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教案的内容是否紧扣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能够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责任感,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春天》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春天》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树的变化,体验春天来到了。2、感受大自然美丽的景象,通过纸团、棉签、手指等作画方式,蘸不同的颜色进行作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3、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2张大的铅画纸(黄色、蓝色)分别画上树干、4张不同作画工具装饰的示范花树、若干棉签、纸团、颜料盘、毛巾等。
活动重难点: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春天树的变化。在分组作画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听录音,歌曲《春天来了》,一起合唱。)1、美丽的.春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2、回想一下在冬天的树是怎么样的?到了春天,又怎么样?3、师小结:春姐姐来了天气暖和了,花儿开放了,小草变嫩绿了,树上长满了绿绿的叶子,有的树上还开出了美丽的花!二、幼儿实践操作今天,芮老师请来了几个树朋友,你们看,他们漂亮吗?为什么?那么请你们来帮帮忙把树朋友打扮一下。教师提示:不过呀,等会儿你们在变的时候a:先找好朋友,你想和谁一起玩就找谁做好朋友。b:再和好朋友们商量一下想打扮哪棵树c:然后每组请一个幼儿来拿你们需要的东西,需要什么拿什么,再一起去打扮树朋友。1、幼儿分组操作2、老师巡回指导三、分享交流1、老师每组请一位幼儿来介绍一下,你们把这棵树朋友变得怎么样?怎么变得?2、哇!刚才树朋友对芮老师说,小朋友把他们打扮的这么漂亮。我们小朋友真了不起。3、蒋雯婷今天有一个关于春天里树朋友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树朋友”是怎么样的?4、幼儿讲故事5、刚刚蒋雯婷故事里的树朋友有什么变化,我们小朋友打扮的一样不一样,如果你觉得还没有完成现在可以继续打扮。
小百科:树是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植株一,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
幼儿《春天》教案篇2
教案目标:
1、能用连贯的、清晰的语言讲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讨论自己乐意参加的活动。
2、知道春天的自然特征,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教案准备:
1、春天景色及人们在春天工作的图片或录象。
2、与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联系,为访问工作做好准备。
教案过程:
1、引起幼儿想了解春天人们在干什么的兴趣。
⑴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怎样的?
⑵说说春天人们都在干什么?
2、幼儿结伴在园中观察园内****(包括动植物的变化),并访问园内工作人员的工作。
例如访问保健老师,知道保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每天吃的大蒜,是为了预防小朋友生病等。
3、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⑴幼儿自由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例如: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种;园林里的叔叔在修剪树枝;清洁员用洒水车洒水、在运垃圾;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春天里人们的新款服饰。
⑵幼儿观看图片或录象,知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清洁。
幼儿《春天》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事物卡片若干(6青蛙、白鹅;7鸭子、小鱼;8只乌龟;9蝌蚪、虾子)
2、幼儿用书3、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20套
活动过程
1、目测数群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数能又快又对?(引导幼儿学习按群记数、两个两个数和三个三个数,熟练目测数的技能。)
2、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给实物排队,启发幼儿思考,可以怎么排?一样多的怎么排?(引导幼儿发现理解一样多的可以上下摆放。)教师可以启发幼儿:你怎么排卡片?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
集体小结:青蛙和白鹅的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的数量都是7,……(幼儿通过叙述将动作与语言联系起来,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有什么样的操作方法。)
3、操作活动
按数量多少分类排序摆放,再匹配相应的点卡。(能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把相同数量的实物、点放在一起,感知不同物品的相同数量和多少的序列。)
找相等数量的动物。(感知不同物体数量相同。)
幼儿《春天》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小草悄悄的露出了头儿,这表明了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郁了,春天的脚步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下一年的希望。太阳公公开始起早了,太阳公公要将温暖的阳光撒给大地妈妈。通过本次活动调动激发了幼儿观察探究春天的欲望,大胆的表达出来,喜欢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培养幼儿喜爱春天的情感。
2、能感受和发现春天的天气和花草、树木变化的现象。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2、经验准备:前期对部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互相问候,幼儿欣赏歌曲《小燕子》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感知理解
1.说春天
师幼一起讨论春天的景象,感知春天的特征
2.找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请幼儿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春天。
三、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树叶也长出来了,威风吹在身上暖暖的。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户外观察春天的事物和现象,寻找春天的足迹,并且尝试用涂鸦的方式表现春天。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我并不强调幼儿对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与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探索与实践,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由于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摆脱传统“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而是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参与,使幼儿更积极,更专注于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活动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参与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观察者,支持者。因此还应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幼儿《春天》教案篇5
教案名称:种下小树观察观察(幼儿园春天环境布置)
教案前言:我们在郊区种下我们的小小愿望,种下的小树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我们将自己的名字挂在小树上,陪着小树一起成长,小树对着我们微笑,小树对着我们恋恋不舍。小树再见,小树再见,小树我们还会回来看你的。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亲手植树,了解栽树的步骤。
教案目标:
1、初步掌握制作树叶书签、标本和保存树叶的基本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形形色色的树种,了解树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
3、进一步增进幼儿对树的认识,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
4、通过对树的认识和探究,激发幼儿爱树、护树的情感,培养其环保意识。
教案口号: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教案内容:
1.绿化植物知多少:老师和孩子一起调查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周围有多少种绿化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2.树叶探趣:教师和孩子一起到幼儿园等实地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采集树叶标本,制作树叶贴画、树叶标签。
3、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植树节活动:
托班幼儿:为小树浇水、认识小树;
小班幼儿认领小树或者以班级为单位认养小树,并未小树系绿丝带;
中班认养小树,系绿丝带,位小树命名,悬挂标识等,并与小树合照,定期去浇水和护理等。
幼儿《春天》教案5篇相关文章:
★ 春天教案通用6篇
★ 春天教案推荐7篇
★ 春天教案最新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