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教案,教师能更清晰地规划教学内容与步骤,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面是精品文档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我是小画家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是小画家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正确、有感情、流利背诵儿歌。
2、 学会认目的字:画、草、摇、吃、瞧、牛等。
3、 培养幼儿指字阅读习惯。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字宝宝若干,黑板板书,目的字红色,根据儿歌绘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喝水、入厕
2、幼儿用书
二、课前调控
手指游戏(整理坐姿,师生问好)
三、课题导入
拿出图画,请问小朋友:老师手中的这幅图画都画了哪些景物啊。(指名学生回答)
四、学习儿歌
1、朗读儿歌
(1)师师范朗读儿歌(读儿歌时,注意儿歌中的动词读重音, 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幼儿跟读三遍(第一遍疏通难点字,第二遍连贯并突出重点字词,第三遍加入语气语调,达到朗读效果。口令——师:请你跟我读一读;生:我就跟你读一读;师:聪明小食指;生:向你点点头;师:点到xx;生:就点xx)。
(3) 师生接接读(口令——师:请你跟我接接读;生:我就跟你接接读)。
(4)分组比赛、男女生合作读(鼓励幼儿大胆朗读儿歌)。
(5)指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并将儿歌中的`重音(动词)读出。
(6)请幼儿翻书指字朗读儿歌(口令——师:聪明小食指,生:向你点点头;师:点到xx,生:就点xx;师:左手压书,生:右手指字;师:小小书,生:放桌角)。
2、提目的字、词
(1)”小火车“游戏
(2)“照相机”游戏
3、巩固目的字、词
(1)“小小邮递员”游戏
(2)指名生朗读字、词,送字卡
4、全体齐读儿歌,并背诵。
5、布置作业,完成“我爱我家”作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的去尝试,给幼儿充分的选择余地,创作氛围也很轻松、自由。场地的布置和音乐的播放营造的氛围很愉悦。
我是小画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会朗诵。
2、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诗歌创遍。
3、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及口语表达力,并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言。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电脑课件,白纸两张,胶水,各种动植物 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请小画家出场,出示电脑课件第一张 小画家出场,有礼貌的和小朋友打招呼,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朗诵一遍诗歌内容)
2、提问:小画家都画了什么,画的叶儿怎么样,花儿怎么样?小蜜蜂、小青蛙怎么叫? 丰富词汇:青又青 红又红 嗡嗡嗡 呱呱呱
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范颂,并请幼儿说一说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巩固诗歌内容。
2)幼儿随教师朗诵
4、出示课件的第二个画面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初步学习创编,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培养幼儿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粘贴,一组绘画。并将粘贴和绘画的内容与大家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我是小画家教案篇3
一、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动物的习性。
2.邀请中班一位小朋友扮演小画家。
(二)物质准备
1.实物投影机、蜜蜂、青蛙、小鸭子等小动物图片各一个。
2.背景图一幅。
3.汉字卡片:嗡嗡。
(三)环境准备 在动物乐园图中,相应地增加动物叫的象声词。(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布置)
二、活动过程
(一)游戏法,介绍儿歌角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请中班幼儿扮演小画家出现。让中班幼儿第一次示范儿歌。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内容。提问:小画家画了什么东西?叶儿是怎样的?花儿又会怎样?小画家还画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的?(学习儿歌内容)
(三)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四)鼓励幼儿学编儿歌《我是小画家》。
1.以老师当小画家示范创编儿歌,如:画的小兔蹦蹦跳,画的小鸭呷呷叫。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五)请幼儿把自己编好的儿歌轻轻念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三、各领域渗透
艺术:绘画活动鼓励幼儿争当小画家,画自己喜欢的物品。
科学:指导幼儿认识常见动物、物品的特点。
四、生活中渗透 在活动室内播放儿歌录音。
五、环境中渗透 将配有文字的儿歌图片布置在活动区,便于儿童自由创编。
六、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指导幼儿在家绘画自己喜欢的物品。
七、评价结果
八、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教学,使幼儿理解《我是小画家》这首儿歌的内容,发展幼儿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
2.丰富词汇:嗡嗡,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情感与人格目标
培养幼儿模仿创编儿歌的兴趣,鼓励幼儿不断尝试新事物,形成高灵活性的人格特征。
我是小画家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使幼儿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愉悦。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漂亮的帽子》这一活动。此次活动由本人自己设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
2、通过让幼儿组装帽子、装饰帽子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课前活动手指,儿歌《手指歌》。
2、各种废旧的方便面碗或桶,废旧的衬衣盒或衣袋,双面胶、废旧及时贴、海面垫等。
3、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
4、数码相机一台。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非常特别的礼物,这顶帽子和我们平常戴的帽子一样吗?它是由什么材料做的?你们想不想给自己做一顶戴?
2、教师和幼儿讨论做帽子:小朋友们看这是帽子的什么?{帽顶}这是帽子的什么?{帽沿}把帽顶和帽沿组装起来,然后进行装饰。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幼儿自由做帽子,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制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4、活动结束:看到我们自己做了这么多漂亮帽子,你们心情怎么样?自己表扬自己一下。你们说这些废旧的方便面碗或桶,还有废旧的纸袋、纸盒子神奇不神奇?以后家里有这些废旧物品能不能就随便把它扔掉?{那样就太可惜了,留着总会有用的}。这么漂亮的帽子想不想戴上拍照留念?从电脑里看一看我们自己做的帽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5、活动延伸:帮娃娃家的娃娃们做凉帽。
我是小画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口号。
2.发现不同人身上体现的道德美。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74~175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先从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业开始。然后教师朗读:“爱国守法……”教师体温学生:“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些口号?懂得它们的含义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予以补充或纠正。
2.自由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76页下方的课文,并向学生说明本节课要进行“画像活动”,请学生说一说他们希望为什么样的'人画像,为什么。
3.制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决定为谁画像并动手完成画像。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教科书第77页豆博士的提示要求,提醒学生要进行分工与合作。
4.展示与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画像,并且按照第77页下方的格式做介绍。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可以事先准备画板或厚纸,以便同意全班作品的规格。
2.鼓励学生为普通人、平凡人画像,不一定局限与英雄人物。
3.提醒学生无论所选择的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劳动者,要说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秀的道德品格。
我是小画家教案篇6
教材分析:
编织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美术活动。它造型多变,具有天然、朴素、清新的艺术特色,是传统民间工艺。小班幼儿动手能力逐渐增强,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不断提高。本次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编织地毯”的世界,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编织方法,感受造型的美,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给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空间,引导幼儿自己看编织图示学习编织的方法;创设我是“小小设计师”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为动物家设计不同的地毯;在练习编织同时,鼓励幼儿关心、帮助他人,体现了整合的思想。
活动目标:
1.能够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彩条通过叠压的方法创造性地编织地毯。
2.初步学会看简单的编织步骤图,能大胆介绍自己编织的小地毯。
3.喜欢自己编织的小地毯,感受不同色彩编织出的小地毯所带来的美。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各种各样的地毯》:不同款式、色彩的编织地毯作品;《森林动物的家》:小兔、大象等动物的卧室、书房等)。
长短不同的彩色纸条若干,编织地毯的步骤图,水彩笔,剪刀,胶棒。
4.“幼儿学习材料”一—《能干的我》。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编织地毯,引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问:你看到的地毯是怎样的?你喜欢哪种款式?
简单介绍地毯的作用、种类、功能,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编织地毯范例,请幼儿看编织地毯的步骤图,自主探索用叠压的方法编织小地毯。1.请幼儿阅读《能干的我》第8页,指导幼儿学看编织步骤图。
提问:你看懂步骤图了吗?哪里还不明白?
指导幼儿学习步骤图中“之”字折叠的方法。
2.请幼儿看编织步骤图,学习“叠压”的方法,初步尝试编织地毯。
提供长短不同的彩色纸条,请幼儿按步骤图尝试编织,帮助幼儿掌握“叠压”的方法。
3.可提供编织地毯范例,引导幼儿拆一拆、看一看,进一步了解叠压的规律,再次尝试编织。
三、创设“我是小小设计师”游戏情境,引导幼儿为动物家设计不同的地毯,激发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
1.播放课件《森林动物的家》,请幼儿当小小设计师,为动物的卧室、书房设计、编织不同的地毯。
提问:动物需要哪些帮助?你想设计、编织什么样的地毯?
2.启发幼儿根据动物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地毯,进一步掌握编织的规律,巩固“叠压”的编织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帮助他人。
3.可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在《能干的我》第9页。
四、用幼儿作品布置“漂亮的地毯展”,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学习,感受编织的美。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活动性的原则。首先,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花布,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印出不同的花布;其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
我是小画家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