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栏,记录着教师专业成长路上最真实的脚印,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对学生学习进度的评估计划,以下是精品文档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篇1
【活动设计】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非常的感兴趣,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在指定范围内连续粘贴(一片挨着一片)的技能。
2、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用了胶水过后用桌上的毛巾擦手,正确使用胶水粘贴)。
3、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点】
在毛毛虫的身上粘贴花衣。
【活动难点】
将圆片一片一片连续粘贴在指定的地方。
【活动准备】
1、前期有用胶水粘贴经验。
2、范例一幅(毛毛虫)、毛毛虫布偶一个、音乐。
3、画好的毛毛虫的图每人一份、胶水、胶水碟每组两个、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擦手巾每组两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程。
1、播放哭声,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寻找哭声发现一只毛毛虫,老师假装悄悄问毛毛虫怎么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毛毛虫刚刚告诉黄老师说他们想去参加树叶王国的舞会,但是他们没有漂亮的衣服,小朋友想不想帮助毛毛虫,让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舞会啊?”
2、出示范画,毛毛虫非常喜欢这件衣服,现在请小朋友看清楚黄老师是怎样给毛毛虫穿衣服的。
二、教师示范。
1、老师示范粘贴过程:左手拿小圆片,右手食指亲亲的点胶水抹在小圆片的一面,粘贴在毛毛虫的身上,“小圆片排好队,一片一片要粘牢”(用完胶水提醒幼儿用毛巾擦手)。
2、师:“黄老师已经帮一只毛毛虫穿好衣服了,这里还有一只毛毛虫。现在黄老师要请一位坐得最好小眼睛看着黄老师的小朋友来帮他穿衣服”,请幼儿上台示范,老师予以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三、幼儿创作。
1、提要求:圆片要一片挨着一片贴在毛毛虫的身上,用完胶水用毛巾擦手。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正确用胶水、是否一个挨着一个贴圆片、注意幼儿坐姿)
四、结束。
师:“很多小朋友的毛毛虫都穿好衣服了,现在黄老师要带们的毛毛虫去参加舞会了,看看谁的毛毛虫衣服穿得最漂亮。”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能辨别生活中圆形的物体。
2.尝试用各种圆形材料进行印画,初步感受大小虚实不同的圆形组合的画面效果。
3.愿意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并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圆形物体;学唱歌曲吹泡泡吹泡泡用的材料。多媒体课件吹泡泡。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1.教师出示吹泡泡的游戏材料,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师播放吹泡泡的音乐,鼓励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玩,和泡泡玩一玩、追一追、抓一抓。
3.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感受各种泡泡的形状以及大小颜色的不同变化。
4.播放课件并欣赏名画《无题》中丰富的色彩。
二、探索发现
1.出示范创意画纸和各种瓶盖、水粉脸颜料,鼓励幼儿探索各种圆形物品变出泡泡的方法。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提示水粉颜料的操作常规。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压印的方法和步骤。
三、创作表现
1.教师提示印画要求,鼓励幼儿自选材料和颜色,在各自的创意画纸上大胆印画。
2.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注意画画的疏密;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多种颜色的颜料进行压印;提醒幼儿手不要接触颜料,用完一种材料后放回原位,以免弄脏衣服和桌面。
四、欣赏评议
1.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展示,引导大家共同欣赏。
2.鼓励幼儿说一说:你印出了哪些颜色的泡泡,这些泡泡聚在一起给你怎样的感受?
3.播放歌曲《吹泡泡》,引导幼儿继续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反思:
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幼儿的热情参与,发展着幼儿的个性和能力。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幼儿的生活与兴趣出发。
总之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认真做好每一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备课、教具准备等。努力学习新方法、新理念,共同提高音乐教学活动质量。共同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感受春天的到来。
2、能大胆、主动地参与活动,初步获得合作的体验。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去捉来小蝌蚪放到自然角,鼓励幼儿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故事磁带,动物的头饰,各种白纸、皱纸、蜡光纸供幼儿选择。
3、油画棒、颜料、蜡笔、毛笔等供幼儿选择。
活动过程:
一 、说说蝌蚪
1、导入: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水融化了,池塘里的水也越来越暖和了,小蝌蚪也出来活动了,今天它准备要去找它的妈妈,你们猜一猜,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2、让幼儿大胆地猜测。
3、小蝌蚪的心里比小朋友还要着急,它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妈妈。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磁带)
4、小组讨论并交流:春天里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先找到了谁?大鱼怎么说的?它们又找到了谁?大乌龟怎么说的?它们然后又找到了谁?大白鹅怎么说的?它们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吗?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5、请幼儿自由选择头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分角色表演。
二 、唱唱小蝌蚪
1、请幼儿根据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自己创编歌词。以《春天》的旋律作为曲子,请幼儿分组创作。(放“春天”的音乐)
1) 幼儿可以先讨论,再把歌词编进去,由每位组长负责。
2) 鼓励幼儿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歌词。
3)教师巡视,可适当作一些指导,也可参与到一个组中,成为幼儿的一员来完成音乐作品。
2、每组幼儿一起唱自己创编的词,教师加以评价,指出其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
3、把自己创作的歌曲教给同伴,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自编歌词1:春天的阳光多温暖,小小的蝌蚪出来了,大脑袋,长尾巴,啦啦啦啦啦啦啦,一眨眼就变成了一直小青蛙。
幼儿自编歌词2:小蝌蚪呀慢慢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就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忙跟着妈妈捉害虫。
三 、画画小蝌蚪
1、导入:春天来了,小蝌蚪也在池塘里快乐地游着,今天,老师为你们提供了许多材料(介绍材料。我们一起动手把小蝌蚪或是它的妈妈——青蛙搬到我们的画纸上,并提醒幼儿先画春天的背景图。
2、组织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得又快又好。
3、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大胆想象,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完成作品。
4、把幼儿完成的图画依次贴好,分别请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来介绍一下他们所完成的作品。
活动说明:
这是一次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的中班活动。每一个活动子课题都是由语言、艺术、科学、实践等几方面交叉、综合地来完成教学目标的。网络图中的每一个小圆都表示我们已涉及或正待涉及的内容。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主动地让幼儿去寻找春天。让他们和爸爸妈妈用照相机拍下春天的景象或是春天里 的小朋友。网络中的小圆都是根据幼儿的意愿而安排的教学内容。如果孩子在的开展过程中有更新、更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就不断地来丰富活动内容。上面设计的《小蝌蚪》这一子课题是通过说说小蝌蚪、唱唱小蝌蚪、画画小蝌蚪等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当《小蝌蚪》这一的认识活动结束后,活动的延伸部分才刚开始——饲养小蝌蚪,在每天的观察中去发现、去探索,获取更多的经验。
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2.水粉颜料、画纸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2.春天到了,池塘里又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长着圆圆的脑袋,身穿黑颜色的衣服,留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啊?(小蝌蚪)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师: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圆圆的脑袋,有个长尾巴)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
(1)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
(2)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3)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4)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带领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的视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以前绘画的形式都是比较枯燥,孩子们的学习也相对呆板。其实,我们美术的目的不是重在学会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真正地懂得创造美。
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知道蛋炒饭中有各种食材。
能用笔涂涂画画,绘画蛋炒饭。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黄金蛋炒饭》动画视频;“蛋炒饭”图片。
材料准备:有颜色的圆形卡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黄金蛋炒饭》,引导幼儿说一说蛋炒饭里有什么。
——你们吃过蛋炒饭吗?
——蛋炒饭里面都有什么?
——橙/绿/黄/白色的是什么?
出示图片“蛋炒饭”,教师示范绘画。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并思考。
——看,好吃的蛋炒饭出现在画纸上了。
——你们知道蛋炒饭中黄色/橙色/绿色/粉色的是什么食物吗?可以怎么画?
2.教师进行示范绘画。
发放材料“有颜色的圆形卡纸、油画棒”,鼓励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现在请小朋友们将自己的空碗装满好吃的蛋炒饭吧。
——蛋炒饭中可以放入你自己喜欢的食物,并用你喜欢的颜色把它画出来吧。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你做的蛋炒饭中放了哪些食物?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油画棒和蝴蝶、瓢虫或鱼的线稿图,鼓励幼儿自主装饰。
日常活动
将幼儿完成的绘画作品张贴在班级墙上,供幼儿继续欣赏。
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说儿歌:
1.孩子们,咱们前两天学习了一首《小鱼吹泡泡》的儿歌,还记得吗?现在我们一起说一说好吗?
2.师幼齐说儿歌:小鱼小鱼吹泡泡;大泡泡,小泡泡;红泡泡,绿泡泡;上上下下满天跑。
我们玩吹泡泡的游戏:
1.谈话:小鱼喜欢吹泡泡,你们喜欢吗?你为什么喜欢吹泡泡呀?谁吹过泡泡?你吹的泡泡什么样呀?能给大家说说吗?(请吹过泡泡的幼儿说一说)
2.玩游戏:孩子们,你们想吹泡泡吗?(教师拿出泡泡工具)老师准备了许多工具,现在我们也来吹吹吧!看看你们谁吹的泡泡最漂亮。
⑴师幼一起吹泡泡.
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吹出来的泡泡什么形状、大小和颜色。(泡泡水的颜色不一样)
3.说一说:自己吹出来的泡泡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
小鱼也想吹泡泡:
1.出示大画卷:画卷上画有一群小鱼。
2.刚才小朋友们吹泡泡吹得可高兴了,一群小鱼也想吹泡泡了。可是,它们吹了半天也吹不出来。孩子们,咱们帮帮小鱼们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帮助小鱼吹泡泡。
二、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介绍材料,讲解材料的用法。
1.师:咱们班的桌子上有许多材料,第一张桌子上准备的是油画棒可以用油画棒给泡泡图上漂亮的颜色;第二张桌子准备的是圆形纸片,可以用粘贴的方法;第三张桌子准备的是各种颜色的水彩笔和油画棒,可以给小鱼画泡泡然后涂上漂亮的颜色。第四张桌子准备的是各种颜色的颜料和许多瓶盖,可以用瓶盖印泡泡;注意在选不同颜色时要用抹布把瓶盖擦干净,用颜料的小朋友,注意别把颜料弄到身上。手脏了可以用抹布擦擦。
2.师:吹完泡泡的小鱼我们把它送到大海里好不好?看看哪条小鱼吹的泡泡最漂亮?现在我们开始吧!
播放歌曲《小鱼游游游》。
幼儿分组为小鱼制作泡泡,教师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进行帮助与指导。
三、展示、评价作品。
孩子们,小鱼们都来了,你们看小鱼们吹的泡泡好不好?你觉得哪条鱼吹的最漂亮?
四、延伸:
师拿着一些只有小鱼没有泡泡的画纸说:“孩子们这里还有一些小鱼也想吹出漂亮的泡泡,你们想不想帮帮它们呀?那老师把这些小鱼放到美工区,你们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帮它们吹出漂亮的泡泡好不好?
五、结束
师:小鱼们吹出了漂亮的泡泡真高兴,你们想不想和小鱼一起到外面吹泡泡呀?(小朋友边听歌曲《小鱼游游游》边走出教室带外面吹泡泡)
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 积极地参与活动,探索新的绘画方法,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 学习画圆的方法来表现蝌蚪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绘画知识技能。
3. 学习棉签画,并感受用多种工具结合作画的乐趣。
4. 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棉签 颜料 纸
2. 实物小蝌蚪
3. 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黑黑的身体圆溜溜,细细的尾巴拖后头,东游游、西游游,好象许多小黑豆。"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二、观察实物小蝌蚪。
小蝌蚪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看一看。(观察小蝌蚪,相互说一说)小蝌蚪在水里东游游、西游游,真快乐,我们一起学着小蝌蚪的样子游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小蝌蚪有圆圆黑黑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会在水中游泳。
小蝌蚪这么可爱,老师真想把它画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那该怎么画小蝌蚪呢?(提示语:身体怎么画?然后呢?)
三、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教师在画纸上示范并讲解:我们请小蝌蚪来游玩吧!轻轻地用棉签蘸黑色颜料点在画纸上,再轻轻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画成了。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画小蝌蚪,要画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最后再添画上绿绿的'水草。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画出朝着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励幼儿大胆细心地作画。
五、评价和欣赏作品。
教师扮演青蛙妈妈说:"呱呱,我的宝宝在哪里?" ,"青蛙妈妈在找小蝌蚪宝宝了,我们一起把小蝌蚪送回家吧。"教师带领幼儿把作品放到美术区展示,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构思。
活动反思
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小班美术课优质课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