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文水平的进步,我们逐步了解到自查报告的重要性,要想将自查报告写出色,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反思自身不足,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篇1
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技厅[2013]1号)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保证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处在要求各相关学院和实验中心自查的前提下,于20xx年x月x日、5日联合保卫部对学校实验室危险(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的情况
1、检查的范围: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紫金矿业学院、材料学院等使用危险化学品相对较多的单位。
2、根据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填报了“实验室危险(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我处对自检情况进行了分析,全面了解了我校危险(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单位、使用人员及使用的实验项目。
3、根据相关单位填报的“实验室危险(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表”,学校从制度管理、化学试剂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现场检查。详细核对了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种类、数量,并对存放、回收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也要求各单位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4、从检查结果来看各单位在本科教学实验中重视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实验所用的化学品从购置、使用、管理、回收等方面都比较规范,剧毒化学品存放在保险柜中,并能做到双人收发,双人保管。
二、存在的问题
部分研究所和科研单位实验用的化学品,大多由各自单位和课题组自行购买,自主管理,化学品的领取使用和保管没有一套规范的监管程序,存在漏洞隐患。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给管理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造成一定的困难,希望能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以确保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建议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印制一些《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发给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强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化学品的危害,防止意外发生,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研究所和科研小组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危险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主体单位和科研负责人为直接负责人,贯彻“谁使用,谁管理”、“谁主管,谁负责”
的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实验室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堵塞漏洞,排除隐患,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对于违反化学危险品管理和要求,造成事故的将追究责任人责任。
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篇2
为了贯彻《宜宾市南溪区教育和体育局开展中小学危化学品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校近期对化学品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
为了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检查工作力度,我校成立了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化学品监督小组)。
组长:代宗平
成员:彭露龙肖维项杰友王顺钦
领导小组分工明确,确保检查工作彻底、没有漏洞。
二、清查的具体情况
存在的问题:
1、易燃品、易爆品没有专门的危险品柜存放。
2、危险化学品没有设立双锁、没有双人管理。
3、没有危险品购买、管理、领取制度。
4、没有危险品废弃物处理备案记录。
三、整改措施
1、易燃品、易爆品设立专门的危险品柜存放。
2、危险化学品设立双锁,进行双人管理。
3、建立危险品购买、管理、领取制度且上墙公示。
3、建立使用废液处理备案制度。
4、克服困难,加大实验室投入,坚决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四、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学校对化学品的管理,实行问责制,谁主管谁负责,出现问题,一查到底。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组织师生开展化学品安全专项教育和培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确保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全面掌握实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知识。
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高度重视包括化学危险品安全在内的各项安全工作管理,不丝毫懈怠!
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篇3
市教育局:
根据《关于转发市安委会关于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校于9月开学后,组织专人对学校科学实验室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现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科学实验室一个,科学实验专用教室一个,兼职实验室管理员一人。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科学课,科学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化、经常化,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为了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的安全工作要求,在认真自查的基础上,学校经过研究,完善并重申了实验室管理制度: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责任心,时刻提高警惕,积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房间,每个药品柜、每个实验台,不留死角。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特种设备、危险药品、实验室“三废”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对自己分管的实验室、药品保管室、准备室、仪器室等严格管理,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爆、防触电、防污染、防中毒、防传染等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不出安全事故。
4、坚持每天进行安全巡查,并在做好安全巡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5、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实验室秩序,不私自转让、出借危险化学品,防止学生将危险药品、器具带出实验室。不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能熟练使用灭火器,一旦本实验室出现安全事故,能迅速实施应急救援。
6、实验室中暂时不用的危险药品要及时归橱上锁,长期不用的危险药品及时退库,标签不清的及时更换标签、容器破损的药品及时更换容器。
7、节、假日前,对自己分管的所有房间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关好水管、门窗、电源等,妥善放置各种实验室危险物品。对化学性质不稳定、不相容的化学品重点管理,确保假期期间不出安全事故。
8、确保实验“三废”达标排放,对自己处理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实验“三废”,分类收集、妥善保存,按学校要求及时统计上报。积极探索实验“三废”的科学处理方法,防止污染环境。
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关于立即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成交发[20xx]232号)和《都江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立即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都安监发[20xx]11号)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结合交通工作实际,自20xx年4月26日起,我局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迅速行动
为切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我们根据各级要求,及时下发了《关于立即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从检查的时间、方法、范围和内容等方面对各个行业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做了具体要求。
二、突出重点、深入检查
1、道路运输——各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特别是对车辆安全和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行业主管部门对各企业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安全生产年和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年”活动开展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车辆动态监控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企业11家,检查车辆245台,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排查还不细化,无年度计划;从业人员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多数企业还未实施年度应急救援演练;车辆动态监控还不够到位”等四大类问题已责令企业立即整改。严把源头关,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三品检查”制度,开展了对客运车辆消防器材、应急锤、三角木、转向、灯光、二级维护、人员的资质、证照等的严审细查。共安检车辆11864台,查出不合格车辆5台,全部整改复查合格后应班;检查旅客行包101909件,开包12件,人包分离处理3件(其中生活刀具3把,收缴丁烷气体10筒,喷雾剂1瓶),保证了车辆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2、水上运输——对虹口漂流、两河漂流的航道、救生衣配备情况进行了检查,严格落实“救生衣行动”, 督促企业按定额标准配备救生衣,保证了救生衣穿戴率达到100%。
3、公路建设安全——一是对在建工程安全管理情况,相关人员持证情况和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安全保证体系运行情况,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检查。二是结合汛期安全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御,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对青城山路、沙街路、虹口旅游公路、龙池旅游公路进行了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隐患11处,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治措施,目前正在实施中。
4、交安设施方面——对虹口旅游公路、龙池旅游公路、老蒲张路、g317线聚源段、二王庙路段公路上设置的交通标志标线标牌、信号灯系统等设备是否应有尽有,是否处于良好状态进行了检查,共发现隐患46处。投入50余万元,增设警示标志39副,更换反光凸头镜2面,增补道路交通标线5670平方米,修补路面3500平方米,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三、今后工作和打算
继续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形成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长效机制。一是充分认识做好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稳定工作。二是进一步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三是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突出安全生产重点。狠抓落实安全措施,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安全监管,严防死守,确保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四是深化督促检查,注重整治实效。继续深入开展一系列检查和自查活动,重点检查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通过开展检查活动,深入查找交通运输安全薄弱环节,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及时有效排除隐患。五是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结合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各种宣传途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保障安全稳定的氛围。
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篇5
为了贯彻人民政府及教育局《关于立即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再生资源回收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我校近期对实验室危险品安全使用、管理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组织机构健全
为了加强对学校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我校成立了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蒋xx 副组长:苗xx
求检查组成员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检查力度,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 建立完善的制度
化学仪器室、实验室各种制度齐全,均上墙公示。具体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制度》、《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仪器室管理人员职责》、《化学品使用登记制度》、《化学实验应急处理办法》、《化学实验废液处理办法》等。
三、 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学校为了加强对化学药品的管理 ,实行问责制,谁主管谁负责,出现问题,一查到底。化学仪器室、化学实验室由陆毅老师具体负责,教导处主管,检查组督促。
四、 检查情况
1、化学药品都能按照要求存放保管。
2、易燃品、易爆品有专门的柜子存放并加锁。
3、危险化学品有专柜,柜上有两把锁。
4、有药品使用登记记录。
5、实验室、仪器室均有摄像头。
6、 化学实验废液处理有记录。
7、仪器室有急救箱。
五、 存在的问题
1、过期药品还在保存。
2、物理物理无准备室,化学准备实验室没有通水,有些实验室没有通水。
3、实验室中还存在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危险品:如:水银(物理实验室),发烟硫酸、砒霜、金属k(化学实验室)
六、 改进
学校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过期药品,我们将与相关部门联系,予以处理。实验室的通水问题,我们将在开学前完成。
为了配合我县的这次化学危险品大检查工作,我校将仔细排查,精心安排,努力改进,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学习的环境。
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篇6
根据市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组织教师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储藏进行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管理组织。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牵头的危险品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健全管理制度。
我校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定了合理的制度,严格要求实验室、实验仪器使用规范,制订了《科学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科学实验室安全制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实验室仪器借还赔偿制度》等制度,明确要求、责任,杜绝了责任事故发生。
三、学校制定有关危险化学品申购计划。
根据危险化学品使用消耗情况,制定购置计划,及时上报校长室批准,进行采购。
四、对危险化学品及时验收、存放。
要求必须两人以上验收、核对、入库,并及时登记到账册,保管好账册、领用记录册等。实验室管理员对危险品的领、用、剩、废、耗的数量详细记录,严格流向登记制度。有专柜存放危险化学品,标签明确、清晰。
五、加强实验室管理员及实验教师培训,进一步强化师生对危险化学品使用操作教育
学校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专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及应急知识的学习培训。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实验教师在演示、分组试验前,必须先试做,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在学生实验前,必须讲清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六、通过自查,学校没有危险化学品。
本次自查,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也提高了实验室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障师生安全。
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篇7
为贯彻落实省质监局和市政府关于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通知要求,通过扎实开展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特种设备行为,推动企业认真解决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并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安排
(一)检查方式
此次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以相关企业和单位自查自纠为主,质监部门抽查、督查的方式进行。
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针对夏季高温特点,进一步做好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并将隐患自查自纠情况按月上报给当地质监部门。
各县(区)质监局要督促辖区内相关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并对重点企业和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和街道、乡镇政府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进行检查。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本次集中检查范围为全市所有行业领域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重点检查各类气瓶充装单位和氨储存(含充装和使用)企业、危化品生产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突出电梯、气瓶、小型锅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烘缸(筒)、简易升降机、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检查。
重点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情况。突出“三落实、两有证、一应急”,以及设备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日常维护和检查、现场操作记录、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应急演练和处置等是否落实并符合要求。
(三)时间安排
自即日起至9月底,全市质监系统集中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
1、自查自纠阶段(即日-7月31日)。各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三落实、两有证、一应急”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各县(区)质监局在使用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检查,对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市局对各地工作组织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2、督查整改阶段(8月1日-9月20日)。市局组织督查组,分赴各地对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查出的问题跟踪督办、限期整改。
3、总结提升阶段(9月21日-30日)。各县(区)质监局要认真分析、及时解决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认真吸取近期省内外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明确检查重点,细化工作方案,做好动员部署,做到领导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
(二)认真实施,确保实效。各县(区)质监局要结合特种设备使用标准化建设等专项工作,加大安全大检查工作的宣传力度,督促各使用单位自觉主动开展本次安全大检查。要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检查,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建立检查工作台账,督促企业隐患整治到位闭环。
各县(区)质监局要结合“打非治违”行动,组织开展液氨、液氯、液化石油天然气等危化品充装、使用单位的专项安全检查,严查人员、管理以及储罐、罐车等设备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坚决杜绝充装使用过期气瓶、报废气瓶、无条码气瓶行为。严查检验不合格或逾期未检电梯使用单位,督促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使用单位按新标准、新检规要求及时整改。组织开展电梯安全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培训,深入推进老旧住宅电梯安全检测评价。配合安委会严厉打击非法安装使用杂物电梯等特种设备的行为。结合今年的小型锅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洗染行业用烘缸(筒)、简易升降机等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现场安全检查。
(三)严格执法,重典治乱。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县(区)质监局应当依法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安全运行的设备,要责令停止使用,并报当地政府对企业实施停产整顿、取缔关闭。对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从严进行处罚。
(四)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联动,把本次大检查工作与当地政府布置的安全检查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五)认真总结,长抓不懈。各县(区)质监局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把握特点,研究规律,研究打击非法违法的有效手段和特种设备事故防范的长效措施,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要加大宣传力度,向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普及特设设备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常识,引导社会积极参与监督,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特种设备安全的浓厚氛围。
各县(区)局应于7月30日前、8月30日前分别将本月安全大检查进展情况报市局,于10月5日前将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总结报告报市局。
自查危险化学品的自查报告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