合差容许值超限,以及距离闭合差是否小于1/2000,如果不符和要求,则应分析原因进行反工重测。
实习的第二步是进行碎部的测量,之后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首先是准备工作,准备画图仪器和画图板。这时把第一步测得的控制点按照1:500的比例落在图纸上,并注意比例的安排和图幅的合理分配,以便下一步的碎部点的绘制。
之后便开始了碎部的测量,碎部测量主要是角度的测量和距离的测量,从而进一步熟悉经纬仪的使用,采用视距测量测取距离和竖直角度,同时把每个测量数据记录在记录薄上,作为基本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逐步的开始展绘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将其展绘于方格内(一张200m200m的图纸是进行展点),在可以观测到待测碎部点的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在碎部点处设置对碎布点进行观测,然后利用视距测量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报给绘图员,由绘图员根据1:500的比例经过计算在瞄底方向在图纸上准确的绘出,如此进行,直到所有碎部点测量直到所有碎步点测量完毕,并将每一个点都绘制在图纸上,对于观测困难的碎部点,采用支点线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两左右测回观测确定支导线线上支点的坐标后,将支点等同于控制点进行如前的观测与展绘,展绘好后进行角度和边长检查。最后进行地形图的整饰,一些标志性的地物标记在地形图上面,准确表达出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整个过程中,提前复习相关的知识,并做到准确熟悉的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每天手工后,回到寝室进行实习日志的书写。记录当天实习的内容和收获!
七、实习心得
本次实习目的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以及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等外业测量的的方法步骤以及内业的计算方法。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锻炼我们在测量工作中的各发面能力的培养,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理解。通过本次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我有所收获,当染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下面先谈一下我在本次实习过程中的收获。
第一,在专业知识掌握方面。
收获主要是对仪器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数据计算整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通过实际操作,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步骤,通过这次实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中整平,增强了自己的业务技能,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对经纬仪的大量应用,熟练了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步骤,对经纬仪整体有了进一步的熟练,比如在粗平过程中能比较够熟练地通过调整支架比较迅速地完成粗平,单这一个过程就比以前快了很多,从而大大减少了对中整平仪器所需时间。
第二,在数据计算处理整理方面的能力有所增长。
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同时,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也是可以用来避免因为整理计算而出现结果的错误。首先在数据记录中要做到清晰、清楚,因为我们数据的整理是在一天的工作完成后进行的,由于数据量很大,如果记得不够清晰往往找不到数据或者分辨不清楚记录的数字。
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在计算数据时可以通过多种数学手段来边计算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先由一个人计算数据再由另外一个人来检核。本次实习进行了大量基准测量,虽然仪器i角误差很小,但往往都存在,在进行前后视距读数时尽量要是前后视距基本相等,这样才能使数据更准确,然后再向整个区域进行扩展,在选点时要尽量找在各个方向通视效果好的点,特别是要注意建筑物周围植物的影响,进行每天的工作前要有详细的计划,对各个点进行有规律的编号,并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在实际测量时要有一个顺序,切忌随意设站测量。
数据记录要清晰准确,每天都是固定的人来记录数据,这样能更好保证数据的清晰和记录格式的统一,数据记录人员要和读数人员有密切配合,相互提醒,每个数据各报一遍以确保无误通过这次实习,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通过本次实习我的出许多的经验教训。
实习是大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任务,光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队员之间需要密切的配合,着样使我深深的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没有团队精神我们是不能成功的按时完成任务。
对数据的处理上使我体会到,在作数据处理时一定要本着严谨态度,其实在生活中和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的实习报告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