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设计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设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记忆进行理解性辨误和改错。
2.尝试创造性地使用问答句式表述并完成游戏任务,在听说游戏中提高语言运用的敏感性。
3.认识做事情要耐心、细致。
活动准备:
1.画有各类商店的游戏板。
2.商品的小图片,乖乖熊和糊涂猫的图片。
3.搭建模拟商店。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回忆相关经验,找出故事中的错误。
1.出示糊涂猫图片,以"糊涂"一词引出故事。
引导语:这是一只糊涂猫,为什么是糊涂猫呢?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按故事内容将商品放在相应的商店里。
2.幼儿指出错误的地方,教师用"×"的符号注明。
3.幼儿正确地进行表述,教师调整商品摆放位置。
引导幼儿学说短句:这是什么?是在什么地方买的?
二、根据游戏板,幼儿自己尝试改错和编故事。
引导语:你们每人有一块游戏板,看看上面有哪些商店和商品,里面的商品放得对吗?
1.幼儿自由观察和调整。
2.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讲述。
三、愉快地进行购物游戏。
引导语:今天我们幼儿园也开了不同的商店,你们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要记住你是在什么商店买的。
1.幼儿自由地去商店选择商品。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买的是什么,是在什么商店买的。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生活区提供各种商店以及商品的图片,让幼儿将商品放在相应的"商店"柜台里。
2.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时开设故事中的游戏场地,引导幼儿到正确的商店购买需要的东西。
3.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孩子到各种店里的去,了解其特点。
4.日常渗透:教师提供表演的道具,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故事表演。
附:故事糊涂猫
看到糊涂猫从家里走出来,乖乖熊高兴地跑上前去打招呼:"嗨!你昨天去哪里了?""我和妈妈一起逛街去了。"糊涂猫兴高采烈地向乖乖熊讲了起来,"街上热闹极了,商店一家连着一家,什么东西都有!"说着他从头上取下小红帽:"看,这是从快餐店里买来的。还有好多东西呢,走,去我家看看!"乖乖熊半信半疑,糊涂猫拉着他就走。
糊涂猫家里添了好多东西呀!糊涂猫骑着一辆小自行车说:"这是在文具店里买的。"他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招待乖乖熊说:"这是在玩具店买的。"他指着新桌子说:"这是在食品店里买的。"乖乖熊越听越糊涂,瞪大眼睛看着糊涂猫。糊涂猫继续得意地介绍自己家的新东西,他拿出漂亮的衣服和袜子说:"这是在家具店买的。"他拿出各种各样颜色的画笔,一边画画一边说:"这是在服装店买的。"糊涂猫介绍得口渴了,拿出水果和乖乖熊一边吃一边说:"这是在音像店买的。"最后糊涂猫拿出刚买的光盘和乖乖熊一起看,并告诉乖乖熊:"这是在水果店买的。"听完糊涂猫的介绍,乖乖熊把糊涂猫领到大街上。小朋友,你们知道乖乖熊要帮助糊涂猫做一件什么事情吗?
设计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今年涪陵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二、防溺水教育
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二)、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幼儿扮演小品本学期在周末,几名幼儿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幼儿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三)、说一说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活动前,我准备了相关图片,以直观图片让幼儿了解在水边玩很危险以及如何避免溺水。导入活动时,我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才不会发生溺水事件;然后通过出示不同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的溺水危险,逐图出示,让孩子先讨论后回答,问孩子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应该注意什么,该怎么做。简易的图画,简易的语言可以让幼儿更加方便理解,加深印象。
设计教案篇3
小朋友是不允许玩儿火的,因为小孩子是不允许玩儿火的,小孩子还没有对火很好的认识,因为小孩子不能对火控制好,所以小朋友们不要随便玩儿火哦!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幼儿认识玩儿火的危险,火灾会对人民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从小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
活动目标:
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活动准备:
有关灭火的录像,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
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设计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主题情境图、小猴卡通、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向你们介绍两只聪明的小猴!(出示卡通形象)它是小猴丁丁,它是小猴淘淘。这兄弟俩可能干了,他们种的水蜜桃又大又甜。这几年,靠着卖水蜜桃,他们攒下了一笔钱,打算造一座新房子。瞧造房子用的木头都买齐了(出示木头图)。可是兄弟俩看着一堆堆的木头犯愁了,木头太重,他们怎么搬得动呢?隔壁的3头大象知道了这个情况,自告奋勇地赶来帮忙。看!他们很轻松地用长鼻子搬起了一根根的木头。(出示主题图1)
小朋友,你能看出每头大象分到多少任务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原来,这些木头都是10根堆成一堆,每头大象都分到两堆,也就是2个十,2个十是20。)
?分析】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开头以大象们帮助小猴兄弟运木头为题材引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渗透了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思想教育。
二、活动尝试,探究新知
1、 探究203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你想想看,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你能列个乘法算式吗?(出示课题:乘法)
(板书:203)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求3头大象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
个20是多少。)
20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先静静地自己想一下。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把自己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互相说说,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说。
(3)看书再想想
打开课本第76页,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小卡通们都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跟谁的一样?
(4)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各自用的什么方法,怎么算的?
(5)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为什么?
(结合交流过程,讨论小辣椒的方法: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个0。)
小朋友想过没有,你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为什么可以先不看0?算好后为什么要添0?如果不添会怎样?(引导:二三得六,这个2实际是2个什么?得到的6其实是6个什么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跟哪一种比较类似?为什么?(这种方法跟小番茄的方法是相通的:2个十乘3得6个十,是60。)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提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继而引导学生讨论,接着看书拓展思路,最后全班范围内以小组汇报形式上台说算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优选适合自己的算法。这几步设计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1) 刚才我们知道了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三头大象就运60根木头(板书:3头),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呢?(板书:8头)谁会列式计算的?
(指208=160)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口算时怎么想的?
(2) 练习
43 78 56
403 708 506
430 807 560
每组三题有规律吗?下面两题的结果为什么一样?都是怎么算的?(每组的下面两题都是先算第一题,再在得数后添一个0。)
给你一道题(板书:57),你能编出和它相应的题吗?(在下面板书:507 ,570)
你还能试着再编一组题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这样的算式多不多啊?(点上省略号)
?分析】及时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通过编题的环节,使得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作准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3、探究142的计算方法
(1) 在大象们的帮助下,丁丁和淘淘兄弟俩的新房子很快就造好了。为了表示感谢,他们到桃园里摘了很多水蜜桃款待他们的好邻居。
(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他们采桃的情况?(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2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点课题)
(2) 142,怎样想出结果?
自己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各种算法。
(3) 刚才都是讨论142的口算方法,这一题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你知道怎么列竖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1 4
2
讨论:先算什么?(用2乘14个位上的4,板书:42=8)8写在哪里?为什么?(在个位上写8。)
再怎么算呢?(用2乘14十位上的1)看上去是1,实际上代表多少?(1个十),那这一步实际算的什么?(板书:102=20)20写在哪里呢?
(在竖式里写20,其中0用虚线写。)老师这里为什么把0写得很轻?(渗透:不写这个0,2在十位上,仍然表示2个十。)
最后怎么办?(板书:8+20=28,在竖式里写28。)
1 4
2
8 42=8
2 0 102=20
2 8 8+20=28
(4) 看整个竖式,你觉得怎样?你有什么想法吗?(这个竖式能不能简化呢?)
怎样简化,你知道怎么算怎么写吗?
请一个学生上来板书,边写边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 4
2
2 8
提问: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为什么可以直接写在8的前面呢?
其实这就是人们在计算中不断探索得来的竖式的一般写法。
提问:一般写法跟前一个竖式相比怎么样?(思考过程一样,写法简化了。)你喜欢哪一种?以后列竖式计算,我们一般这样写。
?分析】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
行再创造,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教学试一试
(1)笔算:321
这里一位数在前,两位数在后,想想把横式写成竖式,最好怎么写?
板书:
2 1
3
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位数多的乘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写在下面,一般写成这样的形式,计算起来更方便!等以后小朋友进一步学到多位数乘法,那时你就能理解这样写的方便了!
请大家打开课本p77,把这一题做在书上。(一个学生板演)
(3)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
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什么叫再乘一遍呢?
让我们用手指着刚才的竖式再算一遍!
以后算乘法,小朋友都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5、练习
(1)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用竖式计算
323 421
(做在随堂练习本上)
三、巩固反思,应用深化
小猴兄弟俩知道我们把他们造房子的事情转化成了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又出了一些题,想把大家难住呢,你们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1、 口答:
(1) 一小时60分,4小时多少分?
(2) 我今年11岁,妈妈的年龄是我的三倍,妈妈多少岁?
(3) 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2、 下面的说法和做法对吗?
(1) 求4个相同加数的和,就是求这个加数的4倍是多少? ( )
(2) 508=40 ( )
(3)
1 2
3
6
3
9 ( )
(4)
1 2
4
8 4 ( )
3、 抢答(略)
(出示乘法题口算抢答。)
4、(机动处理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 □3=270
4□6>240
?分析】本课的练习设计,我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参与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设计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分辨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
2、感受秋天是金色的季节。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歌曲“郊游”的录音,纸,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感受秋天是金色的季节
在你眼里秋天是什么颜色?
小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处都是金灿灿的。
二、区别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
妹妹去郊游会怎么打扮自己?
小结:梳好漂亮的辫子,换上裙子,穿上运动鞋,背上旅行包就可以出发啦。
弟弟去郊游会怎么样穿着?
小结:换上衣服和裤子,穿上运动鞋,背上旅行包也可以出发了。
三、表现自己秋游画面。
要求:
1、画自己旅行的样子。
2、穿戴整齐才能出发。
3、用各种黄色的颜料,手指点画,表现秋天是金色的季节。
四、交流分享
谁穿戴的最整齐,就能出发去郊游。
小结:弟弟和妹妹一起出发郊游去。
作品展示:
请幼儿讲述自己作品,对画面颜色鲜艳、联想丰富、创作新颖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结束部分:
今天玩的很开心,现在天色已晚,让我们一起乘车回家吧!
活动反思:
幼儿对秋天的一般常识还是有的,知道春天的树叶会枯萎。会慢慢的飘落到地上,等待着明年春天的到来。教学是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积累的,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幼儿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幼儿,构建知识体系,促动幼儿主动发展。让活动生动、精彩。
设计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因为他们熟悉这些建筑,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绘画,那么他们就觉得有内容可画、并不断升华,能在作画时始终保持兴趣。这次活动中,我本着让孩子欣赏、自主、自由的原则,从欣赏中激发孩子创作的愿望,自由去用笔描述自己喜欢的楼房,感受设计楼房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
2、学习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楼房。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楼房外观。
难点: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日常观看各种楼房。
2。物质准备:楼房图片、水彩笔、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生共同欣赏楼房图片
(二)基本部分:
1、老师和幼儿边看边自由讨论楼房的外部结构,感受楼房的艺术美。
2、引起兴趣。
“你愿意自己设计幼儿园的楼房吗?”“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楼房?”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自由讨论;个别发言)
3、交代设计要求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不同形状、色彩、风格的楼房。
4、幼儿进行创作,老师指导。
(三)结束活动:
小设计师们带领参观者参观所设计的楼房,并作介绍。
设计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