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的详细教学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精品文档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7篇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通过讲述《天鹅湖》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

二、通过选择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接触了解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

四、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画画、写诗等等)来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记住主题旋律与乐曲的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蓝两种颜色的丝带白纸油画棒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谈话法创作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教室。音乐《天鹅湖》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式引入教学。

孩子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动画片《四小天鹅舞曲》

1、边听边让学生仔细看看这是哪种小动物?2、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3、再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音乐伴奏。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2、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天鹅)哪你对天鹅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天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是属于卵生动物,也是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如果大家希望有一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我们地球上消失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名叫欧得珍。由于她不愿意嫁给邪恶的猫头鹰妖精罗度巴特,被罗度巴特变成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白天鹅。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过天鹅湖边,发现了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询问,公主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诉他只有勇敢、真诚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罗度巴特知道他们见面非常生气,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让自己邪恶的猫头鹰女儿变公主的模样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把真正的公主关进了高高的铁笼子里,公主多伤心呀,当王子发现真像以后,便与罗度巴特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王子用勇敢消灭了邪恶的魔法师和他的女儿,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让她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并且快乐的`生活下去。

三、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童话世界。去欣赏由俄罗斯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科夫斯基为故事中公主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创作的一段管弦乐曲。

1、请大家认真倾听,感受一下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并充分发挥你所想像力,为乐曲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多媒体播放《天鹅湖》教师轻声的配上讲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2、让我们来看看乐曲的创作者为乐曲取了一个怎样的名字。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天鹅湖》

3、随着故事中公主讲述时情绪的波动,乐曲的情绪也随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红、蓝两种颜色的彩带,请大家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选择颜色适合的彩带挥动,感受乐曲发展时的情绪变化。并记一记你使用彩带的颜色顺序。

4、学生谈谈使用的颜色顺序,教师总结:大家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蓝色,中间则是蓝红交替使用,是不是?根据大家所使用的颜色顺序,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部分。

5、谁来说说蓝色代表的情绪(学生谈)[平稳、忧郁、柔和等等]那红色呢?(学生谈)[热烈、激动]

6、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开头的第一部分,请大家用“啦”轻哼旋律。思考:在宁静、忧伤的乐曲声中你仿佛听见公主正开始说些什么?播放片断欣赏。教师启发:这是公主变成天鹅后第一次看见人类,你想她首先会对王子说些什么?

7、再来听听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说些什么让她的情绪这样激动。大家可以继续挥动红色彩带来体会公主此时此刻的心情。

8、让我们轻声用“啦”哼唱结尾部分,并把这部分与开头部分的旋律进行比较,看看两部分旋律的关系。并思考:公主情绪趋于平衡想想她会在最后说些什么?

9、学生发现开头和结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师总结:像这样开头和结尾情绪、旋律相似,而中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曲式结构称为: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10、请三位同学随着音乐把刚刚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语言加入到相应的旋律情绪中去,来为这首乐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赏完由管弦乐演奏的《天鹅湖》以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由儿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和小演员们一起跳一跳。用动作来感受一下乐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12、刚刚我们通过挥动彩带,为音乐加旁白、轻哼旋律、舞蹈等方式来表现对乐曲的感受。那大家想想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感受?(编故事、画画、写诗、跳舞)那就让我们边欣赏由吉它这种乐器演奏的《天鹅湖》边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等会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表现

13、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14、分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

15、教师小结

16、师生随着《天鹅湖》音乐,由跳舞的同学带领飞出教室。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

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结。

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郊外去》中的最后一课时《郊游》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歌曲教学和即兴创编,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

2、难点:教师为音乐创编表演营造气氛,并做好组织工作。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语:亲爱的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计划到野外去游玩?学生回答。

过渡语:今天老师就提前带领同学们去领略郊外的美景。

教师操作:播放课件

(一) 郊外美景图教师引导:

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呢?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过渡语: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把同学们的描述总结成了一首歌谣。

教师操作:出示课件

(二) 歌词师生活动:

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带领学生聆听,并为他鼓掌。

2、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读。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体验感受过渡语:刚才我们用图画的形式、语言的形式,感受到郊游的快乐场面,同学们想不想用歌唱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呢?教师操作:播放歌曲录音或多媒体动画《郊游》学生活动:随音乐哼唱。

2、学习歌曲,难点教唱过渡语:同学们真的很棒,已经能合着音乐演唱这首歌了,只是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有把握,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琴学一学。师生活动:随琴教唱,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找出难点。难点学习

教师讲解:这个乐句中的“飘”字和“柔”字,都是一字多音,是这首歌的难点,但也是最好听的地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唱好它!教师操作:播放课件(四)难点部分的歌词和旋律线 师生活动:跟着琴,边画旋律线边歌唱。

3、歌曲处理教师设疑:“大家想一想,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在身上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呢?”学生讨论,共同探究得出结论。教师找出一两名学生示范唱。

4、全班完整的歌唱全曲过渡语:让我们用最美好最快乐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吧!教师操作:播放歌曲《郊游》的伴奏带。

学生活动:随音乐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即兴创编

教师操作:播放课件

郊外美景图

过渡语:伴着我们美妙歌声,现在我们大家来到了美丽的郊外,同学们想在这做点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组织: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学生准备活动过渡语:好!让我们高兴地在这里唱吧,跳吧!

学生活动:随音乐即兴的表演

四、结束部分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玩的很开心,现在天色已晚,让我们一起乘上火车回家吧!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出发》的旋律学生活动:站成一排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小雨沙沙》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运用强、弱变化,表现歌曲情绪。

二、启发学生运用自制教具,来表现并体验自然界中下雨时的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通过让学生用口风琴自学前两乐句,提高学生识谱、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学生自学歌曲前两乐句

二、引导学生用强、弱对表现歌曲情绪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的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旋律采用改进、同音、反复、小跳、变化重复等手法发展全曲,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出小雨沙沙的声音。使用拟人化的歌词显得天真而富有稚气,充满儿童情趣。同时,又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大歌篇、自制教具

板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上课铃声响,你好,你好,同学们好

张老师您好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听一段选自《雷鸣电闪波尔卡》中的音乐片段,你们边听边想,乐曲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老师放录音)

学生:我仿佛听见打雷声

还下着大雨……

教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想象力也很丰富,下面请同学分成几个组帮老师完成几幅图画。这些图画都是和下雨有关的,看哪个组画的。

学生:分组画画

教师:连续放《小雨沙沙》的录音,使学生在画画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画好后,交给老师

教师:你们画的真好,我们先放到一边一会还会有用途

教师:你们最喜欢下什么样的雨呀,是小雨,是大雨,还是暴雨

学生:小雨

教师:你们听有一粒种子在对小雨说话呢!

2、新歌教学:

教师:范唱,你们听种子在说什么?

学生:它说“我要发芽,我要长大。”

教师:你们能不能用口风琴自学一下前两个乐句,一会我们来合奏好吗?

学生:好(并分组练习口风琴)

★练好后,师生合奏,再次感受歌曲旋律,为演唱歌词做准备,同时增

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你们演奏得真棒,能不能试着唱一下这两句呀?老师唱后面

学生:很愿意演唱,之后交换角色演唱,这样一首新歌,很容易就学会了

教师:引导学生唱出强弱,下小雨的时候,声音是大还是小(小)我们演唱时声音就应该(弱),你们能试着表现一下吗?

学生:演唱歌曲

3、情景教学:

教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表现出了种子对小雨说话时的'样子,下面我们用自制的沙锤,来表演一下下雨时的情景好不好

学生:(拿着用塑料瓶里装着豆子来当沙锤,按老师的提示,用不同力度表现小雨,中雨,大雨)

教师:你们模仿的像极了,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在夏天下雨之前是什么样的

学生:先阴天,刮风,掉雨点,雨越下越大,打雷,打闪,雨越下越小,晴天

教师:你们说的非常好,老师按你们说的顺序把你们刚才画的画贴到黑板上,老师还让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对吗?我这还有一个鼓来表示什么?(雷)钹呢?(闪电)下面听老师指挥

教师:你们演奏得很好,请同学想一下,把我们刚才学的《小雨沙沙》这支歌安排在什么位置上演奏最合适

学生:回答(有的说放在前面,有的说放在后面)

教师:引导,说明应放在后面

最后,伴着教师的旁白,学生表演着,从天边飘来乌云到刮微风,风

越来越大,豆大的雨点掉下来,雨越下越大,天边一道亮闪,紧跟??

一个响雷,渐渐的雨小了,同学们唱起《小雨沙沙》,雨过天晴,天

空出现一道彩虹

三、课堂小节:

今天同学们学习的都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你们快乐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颂祖国》。

2、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和《同唱一首歌》,并进行编创与活动。

教学重难点:

慢慢积累熟悉歌曲唱名所获得的音高感受;培养学生边唱边拍能力,感受歌曲的节拍。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爱国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让学生知道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以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培养学生边唱边拍,感受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摘果子》的旋律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2∕4

53∣53∣ⅰ6∣5—‖

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学习新歌。

1、老师弹旋律,学生聆听。

2、老师自弹自唱歌曲,学生认真听。

3、引导学生看图,老师示范拍手、拍腿,学生跟着学拍手、拍腿。

4、老师带学生边拍手、拍脚边按节奏朗读歌词。

5、老师弹琴,学生边拍手、拍脚边唱歌词。

6、以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

四、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完整聆听一遍,启发学生联想中国体育健儿夺得世界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联系学校的升旗仪式,让学生说一说国歌响起时,自己应该做什么?

2、复听一遍,引导学生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出示爱国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内容,自己应该怎样做?

2、老师进行爱国教育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聆听《颂祖国》后,学生能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能够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用听唱法学唱《同唱一首歌》,在感受歌曲时进行拍手、拍脚,有一定的节拍意识。

3、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以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吹喇叭的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f3∕4

530∣530∣535∣300‖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弹琴,学生聆听。

2、老师自弹自唱,学生认真听。

3、老师带学生进行拍手拍腿的动作,第一拍拍手,第二、第三拍拍腿。

4、合着节奏边拍手拍脚边朗读歌词。

5、跟着旋律边拍手拍脚边唱歌词。

6、分小组编创动作,小组交流。

7、一组一组展示编创的动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评出优胜组,进行表扬。

四、聆听《颂祖国》。

1、要求学生初听音乐时轻轻拍着手合上音乐。

2、谈一谈,听了这段音乐是想跳舞还是想散步?

3、复听音乐,要求学生动起来,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

4、个别上台表演,集体评价。

5、启发学生编创节奏,老师指导。

6、进行交流创编活动。

五、进行课堂小结。

1、表扬大胆创编的学生,鼓励学生要积极上音乐课。

2、我们要热爱伟大的祖国,就要从小做起,从现在热爱学习做起。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音乐的情绪。

二、通过唱歌曲《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并通过红绸舞步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能编创简单节奏、送新年贺卡的小游戏。

教学内容

一、聆听《平安夜》、《小拜年》,表演《龙咚锵》

二、学唱歌曲《新年好》并进行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送新年贺卡

教材分析

一、器乐曲《小拜年》

这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拜年》为四四拍,f羽调式。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者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课本选用了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氛围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二、合唱《平安夜》

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前夜演唱,那安详柔和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那就是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

三、歌曲《龙咚锵》

这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二四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课时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小拜年》感受中国民间过年的气氛,以及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

二、通过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国小朋友过新年时欢快热烈音乐、情绪,并通过红绸带、秧歌舞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龙咚锵》

二、聆听《小拜年》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表现小朋友过年时愉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各组都来了三个小客人,你认识他们吗?

师分别出示锣、鼓、镲,并逐一向学生介绍,并示范其正确的演奏姿势。

2、出示实物节奏谱,探索敲奏的方法

合奏

镲:0 0 | x 0 |

锣:0 0 | x 0 |

鼓:xx xx| x 0 |

念:龙咚龙咚| 锵 0|

3、分小组,探索演奏

龙咚 龙咚| 锵0龙咚 | 锵0锵0 | 锵 0 |

4、分小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有几种敲击的方法?

(2)怎样敲击长短不同的声音?

(3)将各小组探讨过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组发现的方法多,敲击出的不同声音多。

二、导入新课

1、聆听东北音乐《小拜年》

师:小朋友,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敲锣打鼓?(过年、取亲等)过新年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干些什么?(出示课件)那你知道新年在什么季节吗?在冬天的新年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a、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去过个新年,好吗?喊“过年了”,“过年了”!

聆听东北民间音乐《小拜年》

b、师:让我们他小组设计一个过年的情景。

(放鞭炮、乖雪橇、打雪仗、提灯笼、粘年画)

c、分组表演

1、表演《龙咚锵》

师:过年真有意思,让我们用歌声一起来赞美新年吧!

a、听范唱

b、朗颂歌词。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c、听歌曲录音,听到锣鼓声龙咚 龙咚 | 锵 0|,徒手敲锣打鼓,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

d、用锣鼓为歌曲伴奏,分小组讨论,编创打击乐伴奏。

e、边歌边舞,可以编创动作,也可以拿红绸或手帕扭秧歌,加入打击乐。

三、课堂小结:过年开心吗?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课后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学习新歌的时候,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情绪,使学生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学生们自觉地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二、欣赏乐曲《春》

教学目标

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歌曲为aba三个单乐句组成。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

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

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

下课。

教学板书:

春天来了 强弱记号

教学反思:

渐强记号渐弱记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春天来了》旋律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复习旋律。

三、学习歌曲《春天来了》歌词

1、播放课件, 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2、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跟范唱练习。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5、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6、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

7、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四、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五、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六、总结

教学后记: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7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案精选5篇

小学音乐教案优质8篇

2023年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6篇

小学六年级分数乘分数教案7篇

小学体育四年级体育教案7篇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7篇

小学6年级安全教育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汉语文上册教案7篇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7篇

1年级工作计划7篇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9171