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是所有即将工作的大学生务必体验的一个阶段,写好实习报告不可避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结束实习后认真写实习报告,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充电站实习报告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充电站实习报告篇1
一、实习任务
1、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实习全面了解电能生产过程,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
2、初步了解火力发电厂生产的过程。
3、深刻了解火力发电厂主要设备;包括送风系统,送煤系统,点火系统构造特点、及作用,对其他辅助设备也应有所了解。
4、熟悉该电厂运行特点;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5、了解发电厂动力部分主要设备及形式、特点、参数,对电厂生产有完整的概念。
二、实习内容
1、做为一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必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虚心求教,不断提高工作职业技能,在今年的十一月初我们有幸参观xx电厂,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积极提高自己操作技能。
2、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热效率、煤耗率、汽耗率、热耗率、厂用电率、装机容量年运行小时数以及成本等。它是衡量发电厂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的标准。
3、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四个能量形态的转换过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或燃汽机的燃烧室内完成;再是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这个过程在蒸汽机或燃汽轮机完成;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4、火力发电厂的原料就是原煤。原煤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送入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形成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经过排粉机送入输粉管,通过燃烧器喷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
5、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粉之外,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u”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经烟囱排入大气。如电厂燃用高硫煤,则烟气经脱硫装置的净化后在排入大气。
6、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大量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锅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
7、经过以上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处理及排出。由锅炉过热气出来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作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从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有汽轮机抽出部分蒸汽后再进入除氧器,在其中通过继续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处理后的补给水(软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成为锅炉的给水,再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偶汽轮机高压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完成一个热力循环。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吸收乏气热量后返回江河,这就形成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8、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以及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因此火力发电厂是由炉,机,电三大部分和各自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的能源转换的动力厂.
三、深刻的了解
认识学习到了许许多多的实践知识,第一次直接面对电厂极其相关行业的制造厂,了解了火电厂的大致情况。对实际操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专业知识的`感性面及认识面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我觉得在这些日子里过得充实,学到了东西,虽然说有甜有苦,但是我想甜的要比苦的多。刚进厂时既兴奋又害怕,实习结束后使我对电厂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是我们走入电力系统的第一个驿站,能够来到这儿,我们深感自豪。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充电站实习报告篇2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据悉1974年建成了第一条330kv输电线路,由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厂到陕西关中地区。1981年建成了第一条500kv输电线路,由河南姚孟火电厂到武汉。电力系统输电电压等级,除西北电网为330110kv外,其他电网都采用500110kv。国内各省电网都已形成220kv网架,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南方等电网都已建成500kv大容量输电线路和跨省联络线,并将逐步形成跨大区域互联的骨干网络。正在建设中的西北750kv输电工程,标志着我国电网输电电压等级由目前最高的500kv即将升级为750kv,实现历史性跨越。除超高压输电外,1988年建成了从葛州坝到上海南桥的500kv直流输电线路,全长1080km,输电容量120*kw,使华中和华东两大电力系统互联,形成了跨大区的联合电力系统。在这些电力建设工程中,超高电压等级(220kv/330kv/500kv/75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①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②搜集整理500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③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云田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④实地考察云田500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
⑤。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过程
云田变电站介绍
云田变电站属于国家电网株洲电业局下设的站点。而株洲电业局是湖南省电力公司直属大二型供电企业,担负着株洲市及所辖四县(市)的供电任务,供电区域面积11420平方公里,供电区域人口357.05万人。株洲电业局下设株洲县、醴陵、攸县、茶陵四个县级电力局,变电管理所、线路管理所、用电管理所、调度管理所、计量管理所五个专业管理所,云田500千伏变电站以及高新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全局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5座,合计容量353.875千伏安,所辖云田500千伏变电站容量达150万千伏安,已进入全国特大型变电站行列,是湖南省菱形超高压环网的核心构成之一。目前,全局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297.57公里,配电线路5127.58公里,共有高低压用户4万余户。全局固定资产原值10.47亿元,净值6.84亿元。年供电量36.82亿千瓦时,最高负荷54万千瓦,年售电量34.37万千瓦时。全局现有职工154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7人。全局职工勤奋创业,锐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生产经营业绩和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销售收入达10.9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7792元/人·年。在深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株洲电业局以“创造两个效益、培养一流人才”为战略目标,遵循“发展、改革、管理、效益、服务”十字方针,为株洲地区电网建设谱写新篇。
电网从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厂直配城市网、省区电网、跨省大区电网和跨大区联合电网.随着用电量不断增长,大型水电、火电和核电的建设,地区间电源与负荷的不平衡以及经济调度的需要,必然要求发展输电和联网,电压等级也随之逐步提高.从最初较低电压水平的6-10kv经历35kv、110kv和220kv,发展到超高压的330kv、500kv和750kv电网,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现场实习
20xx年1月3日我们公共事业专业的全体同学来到了位于株洲的云田500kv变电站。来到云田变电站,远远地看到有两路高压铁塔线路从远处通向变电站。一进大门,院里的两台巨型变压器映入眼帘。所长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后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几个重要的场所----如外部变压设备、高压间和主控制室等。外部变压设备分为主变压设备和备用变压设备。备用变压设备在主线路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时启用,增加工作效率。为了防止发电站出现问题产生停电的事情发生。该变电站采取了双发电站送电措施。由于来自两个不同的发电厂通过两路线路独立地向变电站供电。正常工作时,变电站使用其中的一路电源,另一路电是在正在使用的线路出现断电的情况下启用。外部高压电进入变电站后,通过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最后接入变压器输入端。ab两个送电线正常工作时,a线路通过隔离开关接向a变压器,当a变压器出现故障时,可将a线路接向b变压器,也可以由b线路给a变压器或b变压器供电,以保证铁路能够正常运行。电压互感器用于对供电电压进行测量,电流互感器用于对供电电流的测量,两者配合使用可以计量电度。
变压器能够将外面的500kv高压电转换为机车所需的110kv的低压电。由于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很大,如何降低变压器的温度保证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温度,每台变压器上都装有很多散热片,当主体温度超过55摄氏度时,散热器低部风扇自动启动,85摄氏度自动跳闸,说明线路发生故障,起温度保护作用。为了防止线路短路,变压器的主体中充满了25#油,在主体上面装有一个油枕,可随时向主体中供油,补充消耗。瓦斯计电器用来防止主体内产生的瓦斯气体过多及时向管理员报警,防止变压器损坏。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高压间。高压间又明确分为输入端和馈出端。内部设备由许多铁栏分隔,里面的好多设备都是进口的,自动送电,跳闸保护,十年都未出故障。在主控制室内,有两名技术人员随时监视着主控制设备各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主控制设备体积庞大,功能完善,具有故障显示,故障分析,自动保护等众多功能,给管理操作带来很大便利。当跳闸时,绿灯会闪,同时铃响,进行报警。当铁路上线路发生断路时,可以在主控面板的显示器上显出断电点距变电站的距离,从而为及时维修提供方便。最后我们总览了整个变电站的结构及工作状态,对其有了更直观清晰的了解。
接着我们跟随所长来到会议室,他给我们讲解了云田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和一些基本的模式。
一般情况下,电经过输电线路到达500千伏变电站后,通过变压器转化为220千伏等级,输送到220千伏变电站后,再通过变压器转化为110千伏等级,通过110千伏变电站再次降压,最后通过街头常见的变压器转化为居民用电,此时电压已经降到了220伏。
再接着来到主控室,其中包括微机监控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变电站管理系统。梦山变的主控室有六台计算机组成:视频视频监控系统机、故障录波系统、监控后台2、监控后台1、五防系统,以上的都是由我国电气业较先进的南瑞集团的产品,可以说都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在主控室里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故障进行预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闭锁,显示和制表打印,时间顺序记录,事故追忆,信息的远传,运行、操作、事故处理指导,人机联系,运行的技术管理,自诊断、自恢复和自动切换。
而站长向我们介绍到整个主控室每天只有五个人在值班,可以说,区域控制中心的建设实施实现了减人增效、提高操作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等等方面的经济效益。从远期效益和电网发展来看,随着接入的变电站不断增多,按照无人值班模式设计的变电站在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以及缩短建设工期方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另外处理事故时必须做到稳(沉着)、准(准确)、敏(迅速),且要根据以下原则采取措施:尽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设备安全的威胁;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送电;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运行。事故时和事故后的联系汇报制度和汇报内容。电力系统的值班调度员领导各变电站值班人员处理系统发生的事故,事故时,发生事故的变电站值班人员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管辖值班调度员、分公司调度、站长。调度员则根据汇报的情况判断分析,
做出事故处理决定,下达命令。值班人员的.汇报必须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误报和漏报,会对处理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紧急情况可先处理后汇报.如果事故时变电站与调度联系中断,则值班人员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通讯恢复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过程详细汇报.并应做好事做记录。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我了解了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构成、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并了解安全净距的意义。了解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情况及主控室的总体布置情。在变电站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实习方针,加强《安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更是我们的必修课。“变电站安全无小事”已在每个同学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在这次实习中,我收益颇多,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将伴随我一生。这次参观可以看到变电站的管理可以说是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临走前,我看着一根根的输电线把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给我们带来了光明,给我们带来了征服大自然的力量。此外,我们和站长的谈话中也学到了一些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和工作的经验,让我知道怎样在平凡之中创造出不平凡。
充电站实习报告篇3
实习目的
对于我们来说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如果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们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很好地进行实践,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实物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也能让我们提前了解以后的工作环境,提前了解一些水电站的运行机组,了解一些控制系统。使我们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也能更好地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快的适应、熟悉工作环境。
另一个方面,我们外出实习,参观了解电站的生产工作,认识水轮机组以及一些设备,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专业的理解以及学习兴趣,为学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感性认识,并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为掌握专业知识和具备基本业务能力奠定思想基础。总的来说本次的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来提高我们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实习安排
在我们进行外出认识实习之前,老师们进行了详尽的安排来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确保了我们的人身安全。因此我个人还是很感激老师们能做如此详尽的安排,使我度过了充实的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这样我们的实习安排入下
周一:宝鸡峡水利枢纽以及魏家堡水电站。
周二:汤峪水电站。
周三:黑河水库。
周四:交口抽渭工程以及田市泵站。
周五:乾县750kv变电站。
虽然来说周五的乾县750kv变电站由于变电站一方的审核没有批下来我们这一天的实习就没有实现,但是在周五的下午老师还是对此做出了补救,我们专业了解了一位刚毕业学长的毕业设计即水电站的模拟教学软件,然后老师还在给我们放了视频,让我们了解了水轮机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方式,最后还观看了三峡工程的相关视频。虽然说周五没能去成乾县750kv变电站有一些遗憾,但是我想我们周五下午所了解的东西同样对于我们有很大帮助。因此我还是非常感谢老师对于这方面的安排。
而且在要去实习的前一周的周五,老师们又给我们开了实习动员会,给我们强调了安全问题,让我们在实习场所很好地避开了一些安全隐患。
因此,从最开始的实习动员会,到我们为期一周的实习活动中,老师们做的一系列安排都非常详尽,都照顾到了我们每一位同学。
实习方式
本次实习的主要方式是参观为主,在参观中认识仪器设备以及运行方式。因此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做了一些实习记录包括文字记录以及照片。然后在实习结束后撰写论文来总结本次实习,与同学分享实习经验,使自己对于实习工作的内容了解得更透彻。这也是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实习也就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
实习内容
一:宝鸡峡水利枢纽
宝鸡峡水利枢纽位于宝鸡市以西11公里的林家村渭河峡谷出口处。工程于1958年11月开工,1962年停建,1968年复工,1971年建成通水。它的附属设施是坝后电站,电站于20xx年7月建成并网发电。大坝对下游农灌用水、发电、防洪调洪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来到宝鸡峡水利枢纽首先看到的是宝鸡峡大桥,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大桥上的时候我站在桥上看着远处的宝鸡峡水库的大坝,以及桥下的渭河水,心中顿生感慨。虽然说河水并不是很深,可以看见河底的大石头但是在这里我们都选择了拍照。也许是为了桥下的河水也许是为了远处的宏伟的大坝。
在我们去宝鸡峡的路上我就看到了路旁边有一个水渠,刚开始还不是很了解这儿水渠的水是哪里来的,直达我们来到了宝鸡峡看到了林家村渠首。在林家村渠首看到了冲沙闸,以及引水闸,当然还有头顶呼啸而过的火车。经老师讲解林家村渠首的引水闸是由卷扬机来牵动提高与放下的。老师给我们说冲沙闸比引水闸深一些。然后我们就去了大坝上面。
老师给我们讲到,由于陇海铁路在这一段是靠着渭河河岸修建的而且陇海铁路的修建比宝鸡峡水利枢纽的修建时间早,再加上水库的高度要低于铁路的高度,来保护铁路,因此宝鸡峡水利枢纽的大坝高度不是很高。在大坝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龙门吊,主要是用来吊起检修闸门的,因此我们也就近距离看了检修闸门,检修闸门在垫木之上,然后老师继续介绍大坝上的其他设施,比如说是防浪墙,宝鸡峡水利枢纽的防浪墙是由汉白玉砌成的,上面刻有陕西省的水利史,以及一些比较重要的水利工程,其中我们还找到了我们学院创始人李仪祉先生的介绍,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了关中八惠。
对于宝鸡峡水利枢纽来说,主要功能是灌溉为主,发电为辅,并兼顾防洪蓄水。先来说说其灌溉功能是在宝鸡峡引渭工程建成后,于1975年与渭惠渠灌区合并而成的全省最大灌区,位于关中西部渭河以北渭北高原腹地,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平均宽14公里,海拔高程400米~600米。宝鸡峡灌区由宝鸡峡引渭工程、渭惠渠工程和渭惠渠高原抽水灌溉工程三大部分组成,从宝鸡林家村和眉县魏家堡两处筑坝引渭水,是个独具特色的双渠首引水灌区。1975年4月陕西省将建于1936年的渭惠渠灌区纳入宝鸡峡引渭灌区区统一管理,灌溉范围涉及宝鸡、咸阳、西安3市的13个县(区),总灌溉面积20万hm2,为全国五大灌区之一,由陕西省水利厅主管。1997年12月陕西省政府决定修建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将原溢流坝加高22.6m。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08.6m,坝顶宽12~17m, 坝顶高程为637.6m,最大坝高49.6m。坝体由泄流坝段、非溢流坝段及灌溉和发电引水坝段组成,增加了5个泄水闸孔,3个冲沙闸孔,1个灌溉闸孔和1个发电闸孔。
水库正常蓄水位636.0m,汛限水位630.0m,总库容5000万m3,有效库容3800万m3(其中调砂库容600万m3)。可年调蓄水量0.8亿m3,与灌区内四座水库联合运行,为四库补水1.48亿m3,向灌区增加供水1.2亿m3。
但是对于宝鸡峡坝后电站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没有机会去参观,这也算是一大遗憾,不过在下午我们又去了宝鸡峡管理局下属的魏家堡水电站,也算是一种满足。总之宝鸡峡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灌溉,其发电机组相对来说就比较小。
在周一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眉县的魏家堡水电站。魏家堡水电站位于眉县北坡塬与渭河川道二级台阶上,设计水头96.2米,总装机容量18900千瓦,利用宝鸡峡塬上总干渠向塬下灌区补水及非灌溉期弃水发电,是目前关中地区最大的水电站。是利用现有灌溉工程引、输水设施和塬上与塬下总干渠近百米地形落差,在确保正常灌溉的条件下引用非灌溉期弃水,以及塬上向塬下灌区补水进行发电的渠道式水力发电站。电站设计水头95.2m,流量23.53m/s,安装立轴式水轮发电机组3台,总装机容量1.89万kw,额定转速600r/min。如图是魏家堡水电站的引水管。我们爬这个坡的时候还是很费劲的。我们在这个管道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热胀冷缩水管移动而造成的划痕。在魏家堡水电站我们也认识到了桥式起重机。还了解了一些水电站工作厂房的设置。而且也看到了水轮机的活动导叶,由于魏家堡水电站全是安装好的我们没能看到水轮机内部结构还是比较遗憾的,魏家堡的水轮机是采用立式结构因此就有两层而第二天的汤峪水电站是卧式机组因此只有单层。如图就是水轮机的活动导叶,主要装设在反击式水轮机转轮前方、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可转动调节的叶片。用来引导与截断水流和调节通过水轮机的流量。水泵中的导叶装设在泵轮之后,往往不能转动而仅起导向的作用。其实也就起了水闸的作用,控制进水。
二:汤峪水电站
周二的时候我们的任务比较轻松,我们啊来到了汤峪水电站。第二天还下着小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由于雾大我们还迷路了,这也算是一个小插曲。石头河汤峪电站位于陕西省眉县汤峪,是一座渠道引水式水电站,它利用石头河水库东干渠汤峪段的水位落差,结合西安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来发电。
电站总装机容量3×1000kw,水轮机型号hl160 -wj-60,机组转速1000r/min,设计水头68.12m,设计流量3×1.9s。发电机型号为sf10001180,机组额定电压6.3kv。
来到汤峪水电站由于他们刚进行过更新,旧的机组设施零件就拆卸下来放在院子里,我们很好的观察了水轮机组。汤峪水电站一共有四台机组一号机组单独放置,其他三台机组放在一起。属于卧式机组。我们随即去了汤峪水电站的中控室,由于他们正在工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水轮机组的运行。还可以看到他们进行仪器的调试。
而后老师给我们又详细讲了水轮机组的内部结构,我们看着院子里放置的旧式水轮机拆卸零件,听着老师的讲解印象更加深刻,我也近距离看了水轮机的定子和转子,老师告诉我们定子上面线圈的缠绕方式是特定的,要符合规范。虽然有些破旧但是还是很能给人印象的,老师还讲了这些零件的工作方式。虽然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个联轴器到底是连接哪里的,这个至今没有弄明白。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控室,中控室的图形很简单,看起来也很直观。由于第二天只去一个地方所以我们中午就回到了学校。
三:黑河引水工程
第三天我们去了黑河引水工程金盆水库,金盆水库算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水库,我们在车上好远就望见了很高的坝体。金盆水库枢纽工程位于黑河金盆峪口以上约1.5km处,距西安市86km。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洞、溢洪洞、引水洞、坝后电站及古河道防渗工程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按一百年一遇洪水标准(q=3600m3/s)设计,两千年一遇洪水(q=6400m3/s)校核。正常蓄水位594.0m,汛限水位593.0m,设计、校核洪水位分别为594.34m和597.18m,是一项大(Ⅱ)型水利工程。
拦河坝为粘土心墙砾石坝,最大坝高130m,坝顶长度433m,顶宽11m,坝顶高程600m,上、下游坝坡分别为l:2.2和1:1.8,其中下游坝坡布置有上坝道路。防渗粘土心墙顶高程598.00m,顶宽7.0m,最大底宽83m,上、下游边坡均为1:0.3,心墙与上、下游坝壳间设有水平宽分别为3.0m和5.0m的反滤过渡层。坝体填筑总量775万m3。 泄洪洞位于左岸,采用塔式深孔进水口,进口底板高程545.0m,工作弧门孔口尺寸为l0m×l0m,洞身段为“龙抬头”式明流洞,断面为10m×13m园拱直墙式,出口底板高程为493.185m,桃流鼻坎为非对称扩散型,建筑物全长643.39m。泄洪洞设计洪水位下泄流量2421m3/s,校核洪水位下泄流量2450m3/s。
溢洪洞布置在右岸,进口堰顶高程578.0m,堰宽12m,堰后为跌落段、下接平流段,洞身为圆拱直墙式明流洞,断面尺寸为12m×14m~10m×11m,出口为舌型扩散挑流鼻坎,建筑物总长471.24m。溢洪洞设计水位下泄洪量537m3/s,校核水位时下泄流量为20xxm3/s。
引水洞位于右岸,进口放水塔总高85.7m,根据城市引水对水质的要求,设上、中、下三个分层取水口,高程分别为571.0m,554.0m和514.3m。洞身为直径3.5m的压力园洞。出口弧门孔口尺寸2m×2m,弧门前布置有电站引水岔管,弧门后为洞内消力池,消力池末端与电站尾水相接,分别为城市和农灌供水,建筑全长764.17m。引水洞设计引水流量30.3m3/s,加大引水流量34.1m3/s。
我看到了饮水塔,金盆水库给我的印象就是风景非常漂亮,在加上那一天刚好是晴天,天气不错就更显风景秀丽。
随后我们去了黑河水库坝后电站,坝后电站装置三台hlal53-lj-120型水轮机及单机容量4000kw的发电机一台、8000kw发电机两台,总装机容量20000kw。电站年平均发电量7308万kwh。也详细观察了水电站的运行工作,水电站一位工作人员还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由于黑河水电站和魏家堡水电站结构差异不是很大,因此我也在此不再赘述了。
四:交口抽渭工程
第四天我们去的地方比较远,因此车程比较长,坐了好久的车才到。
交口抽渭灌概工程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渭河左岸,是一个灌排结合的大型电力提灌(排)工程。全灌区控制灌溉面积8.4万hm2,分布在西安、渭南两市的临潼、闫良、临渭、蒲城、大荔、富平6县(区),工程由陕西省水利厅主管。
交口抽渭共建灌溉泵站26座,排水泵站5座,共安装水泵机组137台,总装机容量2.95万kw。灌区设计抽水流量37s,加大抽水流量41s,共分8级提水,累计净扬程86m,总扬程96m。全灌区设有干渠5条,全长93.5km,其中总干渠上设泵站2座,西干渠设泵站3座,北干渠设6座,东干渠设10座,南干渠设5座。6~35kv变电站36座,各类输电线路17条,长211km。
全部工程分两期建成,1960年至1966年建成一期工程,1966至1970年建成二期(扩大)工程。渠首为无坝引水枢纽,修建进水闸13孔。为了稳定河床、保证供水,对引水枢纽以上2km河道进行了治理,包括丁坝24处,固滩潜坝6处,潜丁坝7处,护岸20xxm。运行40多年来,基本上达到了“洪水不改道,枯水不离闸”的设计要求。而后我们去了田市泵站,田市泵站是交口抽渭工程的二级站。
田市泵站的工作车间一共有两层,我们下到了地下车间去进行观察泵管,由于是二级泵站,田市的泵站相应小些,没有交口那么大,设备也没有交口那么多,但是该有的'中控室以及变压器都还有,我们特意去田市泵站,看了田市泵站的变压器。
实习内容基本就是这么多。通过几天的实习我也收获了很多仅仅在课堂上收获不到的东西。
实习总结
这几天的实习,我们去了几个不同的地方。分别去了水库、电站、泵站等不同方向的地方,系统的认知了水利设施与水电系统,本人收获良多。虽然我们去的都是些小型的电站,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相信这一次的实习经历会给我很大的帮助,在未来我的学习和工作中。但是我还是有些建议,就是在以后的实习中能就具体某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讲解,使同学们的印象更深刻。
实习已经结束了,我个人十分感谢老师对我们实习计划的安排,也十分感谢老是在实习过程中对我们提的问题进行的讲解,同时也十分感谢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照顾。
充电站实习报告篇4
一时间:
二地点:
三实习单位:
四实习内容
(一)了解电力系统整体概况
28日上午,我们全体学生集合在一起,许老师向大家大致讲解了整个发电系统的情况,认识和了解了发电过程。
我国的发电厂主要有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和核能发电厂。
(1)火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
我国火电厂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且主力发电厂为凝气式发电厂。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系统: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燃烧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即燃烧系统。主要有运煤、风烟、灰渣等组成。汽水系统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除氧器、加热器等设备及管道构成。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电气系统由发电机、励磁装置、厂用电系统和升压变电站组成。
(2)水力发电厂
水力发电厂又称为水电站。把水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为电能的工厂。生产过程为:从河流较高处或水库内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流速冲动水轮机旋转,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3)核能发电厂
核能发电厂简称核电厂,利用反应堆中核燃料裂变链式反应所产生的热能再按火电厂的发电方式,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在转换成电能。
我国还有其他发电厂如风电厂。地热发电厂。潮汐发电厂等。
(二)高压走廊
28日下午,我们集体参观了从校西门到龙源湖之间的高压走廊,主线路为10kv输电线路,共有两条即李万左线和李万右线。我们学校用电也由它供给。这条线路外非*线,因为典雅较110kv线路低,线路离地较近,以防伤人或车,故未用*线。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到以下知识:
1.送电线路主要设备
送电线路用绝缘子以及相应金属导线及架空地线悬架设在杆塔上,连接发电厂和变电站,以实现输送电能。
a导线:目前常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钢芯铝合金绞线为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常采用每相四根或两根导线组成的*导线型式。
b架空地线主要用于防雷,也可以降低不对称短路时的工频过电压,减少潜供电流。兼有通信功能的采用光缆复合架空地线。
c绝缘子:将导线绝缘地固定和悬吊在杆塔上的物件。常用的有盘形瓷质绝缘子、盘形玻璃绝缘子、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d干架:支撑架空线路导线和架空地线。本次实习所接触的杆距为50m
高压输电线采用*线输电。如果输送的是交流电,一般采用空芯输线。高压输电线上最上面有两根电线为避雷线,输送的三相电采用*式。线路与干架连接部分有绝缘子,以固定线路,防止因经常抖动将电线扭断。在输电线路上有许多铁环,用于挂线。通信线路经常借用输电线路铺设的杆架,以节省基础投资。二者并列运行,以将互相之间的干扰降至最小。输电线路遇到难以清除的障碍物时采用地下电缆。
(三)配电装置
12月30日,我们参观了校屋内配电装置与校中央空调。
我们学校的电从李万10kv左右供电线引进,经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和高压开关柜组成。下面对各板块进行分析:
配电装置是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由开关电器、保护和测量电器,母线和必要的辅助设备组建而成的总体装置。其作用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部分,维持系统正常运行。
首先看到的是两台电力变压器,采用落地布置,安装在变压器基础上。变压器基础一般制成双梁形并辅以铁轨,轨距等于变压器的滚动中心局。主变压器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25m,且距变压器5m以内的建筑物,在变压器总高度以下及外廊两侧各3m的范围内,不应有门窗和通风孔。
进入配电室后,我校的高压开关柜采用手车式。它采用单母线接线,由手车室,继电气仪表室。母线室、出线室组成。断路器及操动机构均装在小车上,断路器手车正面上部为推进机构。当手车在工作位置时,断路器通过隔离插头与母线和出线相通,继电器仪表室。测量仪表。信号继电器和继电保护用压板装在该小室的仪表门上,小室内有继电器、端子排、熔断器和电能表、母线室位于开关柜的后上部,室内装有母线和静隔离触头。出线室位于柜后部下方,室内装有出线侧静电隔离触头,电流互感器。引出电缆和接地开关等。
低压配电屏,齐框架用角钢和薄钢板焊成,屏面有门,维护方面,在上部屏门上装有测量仪表,中部面板上设有闸刀开关的操作手柄和控制按钮等,下部屏门内有继电器、二次端子和电能表。母线布置在屏顶,并设有防护罩,其他电器元件都装在屏后,屏间装有隔板,可限制故障范围。
母线及构架,屋外配电装置的母线有软母线和硬母线两种,软母线为钢芯铝绞线。软母管线和*导线。高压断路器在配电装置所占的位置。断路器的排列方式必须根据主接线、场地地形条件、总体布置和出线方向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断路器有低式和高式两种布置。避雷器也有高低两种布置。隔离开关和互感器均采用高式布置。电缆沟能满足使电缆所走的道路最短。总之,配电装置应满足保证可靠运行、便于操作、巡视和检修、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力求提高经济性,具有扩建的可能等要求。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我校的中央空调室。该空调主要有一台主机通过风火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控制。它的主要部件为压缩机。它通过改变气体的容积来完成气体的压缩和输送过程,制冷系统主要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将冷冻剂压缩成高压饱和气体,这种气态冷冻剂再经过冷凝器冷凝。通过节流装置后,通入到蒸发器中,将所需要冷却的媒介冷却换热。而蒸发器蛇形管内的冷冻剂换热后变成低压蒸汽回到压缩机,再次被压缩,这样循环利用就完成制冷系统。制热系统也大致是这个原理,只是方式相反。我校的中央空调主要供给校图书馆、行政楼和部分教授楼使用。其供给系统感觉不够完善。尤其是夏季在图书馆五、六层感觉不到冷气。据师傅说是因为动力系统出现故障。
(四)于村变电站
12月31日上午,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步行来到了焦作市于村变电站。刚进站门,只见很多杆架以及许多复杂的配电装置。由于参观人数较多,我们先在变电站旁边的电压走廊参观。该电压走廊有低压供电线路和高压供电装置。专供电工培训使用,因此只有模型,不供电。高压线路共有七根线,最上端两条为避雷装置线。有一条零线。三相供电线路。低压线路有四条,采用了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上有黄红绿三个绝缘子。高压侧的绝缘子比较高、低压侧有四个绝缘子,其中有三个为供电专用,剩下一个为零线使用。低压侧由于电流较大,其供电线较高压侧细。参观完线路后,在师傅的带领下正式进入了变电站。由于所有供电线路都正在使用,我们只是观看下,有疑惑想师傅请教。
我们先了解了变电站的变压器,它在电网中高、低压为110/10kv,是中性点接地的自耦变压器,高压侧采用星形连接,低压侧采用角形连接。由于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热较多,其热量主要来自油浸式,其工作过程为热量由绕组和铁心表面,热量由铁芯和绕组表面以对流方式传到变压器油中,约为绕组对空气温升20~30%,绕组和铁心附近的热油经对流把热量传到油箱或散热器的内表面,油箱或散热器内表面热量经传导散到外表面。热量由油箱壁经对流和辐射散到周围空气中,这部分比重较大。
接着我们参观了变电站的接线部分。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它是变电站电气主系统的重要开关电器,高压断路器主要功能是正常运行倒换运行方式,把设备或线路接入电网或退出运行,起着控制作用,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切除故障回路,保证无故障部分正常运行,起着保护作用。高压断路器是开关电器是中最为完善的一种设备,其特点是能断开电器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而高压隔离开关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高压电器及装置在检修工作时的安全,不能用玉切断、投入负荷电流,仅可允许用于不产生强大电弧的某些切换操作。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其特点有一次绕组串联在电路中,并且匝数较少,故一次绕组的电流安全取决于被测电路的负荷电流,而与二次电流无关,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所接仪表的电流线圈阻抗很小,所以正常情况下,电流互感器在近于短路状态下运行。电磁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同,其特点是容量小,类似一台小容量变压器。二次测仪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阻抗大,互感器在近于空载状态下运行,总之互感器是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信息的传感器。
下面谈下对变电站的整体认识,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采用数据采集与监控,警报处理与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等自动化手段,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运行和维护的效率。但变电站的保护也需要提升,它的主要保护系统有防雷保护和信息系统的过电压保护。于村变电站共有四个大型避雷针。变电所内装设避雷器,主要是限制雷电波入侵时的过电压,在变电所内架设避雷线,又称为进线保护。
于村变电所建设时间较晚,它有两台大型变压器,为防止以后用电量增加,在设计之初又建设了备用变电器安装台,人工主要是必要时检修电路,因为变电所的供电系统实现了自动控制。通过师傅的讲解,我对变电所内的各装置有了较多了解。认识了变电所各设备的作用。
充电站实习报告篇5
一、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① 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② 搜集整理500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③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云田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④实地考察云田500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
⑤。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 实习过程
云田变电站介绍
云田变电站属于国家电网株洲电业局下设的站点。而株洲电业局是湖南省电力公司直属大二型供电企业,担负着株洲市及所辖四县(市)的供电任务,供电区域面积11420平方公里,供电区域人口357.05万人。株洲电业局下设株洲县、醴陵、攸县、茶陵四个县级电力局,变电管理所、线路管理所、用电管理所、调度管理所、计量管理所五个专业管理所,云田500千伏变电站以及高新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全局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5座,合计容量353.875千伏安,所辖云田500千伏变电站容量达150万千伏安,已进入全国特大型变电站行列,是湖南省菱形超高压环网的核心构成之一。目前,全局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297.57公里,配电线路5127.58公里,共有高低压用户4万余户。全局固定资产原值10.47亿元,净值6.84亿元。年供电量36.82亿千瓦时,最高负荷54万千瓦,年售电量34.37万千瓦时。全局现有职工154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7人。全局职工勤奋创业,锐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生产经营业绩和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销售收入达10.9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7792元/人·年。在深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株洲电业局以“创造两个效益、培养一流人才”为战略目标,遵循“发展、改革、管理、效益、服务”十字方针,为株洲地区电网建设谱写新篇。
电网从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厂直配城市网、省区电网、跨省大区电网和跨大区联合电网.随着用电量不断增长,大型水电、火电和核电的建设,地区间电源与负荷的不平衡以及经济调度的需要,必然要求发展输电和联网,电压等级也随之逐步提高.从最初较低电压水平的6-10kv经历35kv、110kv和220kv,发展到超高压的330kv、500kv和750kv电网,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现场实习
200*年1月3日我们公共事业专业的全体同学来到了位于株洲的云田500kv变电站。来到云田变电站,远远地看到有两路高压铁塔线路从远处通向变电站。一进大门,院里的两台巨型变压器映入眼帘。所长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后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几个重要的场所----如外部变压设备、高压间和主控制室等。外部变压设备分为主变压设备和备用变压设备。备用变压设备在主线路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时启用,增加工作效率。为了防止发电站出现问题产生停电的事情发生。该变电站采取了双发电站送电措施。由于来自两个不同的发电厂通过两路线路独立地向变电站供电。正常工作时,变电站使用其中的一路电源,另一路电是在正在使用的线路出现断电的情况下启用。外部高压电进入变电站后,通过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最后接入变压器输入端。a b两个送电线正常工作时,a线路通过隔离开关接向a变压器,当a变压器出现故障时,可将a线路接向b变压器,也可以由b线路给a变压器或b变压器供电,以保证铁路能够正常运行。电压互感器用于对供电电压进行测量,电流互感器用于对供电电流的测量,两者配合使用可以计量电度。
变压器能够将外面的500kv高压电转换为机车所需的110kv的低压电。由于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很大,如何降低变压器的温度保证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温度,每台变压器上都装有很多散热片,当主体温度超过55摄氏度时,散热器低部风扇自动启动,85摄氏度自动跳闸,说明线路发生故障,起温度保护作用。为了防止线路短路,变压器的主体中充满了25#油,在主体上面装有一个油枕,可随时向主体中供油,补充消耗。瓦斯计电器用来防止主体内产生的瓦斯气体过多及时向管理员报警,防止变压器损坏。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高压间。高压间又明确分为输入端和馈出端。内部设备由许多铁栏分隔,里面的好多设备都是进口的,自动送电,跳闸保护,十年都未出故障。在主控制室内,有两名技术人员随时监视着主控制设备各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主控制设备体积庞大,功能完善,具有故障显示,故障分析,自动保护等众多功能,给管理操作带来很大便利。当跳闸时,绿灯会闪,同时铃响,进行报警。当铁路上线路发生断路时,可以在主控面板的显示器上显出断电点距变电站的距离,从而为及时维修提供方便。最后我们总览了整个变电站的结构及工作状态,对其有了更直观清晰的了解。
接着我们跟随所长来到会议室,他给我们讲解了云田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和一些基本的模式。
一般情况下,电经过输电线路到达500千伏变电站后,通过变压器转化为220千伏等级,输送到220千伏变电站后,再通过变压器转化为110千伏等级,通过110千伏变电站再次降压,最后通过街头常见的变压器转化为居民用电,此时电压已经降到了220伏。
再接着来到主控室,其中包括微机监控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变电站管理系统。梦山变的主控室有六台计算机组成:视频视频监控系统机、故障录波系统、监控后台2、监控后台1、五防系统,以上的都是由我国电气业较先进的南瑞集团的产品,可以说都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在主控室里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故障进行预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闭锁,显示和制表打印,时间顺序记录,事故追忆,信息的远传,运行、操作、事故处理指导,人机联系,运行的技术管理,自诊断、自恢复和自动切换。
而站长向我们介绍到整个主控室每天只有五个人在值班,可以说,区域控制中心的建设实施实现了减人增效、提高操作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等等方面的经济效益。从远期效益和电网发展来看,随着接入的变电站不断增多,按照无人值班模式设计的变电站在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以及缩短建设工期方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另外处理事故时必须做到稳(沉着)、准(准确)、敏(迅速),且要根据以下原则采取措施:尽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设备安全的威胁;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送电;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运行。事故时和事故后的联系汇报制度和汇报内容。电力系统的值班调度员领导各变电站值班人员处理系统发生的事故,事故时,发生事故的变电站值班人员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管辖值班调度员、分公司调度、站长。调度员则根据汇报的情况判断分析,做出事故处理决定,下达命令。值班人员的汇报必须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误报和漏报,会对处理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紧急情况可先处理后汇报。如果事故时变电站与调度联系中断,则值班人员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通讯恢复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过程详细汇报,并应做好事做记录。
充电站实习报告篇6
一、前??
生产实习旨在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印证和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学生认识社会解决实际工程及人际交往问题的机会,学习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次生产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根据学院安排,我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专业的同学于20xx年10月7日至10月12日在湖北宜昌,进行为期将近一周的实习。10月7号,我们登上了去宜昌实习的火车,老式的列车载着青春的我们,旅途的奔波与艰苦并没有怎么影响到我们快乐的心情,当然,我们不是完全为了去玩,实习就真的要去学点东西,大家都在心里暗暗地捏了把劲,因为原来在学校学的都是课本上的纯理论,现在终于有机会去接触到实际生产中的知识了。
经过了十七多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在次日早上到了江滨城市——宜昌了。然后我们被安排到了一个传说中的大酒店——梦圆大酒店!
实习前,我们已学完全部专业课程,对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一次系统等已有所了解。因此实习除一次系统外,主要以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以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二次系统为主。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发电厂、变电站的参观,使学生在电厂认识实习的基础上,更好地熟悉水电厂运行维护工作。
二、安全教育
经过早上和中午的短暂休息,10月8号的下午,我们正式开始了实习的内容。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我们的安全教育了。给我们讲课的是杨诗源工程师,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杨工,他为我们讲授了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杨工在讲课的课程中特别幽默,特别生动,课堂的气氛非常好,时不时引发出同学们的开怀大笑,虽然听起来很轻松,但是作为电力人,我们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发生事故后后果之严重性。
杨工给我们反复强调电力生产企业在安全上遵循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电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电力供应不能有任何差池,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事关重大。
2.1、人身安全
a)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b)进入生产现场必须与导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带电体),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安全距离分别是:
额定电压等级(kv)安全距(m)
500 5
220 3
110 1.5
35 1.0
10及以下(含发电机额定电压13.8kv) 0.7
在事先不知设备的工作状态情况下,需将设备视为运用中的设备(全部带有电压、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设备);对机械旋转部位、运动部位也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c)所有水工建筑物的栏杆、护栏(包括临时设置的遮拦或围栏)严禁任何实习人员翻越、攀爬、骑坐,楼梯禁止上下;
d)在起重机作业区域严禁任何人站立与行走;
e)所有孔洞的盖板严禁任何人踩踏与行走;
f)遇有现场道路狭窄或湿滑、照明不充足等情况,应防止跌倒或摔伤;
g)在生产现场必须按照接待实习方带实习人员指引的路线行走,严禁任何实习人员擅自行动、乱跑乱窜;
h)参观大坝坝面,实习人员必须走人行道;
i)严禁实习人员在长江游泳。
要保证人身安全,就必须做到“三不伤害”,简而言之就是“三不伤害”:
1、不伤害自己(违反安全规程、规章、纪律、条例等行为就是自我伤害行为);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他人所伤害。
只有切实做到“三不伤害”,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2.2、电厂设备安全
要保证设备安全,实习人员必须做到:a)在生产现场,严禁任何人动任何设备;b)生产现场严禁吸烟、携带火种;
c)任何人不得进入厂房或生产现场的“警戒区”;
d)遇有检修试验或设备操作等情况,实习人员必须绕道而行;e)生产场所严禁照相、录音与录影;
f)严禁实习人员将包、袋及照相、录影设备、器材等带入厂房内;g)禁止实习人员动用生产场所的电话机。
2.3、着装要求
对实习人员着装的要求:
a)、实习人员衣服不应有可能被运转的机器绞住的部分;b)、最好穿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c)、禁止穿长衣服和戴围巾;
d)、实习人员进入现场禁止穿拖鞋、短裤、背心,女实习人员禁止穿裙子、高跟
鞋,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安全帽内。
杨工风趣地“总结”了以上的各种规章纪律,即“让做的必须做,不让做的不能做”。他幽默的话语让参与课程的同学都不由得会心一笑,也把这些制度规章铭记于心,这些原则必然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3.1、水电厂的概述
葛洲坝水电站是中国长江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兼顾兴利,防洪和通航功能。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大江、葛洲坝、二江、西坝和三江。大坝兴建时,将葛洲坝挖去,为了纪念这个小岛,所以大坝取名葛洲坝。
葛洲坝水电站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反调节工程,位于三峡大坝下游38千米处,它的成功实践,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行了实战准备。大坝顶全坝长2606.5米,大坝高程70米,最高点109.4米,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总库容量15.8亿立方米,回水距离180km。整个工程分两期。一期工程包括二江的发电站、泄水闸和三江的二、三号船闸、冲沙闸及其他挡水建筑物。二江电站装有7台水轮发电机组,一、二号机组容量为17万千瓦,其余5台机组容量为12.5万千瓦(后经实践计算,机组现运行于13.4万千瓦)。工程于1970年12月30日开工,1981年1月3日大江开始截流。6月21日三江船闸正式通航,7月31日二江电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二期工程包括大江电站、一号船闸、大江冲沙闸和混凝土挡水坝等。电站设计装机14台,机组容量12.5万千瓦。1988年葛洲坝工程全部完成,水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41亿千瓦时。工程最大泄洪量11万亿立方米/秒,发挥了发电、航运、防洪等巨大综合效益。该工程从蓝图绘制,施工建造,到运行管理均由国人之所为,它的大部分主设备以及成千上万件辅助设备,均由"中国制造"。工程总造价48.48亿。
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成立于1980年11月,20xx年11月改制重组,与三峡电厂成为长江电力的下属企业。
3.2、水电厂的电气部分
3.2.1、葛洲坝大江电厂电气部分
大江电厂总装机14台,单台容量为12.5mw,机端出口电压为13.8kv。发电机与主变采用单元接线。经主变升压为500kv后,送至500kv开关站。
500kv开关站
500kv开关站接线方式:采用3/2接线——选择3/2接线方式,是基于开关站重要性考虑的。因为开关站进出线回数多,且均是重要电源与重要负荷,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母线穿越功率大(最大2820mva),并通过葛洲坝500kv换流站与华东电网并网,既是葛洲坝电厂电力外送的咽喉,又是华中电网重要枢纽变电站。3/2接线可以保证供电的高可靠性。
500kv开关站布置型式:分相中型三列布置(户外式)。
开关站有关配置:开关站共6串,每串均作交叉配置(交叉配置:一串的2回线路中,一回是电源或进线,另一回是负荷或出线),交叉配置是3/2接线方式普遍的配置原则,作交叉配置时,3/2接线可靠性达到最高。因为这种配置在一条母线检修时另一条母线故障或2条母线同时故障时电源与系统仍然相连接,(在系统处于稳定条件下)仍能够正常工作。
3.2.2、葛洲坝二江电厂电气一次部分介绍
发电机参数:
型号220-110
sf12515600
额定功率170mw125mw
额定电压13.8kv13.8kv
额定电流8125a5980a
额定功率因数0.875(l)0.875(l)
定子接法5y3y
额定转子电压494v483v
额定转子电流20xxa1653a
磁极对数5048
生产厂家东方电机厂哈尔滨电机厂
220kv开关站的接线方式为:双母线带旁路,旁路母线分段。
将旁路母线分段并在每个分段上各设置一台断路器的原因是母线上的进、出线回数多,且均是重要电源或重要线路,有可能出现有其中两台断路器需要同时检修而对应的进、出线不能停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旁路母线分段运行、旁路断路器分别代替所要检修的两台断路器工作,保证了发供电的可靠性。同时两台旁路断路器也不可能总是处于完好状态,也需要检修与维护,当其中一台检修另一台处于备用状态,这样可靠性比旁路母线不分段、仅设置一台旁路断路器高。
四、参观三峡大坝
4.1、三峡概况
三峡大坝的全长2309米,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三大效益:
防洪效益:三峡水库的调蓄,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以往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
一遇;而遇到千年一遇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时,三峡工程可以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发电效益:三峡工程还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通航效益:三峡工程还使长江宜昌至重庆航段的水位上升,因而显著改善了这一航段的通航条件,也改善了宜昌以下航道的枯水季节通航条件,提升了航道年通行容量,使得大型的货运通过长江水路来往川渝与沿海更加便捷划算。
三峡工程的一些工程参数如下:
大坝形式混凝土重力坝(直线坝)
厂房形式坝后式(全封闭)
大坝全长2309.47米
最大坝高183米(高坝)
坝顶高程185米
蓄水水位(枯水期)175米;(丰水期,预留防洪库容)145米
总库容393亿m3(对应175米水位)221.5亿m3(对应145米水位)
最大落差113米
单机容量70万kw
左岸装机容量70万kw×14=980万kw
右岸装机容量70万kw×12=840万kw
总装机容量1820万kw(26台机组)
设计年发电量847亿kwh
负荷分配华东720万kw;广东300万kw;华中800万kw
电价¥0.25/kwh
回水距离650公里(175米水位,至重庆)
4.2、参观三峡大坝及体会
参观三峡大坝,首先我们了解到三峡工程架设了五级升降船闸,并正在建设供三千吨级小船快速通过的升船机,使工程上下的航道得以通航。我们亲眼目睹了40米高的巨大船闸打开的过程,并为其壮观而惊叹。然后我们到了坝顶,坝前足足有一百多米的落差,下面的工作人员细如牛毛,坝后是一望无垠的湖面,终于领略了毛主席诗中“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景象。遗憾的是没能参观水轮发电机室和电站控制中心处。
五、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从广州出发,坐了十七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湖北宜昌,然后坐大巴来到实习地宜昌的紫阳,这是我第一次出广东省,并且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实习,让我收获良多。
实习是大学里必不可少的一课,它提供了一个机会给我们,让我们去校验自己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离实际太远,是否真正能派上用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去得知自己的知识是否足够。曾经以为课堂上讲的东西只在考试时有用,在这次实习中发现错了。像3/2接线、母线分段、双母线带旁母、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单元接线等等的知识点,它们都实实在在的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如果你上课时没有认真学,那么你只能对着那架在高处的各种设备发呆,不得其解。俗话说得很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你努力挤进这个门槛后,才会得知其中的奥妙。
在杨工得带领下,我认识到了“关门打狗”和“守大门”的说法,这是我第一次听这种说话,这在书上是学不到的。葛洲坝220kv用的就是关门打狗的方式,避雷器接在母线侧,这种做法好处是经济,用在雷电不多的电压等级不高的变电站,它致命缺点就是避雷器动作后,母线跳闸,所在母线侧的负荷就受停电影响了。而500kv的开关站则用守大门方式,在母线入口处每相都要装设避雷器,虽然投资大了,但是可靠性高了,毕竟500kv上带着重要的负荷,也不会因避雷器跳闸造成大范围的停电。
这次实习还让我掂量到自己的水平,肚子里的知识还是太少了。在电力这个行业里,经验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但是没有扎实的基础又何以有机会去得到经验呢?纵然让你去做一件事,不得要领也是徒然的。现代化的企业,需要的是专业又全面的人才。在这次参观中,所有的厂房都是无人值班的,实行的是全自动化的电厂,这个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要想在社会上有长足的发展,必须好好努力,打造不可替代的素质!
实习除了有知识上的收获,还有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一直以来,我们作为学生,只是一味地获取知识,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少之又少。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得书定是不少,而行的路却真的太少了。现在我们不光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所见所闻更是稀少,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光要学好理论,更要找机会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学习,只有把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我们未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
充电站实习报告篇7
幼儿园进入##电站实习,我们首先要了解电站的介绍:1、##水电站位于越南水系的黑水河上游。于1969年开始勘测,由原南宁地区水电设计队负责设计,****年9月正式动工兴建,****年10月1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至1979年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占地面积为3180平方千米;库容:2915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17米,总坝高:57米,电站型式:坝后式中水头电站。装机容量:4(台)乘以4000千瓦。设计水头:30.5米。机组类型:混流立式金属蜗壳。机端电压:6.3千伏。
20xx年5月11日,何副站长给我们上课。了解电站的基本概况和地理位置,其中电站型式为坝后式中水头电站,设计水头:305米,装机容量:16000kw,库容:2915万立方米,大坝总长:248米,坝高:57米,蓄水位217米,机端电压:6.3kv以及电站的有关安全纪律和高压安全距离。
何副站长接着又讲水轮机的结构部件和调速器操作及各部件作用。
(一)水轮机主要由引水部件,导水部件,工作部件,泄水部件构成的。
(二)引水部件:压力管道,隧洞,引水渠等,导水部件:蜗壳,导叶,控制开关机,拐臂连杆,控制环,堆拉杆等,工作部件:转轮,顶盖,底环,泄水部件:进口锥段,弯肘段,扩散段。
(三)调速器讲解是以平面图来讲,它是如何使用,用于什么场合,怎么操作等。
上课三天后,何副站长及电站主任带领我们到厂房去参观。沿途路上,清山水秀,风景优美,首先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了像白云一样的瀑布溢流而下,走得越来越近时发现那是水从坝上飞流直下,漂过细小的雨滴打在脸上,就像绵绵细雨纷纷落下,同学们喜悦的心情顿时都把目光全部都投入那漂亮的瀑布去啦!
当走进厂房门口看到电站里的师傅们面带微笑的欢迎我们,更感到无比的激动,走进厂房,第一眼就看到了站立在中间的四台调速器,接着听到嗡嗡响的那就是发电机,下面连着水轮机!调速器旁就是会自动大油的贮油罐,后面是一排柜,里面装有各种自动的继电器、油开关、隔离开关……以及还说明各个设备的型号、作用、用途、接着又到下层去看到超大的压力管道,还有水轮机的各个部件所在位置,再下一层就是有关设备所使用的各种油的进、排、油管连接着以及有关仪表……经过这次初略的参观后才认识到原来水电站的厂房的模样、布置是由那么多设备连接组合而成,也了解一些电站的怎样利用水而发出来的电。
在这三天的上课里,何副站长上的主要内容有学看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图、和图上各符号、名称、直流系统、励磁系统、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油系统、气系统、水系统的有关知识点,还有电站水轮机开停机步骤及电气开停机操作票。
(一)水轮机开机步骤:
1、得班长“令”开3#并网运行。
2、打开刹车柜排气阀3312阀。
3、打开压力油槽出口阀3317阀。
4、拔出锁定。
5、将3#机调速器频率给手轮调至空载位置。
6、手动→自动切换阀切至手动位置。
7、将开度限制手轮打开,机组转速上升达95%。
8、调整频率给定电流表指示“0时手动→自动切换阀切到自动位置。
9、合上3#机励磁调速器和励磁风机电源开关。
10、投入3#机组灭磁开关按下fmk进行起励建压。
11、与电气人员配合调整电压与系统电压一致。
12、与电气人员配合调整机组的频率直至油开关自动合上。
13、机组与系统并列后协调带上有功,无功并把开度限制(红针)放置最大位置。
14、对机组全面检查上级班长。
(二)水轮机停机步骤
1、得班长指令解3#为热备用。
2、协调操作将3#机组有功,无功负荷减至零。
3、操作开度限制手轮关闭导叶。
4、待电气人员将油开关灭磁开关分闸后,切风机电源切调节器电源。
5、待机组转速降至35%时,关3#机组刹车柜排气阀3312阀。
6、打开3#机组刹车柜进气阀3303阀。
7、待机组停稳后,关刹车柜进气阀3303阀。
8、投入锁定。
9、关3#机组压力油槽出口阀3317阀。
10、全面检查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汇报班长。
(三)电气的开机操作票
1、得调度同意及班长2#机并网运行。
2、投入2#开停机开关41kk。
3、投入2#机同期开关tk。
4、将同期开关qk切到粗调位置,进行电压调整。
5、电气调整一致,把同期开关切到细调位置。
6、将准同期开关切至“自动”位置。
7、与水机人员配合频率直至断路器合上。
8、将准同期开关切至“手动”位置,将tk,qk至“切”位置。
9、机组并网运行后,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
10、检查无误后汇报班长。
(四)电气停机操作票
1、得调度合解列“2#”机组作热备用。
2、水机人员将有功,无功负荷减至零后,将油开关,灭磁开关扭向分闸位置。
3、下2#机组工作闸门。
4、水机人员停机完成后,提升2#机工作闸门。
5、停机正常后对2#机组进行检查,并汇报班长。
最后的6天时间领导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到重点,技能操作和培养我们的劳动观念把我们班的同学分为3个小组跟电站的职工上班一起学习,在我跟班这短暂的时间里我学会了如何看表、识表、抄表和一些常见故障处理和现象。机组的事故处理:水轮机发电机运行中出现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异常情况时,应迅速断开发电机主开关或将机组停机,这些异常一般有下列几种:
(一)发电机主开关跳闸:促使主开路跳闸的原因是机组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继电保护动作的原因的机组的外部事故或内部事故。运行值班人员在发电机主开关跳闸后,应迅速检查自动灭磁开关是否跳开,如未跳开、应立即跳开并检查是哪一种保护动作,若是由于机组负荷而引起过电压保护运行,运行值班人员可继续开机恢复运行,若是由于外部短路而引起低压过流保护动作,运行值班人员可电告上级值班调度员后试送电一次,若不成功,则应停机,若是因机组本身事故而引起的跳闸事故和主变本身事故引起的跳闸,则应停机检查,不能试送电,如检查的由于运行值班人员误动作而引起主开关跳闸,则应将发电机迅速并网发电。
(二)发电机着火:在发电机运行中,由于短路、绝缘击穿、绕组和铁芯局部过热等多种原因,可能引起着火。发电机着火时,可以在电机附近闻到焦味,在风口可看到冒烟和火星,若非相同短路,则表计无变化。确认发电机着火时,值班人员应用速断紧急停机按钮。这时,发电机主开关及灭磁开关应一齐跳开,将磁场变阻器调到最大,然后用对发电机绝缘无损坏的灭火设备灭火,对卧式机组最好维持机组加速冷却和防止局部过热。
(三)发电机主开关拒绝跳闸:当发电机外部一次回路发生短路时,如果继电保护拒绝动作或发电机主开关拒绝跳开,值班人员应根据外部短路的现象,定子电流表指示到顶,母线电压表指示剧烈降低,发电机发出异常响声等来判断并迅速手动将断路器跳开。
还有更多的事故处理、巡视检查。各电气设备拒动原因等,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通过本次实习让我深刻的了解电能生产的全过程及主要电气设备的构成、型号、参数、结构、布置方式,对电厂生产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熟悉了该电厂的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初步了解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做到行动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为今后走向基层、服务基层奠定思想基础。初步了解发电厂、变电站生产的全过程。深刻了解发电厂、变电站主要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电抗器、母线的型式、构造特点、主要参数及作用,对其他辅助设备也应有所了解。着重了解发电厂、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形式、运行特点及检修、倒换操作顺序。了解厂(站)用电的接线方式、备用方式及怎样提高厂(站)用电的供电可靠性。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并了解安全净距的意义。了解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情况及主控室的总体布置情况。了解发电厂、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措施。了解发电厂动力部分主要设备及形式、特点、参数,对电厂生产有完整的概念。深刻了解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为毕业设计收集整理资料,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不仅将在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结合了起来,而且通过在水电站实习师傅们的讲解,让我知道了电力行业工人工作的严格要求制度,工作的艰辛,步步小心翼翼,要达到人身安全以及输送电的安全与保证。
充电站实习报告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