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材料和辅助工具,教案的调整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精准的教学指导,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房子》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房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家长剪好的几何图形拼贴出房子。
2.了解房子的组合方法。
3.对参加手工拼贴活动感兴趣。
活动重点:
尝试运用几何图形拼贴房子。
活动难点:
掌握粘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微课课件。
2.白纸、大小和颜色都不同的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长方形等图形若干、白乳胶、棉棒、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名称
二、出示小兔子,创设情境
师:昨天森林里刮了一阵大风,把小免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想请找们小朋友帮它盖幢新房子,你们愿意吗?小朋友们真有爱心。我们先来看看可以盖什么样的房子。
三、认识房子的图形构成
1.出示房子图片一(三座不同的房子)。
师:这有三座房子,看看房子上面都有什么?(门、窗、烟囱、墙)这些只有一层的房子,我们叫它平房。
2.出示房子图片二(两座不同的楼房)。
师:除了平房,还有这样的房子。我们来看看这座房子有几层呢?(三层、两层)这些有几层的房子,我们叫它楼房。
3.师小结:这些房子是用哪些图形宝宝造出来的呢?
四、示范操作环节
1.介绍所需材料。
2.复习白乳胶的使用方法。
3.教师示范用图形造房子。
4.欣赏其他幼儿的作品。
五、结束部分
师:请你开动脑筋,动起小手,为小免造一座漂亮的房子吧!可以跟家人介绍一下你给小免造的是什么房子,用到了哪些图形宝宝。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能仔细观察房子,认识了新的图形。根据家长反馈,大部分幼儿能独立使用白乳胶和棉棒粘贴房子,也有个别幼儿能尝试自己剪图形,今后可以逐渐增加一些使用剪刀的手工活动,教孩子正确地使用安全剪刀。
《房子》教案篇2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小猴为何不满意新房
1.观察新房的外部特征。出示图3—5, “小猴盖了一幢新房子,让我们一起参观一下,小猴盖了一幢怎样的新房?”
2.猜测小猴不满新房的原因。 “小猴盖好了新房子,心里应该挺高兴,可是,当它走出家门,看看自己的房子周围后,又不太满意。请你们想一想,它为什么不满意?” (幼儿各抒己见)
“小猴的新房四周有着许多空地,应该怎样利用呢?他想了好几天,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小猴离开家,到朋友家的新房去参观学习。”
二、理解图片内容,感知各家新房设计的长处
1.出示图3—6,观察小鹿房子的外围设计,明白好的原因。
图3—5小猴盖了一幢新房子
图3—6小鹿房子外铺了草坪
①小猴来到谁家?看到新房子周围有什么?
②小鹿为什么要铺草坪呢?小鹿会对小猴怎么说?
③小结。 (教师把幼儿说的话组织起来)
2.出示图3—7、3—8,分组观察讲述图片的内容
图3—7小免家周围种满了鲜花
圈3—8小黄狗家外面盖了个运动场
①小猴又去了谁家?它们在新房周围的设计又有什么长处呢?(幼儿互相讨论,评价各家之长)
②请三位幼儿讲述。教师小结。
三、扩展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1.请幼儿帮小猴出主意。 “小猴觉得它们都设计得不错,该学谁呢?”
2.幼儿在纸上为小猴设计,教师巡视。提示: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
4.幼儿集体讨论,辨析合适的实际方案,并讲清理由。
(评价标准:设计符合环保要求;适合小猴的特征。)
四、尝试将自己的设计结合前四幅图连贯起来讲述
1.幼儿自找伙伴互相讲述;
2.请2-3名幼儿向大家讲述。
【延伸活动】
想象和尝试为自己的住宅设计出最佳方案。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幼儿喜欢美丽的环境,喜欢周围环境的布置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符合他们爱玩的心理。语言课程领域是支持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上,教师应给以幼儿更多的尝试的机会,满足幼儿的需要。语言活动《新房子周围》中,小动物对自己家周围的布置让幼儿明白了植树、铺草坪、种花带来的种种好处,及对环境造成的好的影响。让幼儿帮助小猴来布置房子的周围,能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并能加深对环境的认识。
二、效果分析
整个活动是以师生交流的形式而进行的,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了树木、草地、花朵给环境带来的美的感受,并了解了不同的动物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可以布置不同的东西。在此同时,幼儿通过看、讲,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帮助小猴布置新房子周围,满足了幼儿的创作的愿望。同时,激发了幼儿创造良好环境的愿望。
附:故事“新房子周围”
小猴造了一幢新房,房子周围还有许多空地,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呢?它考虑了好几天,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小猴来到了小鹿家,小鹿家新房的周围铺种了一片草坪,小鹿说: “草坪好,它可以吸附灰尘,清洁空气,绿色还能保护眼睛。”小猴微微点点头说: “让我考虑考虑。”
小猴又来到了小兔家,小兔家新房的周围种满了鲜花。小兔说: “种花好,五颜六色的,而且香气扑鼻,一年四季都那么漂亮。”小猴轻轻说: “让我考虑考虑。”
小猴又来到小黄狗家,小黄狗家新房周围盖了一片运动场。小黄狗说: “盖运动场好。可以锻炼身体。”小猴小声地说:“让我考虑考虑。”
小猴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觉得小鹿、小兔、小黄狗的家都设计得不错,该学谁呢?当然要学各家设计得好的地方啦!
于是,它在新房的左边种上了桃树,右边铺种了草坪,屋前修建了一个运动场,屋后又建了一座假山和小水池。
工程全部建好了以后,大家都夸小猴设计得好!
《房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精神。
2、学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想象的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与散文诗内容有关的图片,散文诗录音磁带,废旧纸盒,颜料,剪刀,浆糊,白纸和蜡光纸。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制作房子,启发幼儿想象。
1、出示纸盒子,提问:
(1)这是什么?(房子)是用什么做的?怎样做?(让幼儿讨论后自己制作。)
(2)房子上可以用什么来装饰?(水彩笔,颜料,蜡光纸)怎样装饰?
2、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知道小朋友有自己的房子,提问:
(1)你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用什么来打扮的?
(2)小兔也有一间房子,是变色的房子,为什么说是变色的房子?(让幼儿听录音后讨论)
二、欣赏散文诗,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听散文诗录音。
提问:你听到的散文诗里说了些什么?小兔是用什么打扮房子的?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提问:散文诗名字叫什么?为什么说小兔的房子是变色的房子?
2、通过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1)小兔用什么打扮它的新房子?
(2)房子到了春天怎样?到了夏天怎样?到了秋天怎样?狐狸,灰狼,老虎为什么看不见?(丰富词汇: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
(3)小兔为什么感到很快乐?
三、再次欣赏配乐朗诵,体会散文的优美意境。
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幼儿自由表演,用身体动作感受散文诗的美。并提问幼儿为什么喜欢这首散文诗?
四、指导幼儿想象,仿编散文诗中片断。
1、启发性谈话: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房子,你们的房子会变色吗?谁会让你的房子和小兔的房子一样在不同的季节变出不同的颜色来?
2、带幼儿到户外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装扮房子。
3、回活动室后,请幼儿用:“春天,××××了,×××的,×房子藏在××里,××看不见”。仿编散文诗。
五、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除了房子可以变色外,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可以变色?
附散文诗:
变色房子
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它把小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
春天,小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绿房子藏在绿叶里,狐狸看不见。
夏天,小苗开花了,红艳艳的。花房子藏在果子中,灰狼看不见。
秋天,小树结果了,金灿灿的。金房子藏在果子中,老虎看不见……
小兔,住在变色房子里,日子过得挺快乐
《房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家的喜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幼儿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3、通过折房子让幼儿知道房子的结构,有屋顶、墙面、门、窗。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正方形的纸折房子。
难点: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胶棒每人一支(26张),水彩笔、油画棒若干支,装笔小筐六个。
2、折好的房子一个,二幅完整的折、贴、添加景物的画,(一块黑板,一块布、六块磁铁,课前将范画贴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用神秘的表情和语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今天园长妈妈用纸折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们30班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请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老师出示折好的`一间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个房子就是园长妈妈的家,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小房子,当作自己的家呢?
3、瞧,这是园长妈妈的家,漂亮吗?(出示范画给幼儿欣赏折、贴、画自己的家)。园长妈妈画了些什么呢?(幼儿边看边说)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画出来呢?
4、现在我先来教小朋友折一个房子,变成自己的家好吗?等一会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画上美丽的风景好吗?
二、讲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
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
2、我们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胶棒涂抹,贴在纸上,然后再请小朋友添画自己家小区的风景,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各种风景和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幼儿互相参观,说说谁的家最漂亮。
《房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粘贴的方法造出漂亮的房子。
2、幼儿能给房子进行添画。
3、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浆糊、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听故事,提问:谁来告诉我你听到故事里的房子长的是什么样的?
2、幼儿学习粘贴房子"今天,陆老师也想造一座漂亮的房子,看看陆老师是怎么造的?""造房子的时候先造房子的墙,用什么图形宝宝来贴房子的墙呢?对了,用正方形宝宝,小朋友看仔细,贴的时候,先在背面涂上浆糊,浆糊少抹一点,每个地方都要抹到,然后把它贴端正,不然房子会倒的。好,我们再给房子贴上屋顶,用什么图形宝宝呢?对了,用三角形宝宝,也要在宝宝的背面均匀的涂上浆糊,把他贴在墙的上面,也要贴端正,不然房子会塌的,然后再给房子贴上窗户,用什么图形宝宝?(小正方形),窗应该贴在墙的上面一点,最后给房子贴上门,用什么图形宝宝?(长方形),门要贴在墙的下面,不然就走不进去了,门和窗也要贴端正,不然会打不开的。房子造好了,如果在房子的周围再添上点什么就更漂亮了呢?好,那我们就来添画上小花和小草吧,呀,房子就象造在了花园里。"
3、幼儿操作可是,森林里还有好多的小动物没有新房子呢,你们想不想帮助小动物呀?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会儿造房子的时候你一定要把图形宝宝贴端正了,浆糊少抹一点,每个地方都要抹到,那么记住了吗?好的,现在,请小朋友去造房子吧。
4、评价你觉的哪一座房子最最漂亮,为什么?
教学反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也是我的老师。孩子们看待事物不同的角度的视角,以及他们拥有的天马行空丰富的想象力,让我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丢失的童趣有着深刻的反省。今后的自己将会让自己慢慢找回曾经的遗失。在课堂上我大致画出房子的轮廓,有的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得很独特而有些就完完全全的跟着黑板上的描绘出来。前者收获的肯定是快乐多一些,而后者的情况总有一天会对绘画不感兴趣。对于不同情况我对此也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因此我在课堂上将会把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鼓励倾洒向孩子们。他们也一定会更加出色。
《房子》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造房子。
(二)科学知识:
1.了解古代房子和现在房子的特点。
2.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
2.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
二、教学重点:
设计并建造房子
三、教学准备:
有关建造房子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们居住离不开房子,你知道房子有哪些不同的类型么?
2.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房子,说说它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如果让你来建造一幢房子,你会建成什么样子。板书:造房子。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总结房子类型,看书上的图片,分析。
思考问题:古代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谈论,汇报
2.探究造房子的原理
(1)谈话:刚才我们比较出现代的房子在高度、功能等方面远远优于古代的房子,在建造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2)学生谈论,罗列,汇报
(3)引导:根据已经学过的《折形状》和《搭支架》,怎样建造既省材料有牢固的房子,你们有些怎样的建议?
3.造房子活动
(1)我们造房子可以用的材料(提示:我们建造的是房屋模型,所选材料的可行性)
(2)分析材料
怎样把可用的材料变得更结实(结合《折形状》所学的知识)
怎样连接这种材料(结合《搭支架》所学的知识)
(3)分析书上的图,你从图上能学到什么经验?
学生讨论,汇报
4.动手操作
分小组自由搭建,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模型不宜过大)
5.评比,总结。
《房子》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
★ 春天教案优秀5篇
★ 面试教案优秀7篇
★ 舞蹈教案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